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也能遇到鳄鱼?近日,崇明横沙乡群众就救起了一条流浪鳄鱼,经过“认证”,还是一条濒危保护动物——暹罗鳄。市民偶遇这样的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应对?野生动物专家来解惑。
偶遇鳄鱼竟是濒危保护动物
这条鳄鱼究竟是什么品种?经过市容工作人员与渔政部门取得联系后,双方初步认定这是暹罗鳄。暹罗鳄为一种中型鳄鱼,成年鳄鱼最长可达到4米,常见的也有3米长,幼鳄孵出时则约25厘米长。暹罗鳄的吻长度中等,稍凹,长度约为吻基宽度的1.5至1.6倍。两眼眶前边有一对短的尖锐棱嵴,额上介乎于两眼眶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眶,鳞骨突出成一高嵴。上体呈暗橄榄绿色或浅棕绿色,带有黑色斑点,尾和背上有暗横带斑,腹部呈白色或淡黄白色。
暹罗鳄鱼皮革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誉,皮张越大价值越高。有养殖。野生种群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婆罗洲、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以及越南等地。暹罗鳄也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
为保证它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得到专业的照顾,当天下午鳄鱼被渔政部门工作人员安全移送至上海市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助基地进行饲养。
伤鸟飞入全球仅仅只剩1万只
无独有偶,6月1日,崇明区林业站接到市民求助,在崇明区城桥镇怡祥居小区内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鸟。接到求助后,崇明区林业站工作人员立即来到该市民家中进行处置。
经现场辨认,这只鸟是非常珍贵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仙八色鸫,因其羽毛有八种颜色而得名,目前全球仅存1万只左右。
据介绍,仙八色鸫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类。体长约20厘米。叫声是清晰的双音节哨音“kwah-he,kwa-wu”,较长较缓。栖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次生阔叶林内,在灌木下的草丛间单独活动,以喙掘土觅食蚯蚓、蜈蚣及鳞翅目幼虫,也食鞘翅目等昆虫。
仙八色鸫羽毛有八种不同颜色,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是十分少见的鸟类。仙八色鸫具有沿海迁徙的习性,每年在东南亚越冬,夏季飞到日本、朝鲜、中国东部或东南部等地繁育。
经检查,这只仙八色鸫因受伤不能飞翔,工作人员将其送至崇明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进行收容救护,待痊愈后,再放归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