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黑龙江

按照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候选人推荐工作要求,结合黑龙江省“龙江好人”评议结果,坚持正确导向、面向基层、优中选优、公平公正的原则,经各地各系统推荐、资格核查、综合评审筛选,推荐以下12人作为黑龙江省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候选人。公示期2024年9月2日—2024年9月6日。

如对公示人选有不同意见,请于公示期间反映。反映情况要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须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应署名并提供联系方式。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黑龙江省候选人事迹

救援队长用双手为家乡父老撑起一片“蓝天”

——哈尔滨市王俊刚

王俊刚,男,1969年1月出生,黑龙江省兰西人,1988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2011年加入蓝天救援队,2024年担任哈尔滨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多年来,他始终如一追求着心中的公益事业,用双手为家乡父老撑起了一片“蓝天”,用无私奉献的朴素情怀诠释了人间大爱。

精益求精,臻于至善做表率

蓝天救援队是全国性专业民间救援队伍,为更好掌握救援技能,确保科学精准施救,王俊刚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以刻苦专研的精神学习掌握各项救援技能。通过执着坚守和不懈努力,他先后获得中国红十字会师资证、美国心脏协会AHA急救员、国家地震救援训练基地紧急救援技术毕业证、联合国安全证书等救援专业技能认证。他的勤奋努力和专业水准得到了业内专家们的广泛认可,常年受邀参与制定全国蓝天救援队伍业务培训和演练计划。每一年的蓝天救援全国培训,总能看到他作为教官的身影。他更是用精湛的救援技能和超强的指挥才能,带领哈尔滨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赢得了冰城百姓的充分信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身先士卒,无私奉献当先锋

少说多做,为家乡增光添彩

作为哈尔滨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队长,他始终将入队誓言铭记在心:“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漫漫公益路,默默奉献和坚守,寒来暑往中他带领队友们先后参与了上百次国内救援。正如他所说,只要党和政府有召唤,广大百姓有需要,灾害损失能减少,他必将全力以赴,竭尽所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公益的长远发展,为更多有需要的人们奉献一切美好。

“职业妈妈”无偿献血用爱温暖身边人

——齐齐哈尔市赵宏

赵宏,女,1969年5月出生,原齐齐哈尔SOS儿童村职业妈妈,现任齐齐哈尔市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干事。她热心公益慈善30年,累积捐款30多万元;无偿献血11年,累计救助患者110人次。曾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齐齐哈尔市第23届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义无反顾做抚育孤儿的“职业妈妈”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赵宏与孩子们的感情愈发深厚,彼此间虽无血缘关系,却早已把对方当成了家人。在孩子们眼中,赵宏就是他(她)们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妈妈;在赵宏眼中,这些孩子就是她的亲骨肉。然而,命运的天平总是在不经意间打破生活原本的平静。2009年,由于身体原因,赵宏办理了病退手续,不得不离开她奋战了15个年头的儿童村,不得不卸下“职业妈妈”的身份,不得不告别她朝夕相伴的孩子们。时至今日,回想起当年离别的场景,赵宏依然忍不住潸然泪下。

无偿献血做挽救生命的“人间天使”

在赵宏养病期间,一种对公益与生俱来的使命感,让她仍然坚持退而不休,一边养病一边坚持做公益。早年间献血不合格的经历,让她意识到身体的重要性,为此她增重10斤,只为达到献血的标准。她总是说,因为身体原因,我无法继续陪着孩子们一起长大了。但我还有一腔热血,还有一颗奉献的心,尽己所能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们。就这样,2013年,康复后的赵宏毅然走上了无偿献血的公益之路,自此常年坚持无偿献血奉献爱心,11年间累计献血量达26800毫升,家里珍藏的56张爱心荣誉献血证就是对她的最佳褒奖。特别是在新冠病毒感染期间,血浆极为紧张,为缓解各大医院用血压力,她突破身体极限,1个月内就献了2次成分血。截至目前,她所捐献的98袋爱心血液已累计救助患者110人次,遍布了齐齐哈尔市的7区9县。不仅如此,赵宏更是做出了一个充满勇气和大爱的承诺,她决定身故后成为一名“大体老师”,将遗体无偿捐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

投身网格做关爱老人的“孝顺闺女”

随着赵宏的身体逐渐恢复,闲不住的她成为了小区的公益网格长。说起网格长赵宏,她的日程永远是满满的。赵宏负责6栋居民楼,每天早上不到7点,就开始忙碌。先是到独居老人家里走一遍,看看老人们身体状况,是否需要换洗衣物、是否需要帮助买菜,临近中午还要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菜送药,去卧床老人家里送饭或做饭。这一套流程下来,往往就是小半天,然而赵宏一干就是十几年。每年冬天一到交取暖费的时候,赵宏就忙起来了。考虑到小区独居老人交费困难,交热费的事儿就全包在了她身上了。10年来,累积垫付取暖费12000余元。毫不夸张的说,她这个网格长,早已成了小区老年人们离不开的“孝顺闺女”。

如今的赵宏,卸下了“职业妈妈”的身份,却始终奔走在公益的道路上。曾经的她,用一颗真心温暖了无数孤儿,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如今的她,用一腔热血挽救了无数生命,让患者们在生死边缘感受到爱的力量;未来的她,还将用一份坚守,温暖身边更多有需要的人,让生活更美好,让社会充满爱。

“快乐义工”三十载将公益事业进行到底

——七台河市鞠强

鞠强,男,196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七台河快乐义工志愿服务队队长、党总支书记。自1993年参加希望工程以来,他已连续投身公益事业、参与志愿服务30余年。在过去的30年间,他先后获得全省道德模范、“龙江好人”、全省“五个100”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工作者等殊荣。

自费组建志愿团队

用心服务困难群众

白血病患儿小建鑫因无钱治病不得不放弃治疗。为了挽救这个幼小的生命,他带领团队志愿者,顶着大雨连续三天在街头募捐,为孩子筹措治疗费。打那以后,小建鑫一家都加入到快乐义工队伍中来,每次化疗后都积极参加团队的公益活动。

无偿援助志愿伙伴

鞠强不仅为困难群众提供无偿服务,也随时向志愿伙伴们伸出援助之手。27岁的义工徐虎两年前由于视神经萎缩突然失明,一度想要轻生。在鞠强的关心鼓励下,徐虎重新振作起来,并在鞠强的帮助下,去北京学习了按摩技术。学成回来后,鞠强又自掏腰包为他租房子,张罗开起了按摩店。徐虎现在很阳光,今年还向快乐义工总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公益特奥速滑教练张杰创业之初面临着诸多困难,这时她找到了鞠强。“同是公益人,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就是快乐义工的事!”鞠强一口答应下来。从此,特奥基地就成了快乐义工的又一个“家”,捐款捐物、打扫卫生、装修装饰……只要有需要,鞠强总是冲在第一线。正是有了当年鞠强的鼎力相助,才成就了如今一个又一个特奥速滑冠军。

创新打造服务品牌

11年来,他始终致力于志愿品牌建设,用心用情用力提供精品服务,由他自主研究策划、常态化组织开展的志愿品牌项目10余个。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剪爱”志愿服务项目,将志愿服务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提供“固定阵地+预约上门”服务模式,累计为100余名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理发服务200余次,切实解决老人的“头”等大事。“爱心帮扶路”志愿服务项目,围绕“一老一小”弱势群体广泛开展志愿帮扶活动,救助“八五五农场”深山里的母女3年、“老来矿”废墟中的孤寡老人8年,定期看望慰问福利院孤寡老人、抗美援朝老兵150余次,为寒门学子发放助学金30余万元,惠及238名学生。“暖心护学岗”志愿服务项目,60余名志愿者每天在上学放学时段准时守护4所小学的孩子们平安过马路,6年来志愿者们从未停歇一天。

“最美社工”用爱点亮生命之光

——大兴安岭地区陈红娟

陈红娟,女,1979年11月出生,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起人。6年来,陈红娟作为祖国最北疆首位专职社工,带领社工伙伴从随手公益做起,先后为万余名有困难的居民、残疾人、低保户等提供帮助,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专业社工服务,点亮他人生命之光。

义无反顾踏上社工路

关心关爱守护夕阳红

专业服务点亮人生路

陈红娟常年关心照顾未成年人,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专业服务。陈红娟深知,只有把孩子当亲人、当朋友,才能和孩子无话不谈,才能真正做好儿童工作,不仅要有物质关怀,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与陪伴。只有勤入户走访,才能够知道孩子们缺什么、想什么,全方位、零距离服务孩子。

执着坚守最美社工人

陈红娟是一名肢体残障人士,从事社会工作服务13年来,遇到过诸多困难和挫折,但她总能以对社会工作的无限热爱和执着坚守,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用自身的专业特长,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努力让自己成为社会工作理念的践行者、造福民生福祉的服务者。凭借着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近年来,陈红娟和她创办的北极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也得到了国家、省、地区各级的充分认可。2021年,中心成为大兴安岭地区首家省级试点社工站,中心组织实施的“爱心北极、传递阳光”扶残帮困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荣获黑龙江省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陈红娟本人更是荣获2023年度中国最美社工和全省志愿服务“五个100”优秀志愿者称号。

未来,陈红娟还将一如既往地奔走在社会工作服务的道路上,以执着坚守走好社工路,以无私奉献温暖身边人。

大学生村官舍身赴火场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双鸭山市石晓

石晓,男,中共党员,1990年8月出生,双鸭山市饶河县大通河乡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到村任职大学生。到任以来,石晓始终心系乡村振兴,情系乡里乡亲,时刻将广大村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2024年3月23日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让饶河县沿江街水产二期小区的居民陷入险境。危急时刻,石晓挺身而出,成功扑灭了大火,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浓烟滚滚他挺身而出冲入火场

当天下午4点左右,石晓正在亲戚家作客,屋内突然弥漫着强烈的浓烟。他立即警觉起来,意识到情况不对。他迅速召集邻居们,先带领屋内老人安全撤离。然后,毫不犹豫地冲出门外,发现四楼黑烟滚滚,火势已经十分严重。面对火势的蔓延,石晓并未退缩。他迅速跑到二楼宾馆,借来灭火器,再次返回四楼。在浓烟滚滚的楼道中,他凭借过人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终于在厨房找到了起火点。此时,厨房的油烟机已经燃起熊熊大火,火势迅速蔓延到排烟管道,导致楼上楼下的房间都弥漫着黑烟。

冷静处置他协助消防扑灭火情

面对锦旗他坚守初心一心为民

不久,石晓救火的事迹在百姓中迅速传开,居民们纷纷对石晓的英雄善举表示敬意和感谢。得知他是大通河乡工作人员后,获救群众驱车14公里为石晓送来锦旗表示感谢。面对群众的感谢,石晓表示,自己只是尽到了一个大学生村官的职责、一名共产党员的本分,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形,他依然会义无反顾地冲在第一线,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96岁世纪“老兵”无悔初心恪守家国情怀

——哈尔滨市王青山

王青山,1928年3月出生,哈尔滨五常市卫国乡兴水村村民,1946年入伍,1948年入党。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160师480团2营机炮连通讯员、警卫员、保管员、担架兵。战争年代,他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公主岭战役、梅河口战役、四平战役、抚顺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和平年代,他坚守对妻子的承诺60多年未再娶,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成人。新时代新征程,他不忘初心发挥余热,成为乡村“红色宣讲人”和最年长志愿者。

枪林弹雨铸初心

2021年9月,电影《长津湖》上映。王青山的孙子带他去看了首映。看到电影中抗美援朝战争场景,老人家动情地说:“我们过江的时候天上有美国飞机,地面有美国高射炮,每天只能晚上行动。物资紧缺,吃不饱,穿不暖。10个人只能发8个饼,都不舍得吃,都想着给战友多留几口”。

在一场战役中,王青山和战友们用火力压制敌军时,一颗子弹擦到王青山胸前又弹到他的咽喉处,他的喉管破损血流不止。而王青山的班长当时就在他前面,被子弹直接射中。班长临终前紧紧握着王青山的手说:“小王,你去我家,告诉我妈,我回不去了……”王青山信守承诺,战争一结束马上转了多趟火车赶去班长家,没想到班长的母亲在战争结束前已经去世了。70多年过去了,每每回想起这段经历,王青山都流泪满面。

枪林弹雨铸就了王青山的初心,家国情怀悄然根植于王青山心中。王青山36岁那年,妻子不幸因病去世。临终前,妻子嘱咐王青山照顾好孩子们。正像践行对老班长的承诺一样,妻子去世后王青山又信守了对妻子的诺言,独自将3个孩子拉扯大,未再娶妻。

困难时期,王青山和孩子们常常饿肚子,他却从未向组织上申请过救助。“无论王青山有多困难,他也没提自己是抗美援朝立过军功的老兵,没向政府索要过任何补助,反而是经常替村里的其他困难户协调解决困难”,村民们说。

红色传承践初心

王青山时常思念战友,也感怀自己的幸运。他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党员,退休后,他成为了一名“红色宣讲人”。每年他都要去五常市委党校、卫国乡政府、卫国乡中学、卫国乡小学等地开展红色宣讲,乡村的田间地头也经常是王青山宣讲的临时场所。

2023年8月,卫国乡遭遇特大洪水。抗洪救灾期间,王青山看到有村民的地、房子被淹,就帮忙想办法堵住河水,有被水淹了没地方住的,他主动邀请来自己家中居住。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卫国乡党委专门邀请王青山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做合格共产党员”的主题党课。“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活了下来,理应做完革命未竟之事业。我要把这些故事都传承下去,让孩子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王青山在讲座中动情地说。

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经历过战争洗礼的王青山始终坚守家国情怀、传承红色精神。正如王青山所说,“我是老党员了,我亲眼目睹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家的重大变革与进步,对党的忠诚是我一生的坚守”。

“五星级的姐”在平凡岗位演绎非凡人生

——哈尔滨市李莉

李莉,女,1969年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黑龙江龙运现代交通运输有限公司“五星级”驾驶员,龙运现代七彩光志愿服务队队长、雷锋班组组长。她驾驶出租车,常年行驶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用真情服务冰城百姓,用真心温暖四海宾朋,用真诚展现“尔滨”担当。她先后获得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第九届黑龙江省道德模范、“黑龙江省最美女司机”等荣誉称号。

平凡岗位彰显文明力量

以诚相待展现良好形象

暖心服务助力家乡发展

李莉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在扶老助残、“我是你的眼”等爱心行动中,在哈洽会、啤酒节、冰雪节等需要保障运力的时候,总是冲锋在前。特别是爱心送考活动,她已经连续坚持了13年。每年爱心送考期间,她都会在车里准备好文具、应急药品、矿泉水、雨伞等用品,把车里里外外擦拭一新,只为给考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2023年末,哈尔滨冰雪旅游爆火“出圈”,各大景区出租车运力严重不足,李莉组织七彩光志愿服务队和雷锋班组队员放弃正常营运,自发到冰雪大世界等游客集中的景点补充运力,为家乡冰雪旅游做出重要贡献。

在龙运现代的13年里,李莉做过的好人好事已超百件,她早已成为全市出租车行业文明服务的标杆。正如她所说,每辆出租车都是城市里一盏传播文明传递爱心的明灯,希望每天都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就像每盏流动的明灯,都可以发出点点微光,去照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最美教师”扎根乡村民族教育甘当“春日使者”

——牡丹江市金美声

金美声,女,197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牡丹江市东宁县三岔口朝鲜族小学校长。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满怀热忱、兢兢业业,用扎根乡村民族教育事业25年的奋斗,书写着教育者的使命,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她先后被评为牡丹江市“优秀教师”“最美书记校长”,2023年当选“感动龙江”年度人物。

临危不乱迎难而上——风雨中的领头雁

“一定要让孩子们如期开学”,这是金美声掷地有声的一句话。2023年8月11日,受台风“卡努”带来的强降雨影响,整个三岔口镇被肆虐的洪水侵袭,房屋倒塌、道路冲毁。其中地势低洼的三岔口朝鲜族小学受灾较为严重,操场内水深达1.5米,教学楼进水半米多深。洪水退去,楼内大量淤泥堆积。金美声顾不得自家房屋被淹,趟着没膝盖的洪水,冲入楼内查看灾情,抢救物资。为了不影响正常开学,金美声带领全体教师废寝忘食地开展灾后重建。一锹一锹地清、一点一点地擦,一干就是十几天。高强度的劳动让她日渐消瘦,皮肤晒得黝黑,手上全都是血泡。金美声顾不得这些,她在大灾面前,沉着冷静、迎难而上的精神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拿起铁锹,她是抗洪战士;拿起教具,她是人民教师。在她的不懈努力下,2023年9月1日,校园里如期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以爱引航用心燃灯——孩子成长路上引路人

金美声毕业分配至今,一直工作在三岔口朝鲜族小学。这个朝鲜族小镇,70%家庭的青壮年都远赴韩国、日本打工,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孩子,这些孩子大多贪玩、叛逆。从来到学校的那一刻,她就发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用教育改变这些孩子们的命运。

金美声有好几个厚厚的“记事本”,上面记录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李含家境贫困买不起书本濒临退学,金美声就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她上学;张浩因骨折住进医院,父亲在外地打工无法回来照料,金美声就去医院陪护,鼓舞他早日回到学校……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金美声就会写表扬信、送奖品证书鼓励他们。每学期每个孩子至少家访三次,她的足迹遍布了三岔口镇的各个角落。在金美声春风化雨般爱的教育下,孩子们都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以智兴校以干强校——师生圆梦路上助力人

有高度、有担当、有拼劲的金美声,35岁时就众望所归,成为三岔口朝鲜族小学校长。她深知任重而道远,为此她不断给自己“充电”,先后参加了北师大挂职培训、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校长培训、苏州大学、厦门大学民族校长培训等。有了思想的“破冰”,结合本学校实际情况,她开始精心打造学校教育品牌。

为了改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她十几次往市里跑、省里跑。为了打造学校的篮球、速滑、轮滑特色教学,她克服种种困难,建成了标准化的篮球场和排球场。在中国青少年“滑启100”速度轮滑巡回赛黑龙江赛区的比赛中,荣获了5金6银4铜的好成绩。为了研究适合校情的教学模式,她和学科组长、骨干教师们一同研究探讨、听课学习,成功开展了“小班化有效教学模式”。学校连续6年承办牡丹江市中小学各科“小班化有效教学”研讨会,为牡丹江全市朝鲜族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近年来,三岔口朝鲜族小学先后荣获了“黑龙江省民族基地学校”“牡丹江市教育系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牡丹江市文明校园标兵”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厚厚的荣誉证书见证着她一路走来的艰辛与精彩。

“90后”女教师用心用情演绎《写给辛夷的歌》

——大庆市赵新怡

赵新怡,女,1992年3月生,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作为国家公费师范生,她少时便立志投身教育、精诚奉献,学生为她深情献唱的《写给辛夷的歌》,感动无数网友,双向奔赴的师生情溢出屏幕,收获无数点赞。赵新怡给学生的回信更是唤醒了千万网友的青春记忆,道出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情怀。

点燃一簇火胜过灌满一桶水

2010年9月,从小就梦想着当一名老师的赵新怡,如愿考上陕西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公费师范生。2014年毕业时,她带着坚定的教育理想回到黑龙江。一路求学,赵新怡深知要付出许多努力才能略有所获,所以,她总能共情学生的无助与失落,也能宽慰家长的焦虑与忧心。

身为班主任,她为42个孩子建立档案,从个性特质到学习状态,甚至家庭氛围,她都能条分缕析,带班严缓张弛,她始终心中有数。在教学上,她也始终深感不足,持续学习,努力把“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聚焦核心概念”“创设真实情境”等概念转化为鲜活的语文课堂,推动学生对语文的学科认知一步步迈向高阶,竭尽全力引导学生向内深耕、向上攀岩,致力于激发起学生内心的那一簇“始燃之火”,全情守护。

鸿雁传书做亦师亦友的辛夷

双向奔赴用心用情唱响《写给辛夷的歌》

《写给辛夷的歌》中,学生们把自己比作雪绒花、羽毛,最终会飘到世界各地,而辛夷就像是引路人一样,为远方的孩子们指引方向。作为孩子们的引路人,十年来,赵新怡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教育初心,用心去浇灌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用情去点燃每一个孩子的梦想,用力去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在亦师亦友的双向奔赴中,唱响《写给辛夷的歌》。

采油班长传承“三老四严”精神肩负使命担当

——大庆油田王一伦

王一伦,男,198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2010年参加工作,现任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第三作业区中四采油队班长。担任班长七年来,他坚定扛起传承“三老四严”的责任使命,带领中四采油队创出油田采油基层队管理最高标准,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基层建设百个标杆单位、基层党建百面红旗等省部级以上荣誉30余项;建队64年始终保持无一名员工违纪违规、无一起安全环保事故的油田纪录,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1240万吨;他本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新时代铁人式标兵、大庆油田杰出员工等荣誉称号。

用“三老四严”育队伍,塑造永做标杆示范的过硬形象

王一伦用传统教育筑牢标杆示范的“严支撑”,形成八个方面新队训,使“三老四严”始终代代相传,实现全队进出1800多人无一违法违纪。他凭借过硬本领打造标杆示范的“硬保障”,创新实施提质增效“六效举措”“四化五检”岗检法等管理方法,续写建队以来226万多次巡检无一遗漏,5000多万个生产数据录取无一差错,25万多张报表无一涂改,安全生产超过2万3千天的新纪录。他靠典型引路营造标杆示范的“实氛围”,组织开展标准化管理劳动竞赛和井站提升活动,在“三老四严”培育形成60周年之际,打造形成“严实之路”管理示范区,成为最具严实特色的采油管理模板和严实管理现场。

用“三老四严”强管理,创造永做标杆示范的一流业绩

王一伦把严实作风演绎成具体行动,明确了执行制度一丝不苟、规范操作毫厘不差、生产抢修分秒不误、原油生产斤两不少的“四不”要求,带领员工鏖战雨季夺油抢产、人拉肩扛抢铺管线,担任班长7年以来累计超产原油3.1万吨。建立指标对标体系,实施分级预警机制。通过强化能耗分区管控、项目定标管理,全队29项生产经营指标保持油田行业前茅,班子业绩始终行业第一,实现连续4年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荣获大庆油田效益型采油队金牌。

用“三老四严”抓发展,打造永做标杆示范的时代先锋

保持“以旗帜引领、在主峰插旗”的争先姿态,锚定世界一流发展定位,确立建设现代化标杆示范采油队的奋斗目标,带领队伍全力打造弘扬传统、数智管理、绿色低碳、精益生产、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六个示范”,2023年率先完成数字化建设,井间站数字化覆盖率100%,井间站数字化上线率100%,实现生产现场数字感知、油田开发数字支撑、区域安防云端覆盖。扎实推进红色网格基层治理模式,打造以党旗为凝聚、以党建为引领、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为先锋的基层治理“四队样板”,形成红色网格治理“自治、制治、智治”“三治”经验,充分展示了大庆油田基层党建的高水平、高质量。

善良“母亲”寒夜收养弃婴演绎32年母女情深

——佳木斯市梁淑苹

梁淑苹,女,1966年2月出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桦南镇居民。30多年前,梁淑苹收养了一个面部畸形的女孩。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小梁变成了老梁,当年那个小女孩,也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一路走来,无论生活多苦、多难,她从未动摇,也从未后悔,是善良、是爱心、是慈母情怀让她这辈子多了一个优秀的女儿,也让当年那个火车站里的弃婴有了一个幸福而温暖的家。

意外母女缘初逢难忘怀

提起收养大女儿的事,还要从32年前一个寒冬的夜晚说起。当时在桦南县火车站候车室的一条长椅前簇拥着一大群旅客,正在候车室小卖店里做售货员的梁淑苹走过去才发现,原来人们围观的是一个被破旧小被包裹着的婴儿。婴儿的小脸上鼓起一块,啼哭不止,大家都猜测这个孩子是因面部畸形被抛弃了。梁淑苹看孩子不停地哭便抱起孩子,不料孩子立刻止住了哭声,不一会还露出了笑容,未曾想就是这一抱,让她们结下了一生的母女缘分。

当晚,梁淑苹暂时将孩子带回了家照顾,第二天一早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就把孩子接走了,而梁淑苹整整一天满耳都充斥着婴儿的哭声,辗转了一夜,她和丈夫商量决定接回这个孩子。

刚结婚不久的小夫妻俩没有生养过孩子,一切都是懵懂的,而这个孩子的脸不端正,一边大一边小,嘴唇一边薄一边厚,舌面还是弯曲的,喂奶时孩子不断地往外喷奶,呛得直吐。到医院给孩子做了全面检查后,医生皱着眉头说孩子是先天口腔畸形,梁淑苹和丈夫从此便开始了艰难的求医、抚养之路。她和丈夫都是打零工的,连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没有,没钱治病时,梁淑苹就去亲戚家借,体弱多病的孩子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历经万般难母爱不变迁

看着妻子日渐消瘦,丈夫难过又心疼地劝说:“淑苹,咱把孩子再交给民政局吧!咱们不是不养她,她老闹病,咱家实在没这个条件啊!”而梁淑苹就是不同意。为了让母女过得更舒服些,丈夫周伟一心踏实地干活挣钱,渐渐地,孩子在他们眼中就跟亲生女儿一样,并取名周寒雪。

生活就这样继续着,虽然夫妻俩打工挣的钱只够一家人的温饱,还要不断地还债,但只要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健康平安地生活,梁淑苹就感觉十分幸福和满足。

苦尽甘自来情深似海连

转眼,两个孩子都到了上学的年龄。上初中的时候,大女儿看到父母为了供自己和妹妹上学,每天疲惫不堪的样子,心生不忍,于是她想要放弃学业去打工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梁淑苹知道后,坚决地告诉周寒雪: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大学,将来一定要做个有文化的人,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去想。这番话让周寒雪感动之余,更加坚定了努力的方向和回报父母的决心。凭借这自身的不懈努力,周寒雪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黑龙江大学,这成为了梁淑苹最大的骄傲。

2018年,周寒雪回到家乡水务局工作,并于同年找到了她的人生伴侣。出嫁前,梁淑苹告诉了大女儿身世的秘密。未曾想到,大女儿淡然地说:“妈妈,我早就知道了,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你永远都是我的妈妈,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您养育我小,我要陪伴您到老。”一番话语让梁淑苹热泪盈眶。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当年的梁大姐以一颗善良的心,用32年的坚守,为一个深陷阴霾的小生命点燃了爱的希望。如今,当年的小寒雪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她将带着这份厚重的爱,去回馈自己的“妈妈”,让这份人间大爱见证32年的母女情深。

村干部无偿照顾村中独居老人彰显人间大爱

——双鸭山市李秀清

李秀清,女,1970年10月出生,双鸭山市集贤县腰屯乡宏图村党支部负责人。身为妇联主席和村党支部负责人,她不仅要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还常年关心照顾村中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陪伴老人们安享晚年。

让患病父母安享晚年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面对体弱多病的父母,李秀清常年守在父母床前,悉心陪伴、精心照料。父母多次在哈尔滨、佳木斯、双鸭山等地住院,她始终都在病床前的细心照顾。但即便如此,2022年12月父亲的病情还是加重了。为了照顾好父亲,尽管身患新冠病毒感染,她依然守护在病床前,一刻都不敢合眼,生怕老人有任何闪失。就这样,她拖着严重不适的身体,连续20多天守在父亲身边,直至父亲去世。李秀清用自己的所作所为为儿女、为兄弟姐妹、为身边的每个人,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榜样。

让务工村民无后顾之忧

将村中老人视为至亲

这些年,总有人不理解李秀清,问她这么做图啥。对此,她总是说:“孝敬父母天经地义,照顾父母是我们最大的责任。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看着老人孤苦伶仃的,我心里不好受,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也将继续用自己的大爱善举照顾好村里的老人,让老人们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安享晚年。

THE END
1.老来网养老金认证下载app老来网人脸识别认证,是一款政务服务类的手机软件,在软件上面有老来头条、秋果直播、社交活动、公共服务等各种功能,可以一键人脸识别认证社保,帮助更多的用户实现养老金的管理,享受更多社保福利。 老来网社保认证2022版介绍 1、帮助老人安装老来网APP 2、退休老人快捷认证入口 3、社保机构信息发布平台 4、缴纳:为自由...http://m.yx007.com/azapp/47047.html
2.修仙家族:老来娶妻的我枯木逢春最新章节醉不了《修仙家族:老来娶妻的我枯木逢春》情节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小说,超好的阅读体验,尽在小说5200阅读网网!!!小说5200阅读网 | 问题反馈 | 返回顶部 本站内容系小说5200阅读网网友自愿上传,不代表小说5200阅读网赞成被搜索网站的内容或立场。 若侵犯了著作版权或者对作品内容、版权有质疑,请发邮件至...http://www.5200xiaoshuo.com/73_73347/all.html
3.中国哨所(九)为了改造营区环境,为了建设“精神家园”,在连队党支部的带领下,阿拉山口哨所的边防官兵,用麻袋运来土,又从几十公里的外的河坝拉来草皮,他们要“改天换地”,给营区周边铺上一片绿色。 谁也想不到,在祖国“最大风沙”的地方,经过一年又一年努力,我们的边关战士,竟然把一片荒地,变成了绿色“文化长廊”和“赛诗...https://www.meipian.cn/3372gf82
1.8月2016人民论坛近年来,一股提供新加坡历史另一面的潮流逐渐兴起。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袖方庄壁、前社会主义阵线领袖方水双和新加坡人民党领导人赛.查哈利都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在三个月前,一本书名叫:《华惹风云与后李光耀时代》出版了。这本书是有关当时马来亚大学社会主义俱乐部的历史。 https://wangruirong.wordpress.com/2016/08/
2.www.eazhsh.com/apf67227693.shtml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影院 73.12MB 20%好评36人) 性爱视频国产 俄罗斯老女人 《ipx–534被变态上司屈辱》完整版电影在线观看 74.73MB 32%好评9484人) 人妻被c 2023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_国产无码视频免费福利视频app_股城网 91蝌蚪窝网址多少 60.26MB 08%好评370人) 国产性爱另类 滝川恵理av中文...http://www.eazhsh.com/apf67227693.shtml
3.老来网app官方下载检测到您是苹果设备,点击下载的是:老来网app官方苹果版v8.2.2 iPhone版介绍相关推荐 评论(2)养老金认证app 养老app 老来网app是一款专为退休老年人办理养老金的手机应用软件,用户可以直接在线进行操作,无需外出,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在线注册养老信息。该应用还可以帮助老人提供各种活动、社交,有需要的用户赶紧...https://m.itmop.com/downinfo/17545.html
4.“老来瘦”啥都不做并不降吃动平衡心态好永保活力——人民政协网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这样的观点并不科学。专家指出,老年人不是越瘦越好,老年人也应该保持一个健康体重。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组织开展了“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以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增加老年人的健康知识。在活动中,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了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北京...https://www.rmzxb.com.cn/c/2019-06-24/2370975.shtml
5.启明社临高启明灰机wiki可是,适合制造木质飞机的云杉转运不易,只能尝试使用胶合板来代替。 由此面临的第二个大问题是使用什么胶水? 使用牛皮胶和鱼胶吧,不行,两种中无论哪一种都不密封且易发霉生虫,得知澳洲行在第二次元老大战期间,木质飞机的制造,使用一种用牛奶制成的干酪素胶,只是无论谁也投有这种技术。 https://www.huijiwiki.com/s/lgqm/p/5704
6.60岁老人年审老来网app养老保险年审的好伙伴本地年审异地年审...认证过程中的动作是随机提示,如第一次拍摄时跟不上节奏无需着急,参保人如两次认证都提示“因动作操作失误等等”这个提示语,手机在第三次拍摄视频之后会自动将上两次的认证过程上传到老来网后台进行人工核对! 7.操作完成 如按照提示做动作成功之后,认证操作完成,可以选择点击“查看认证记录”按钮来查看本次认证操作是...https://blog.csdn.net/weixin_33763244/article/details/94016897
7.2023年陕西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016个涉及23.14万户居民8749栋...“新”如何生于“旧”?“老”怎样改成“新”?“新”“旧”转换又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什么? 我们踏足一个个经历改造重焕生机的小区,在一句句质朴真切的讲述中,触碰时代发展的肌理,在一幅幅崭新舒心的生活画卷中,体会老居民的“新”幸福,也在一张张笑容洋溢的面庞上,找到高质量发展的答案。 https://www.zhaojiagu.com/a/213651
8.妙手桃花小神医免费全文阅读妙手桃花小神医老来作者:老来状态: 连载, 【加入书架】, 【直达底部】 最后更新:2023-03-16 13:14:08最新章节: 第687章 怎么会害了你呢 山村王永贵从小没了父母,和后妈相依为命长大,日子过得非常艰苦,吃不饱穿不暖。而且得了一种病,被人看不起,嘲笑欺负,人活不如狗。有一天发现村上的恶霸阴谋,去搭救杨秋菊时,差点被害了...https://www.477zw.com/html/233/233677/
9.他贵为开国上将,却被邓颖超派去美国为张学良祝寿,他带去了什么...于是他就请来了民主党派领导人余心清和老教练们一起打。为了组建中国网球队,吕老一直催问贺龙元帅:“什么时候成立国家网球队呢?建设场馆要钱我们没有,要人要物我们还是有办法的。”后来,他又找到同样爱好打网球的万里,与他们共同修建了北京最早的先农坛和体委训练局网球馆。https://www.whb.cn/zhuzhan/dushu/20200406/338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