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喜欢王阳明,而且他自诩是中华文化道统的传人。他住过的这个住宅,现在门上的牌匾写的是“草山行馆”。
我还特意跑去永和大王的第一家店铺,喝了2大杯豆浆,一杯热的、一杯冰的。
这里还保留着日本侵占台湾时的矿工宿舍遗址。参观时,一个台湾男生感叹地说:台湾这么小,却有这么多资源,老天爷真是开恩。又说,“幸亏日本开发台湾,否则我们发展不起来。”我反问他:吉林省丰满水电站的万人坑,和台湾这个矿区的累累白骨有什么区别呢?侵略的终极目的,是占领、掠夺。比如日寇在这里修了铁路,是为了方便运输掠夺的矿产,而不是为了造福于本地人民的出行便利。日寇侵华时,中国人吃白面、大米,被发现了要挨打的。台湾也一样。好东西是给日本人吃的。他又和我讲日本殖民当局的工程师【八田与一】主持修建了很多农田水利设施,台湾人民感谢他。。。和台湾同学分别时,我们互留联系方式。有个女生的电子邮件名称不是用的自己的真实姓名的拼音,而是“Yoko”。——我问她Yoko是什么意思?她说:“我的日文名字叫【洋子】,在日语中的发音是Yoko。”那时我才知道,现在还有很多人给自己起日文名字。
所以,她使劲说了一下,说5个多小时的路程,听众听了之后也符合“大陆很大”的既有印象,也不会怀疑。——她没想到,她使劲说了一下,也还是不够,还差得远。如果告诉他们中国的版图有上万里这个实际的情况,要把他们吓坏了。台上的人,说得栩栩如生;台下的人,听得如痴如醉。愣是没有一个人指出来她在瞎编。类似上面的事情,我见了很多、也听了很多。——但是,为了思考问题的严谨、全面,需要弄明白另一个问题:如果不说这些具体的例子,而是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台湾人的立场是什么?2,台湾跑了,而且跑远了很遗憾,答案是:虽然一小部分人不讨厌大陆,但是总体上而言,大多数人已经变得反中。有统计数据为证: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从1992年开始,每年统计、调查两个东西:民众的国族认同感、以及统独立场。这是学术机构做出的普遍性统计,这么多年来每年持续跟踪,是这个领域内公认最有公信力的民调。
这两张图是《台湾民众台湾人/中国人认同趋势分布》、以及《台湾民众统独立场趋势分布》,近两年的数据显示:67%的人认同自己是台湾人,史上最高;只有0.7%的人主张尽快统一,5.1%的人觉得时机成熟可以考虑统一。加在一起,只有5.8%支持统一,而且还在继续减少。也有其他机构的调查,结论都差不多。任何关于两岸问题的讨论,都应该正视这个基本事实。日本侵台之后,强制推行“皇民化教育”,要求起日文名、把日语当作“国语”,做皇民。不配合的,要么被杀、要么被罚。一直过了50年。小蒋末期,李-岩里正男-登辉,骗取了他的信任,接班之后,鼓吹“两国论”、“中国七块论“,开始把独的思想大肆注入小孩子的头脑。后来,教科书把“中国史”当作“外国史”。喜欢大陆的一代人已经去世,在“去中国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已经长大,甚至在中国国民党执政时期,也毫无作为,“台湾人的认同指数”一路上升,比民进党阿扁时期更高。
我就想起香港之前的教科书,提到中国都是否定的言论,老师上课,居然说“鸦片战争的责任在中国。”这里是中国领土,但是内地人却有被骂、被打的危险。一些服务人员见到内地人就没有好脸色。2019年那些乱港暴徒,在街上打、砸、抢、烧,警察把他们抓了,法院里的法官居然是英国人,又释放了暴徒。岂有此理。还记得BBC报道的这个香港女生说的话吗?“我希望香港可以像乌克兰一样这样好的结局。”
7.总结最后总结一下吧:台湾已经跑远了,而且台湾人普遍非常坚决要跑。接下来的几年,我们会主动寻求改变。我们原来的说法是“把问题留给下一代,相信下一代的智慧比我们多一些”。这是没办法的说法。现在,这两年的说法已经变了,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能把问题一代代传下去。”中央发布的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规划,确认东南方向铁路修到台北、西南修到亚东(印度边境)。看形势也是快了将来坐火车、开汽车去台湾,一定很有意思。
我们这边一直强调,一中原则是两岸和平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现在看来,地动山摇是免不了的。我们就准备吧,准备好,迎接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