依照战争双方的阶级性质和政治目的,可以将战争区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类。正义战争是指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战争。凡是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为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抵御外来侵略促进社会进步的战争,如革命战争、反侵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自卫战争等,都是正义战争。非正义战争是指违背人民根本利益阻碍社会进步的战争。凡由反动阶级、反动势力所进行的镇压和反对人民、对外扩张侵略的战争,如反革命战争、侵略战争、帝国主义战争、殖民战争等,都是非正义战争。战争并非单纯的正义与非正义的对决,参战各方有可能都是非正义的。
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狗咬狗”非正义战争。历史上帝国主义之间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狗咬狗”的非正义战争。日俄战争是俄国和日本之间为控制远东和重新瓜分远东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就战争本身的性质而言,双方均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是两条野狗在中国自己的院子里打架。同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中国近代经历六次正义的反帝反侵略战争。中国近代以来一直处于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状态,中国人民进行了六次反侵略战争,包括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联合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至1885年中法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5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在俄乌战争中,乌克兰一方的战争性质比较清晰,不能否决乌克兰的自卫权利,否则其国土会面临被全部吞并的后果。中国也不会认可俄罗斯提出的对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主权要求。中国外交部此前多次强调:中国尊重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全球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准则之一。也就意味着中国在发展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的同时,不可能放弃与乌克兰保持友好合作往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指出,中俄之间合作没有禁区,但也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宗旨和原则,是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对于俄罗斯的战争性质需要进行细致与客观的分析。一方面,要认识到俄罗斯是中国30年来的友好邻邦,一直携手抗击美国霸权。尤其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将疫情政治化、大力支持台独势力时,俄罗斯坚持正义立场。中俄边境线长达约4300公里,美国拜登政府继续坚持全面反华,这些都要求中国需要珍惜这份友谊。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战争性质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友国的战争行为就一定是正义的。对于俄罗斯战争的性质的把握,需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从历史上看,中国虽然与俄罗斯保持了30年极其友好的关系,但是也不能忘记中国曾遭受过俄罗斯几百年扩张的最大伤害,不能不防止在广阔边境地区苏联的再度成型。普京非常强烈地希望恢复昔日苏联的大国地位,他对这一目标的追求毫不掩饰。20世纪60、70年代的苏联准备以强大核力量对中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给中国以毁灭性打击。俄国防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曾主张“一劳永逸地清除来自中国的威胁”。1964年起,中国在中西部开始一场历时近20年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三线建设”。为防止核打击,毛主席指示“深挖洞,广积粮”。
由于俄罗斯出兵的真实目的可能需要多年后才能解密,因此,对俄罗斯战争性质的把握可能需要多年以后才能真正确定。
美国是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美国背信弃义,在冷战结束后持续推进北约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的安全空间。北约经过五次东扩,东部边界向前推进1000多公里,直接逼到俄罗斯家门口。美国向世界各地输出“颜色革命”,位于俄罗斯周边的前苏联国家是重灾区。2003年底,美国对格鲁吉亚输出“玫瑰革命”,逼迫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辞职,扶持反对派领导人萨卡什维利上台。2004年10月,在乌克兰制造“橙色革命”,扶持尤先科上台。2005年3月,煽动吉尔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总统阿卡耶夫被迫逃亡并宣布辞职。2014年,美国又在乌克兰发起“广场革命”,时任乌克兰总统、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被迫下台,亲西方政府在乌克兰掌权。近年来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发生的“街头抗议”中,不少线索都指向美国黑手。美国甚至还伺机对俄发动“颜色革命”。
2022年2月24日普京战前宣言指出,北约置俄的抗议与关切于不顾,仍然不断继续扩张。北约的军事机器已直抵俄边境。(西方)曾向俄罗斯作出的北约绝不东扩承诺。随着北约不断东扩,俄安全形势在不断恶化,危险性与日俱增。北约高层称还将加快其军事设施向俄边境线推进的进程。北约立场愈发强硬,俄不能再坐以待毙。北约只是美国的外交工具,在俄罗斯毗邻地区(这些地区原本历史上是俄罗斯的领土)建立起对俄极具敌意的反俄阵线。北约不断加强军事力量,部署最先进武器装备。美国及其盟友声称的遏俄政策,所谓的地缘政治红利,对俄而言却是生与死的问题,威胁到俄国家利益,甚至俄主权。这就是“红线”,他们已经踏过了这条红线。
普京有很深的苏联情结,恢复苏联是其内心追求的目标。普京多次称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悲剧”;并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良心”;表示“如果有权力可以改变过去发生的一件事,会去阻止苏联解体”。普京想恢复的是苏联时期的疆域和强大,而不是苏联的体制。
乌克兰国土广域、土地肥沃、森林河流密布、大学林立,第聂伯河纵贯南北,全境75%黑土地,没有沙漠高原,最高峰仅海拔仅1726米,是世界上土地最肥沃的地方之一。乌克兰一直在普京推动的《欧亚经济联盟条约》之内,也是最重要的争取对象。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决不愿意看到“重建苏联”计划获得成功,便施展种种手段,尤其在乌克兰策动“橙色革命”和“尊严革命”,暗中操纵,制造流血冲突。
从俄罗斯出兵的规模来看,俄起初全军出动,显示出俄具有占领乌克兰全境,试图恢复苏联的目的。在五轮谈判中俄始终坚持对顿巴斯和克里木亚的领土主张,这让俄罗斯战争蒙上非正义的阴影。
2022年2月21日,普京签署命令,承认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2022年2月24日普京战前宣言首先集中控诉了北约背弃诺言东扩给俄罗斯带来严重的安全危险,接着控诉了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在顿巴斯地区的种族灭绝行为。宣言称,此次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在于保护那些八年来一直遭受基辅当局欺凌乃至种族灭绝的人们,目的是“实现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占领乌克兰不在俄罗斯的计划之中。
开战几天内,俄军闪击基辅失利,但军事上仍然保持完全碾压乌克兰的优势。同时,俄罗斯开始面对接踵而至的国际制裁。2月28日,俄乌双方首次谈判,俄方要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乌克兰政府实现去军事化,实现去纳粹化保持中立状态。乌克兰要求:俄罗斯撤出在乌所有军队,包括从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撤出。3月10日,俄乌外长首次会谈,双方立场没有改变。
3月18日,普京发表讲话称,俄罗斯在乌克兰采取特别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将顿巴斯人民从针对他们的“种族灭绝”中解放出来。
3月25日,在军事行动满月之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军在乌克兰第一阶段军事行动成功结束,完成了预期目标。俄罗斯停止在基辅周边的军事行动,转而将重点放在了顿巴斯地区。
3月29日,俄乌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展开第五轮谈判,乌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会后提到关于克里米亚地位的问题。他提议克里米亚有一个15年的磋商期。俄总统普京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月30日表示,俄罗斯将不会与任何人讨论克里米亚问题,包括在与乌克兰的谈判中,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一部分。
4月11日,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是为了结束北约肆无忌惮的扩张,并结束美国和西方国家毫不掩饰地希望全面统治世界舞台的势头。这些统治是建立在严重违反国际法和某些规则之上的,而美国现在正在大肆宣传这些规则。”拉夫罗夫强调,俄罗斯是不愿服从美方意愿的国家之一。
从俄罗斯战争目的与诉求的演变来看,俄罗斯结合战况现实,其战争目的不断缩小,逐渐不再提及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目标,其战争目的现在已经主要聚焦于针对顿巴斯地区的领土诉求上。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注重战争的正义性。吊民伐罪是指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征讨有罪者以抚慰百姓。正义的军事行动包括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建立周朝。秦末义军讨伐暴虐的秦朝。隋末义军讨伐荒淫无耻的隋炀帝。中山先生领导民主革命推翻千年封建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一场正义战争,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德、意、日三个法西斯轴心国进行了殊死作战。
在战争发起之初,中国统治阶层会发布檄文声讨敌人或叛逆。《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历数元朝统治之昏暴及人民流离之惨状,断定元朝已丧失天命,失去统治中国的资格;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成为朱元璋北伐的纲领。该檄文顺应民心,有力配合了北伐军事行动。文中“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演变为清末革命党的口号。
如果当前乌克兰政府对民众负有极其严重罪责,则俄军全面进攻乌克兰具有正义性。俄罗斯调查委员会2022年2月16日表示,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接连发现平民乱葬坑后,俄方已启动刑事立案调查。俄罗斯总统普京称,发生在顿巴斯的事件是“种族灭绝”,指控乌克兰政府继续侵犯人权,包括将对该国讲俄语人口的歧视合法化。美国国务院2022年2月16日则表示,俄罗斯试图为“入侵”乌克兰制造“借口”,称俄方有关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存在“种族灭绝”和乱葬坑的说法毫无根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指控称,莫斯科会将这一说法作为“入侵”乌克兰的借口。普京2022年2月24日战前宣言称,“我们不能对发生在顿巴斯地区的事漠视旁观。我们必须立即阻止这样的噩梦继续下去,必须立即阻止乌当局继续屠杀对俄寄予厚望的数百万顿巴斯地区居民。俄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的主要原因,就是顿巴斯地区居民的愿望、感受以及他们承受的痛苦。”
正义之师进城,喜气洋洋的民众必定载歌载舞、杀牛宰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俄军自从发动战争,很少见到沿途乌克兰民众热烈欢迎的报道。俄军第一阶段1800公里战场各处均遭到乌克兰民众极其激烈的殊死顽抗,包括乌克兰第二大城市,距离俄罗斯边境仅几十公里的哈尔科夫,有报道称,俄语民众也在激烈反抗俄军。
联合国难民署3月22日表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为躲避战火,乌克兰4400万人口中已有1000万人逃离家园,其中近360万人逃往邻国,仅逃往波兰的人数就超过210万。世界银行发布的春季预测中预测,俄乌冲突将导致乌克兰今年经济萎缩45.1%,俄罗斯经济也将萎缩11.2%。据估计,乌克兰有一半企业已经关闭。
普京3月8日发布庆祝三八妇女节视频讲话引用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话:“只要我的生命足够,我将用语言、笔与剑捍卫我的祖国”。叶卡捷琳娜在位34年间俄罗斯土地面积扩大67万平方公里,打开了通向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击败了俄国的老牌敌人土耳其和瑞典,还和普鲁士和奥地利一起瓜分了波兰,从而得到波兰46%以上的土地。当前俄军作战方向与叶卡捷琳娜在位期间俄军作战方向大体相当。但是,时过境迁,当前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并不愿意看到俄罗斯的再次扩张或苏联的再度恢复。1992年1月30日,叶利钦在美国国会演讲时描述苏联是“一个在世界散布分歧、敌意和暴行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勃列日涅夫政府提出“有限主权论”。1968年8月,苏联依据该理论出兵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目前,2万多“国际志愿军”在乌克兰抵抗俄罗斯。作为前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志愿军团在格鲁吉亚前总理以及前国防部长的带领下正在乌克兰与俄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