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2023年主流媒体网络传播力榜单及解读2024-01-17媒体经营管理导读:日前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短视频大会“主流媒体短视频创新传播”分论坛上,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助理、CTR媒体融合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姜涛博士,现场发布了《2023年主流媒体网络传播力榜单及解读》。以下为报告主要内容整理:
图注: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助理、CTR媒体融合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姜涛
榜单结果
●河南广播电视台坚持“新闻立台”“文化兴台”理念,以年轻化创新表达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保持短视频渠道优势,在短视频分榜单位列省级广电之首。在短视频渠道依托7个千万级和50余个百万级头肩部账号矩阵,通过互联网传播表达卷动用户积极互动,“大象新闻”抖音号作品高转发、高互动,全年累计互动量(转评赞加总)超10亿次,在省级广电媒体账号中互动量排名首位。
分渠道概况
自有APP:10款自有产品累计下载量过亿
●截至2023年12月底,38家广播电视媒体机构共有39款自有APP累计下载量超千万,累计下载量过亿的共有10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6款,湖南台、河南台、广东台、上海台各有1款);有4款APP新增下载量翻倍(四川四川观察、西藏珠峰云、吉林吉视通、河北冀时)。
●38家省级以上机构共有7款自有APP月均活跃用户数过百万(湖南台1款,总台6款)。
●自有APP依然是主流媒体网络传播的重要阵地,基于CTR数据监测,以8家央媒和38家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机构拥有超120款自有APP产品,内容分类覆盖新闻资讯、影视综、音频、购物等多个垂类,其中,芒果TV、央视频和云听综合表现最为突出,位列前三。
图注:主流媒体自有APPTOP3
●“央视频”立足总台算法突破信息茧房,优化主流视频内容生态。“央视频”应用总台算法契合主流价值观,将宣传导向、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有机结合,根据用户兴趣喜好,在短视频、长视频、移动直播中实现多业务混合推荐,为用户提供良好收视体验,并持续优化信息的呈现方式,帮助用户突破信息茧房,促进良性且多样的内容生态构建。
●“芒果TV”依托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制作经验,不断提升自制剧综的创作能力,增强对内容的把控能力,并建立起一套成熟的评估体系。
●“云听”致力搭建国家级车载新闻资讯第一平台,截至2023年11月,云听车载端用户数已突破7900万。
●今年在主流媒体自有平台建设中多家机构产品上新,不断进行产品功能优化,人民日报“视界”、浙江广播电视集团“Z视介”和西藏广播电视台“珠峰云”在新品中表现突出。
图注:2023年主流媒体自有APP新品TOP3
●人民日报“视界”——以短视频为媒介强化服务功能创新。人民日报社于2023年初正式上线的视频客户端“视界”,通过整合报社内外的视频生产能力与传播资源,构建短视频集成性自主掌控平台。以短视频为连接,强化平台服务功能。从服务百姓、服务政府治理、服务经济发展等不同维度突破单一的信息传播功能,努力建立“新闻+政务服务”运营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拓宽应用场景。截至2023年年底,该客户端累计下载量达402.4万次。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Z视介”——整合广播电视资源,打造视听新物种。于2023年4月上线的视听新物种“Z视介”,通过“频道+部落”的布局,整合浙江广电节目资源、明星资源、文化服务资源、文化消费资源,在满足用户“看”的需求同时发力社交属性。在“部落”社区,依托王牌节目影响力卷动用户参与活动、发布二创视频,强化交互体验。截至2023年年底,该客户端成为文化传播领域一股新兴力量。
●西藏广播电视台“珠峰云”融合汉藏双语,集合了资讯、音视频、广播电视台为一体的融媒体客户端,其2.0版本于2023年8月上线,并开通“珠峰云购”“珠峰云游”抖音号,做细分垂类内容分发引流的探索尝试。
●在38家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媒体机构分榜单中,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外,河南台、山东台在短视频渠道分榜单中位列第二、三位。
图注:38家省级以上广电机构短视频平台分榜单TOP1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借短视频之力,塑造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故事,推出大型季播融媒体节目《中国短视频大会》,以央地联动、大小屏联动的融合模式,在多平台全端口开展直播,并借助多种新媒体渠道传播优质内容作品,在抖音单平台产出获赞量超十万的视频作品近30个,抖音话题#中国短视频大会#累计播放量超3.8亿次。
●山东广播电视台坚持“正能量要有大流量”创作导向,将大屏民生领域优势倾斜至短视频端。“生活帮”抖音账号围绕“女子寻找高速营救婴儿车主”独家策划《“鲁A大哥”会出手》合集,累计播放量超3.4亿,互动量超30万。
●在38家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媒体机构分榜单中,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外,北京台、湖南台在微博渠道分榜单中位列第二、三位。
●在38家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媒体机构分榜单中,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外,上海台、江西台在其他第三方渠道分榜单中位列第二、三位。
国际传播:168个订阅量百万级以上头肩部账号
●2023年国内主流媒体机构继续展现大国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在国际传播中承担重要角色。根据CTR海外传播力榜单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主要媒体机构在海外三大平台布局923个账号,订阅量百万级以上头肩部账号共计168个(比2022年底增加24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在三大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布局全面、百万级以上订阅量账号数量多、内容运营力强,海外传播力位列前三。
●CTR监测的国内媒体正常运维更新YouTube账号中,已有76%的账号开通shorts功能并定期发布短视频作品,如CGTNYouTube账号发布的短视频作品最高播放量达百万以上(李菁菁在西藏的视频片段);iPanda发布短视频作品中最高播放量达到8700万以上,21条作品播放量过百万。
●充分利用X(Twitter)强个人属性,有力表达中国观点。针对西方媒体的恶意抹黑和污蔑报道,主流媒体利用X(Twitter)账号强个人属性的特点,揭批西方政府的黑历史,无情地指出其双标的恶霸行径,有理有据地诉说中国观点。如在中国就巴以问题在联合国安理会投下反对票一事,总台记者李菁菁在其X(Twitter)账号上发文,条理清晰的列出反对理由,该推文浏览量超过60万次,互动过万。在日本公布向海洋倾倒核废水的决定时,环球时报Twitter账号发布乌合麒麟的漫画,犀利讽刺这种自私行为,表达中国网友的强烈抗议。
传播亮点与趋势
(一)主流媒体切入风口,发力高品质微短剧
●2023年微短剧成为公认的内容增量场,目前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373.9亿,“微而精、短而美”成为短剧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在流量红利见顶成为共识的市场环境下,微短剧的商业价值持续释放。
●伴随着微短剧市场迅猛发展,继专业影视机构后,各地广电媒体也纷纷入局,为微短剧市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进一步推动微短剧产业的健康发展。“央视新闻”推出年终微短剧《7.9公里/秒》在各大平台火速出圈。芒果TV微短剧《风月变》12月10日起在湖南卫视播出,成为第一部上星播出的微短剧。
●据报道,2023年12月抖音宣布发起精品微短剧合作计划,新华社、新华网、央视频、央视网、北京广电、浙江广电、江苏广电、东方卫视等超20家媒体机构与抖音达成合作意向,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入局,在未来一年将围绕“向阳篇、向善篇、向美篇”三大主题,“致梦想、致青春、致温暖、致振兴、致国风、致想象”六个方向,共创精品微短剧。
●主流媒体已开始尝试布局小红书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小央视频”“央博”)、河南台(“河南台春晚”)、北京台(“食养中国”)、封面新闻等媒体机构均有账号布局,包含机构账号、频道账号、节目账号等多个类型,涉及文化、娱乐、民生新闻类赛道,并已实现常态化运营。
●广电媒体机构账号发力影视综文娱赛道,实现节目宣推预热和内容切片引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小央视频”将2023年春晚的“央视boys”说唱节目《跟着我念字正腔圆》切片投放至小红书平台,累计获赞近5万次,观众对此类文娱内容纷纷点赞;“央博”发力泛知识赛道,其中置顶视频《天然萌的甲骨文|你认识这个字吗?这个“伸出小手的汉字”…》获赞近5千,将文字拟人化,引发网友参与互动。重庆台“重庆文体娱乐频道”主攻娱乐资讯赛道,账号累计获赞量超3611万。
图注:主流媒体小红书账号部分展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年有6个季度累计推荐量达百万级或以上的视频号,全年共生产326篇获赞量超十万的爆款作品。“央视新闻”以独家/现场视频内容多角度展现领袖风采和国家大事,在同类视频中央视新闻的发布量占比达55.1%,近期发布的“独家视频!12月13日晚,习近平结束对越南国事访问回到国内。”点赞量和推荐量均已超十万。
(三)助力文旅类IP多点开花,主流媒体串联“宝藏”县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与榕江县“村超”、台江县“村BA”举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约仪式,共同致力于发挥地方体育赛事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乡村和美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央视频作为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以丰富内容赋能“村超”和“村BA”的火热传播,助力实现两大赛事全网阅读量近千亿次,立体地展现了新时代农村新风尚与农民新风采。
●根据哈尔滨文旅公开的消息显示,仅在2024年元旦节期间,哈尔滨旅游热持续升温,3天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产生了59.14亿元的总收入,创造了当地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的历史峰值。期间,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为哈尔滨“打call”,发出邀请;人民日报引导各方思考如何接住“泼天流量”;各地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纷纷用各省代表物参与“热梗”喊话,共同将哈尔滨推向话题高峰。
●除了不同地域的文旅IP爆火外,央视新闻以“县”作为主要对象进行系列“打包”,推出《“县”在出发》大型融媒体行动,接力走进浙江、江西、贵州、甘肃、湖南等地,直播打卡了50个地区,深入各县区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与经验,以“新闻+”“渠道+”“服务+”等创新方式助力中国各县域经济发展。
●同时,主流媒体、地方文旅与短视频平台也进行“强强联合”,联手运营,全国百家头部媒体和地方文旅与快手共同参与“每座城都有一手”百城联动文旅项目,以百亿流量扶持区域文旅内容,打造每座城的专属名片和文旅IP,活动累计播放量超17.5亿次,其中“四川观察”以“川味”说唱展现川味生活,“掌上巴彦淖尔”亮出了当地备战世界纪录的超200米烤羊肉串,“大象新闻”登上郑州中原福塔欣赏388米高空外景,“菏泽中院”携汉服小姐姐呈现花香满全城的芍药美景等内容传播表现突出。
(四)技术驱动内容产品融合创新
●2023年,主流媒体在AI技术驱动下,无论是主题主线报道、AI作品创作、产品创新等方面实现快速创新,推动业务场景的落地。
●津云新媒体集团打造《云小朵·云瞰京津冀》节目中“AI小智”不仅能够通过“AI编曲+演唱”的方式创作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主题歌曲,在声音生成方面进行探索,还能够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画,展现天津航空航天产业的成果。
●在产品层面,“每日经济新闻”推出“雨燕智宣”全流程AI短视频自动生成平台,融合了数字形象、智能配置、元宇宙应用场景、媒资数据库等特色功能,为视频制作与发布带来革命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