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魏郁):8月12日,野生救援(WildAid)、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CWCA)和中国快递协会(CEA)联合发起#别为小物件付出大代价#公益传播活动,野生救援公益大使黄轩积极参与,呼吁公众自觉抵制非法寄递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并呼吁物流快递从业人员加强甄别非法野生动物制品意识和能力,通过拒收和举报等手段切断野生动物非法贸易链条,保护濒危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
国家邮政局、公安部等部门于2016年联合发布的《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寄递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如象牙、虎骨、犀牛角等。非法运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最高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020年,国家邮政局向全行业发出通知,要求各企业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当场验视用户交寄物品,严防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流入寄递渠道。并要求企业在运输、分拣、投递环节,发现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疑似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应当停止运输、分拣和投递,立即报告公安、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和邮政管理等部门依法处理;2021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2017年至2020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起诉寄递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犯罪537件1153人。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买卖野生动物制品犯罪的典型形式为:犯罪分子将野生动物制品买卖信息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布,与买家达成交易后将野生动物制品寄递给买家,待买家付款后删除网络和手机记录以掩盖犯罪事实。
此次公益传播活动,邀请野生救援公益大使黄轩拍摄充满正能量又戏谑感十足的公益宣传片,讲述快递小哥和安检人员如何通过收寄验视、过机安检等标准操作帮助执法部门成功破获一桩寄递野生动物制品罪案,成为保护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英雄的故事。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武明录表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同中国快递协会等合作伙伴通过为多家快递企业举办培训班,向从业人员讲解发现和识别快递物流渠道中常见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制品的知识、技术等,并组织国内外有代表性的11家物流快递企业签订了《拒绝寄递非法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自律公约》,加强行业自律,帮助他们提升了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和危险活体动物的防范意识、辨识知识和处置能力,从而积极预防非法野生动植物制品运输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