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日是提高公众对有关问题的认识、调动政治意愿和资源应对全球性问题以及庆祝和加强人类成就的机会。
2(单选题)生物多样性国际日是()。
每年5月22日
每年9月16日
每年12月5日
每年9月18日
国际日由谁设立?如何设立?
作为联合国最具代表性的机构,大会指定某个特定的日期为国际日。设立国际日的提议由会员国向大会提出,然后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决定是否通过决议设立该国际日。
国际日的主题往往和联合国的主要行动领域有关,包括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权以及保障国际法或人道主义行动。
除了提高人们的意识外,联合国还借助国际日建议各国该采取什么行动,解决这些国际日所围绕的严重问题。例如,在宣布将5月22日定为生物多样性国际日的决议中,大会邀请各会员国签署并批准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卡塔赫纳议定书》。
3(单选题)以下哪一位是联合国环境署最年轻亲善大使?
王俊凯
易烊千玺
王源
关晓彤
我们如何衡量这些国际日的影响?
国际纪念活动(也包括国际周、国际年和国际十年)网页是联合国网站中访问量最大的页面。每个国际日都有一个专门网站,提供联合国六种正式语文的版本。
4(单选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是哪年成立?
1985年
1992年
2009年
2012年
中国绿发会是什么组织?
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绿色发展基金会(CBGDF),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也是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实施以来,全国首批认定公募资格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
1985年,为迎接我国特有物种麋鹿回归,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钱昌照、包尔汉等领导发起、成立了中国麋鹿基金会。经过不懈努力,麋鹿得以回归自然。国际公认中国麋鹿重引进项目是世界物种重引进最成功的范例。之后,该机构经过两次更名改为现名。
5(单选题)世界上建立最早的保护区是哪个?
台湾垦丁国家公园
中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日本大雪山国立公园
什么是生态保护区?
生态保护区是由政府或其他管理机构指定的区域,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栖息地免受人类有害活动的影响。建立这些区域通常是为了保护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减少污染,并确保自然资源的长期可持续性。生态保护区可包括公园、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其他管理区,这些区域由法律、法规和政策管理和保护,以防止对生态系统和动物栖息地的任何干扰或破坏。生态保护区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生态平衡,为子孙后代保护自然环境。
6(单选题)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自然保护区是哪个?
南海子湿地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额尔古纳湿地
大兴安岭汗马
中国的生态保护近况如何?
中国已经建立了超过1万个生态保护区,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和领海面积的4.6%。
从1956年建立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我国自然保护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范围到大面积、从单一类型到多种类型、从陆地到海洋的不断发展,有效地保护了中国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物种、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及自然公园三种类型。其中,国家公园是最具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是我国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具完整性和原真性的部分,目前已开展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祁连山、海南热带雨林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分布有3500万公顷的天然林,2000万公顷的天然湿地,保护着90.5%的陆生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65%的高等植物群落。
近年来,中国一直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7(单选题)完全不含人工化学合成物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是下面哪种食品?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
无公害食品
环保食品
什么是“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的整体耕作方法,旨在保护和加强农场的生态和社会系统,同时也生产食品和其他产品。它包含了传统的、对生态无害的耕作方法,如轮作、间作和综合虫害管理,并将其与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相结合。生态农业的目的是在作物、牲畜、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并促进农场的土壤、水和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健康和复原力。它还强调社会公平和经济可行性的重要性,并寻求确保农民和社区从他们的食品系统中受益并拥有发言权。
8(单选题)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没有必要、不利于节水的是()。
擦肥皂时暂时关上淋浴喷头
洗衣后的净水用来拖地
长流水解冻食品
刷牙时关闭水龙头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
减量使用、重复利用和回收循环——通过减少你的消费和浪费,尽可能地重复使用物品,并尽可能地回收,你可以尽量减少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数量,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使用环保产品——选择由可持续材料制成的产品,如竹子或棉麻,并避免使用含有有害化学物质或过度包装的产品。
垃圾分类——尽可能准确地分类投放垃圾,不仅可以降低垃圾处理厂工人的工作难度,还能让不同类型的垃圾得到合适的处理,而不是简单地填埋或者焚烧。
保护植被——树木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它们也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使用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而不是独自开车——通过选择公共交通或其他生态友好的交通方式,减少碳排放。
支持生态友好型企业——从那些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实践和生态友好型产品的企业,购买符合环保理念的产品。
9(单选题)“今天,全世界每年浪费超过10亿吨食物,而同时饥饿却在继续增加,这样的现实令人无法接受。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时不我待。作为人类大家庭,实现零饥饿世界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基于此,联合国秘书长在2021年9月召开了首届粮食系统峰会。食物系统转型对于实现哪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至关重要?
SDG2零饥饿
所有17项SDG
什么是SDGs?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SDGs)是联合国成员国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在2030年前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公正。
SDGs包括17个具体的目标,它们是:
1、无贫穷
2、零饥饿
3、良好的健康和福祉
4、优质教育
5、性别平等
6、清洁饮用水和环境卫生
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
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
9、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
10、减少不平等
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12、负责任的生产和消费
13、气候行动
14、水下生命
15、陆地生命
16、和平,正义和强大机构
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
2015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历史性的联合国峰会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16年1月1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正式生效。在今后十五年内,随着这些新目标普及所有国家,各国将调动所有力量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战胜不平等,遏制气候变化;同时确保没有人落后。
可持续发展目标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的成功为基础,旨在进一步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新目标的独特之处在于呼吁所有国家(不论该国是贫穷、富裕还是中等收入)行动起来,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保护地球。新目标指出,消除贫困必须与一系列战略齐头并进,包括促进经济增长,解决教育、卫生、社会保护和就业机会的社会需求,遏制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