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流浪狗连咬5人后“逃逸”防止恶狗袭击你需这么做

近日,一条流浪狗在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连续咬伤5人。随着夏季来临,气温升高,狗狗的情绪容易烦躁,而人们的衣衫也很单薄,很容易被狗咬伤。那么如何不让流浪狗成“患”,如何管好宠物狗,以让人们不再受到伤害?

城市里的流浪狗是哪儿来的?

同样,在新北区一个刚交付的楼盘,业主们发现,一入住小区里就有七八只流浪狗。经观察,这些流浪狗是“一家子”。新交付小区怎么会出现流浪狗?原来,这些流浪狗是小区建筑工地上的工人饲养的,用来“看家护院”。随着工程的竣工,这些施工队渐渐撤离小区,业主慢慢入住,而这些狗狗就不幸地被抛弃变成了流浪狗,无人喂养,也没有固定的居所。

新北区兰翔新村附近的流浪狗也不少。据小区一位业主介绍,这个小区爱狗和养狗的人很多,而且租住户很多。特别是一些大学生,他们在这里租了房子,养了宠物狗,但没多久,他们搬走了,宠物狗来不及处理,就草草扔在小区或者附近。而这些被遗弃的狗一般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就在这里生活了,变成了流浪狗。

据介绍,其实,流浪狗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宠物狗遭遗弃。之后有好心人对这些流浪狗喂食,然后这些流浪狗不断繁殖,导致流浪狗数量增多。

小区内流浪狗“扰民”现象时有发生

昨天,记者在常州天宁区北环新村走访时,发现新村内有很多流浪狗。小区41幢附近,记者看到有两只流浪狗躺在草地上睡觉。但它们很警觉,一旦看到有人走过,就会把头抬起,盯着人观察,确认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才继续躺下。在小区25幢附近,有三只流浪狗在嬉戏打闹。

小区一位业主告诉记者,他们小区的流浪狗一直很多,主要是有人喂养。“我们小区35幢之前有个住户专门喂养流浪狗,最多的时候有十来条狗,以至于其他人走过她家门口时,都要绕着走。”这位居民介绍,虽然现在那户人家不专门喂养了,但经常有其他小区的流浪狗跑过来。此外,小区居民介绍,这个小区内有一个小型菜市场,很多肉摊或者小吃店店主会给流浪狗提供一些食物。

在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工房社区,也随处可见逗留的流浪狗。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他们小区是开放型小区,除了小区内有固定的流浪狗之外,经常有外面的流浪狗过来。一些好心的业主会专门给它们喂食。“这些流浪狗看着太危险,我家孙女前几天放学回家时,一蹦一跳,结果被一只流浪狗追赶。幸亏我看见得早,跑过去把狗赶走了。”

采访中,市民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流浪狗长期滞留在户外,难免会沾染一些病菌,小区里有很多小朋友和老年人,他们的身体都是比较弱的。本来有人照顾流浪狗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处理不好的话却可能会给其他同住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管理有难度,确定无主犬有争议

据了解,为治理城市狗患,常州曾出台关于饲养宠物的规定,在2015年时,还专门成立犬只留检所,对市内出现的流浪犬、无主犬等,可以送犬只留检所收养。常州市公安部门还不定期开展对城市流浪犬的“搜捕”行动。目前,常州市犬只留检所内有收养的流浪犬417只。

记者对此问题也咨询了犬只留检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留检所上门处理时,需要确定犬只没有主人、没人喂养。

大家知道,没有主人的狗,也就是无主狗,对于无主狗如何认定呢?明明看到街上有一条狗,结果叫人处理时,跑出来说是有狗主人。根据《常州市加强犬只规范化管理工作意见》,凡是在常州城区范围内饲养宠物狗,必须办理狗牌。办了狗牌,认定起来比较明确。那么对于没有办狗牌的,能否认定为无主呢?这个也比较难确定。

流浪狗咬人后该由谁来买单?

在采访中,对于流浪犬,市民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如果被流浪犬咬伤,该向谁去主张赔偿?曾有市民提出,如果有人喂养,喂养流浪犬的人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据澎湃新闻报道,去年3月8日,北京市民王某在小区内被流浪狗咬伤,于是将长期喂养这条流浪狗的邻居杜某诉至法院,要求杜某对其进行民事赔偿。最后,北京一中院经审理,判决杜某赔偿王某医药费等费用。

潞城咬人的流浪狗已经“归案”

记者昨日从潞城街道获悉,6月5日连续咬伤5人的流浪犬已于6月6日晚被当地派出所搜寻到并被处置。

据介绍,6月5日发生流浪狗咬人事件后,当地派出所立即布置警力,全力搜寻这条咬人的流浪狗。6日下午,警方通过监控发现这条流浪狗的行踪,立即派民警赶到现场布控。最后在当地一菜地附近找到了这条流浪狗,随后民警采用合围战术,将这条流浪狗成功控制并处置。

最近几天,当地没有接到流浪狗咬人的警情。

该怎样防止被狗咬伤?

每年进入夏季,都是狗咬伤“事故”的高峰期。记者从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获悉,6月份,该中心接到了20多起被狗咬伤的病例,平均每天两起以上。而在武进医院南院,进入6月份以来,每天去医院打狂犬疫苗的病人都有100人左右。

如何避免被狗狗攻击

现在大街小巷养狗的人很多,狗虽然聪明但也有不听话的时候,主人如果不在身边,或者碰到流浪狗的时候,人和狗应当如何相处?出门在外,怎样防范和避免被狗咬到呢?

宠物专家表示,应远离那些被拴住的、被关在院子里的狗。主人拴住它肯定是担心它伤到人,一般不咬人的狗不会总是被拴住的,这些被拴住的狗往往体格也比一般的狗大,你不要去逗它靠近它,否则被咬伤的危险时刻都存在。

对于那些喜欢宠物狗的市民来说,千万不要在狗没看见你时去摸它。哪怕是自己养的狗,也不要总是喜欢偷偷地从背后摸它,狗是防备心特别重的动物,它会习惯性攻击背后摸它尾巴或惊动它的人。如果实在想抚摸,从正面轻轻地走过去摸,狗是不会有太大动作反应的。

当狗在进食或者睡觉时不要去惊动它。狗和人也有共性的地方,就是在睡觉或进食时会习惯专注、安静。如果你总是去打扰它,它会产生情绪上的反抗心理,等它睡好了爬起来后你再去走近。

此外,相对于成年人,小孩子更容易受到狗狗的攻击。

识别狗咬人的征兆

宠物专家表示,狗预备发起攻击行为时,一般都会有很明显的征兆,一旦发现狗狗有这样的征兆,做出正确的应对对于减轻伤害很有帮助。当狗耳朵向后紧贴脑袋,腿绷得紧紧的,背上的毛也竖了起来,就得当心点儿了,如果它叫得很凶,而且把牙齿甚至牙龈都露了出来,那这家伙是真的打算咬人了。

如果碰到有攻击预兆的狗,千万别慌乱,拔腿就跑或者挥动手臂赶狗很可能被追着咬,因为突然的动作很有可能被看成是挑衅或者威胁,引起狗的攻击。正确的做法是,先保持别动,看地面——千万别盯着狗的眼睛,等几秒钟,然后慢慢地走开。

被狗咬到后如何处理

医生特别提醒,狂犬疫苗一定要坚持打完整,而且,打了狂犬疫苗后不能喝酒及带有酒精类的饮料。

THE END
1.流浪狗伤人,喂养人可能担责流浪狗伤人,喂养人可能担责 案情: 某天,被告乙某将流浪狗带回位于某小区内的工地喂养,次日中午该犬脱离绳索,将该小区内的原告丁某及其女儿咬伤。 分析: 根据太原市公安局晋源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及被告乙某的询问笔录中的相关陈述,可以证实案涉犬只伤人之前,被告乙某具有领养案涉犬只的主观意愿并作出了...http://www.xzrbw.cn/info/1195/383243.htm
2.西安一小区有流浪狗咬伤人,长期投喂业主被判担责《民法典》第1249条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伤人之狗虽系流浪狗,但徐某长期在固定地点向该狗喂食,此狗亦长期在徐某家门口栖息,徐某与该流浪狗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饲养关系,徐某已经对该狗产生了管理和约束的义务。徐某未尽到管理...https://m.gmw.cn/2022-11/17/content_1303197628.htm
1.喂养流浪狗咬人负责任吗?所以喂养流浪狗其实还是存在着一定风险的,因为流浪狗如果咬了人,那流浪狗的喂养人,或者是流浪狗的管理人,都是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尽管它不是流浪狗的主人,但是因为他给了流浪狗生存下去的条件,那么最终这个流浪狗咬人之后,当事人肯定是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的。https://www.64365.com/zs/1508606.aspx
2.喂养流浪狗咬人需赔偿吗流浪狗咬伤了行人,如果有长期喂养的人员,那么作为长期喂养的人员,需要承担赔偿的责任。当然,如果是由于第三人行为,从而导致了流浪狗咬人的话,也可以要求第三人来承担赔偿的责任。下面随着华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一、喂养流浪狗咬人需赔偿吗 需要 流浪狗咬人赔偿规定: 1、由流浪狗的原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责...https://m.66law.cn/laws/2420010.aspx
3.小区流浪狗咬伤人经常喂狗人是否应赔偿法官介绍,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而这起案件的争议在于,咬人的狗属于流浪狗,但是在咬人事件发生时,它又是有喂养人的,因此案件就变成了“喂养人”是不是就等同“饲养人”? https://www.wxrb.com/doc/2021/12/23/136034.shtml
4.流浪狗咬人喂养者被判赔杜某在楼下喂养该狗长达半年以上,因此具有长期喂养流浪狗的事实。作为喂养人,杜某没有将流浪狗约束或者送到其他公益机构等,而是任性而为,最终导致王某在经过时被该流浪狗咬伤,因此杜某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据此,一中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https://beijing.qianlong.com/2017/0308/1474121.shtml
5.藏獒经济崩盘:高原上万流浪狗成灾每天都有人被咬这是玉树州首个政府和寺院合建的流浪狗收容所。收容所建成半个月内,约1200只流浪狗被送入其中。为避免流浪狗再度繁殖,收容所雇人给母狗做了绝育手术。之后,毛庄又多次将残余的流浪狗抓至收容所,集中喂养。 苏莽寺堪布巴加表示,设立收容所除防止寺庙周围群众及转经者被狗咬伤之外,也是为了照顾那些饥饱不定的流浪...https://www.cqcb.com/headline/2017-09-14/483092_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