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系统梳理了当前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研究分析了国际、国内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智慧城市基本原理及参考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版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总体框架,提出了拟研制的标准项目清单、标准化工作建议。
智慧城市参考框架
本白皮书提出智慧城市基本原理(1.0版)如下图所示。确立了数据治理、数字孪生、边际决策、多元融合以及态势感知5个智慧城市核心能力要素,揭示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智慧城市发展重心在于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数据治理
围绕数据这一新的生产要素进行能力构建,包括数据责权利管控、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其开发利用等。
数字孪生
围绕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的互动融合进行能力构建,包括社会孪生、城市孪生和设备孪生等,将推动城市空间摆脱物理约束,进入数字空间。
边际决策
基于决策算法和信息应用等进行能力构建,强化执行端的决策能力,从而达到快速反应、高效决策效果,满足对社会发展的敏捷需求。
多元融合
强调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动态性及其融合的高效性等,实现服务可编排和快速集成,从而满足各项社会发展的创新需求。
态势感知
围绕对社会状态的本质反映及模拟预测等进行能力构建,洞察可变因素与不可见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结合智慧城市基本原理(1.0版),设计提出智慧城市参考框架(1.0版)如下图所示。参考框架指明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主要面向城市治理、惠民服务、生态宜居、产业发展等城市场景的构建服务能力。对于服务场景的构建,不仅需要技术与平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共性技术支撑能力构建和数据要素支撑,还需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运营体系的建设以及产业环境、信息环境等环境的支撑。
图2智慧城市参考框架(1.0版)
图3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总体框架(2022版)
本白皮书在2015版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试行稿)基础上,对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总体框架进行了更新。新版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如图3、图4所示。
图4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结构图
对于未来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白皮书重点给出了5方面建议:持续完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推进关键标准研制,完善标准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标准实施;不断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国际标准化水平;注重人才培育工作,构筑智力支持底座。
具体内容如下
建议您使用IE9及以上版本、Chrome、Firefox和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