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毕业学分与小时:正式课程163学分+第二类课程128学时。
3.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知识要求:
2.有能够针对大数据分析、处理与应用等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大数据分析与处理问题的预测、建模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的能力。
4.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能够对计算机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的能力。
5.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未来社会及科学领域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
课程体系:
1.主干学科: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
2.专业核心课程:离散数学、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信号与系统、数据科学导论、并行与分布式计算、最优化方法、数字信号处理、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算法设计与分析、大数据分析技术、统计学原理、运筹学。
师资队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依托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中多数教师来自于国内外知名学府,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等。目前教师队伍中正高职称占比30%,副高职称占比30%。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未来学院将持续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不断壮大专业师资力量队伍。
教学条件: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计算机门类的专业里对数学要求较高,侧重于大数据分析、挖掘、建模和应用。在教学条件上对数学工具、软件、计算设备的要求较高,对其他实验设备、实验场所、实验环境要求较低。实验环节不产生废气、废水、废渣。
各项教学条件列于以下:
1)通识课程所必备的各项教学条件;
2)课室:普通教室;
3)实训课、实验课条件(含选修课):
a)学校通用机房,每人单独使用一台计算机终端和移动终端;
b)服务器2-4台,每人所使用的计算机终端和移动终端与服务器联网。
c)3D软件开发实训室
d)人工智能实训室
e)计算机网络实训室
f)图像处理实训室
g)信号处理实训室
h)信息安全实训室
4)教学与实验用软件包括:C、C++、Java、Python集成开发环境(IDE)、Matlab、SQLServer、SPSS等科学计算、数字建模、数据分析软件。
物联网工程专业白皮书
2.毕业学分与小时:正式课程166学分+第二类课程128学时。
1.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综合运用工程领域的理论与技术手段设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物联网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和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和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各种角色
6.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7.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离散数学、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与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物联网安全、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综合设计实践。
师资队伍:物联网工程专业依托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科,师资队伍中多数教师来自于国内外知名学府,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等。目前教师队伍中正高职称占比30%,副高职称占比30%。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未来学院将持续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不断壮大专业师资力量队伍。
教学条件:物联网工程专业在计算机门类的专业里对物理、电路要求较高,侧重于传感器、电路、网络、软件的集成、设计和应用。在教学条件上对软件、计算设备的要求较高,对其他实验设备、实验场所、实验环境要求较低。实验环节产生少量废气、废品,不产生废水、废渣。实验环节仅涉及弱电器件或设备,不使用大功率设备。
2)物理实验课所需的各项教学条件;
3)课室:普通教室;
4)实训课、实验课条件(含选修课):
c)嵌入式系统实训室
d)电子技术实训室
e)电子实习实训室
f)数字电路实训室
g)计算机网络实训室
h)物联网技术实训室
i)信号处理实训室
j)信息安全实训室
5)教学与实验用软件包括:C、C++、Java、Python集成开发环境(IDE)、Matlab、SQLServer等科学计算、数据库软件,数字电路设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