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浪地球2》说起:中国电影出海激荡二十年好莱坞动作片科幻片冒险片灾难片总票房太空冒险电影

截至2月28日,《流浪地球2》的全球票房为5.75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的票房接近1000万美元,虽然数值不高,但这已经是近年来华语电影出海的最好成绩。

海外市场中,《流浪地球2》北美票房近500万美元,其次是澳大利亚和英国。其中在英国的电影市场成为近15年来最高票房华语片。

但是在2010年之后,中国鲜有电影在海外超过千万美元票房。上一部还是2019年靠着在东南亚市场大火的《叶问4》,同样也是武侠片。

从2002年中国电影院线制改革开始,中国国内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飞速增长,十年就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票仓。与此同时,票房屡创新高的华语电影越来越缩回安全区,用爱国主义情怀这一“最大公约数”争取快速扩张的国内市场。

同时,中国电影出海难也是国内市场发展起来之后老生常谈的问题。如今,《流浪地球2》的海外票房与好口碑似乎让大家看到,中国电影的出海接力棒从武侠传到科幻,或许中国电影又一次迎来走向世界的契机。

从武侠到科幻

上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电影也曾以武侠片受到海外市场青睐,而且当时海外的电影票房可以远超中国内地。

根据国外票房网站BoxofficeMojo的数据,华语片在海外市场票房前十的无一例外是动作片。前三均为古装武侠片:《卧虎藏龙》2.1亿美元,《英雄》1.39亿美元,《十面埋伏》8000万美元。

排名四、五的两部《赤壁》是历史战争片。接下来分别是周星驰和成龙主演的喜剧动作片《功夫》和《红番区》。李连杰也是知名的动作巨星,《霍元甲》获4900万票房。接着又是成龙最擅长的喜剧动作片《警察故事》,均在4000万美元以上。

香港电影也是中国电影出海的关键之一。在大卫·波德维尔写的《香港电影的秘密》中,他用“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形容早期功夫片给世界的印象。

20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电影只发行到亚洲及西方的唐人街。西方人认识这些电影,都是通过连场夸张武打和以复仇为主线的功夫片。前有李小龙电影誉满全球,后有成龙耕耘喜剧功夫片,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巨星。成龙主演的《红番区》仅在北美市场就斩获3200万美元票房。

但在《霍元甲》之后,武侠片也不灵了。2008年的《赤壁》是历史战争片,7800万美元的海外票房中,有5000多万是日本市场贡献的,而北美市场只有1000多万。

在之后,国产电影陷入了“自说自话”的怪圈,国内市场一片大好,海外市场静悄悄。

2017年,《战狼2》以56.92亿的票房屹立当年全球票房世界第六,但是北美票房仅有272万美元,相当于1700多万人民币,等于中国票房的千分之三。

在北美地区的票房中,《战狼2》位列171位。而2017年的国内票房前10中,就有4部美国电影和1部印度电影。

到了去年,在国内大卖57亿的《长津湖》,海外票房不足百万美元。

难怪有业内人士总结道:“如果文化输出如果是一个天平,天平的一头在天上,另一头依旧埋在地里。”

如今天平似乎有所松动。《流浪地球2》不仅在海外票房上有突破,口碑也不错。在烂番茄网上,新鲜度78%,爆米花指数97%。在IMDb上的评分也有7.9/10。

但这次中国上映的硬科幻电影的确在观影体验上带来了一定的突破。比如《DigitalSpy》的影评人就对电影的视觉效果大加赞赏:“当动作场景栩栩如生时,我有很多视觉上的享受,它提醒观众为什么《流浪地球》是一部类型科幻大片,郭帆似乎在这部前传中延续了第一部的这一优势。”《FilmLegacy》也认为《流浪地球》的视觉效果可以与好莱坞媲美。

在故事内核方面,影片人们各执一词。有人认为,这部电影的民族主义元素太过突出,三小时的电影有些冗长,情节错综复杂,没有第一部的趣味性。但也有影评人认为,正是这种极繁主义(maximalism)、民族主义和人物的刻画让这部电影变得好看。

无论如何,这一次,中国科幻电影走出国门毋庸置疑,即使是低分评价也肯定了其在视觉效果方面的优越性。武侠的黄金年代逝去二十年后,中国电影又以科幻类型闯入了海外世界。

黄金十年

中国电影近十年的出海难,究其内因,与中国电影市场本身的快速扩张不无关系。从海外票房TOP10中不难看出,没有一部是在2010年之后的作品。

2002年院线制改革之后,中国电影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当市场潜力如此之大时,市场资源也自然向着国内倾斜,造出不少“中国特供”。

2003年6月,包括博纳在内的6家民营公司拿到第一批国产电影全国发行许可证,长期的“垄断”格局发生变化。

在这之前,中国电影集团对全国省市电影公司“统购包销”,民营公司只有“代理发行”资格。另一方面,新世纪开端,中国的电视剧也发展起来,观众不再走进电影院,2002年全年的电影票房不足10亿。

随着全产业链推向市场,允许院线跨地区竞争,中国电影市场2010年就突破了100亿,同比增幅达到63.9%,迎来“黄金十年”。

中国电影市场蛋糕之大,也引来国际资本趋之若鹜。2010年是中美合拍片的热潮开始之年,周润发、库萨克(JohnCusack)和巩俐主演的《谍海风云》以及成龙的《功夫梦》都是当年大热的合拍片。同年11月,数百名好莱坞及中国电影界领军人物还举办了“中美电影论坛”,主题就是“合拍与合作”。在产业放映终端,IMAX在华多地兴建影院,韩国LotteCinemas也计划建30座影院。

中国电影也开始主动与国际接轨。博纳影业成为第一家在美上市的影视公司,总裁于冬表示,上市不仅是为了钱,“更关键的是,能吸引到更多的国际人才和资金,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2012年,中国以170亿元的票房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并稳坐至今。但也是在这一年,国内市场对引进片的担忧愈演愈烈。

同时,中国电影出海进程也变得缓慢。2012年,中国一共有75部电影销往80多个国家或地区,但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累计仅为10.63亿人民币;相比之下,进口片在中国本土创下的票房接近90亿人民币。

一边是影院快速扩充,2012年9月底已突破1万块银幕,一边是国产电影缺席,增量被进口影片迅速占有,国产电影崛起迫在眉睫。

2012年底,电影专资办出台了针对国产电影的支持政策,2013年,广电总局在国产电影的内容审核上,也适当调整了策略。这些办法直接促成了一批观众喜爱的电影上映,以及国产电影在2013年的高排片现象。

随后,国产电影全力专注于抢占国内市场。2014年,《大闹天宫》的制片人王海峰和《泰囧》的导演徐峥在“中国故事叫板好莱坞”的论坛上论战,前者认为,中国电影应该走出国门,而徐峥则说,“我觉得一部中国电影应该先满足中国观众的需求,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我们都站不稳如何去外国。《泰囧》在外国不卖座也不能否认它的价值。”

从徐峥的说法中,中国电影出海之困可见一斑:大多数国产商业电影瞄准的就是国内市场,出不出海并不在考量之中。与其花大力气打造不知道能否卖座的国际大片,不如就安心守好国内市场这片蓝海。

2017年以前,国内票房第一多由喜剧片夺得,比如《美人鱼》、《捉妖记》、《西游·降魔篇》和《泰囧》。同时,《失恋33天》《北京遇上西雅图》《心花路放》等小成本电影也成为市场主力。

近年来,“新主流电影”又以爱国主义迅速抢占更多的国内市场,创造了一个个“票房奇迹”。按照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的说法,“新主流电影”是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融合的电影,且大部分都是动作片,再具体一点,是军事动作类型片。目前国内票房第一的《长津湖》就属于这类代表,还有2020年的《八佰》、2018年的《红海行动》、2017年的《战狼2》都是当年的票房冠军。

尹鸿表示,这类电影都选择爱国主义作为价值内核,是因为这是当下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对国家的爱,这种类型的电影社会的分裂度是最低的,也是最容易达到的。

这类电影从内容上来看就属于“出海困难户”,它们从制作到宣发都是主打中国市场,即使出口海外也是特供给华人华侨观看,属于一种“内需”电影,对国际市场没有太大影响。

正如尹鸿所说,中国电影出海的前路在于“如何将这种爱国主义与更普遍的价值观结合,实现更普遍的人性的传达。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和文化共同体,如何能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发挥更好的作用。”

纵观华语电影内地票房前十的海外表现,只出现了两个特例。一个就是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没有太多“爱国主义”输出的内地票房冠军也在海外取得不错的成绩,总共648万美元,仅次于《流浪地球》的748万美元。

国内市场大小影响出海进度,韩国就是前车之鉴。

20世纪90年代,《电影振兴法》颁布之后,韩国电影经过二十年的高歌猛进,工业化程度较高,尤其在类型片领域发展成熟。

疫情之前,韩国国内人均观影次数已达4次,位居世界前列,市场趋于饱和。而且韩国总人口仅5000多万,即使再努力,天花板就在那。

因此韩国电影人普遍具有危机意识,青年导演努力在类型上创新。他们既具备“走出去”的能力和自由,也需要海外的市场和资金。

2006年,在美韩自贸协定要求下,韩国大幅削减了国产片配额,大量美国大片在韩国上映,这种近乎肉搏的竞争,倒逼出韩国影视产业更强的竞争力。

一开始韩国电影人频繁赴美,参与美国大片。之后,他们又不满足于合作,兵分两路,以本土内容打入国际市场。一边是以朴赞郁、李沧东、洪尚秀为主的独立导演,专注输出优质影片,拿下各大电影节的重量级奖项。一边是以奉俊昊为首的商业片导演,从《汉江怪物》开始,让好莱坞看到韩国导演操盘商业大片的能力。

2019年,《寄生虫》史无前例地以外语片身份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2020年的《米纳里》,又为韩剧常青树尹汝贞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相较之下,同期还在扩张的国内电影市场,能够自给自足,2019年,国内电影市场全达到641亿。中国电影缺乏出海的市场压力和紧迫性,自然困于国内市场走不出去。

出海不只困于内容

1月25日,《普什图人》(又名《帕坦》)登陆北美院线。这部和《流浪地球2》同档期上映的印度片首周末票房高达688万美元,超过了《流浪地球2》的北美总票房近200万。截至2月26日,北美票房1717万美元。

根据猫眼专业版提供的信息,《流浪地球2》在北美上映时的影院数仅142家,而同期的《普什图人》则有690家。

长久以来,受制于好莱坞电影发行体系的游戏规则,国产电影能走向北美市场的数量少之又少,即使上映,放映影院也不多。以2017年《战狼2》为例,北美仅53个影院播放,相当于独立电影的上映规模。

曾有报道指出,北美电影市场中,外国电影所占份额长期受好莱坞电影挤压,份额持续下降。从1960年代的10%降至1990年代末的3%,如今只有1%。

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电影“出海”所需要的全球发行体系尚未成熟,这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产电影在海外的市场表现。

负责《流浪地球2》在北美发行的公司,是一家小型美国企业:WellGoUSA。这家公司成立于1990年,以发行DVD为初始业务,如今发行的影片中有90%为中韩电影,曾有过把包括《中国机长》《攀登者》和《哪吒》等多部国产片发往海外的发行经验。

2019年,WellGoUSA与国内公司移动电影院共同合作运营的SmartCinemaUSA(移动电影院北美版)正式落地北美地区,希望能通过手机、互联网的方式,用最简单快捷直接地把国产片送出海外。

除了发行,在电影产业的上游,中国电影大片也被诟病不够“工业化”。2月20日,《流浪地球2》的摄影指导刘寅在微博上放出《技术手册工作守则》,希望能建立行业准则,引起网友热议。

在《流浪地球2》热映期间,关于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讨论也甚嚣尘上,不过大家讨论的都是“科技强国”导致这部电影在视觉效果上做到了工业化。但电影工业化是指按照较为科学的制作流程和较为合理的拍摄周期,稳定输出保证基本质量、符合观众预期的合格电影作品。

如今,业内认为《流浪地球》使得国产影片生产的工业化有望,有条不紊地管理多达2万人的剧组。但也有人说,该片只实现了“工地化”,还没有进化到“工业化”。

《流浪地球2》的科学顾问梁文杰在接受北京日报的采访时认为,电影在生产制作流程上还可以继续优化。他提到当时一个印象深刻的改动:“我们把影片中的核弹数目从1万颗改到3000颗。于是,它的整个用户界面要改,计算机动画做的太空船、救援舱要改,台词要改,美术的布置要改……”梁文杰说,如果这样的改动多几个,导演就没法做下去了。

THE END
1.《流浪地球2》上映不到3天票房破10亿观众:特效不输好莱坞大片且...猫眼、淘票票等平台数据显示,1月24日上午《流浪地球2》票房突破10亿,成为本次春节档电影中首部票房过10亿的电影。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青岛的影院采访时,观众们对电影故事所表达的团结协作、献身精神、家庭观念等中国精神和价值感触颇深,并称《流浪地球2》在视觉特效方面不输好莱坞大片。 https://m.jnnews.tv/shandong/p/2023-01/25/949386.html
2.《流浪地球2》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十《流浪地球2》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十 -2023-02/1218:48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流浪地球2》票房达36.51亿,超过《红海行动》,进入内地影史票房前十。你看了吗? ? 责编:樊羽玮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4BfqyOs5syc
3.《流浪地球2》进入中国影史票房前十吴京占一半第一名《长津湖》,票房57.75亿元; 第二名《战狼2》,票房56.94亿元; 第五名《流浪地球》,票房46.87亿元; 第九名《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40.67亿元; 第十名《流浪地球2》,票房36.52亿元(数据截至2月12日17点57分06秒)。https://m.dbw.cn/difang/system/2023/02/13/059071286.shtml
1.流浪地球2海外1200万美元票房明细北美502万美元 香港及澳门1167万港币 英国及爱尔兰80.7万英镑 澳大利亚185万澳元 马来西亚280万令吉 新加坡99.2万新元 俄罗斯及独联体2053万卢布 新西兰14.7万新元 阿联酋14.5万迪拉姆 西非66.4万奈拉 东非66.8万乌干达先令 南非14.9万兰特 沙特1.45万里亚尔 印尼约1.7万美元 ...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00676006/
2.《流浪地球2》《三体》海外好评,科幻成影视剧出海新方向?摘要:国产影视剧出海已初步显现出规模化效应。 近日国产影视剧海外传播捷报频传。《流浪地球2》登陆国外院线一周就拿下超过300万美元票房,成为北美票房前十的电影,在欧洲市场,电影在英国和爱尔兰的58家影院上映后,首个周末票房达到240万人民币,创造15年来华语片在该地区的最佳开局。《三体》电视剧在国外受到好评,该...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585041
3.《流浪地球2》票房飙升带动周边模型销售火爆民间模型社团助力...日前,电影《流浪地球2》周边众筹“爆单”的消息引发热议。记者从上海市群艺馆获悉,为电影《流浪地球2》制作周边模型的星环重工模型工作室,曾亮相市群艺馆于元旦前后举办的“从云端,到天际——航天模型展”。在展览中,星环重工品牌主理人董楠翔提供了祝融号火星车模型和根据《三体》《流浪地球》中航天器设计...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30130/ad7b05c898e54b1caaf3d9a0d7a9a2d2.html
4.《流浪地球》票房破34亿进Top3!超“唐探2”后距《战狼2》还有多远?就在刚刚,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流浪地球》累计票房突破34亿元,超过了去年春节档亚军《唐人街探案2》33.97亿元的成绩,正式跻身内地影史票房榜Top3。 目前,该片距离榜单亚军位置也只有一步之遥。 《流浪地球》落后《红海行动》约2.5亿元,顺利的话这两天就能够升至第二位。 https://www.shxwcb.com/236567.html
5.《流浪地球2》跻身北美票房榜前十单影厅收入超过《阿凡达2》《流浪地球2》海报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1月31日,据外媒报道,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在北美142家影院上映,8天进账超300万美元,而且位列周末排行榜第十,这个成绩高于《战狼2》在53家影院的22万美元和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66家IMAX影院拿到的119万美元。 https://www.thecover.cn/news/SOz+mAS6PmGH90qSdq8Jkw==
6.成功出海,《流浪地球2》海外票房破1000万美元截止2月12日,《流浪地球2》在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海外市场的398家影院上映,向世界展现中国科幻片奇观,累计海外总票房1000万美元左右,收获了广大海外观众的喜爱。 据悉,该片在北美累计票房已接近450万美元,澳大利亚累计票房超160万澳元,英国累计票房已超70万英镑。《流浪地球2》在IMAX影厅表现非常出色, IMAX版本票...https://www.thehour.cn/news/570456.html
7.《流浪地球2》北美上映票房不敌印度电影上映6天后,《流浪地球2》北美票房公开,根据Boxofficemojo提供的数据,该片在1月27日周五当天票房为37.2万美元(约252万人民币),排名第11。不敌来自印度的《普什图人》,该片拿到187万美元(约1270万人民币),排名第4。 可能是统计时间比较滞后,Boxofficemojo显示《流浪地球2》已在北美160家影院上映6天,但累计票房也是...https://m.3dmgame.com/news/202301/3861476.html
8.春节档总票房破25亿!《流浪地球2》破22项纪录@猫眼专业版 微博消息,猫眼专业版数据见证,2023年1月23日16时51分,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1月27日)总票房(含预售)破25亿。《流浪地球2》《满江红》《熊出没·伴我“熊芯”》分列春节档票房前三位。 春季档前夕 在电影《满江红》活动上 张艺谋直言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83a56ca272.shtml
9.《流浪地球2》将在俄罗斯和非洲上映目前海外市场总票房已超800万...搜狐娱乐消息,电影《流浪地球2》制片人龚格尔在今日举行的2023年春节档电影现象研讨会上透露,《流浪地球2》“走出去”得到了电影局的大力支持。目前影片已经在北美、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北爱尔兰等海外市场的398家影院上映,累计海外总票房突破了800万美元。接下来,《流浪地球2》将于3月6日在俄罗...https://www.cqcb.com/yuqingbobao/2023-02-08/5166348.html
10.《无名》北美扩映《流浪地球2》闯入北美票房前十,出海表现如何根据猫眼数据专业版,《无名》在北美地区的首周末成绩为29.6万美元,目前已在北美上映10天,累计票房47万美元。 《流浪地球2》上映的地区比《无名》更多,其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爱尔兰、印度尼西亚上映,同时也在英国和美国有限上映。除了爱尔兰(1月27日上映)和印度尼西亚(2月10日上映),《流浪地球2》在其他国家均是同...https://kan.china.com/article/3137840_a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