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流浪狗咬伤了23个人,这是3天前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的一起流浪狗连续伤人事件的报告。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本市已经有一犬伤多人事件10起,总计致伤77人。而今年1至8月,本市共报告8例狂犬病病例,患者均在发病后1至8天内死亡。
事件
一条恶犬咬伤23人
根据北京疾控中心的消息,8月18日,一条流浪犬在朝阳区连续咬伤23人,伤者为14名男性和9名女性。在23名伤者中,6人咬伤头面部,10人咬伤上肢,5人咬伤躯干,其余2人咬伤下肢。
疾控中心表示,伤者年龄最大71岁、最小22月龄,所有伤者均于致伤当日在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受暴露后处置,接种狂犬病疫苗及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一条狗咬伤多人并不罕见,今年1月1日至8月20日,本市有一犬伤多人事件10起,总计致伤77人。事件分布在6个区县,分别为通州、怀柔、石景山各报告1起,海淀、朝阳各报告2起,房山3起。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10起事件全部由流浪犬造成,每起致伤人数从3人-23人不等。
数据
半年8万余人受伤
2014年,北京市动物致伤登记人次数为153978人次,今年1至6月为82003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9.32%。目前,北京市养犬数量越来越多,而犬的免疫接种率仍较低,因此北京仍然是狂犬病传播的高风险地区。
解读
被咬后打疫苗无效?
被动物咬伤、抓伤再打疫苗是否还有效?不少市民认为,之前没打疫苗,被抓伤、咬伤之后再打疫苗“于事无补”。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1日至8月20日,本市发生的多起一犬伤多人的事件中,伤者全部在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处理伤口、接种疫苗,截至目前尚无发病报告。
市疾控中心提醒,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皮肤破损处,有感染狂犬病的危险。被咬伤后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一定要及时到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规范处理伤口并全程接种疫苗。
市疾控中心呼吁广大养犬人要文明养犬、科学养犬,要定期给狗、猫等家养动物接种狂犬病疫苗,避免家养宠物与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的接触,不要随意遗弃,避免流浪犬伤及他人的事件出现。
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包括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人员、兽医等,应当进行暴露前免疫。文/本报记者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