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是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设立的节日。在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在浙江乌镇召开《中国法院的互联网司法》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法院的互联网司法》白皮书。这是中国法院发布的首部互联网司法白皮书,也是世界范围内首部介绍互联网时代司法创新发展的白皮书。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从三个方面介绍白皮书的基本情况。
互联网司法侧重机制创新、规则确立,智慧法院建设注重平台搭建和技术运用,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两者相辅相成,都是互联网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也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5周年,现阶段有必要、有条件以白皮书的形式,总结回顾中国互联网司法的创新举措和主要成效。
《白皮书》为中英文双语版,中文全文约1.6万字,由前言、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图文并茂地反映了中国法院互联网司法发展的基本路径、价值取向、主要举措和重要成果,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1)机构职能有创新,构建专业化审判体系
(2)司法裁判树规则,促进网络治理法治化
(3)诉讼规则作探索,推动建构现代化诉讼制度
(4)技术应用重实效,推动诉讼模式深层变革
(5)司法便民有突破,打造立体化诉讼服务
(人民法院互联网司法发展重要节点图)
(互联网专业化审判机构建设示意)
同时,最高法已成功将北京、上海、天津、吉林、山东、陕西、河南、浙江、广东、湖北等省(市)的22家法院及国家授时中心、多元纠纷调解平台、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等27个节点纳入司法区块链,目前已完成超过1.94亿条数据上链存证固证,支持链上取证核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