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价20万元孩子“送养”应该禁止揭秘隐匿网络的私自送养乱象

摘要:与如熙一样,多人准备送养孩子的原因是“养不起”。领养人首先应该向当地民政部门提出领养申请,民政部门审核后会对符合《收养法》规定条件的当事人办理领养登记,发给领养登记证。杨海宇建议,无论领养还是送养小孩,都要走法律允许的正规途径,切不可盲信网上的各类信息。

纷乱复杂

网络中充斥“送养”信息

谁在送养

孩子“养不起”叫价20万元

在天涯论坛中,32岁的如熙(化名)发帖称可以将自己的孩子送养。意外怀孕使得老大只有一岁多的时候,老二又在今年年初降生了。“怀孕时有想过打掉,但还是舍不得。”

而当老二出生后,本就不宽裕的生活遇到了更大的问题。“两个男孩,真的养不起了。夫妻关系又不好,很多压力都在我一个人身上。”

如熙考虑通过中介寻找收养方,但她仍旧担心中介只会为了钱而不顾收养方的真实状况。曾有一对50多岁的夫妻找到如熙,想收养仅有3个月大的孩子,但如熙拒绝了。“他们的年龄太大了,我要给孩子找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做了送养的决定,但是心里很难受。”

尽管如此,如熙仍在多个论坛中发出送养信息,也不时出现有意收养者与她联系,她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与心里巨大的痛苦中做着抉择。

如熙向记者发来了多张自己与两个孩子的照片,并提出了年龄、收入等多个送养的要求。对于“补偿”,如熙几经犹豫后提出20万元。“我说出这个,真的很难受。不用先打钱,可以见面后再继续下面的步骤,一旦送养了就不会再有任何瓜葛。”

与如熙一样,多人准备送养孩子的原因是“养不起”。在某论坛中,有一名发帖人称自己有一个5岁的亲生女孩,“已离婚独自带孩子,没工作没能力抚养”;而在另一则帖子下,有人称送养孩子的原因是“因为特殊情况养不起……”此外,还有人称自己在创业阶段,“有点力不从心。想找一个可靠、没孩子的人领养。”

一名领养者表示,正规渠道对领养要求十分严格,自己才想到了网络中的“民间送养”。记者调查发现,类似领养和送养的信息,在网络中并不少见。与此对应,无论领养还是送养,发帖者描述的动因不一而足,有些甚至太轻飘,不负责任。

真假难辨

“送养”信息存诈骗行为

虽然网上关于领养和送养的信息不少,但这些充斥于网络的信息往往真假难辨。此前,国内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也查处了多起网络收养孩子的骗局。

然而领养人一旦交了“定金”,就会被踢出群外,删除拉黑。

“如果网络上有各种信息表示自己因为生活压力大要送养孩子,我们需要批判性对待。”儿童工作独立顾问、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专家暨项目官员杨海宇认为,亲生父母对于孩子的抚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不能遇到困难便简单将孩子送养出去。

法律边界

私自送养应该禁止

如何通过正规渠道进行领养?一名知情者表示,国家对领养孩子有着严格规定,私自领养属于违法行为。领养人首先应该向当地民政部门提出领养申请,民政部门审核后会对符合《收养法》规定条件的当事人办理领养登记,发给领养登记证。

“网络上的各种领养送养信息,双方都无法鉴别信息真伪、核实各方资质,被骗的风险相当大。”杨海宇表示,比诈骗风险更大的是对孩子权益的侵害。“究竟对方是否满足收养条件、能否给孩子一个较稳定的生活,万一收养者有变故,如何保证孩子权益等,都是没有保障的。”

杨海宇建议,无论领养还是送养小孩,都要走法律允许的正规途径,切不可盲信网上的各类信息。

北京源众性别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莹表示,《收养法》中规定了哪些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哪些人可以送养、哪些人可以成为收养人,都是有法定条件的。私自送养是违法的,也不受法律保护,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很大的风险。“有这么多的私自送养发生,因为很多人达不到法律的要求。在私自送养的行为中,也不乏有拐卖儿童的犯罪活动,私自送养也成为拐卖儿童的帮凶和借口,私自送养应该被禁止。”

一名律师表示,网络送养不符合《收养法》关于送养及收养的规定,“被收养人”的人身安全亦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建议加大网络管控,禁止任何私自送养行为。”

对违法信息可举报官方回应

我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

一名警察表示,“有关送养和收养,如果信息是真的应该归民政部门管;如果怀疑是假的,公安部门可以管。直接打110即可。”

据属地派出所工作人员介绍,公安部门平时也有网警在监测这些问题,如果有违法行为会去处理。“个人报警需要提供对方诈骗或者个人遭受损失的证据,不论网站归属地在哪儿,都可以报警,我们会处理。”

(据《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闫继华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估内容主要涉及收养申请人婚姻家庭关系、收养动机、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居住条件、道德品行及抚育计划等情况。同时,该局对收养评估合格的,按照规定进入收养登记办理程序;对收养评估不合格的,按照规定书面告...

测评合格后,再进行收养家庭融合,从而避免在不深入了解收养家庭背景的情况下,仓促将被收养人交于收养家庭可能造成的意外情况。”另外,我省建立收养评估互认机制,中国内地居民持有效期内收养评估报告(合格档次以...

THE END
1.想领养孩子需注意哪些问题?10 评论 想领养孩子需注意哪些问题? 发现更多热门视频 这个副驾驶以后怕是坐不上了 1024专员1.7万次播放 网友乘高铁看高速堵车源头 北京时间5.2万次播放 终于看到了一位正常养狗的人了!大多都是当儿子一样哄着…… 成都小直9265次播放 不愧是战胜罗唐的男人!看看苏泊克的硬度有多恐怖 灌篮大风车1.1万次播放 ...https://k.sina.cn/article_2963818631_mb0a84887033018y0b.html
2.种族孩子养育种族孩子怎么选四.种族孩子培养时需要注意什么 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虽然是种族孩子,但是对于属性还是有要求的。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要求的属性也有主次之分,18岁结局时人族孩子必须气质属性最多,同理魔族耐力 仙族智力 鬼族内力 龙族耐力。有人说结局时我三属性都是1200行不行?答案是“不行”! https://ds.163.com/article/6408041b46cdc100015381e0/
3.不孕不育能提前领养孩子吗妇科指导意见:不孕不育的患者是不能够去提前领养孩子的,但出现也不孕不育症的这种症状的时候,是需要您及时进行治疗的,通过一下治疗是可以使不孕不育症状的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的,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的话,最后才能够去进行孩子的营养,一旦领养就不能够再尝试生育自己的孩子了。 2022-12-27 17:16 不孕不育...https://m.bohe.cn/iask/mip/tykvwm5y1kqptoa.html
1.领养小孩要注意什么手续这个社会上有这样一种情况,有一些家庭自身没有小孩但是想收养一个,就从别人那里领养过来,这样的话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呢?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华律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一、领养小孩要注意什么手续 根据《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的有关规定,收养小孩需办理以下手续: ...https://www.66law.cn/laws/1013112.aspx
2.新生儿日常护理手册家长必学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大全→MAIGOO知识受凉是导致宝宝打喷嚏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长晚上要给宝宝盖好被子,要注意晚上睡觉尽量不要让孩子受凉,早上就可以减少打喷嚏流鼻涕的情况。 鼻子内有异物阻挡也容易导致打喷嚏,所以爸妈要及时帮助宝宝清理一下鼻屎。但要注意,不要用硬物或手挖宝宝的鼻子。宝宝鼻腔尚未发育成熟、鼻腔小、鼻黏腊分布丰富,用手或硬物去挖...https://www.maigoo.com/goomai/182673.html
3.(精选)亲子活动方案2、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强化活动纪律,确定负责人,事先制订好计划,照顾孩子的安全,注意孩子活动时的安全。 3、活动时,要及时提醒孩子安全第一,比赛第二。 4、随时供应孩子饮水,在活动过程中,安排孩子适当休息。 5、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伤害,每轮比赛之前都有相应的人员作出游戏示范。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4476851.html
4.排名一览如何带宝宝做亲子鉴定准确孩子6个月时,他会学到不少有关交往的知识,用我们还不十分清楚的方式,他已变成一个随机应变的专家。他会知道怎样和你搭话,如何和你谈下去;他还能学会怎样用微笑、用咿呀学语吸引你的注意力,让你对他感兴趣,对他好奇;他还知道怎样用心不在焉和表现出不耐烦来结束交谈,在这个阶段,他获得的能力可以用以下的文字...https://www.iqinzidna.com/yyqzjd/17351.html
5.@肇庆家长,关于端州区“小一”入学报名,这里有最新权威解答~答:千真万确。但注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孩子父母没有房产;2、在规定的政府租赁平台交易备案,也就是在城乡建设局专门的系统租赁交易。而且该平台近几年才上线,应该没有多少人符合这一条件。(注意:公租房、私人之间自行租房交易等不在此范围的)。 18、孩子是领养的,养父母的房产可以作为地段吗?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7785103
6.不能生育想要孩子怎么办科普文章如果无法通过治疗或辅助生殖技术获得孩子,领养孩子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领养可以满足父母对孩子的渴望和需求,但需要考虑到领养过程的复杂性以及自身对领养孩子的准备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夫妻双方充分沟通协商,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准备。https://www.liangyiyy.com/article/info/1536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