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2017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备考秘籍

初试386排名第四政治66英语一77专业一136专业二107

复试成绩80,总成绩78.7,最终排名第七。

好多年没码字了,突然可以静下心来写写这几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竟有些陌生。有多久没有这样平心静气地说自己的故事呢,一切恐怕还得从12年开始说。

3月17号下午2点面试结束走出光华楼的时候我异常兴奋,告诉自己,这次真的可以了,真的真的可以了。

这是我第六次参加考研,第四次参加复试。

我终于通过了。

故事很长。

开始。

我的考研故事:

1.首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吧

本科: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坐标厦门。当年我读的时候还是三本,集美大学下属的独立院校)

也是本科的经历让我决定了考研的过程不再委曲求全,坚决不调剂,一定要去自己最想去的地方。

本科专业:财政学。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这个专业,这个专业貌似在当时也是比较新的专业,学的东西很杂,金融也学,税收也学,会计也学,贸易也学。毕业以后除了考公务员大概都是去私企里做财会类工作。

12年大四第一次考研,选的上海财大自己本专业,记得备考的时候问过一位专业课老师,他是上海财大毕业的,我说我想考财大,他跟我说很难,劝我报本校,后来想想他应该是为本校招揽生源考虑吧。我当然不会报本校了。但是那年考研也是酱油了,那一年复习方向完全错误,连书都买不对,还被海文考研坑了好多钱。

12年6月毕业以后就来上海跟男朋友一起了,没有着急找工作,因为住在交大附近,我没事就去交大里转悠,有天不知道被什么触动了神经,想再考,但是我不想考数学,对原来的专业也没什么兴趣。回去认真研究了交大的招生目录,看到汉语国际教育,当下眼睛就亮了,没错,就是它了!

记得复试的时候,考完笔试那天,我跟同行的几个本专业应届考生聊了几句,当时觉得自己跟他们差距好大,专业基础知识太欠缺了,一下子没有信心了。还在路上跟男朋友吵了几句,因为当时我就觉得自己这次不行了,满满的负面情绪,男朋友觉得我过早认定自己的失败,怎么劝我我都听不进去。

现在想起来过往那一次次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确实就是我完全没有自信!

13年复试被淘汰了,不甘心,4月份找了份家教兼职,到8月份辞掉,开始全职备考,又认识了一群研友,大部分都是考交大的。这一次备考我总结经验觉得自己专业课基础太不扎实,我把黄廖现代汉语看了又看,又看了复旦出版的张斌版的现代汉语,把自己能找到的汉语基础题都做了,最后专业一考了140,非常欣慰。可惜其他三科并不出色,最后总分380,那年的线是370,我排在中间,还是处于十分危险的位置。

这里要说一件事,是我鼓足了勇气才下定决心要说出来的。13年备考期间,我男朋友在工作上偶然认识一位上海的退休老艺术家(在高校里教国画),我男朋友是做金融工作的,老艺术家热衷炒股,我男朋友帮他赚了不少钱,期间老艺术家说起自己在上海认识不少高校领导,对我男朋友说,假如有什么亲戚考上海的大学他可以帮忙。后来我男朋友就跟老艺术家说有个亲戚考交大某某专业研究生,希望他能帮忙。老艺术家满口答应,说只要过了初试,他去跟交大领导打个招呼就没问题。(期间暗示我男朋友要付出一些什么大家都懂)初试成绩出来以后,进复试是没问题了,老艺术家要走了我的考生信息,说没问题,再次暗示要好处,并强调这好处不是他要的,是高校领导要的。我男朋友先给他送了几千块的礼,并承诺我顺利被录取以后送他一套红木家具。

复试整个过程我还算轻松,因为真的以为有人相助。

复试结束第二天我们还在交大里开开心心地逛了一整天,真的好天真。

几天后出结果了,我没有被录取,事后才知道老艺术家从头到尾并没有帮忙,他以为我能考上,然后我们会顺理成章认为是他的功劳而对他感恩戴德,期间我们送的礼他也自己享受了。

那几天大概是我最绝望的时刻,380应该不管对哪个学校哪个专业都算是不错的分数,所有人都以为我这次稳上了,连我自己也深信不疑。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隔天我男朋友带着我去找老艺术家,希望他帮我调剂到别的学校。因为我本科不好,调剂很多学校都不要。那天也许是我前一天晚上把眼睛哭肿了,状态很不好。老艺术家调剂也帮不上忙,恼羞成怒,开始指责我,说我形象不好(就是这么直接),根本不适合当老师,一定是我表现太差了,所以交大不要我,总之都是我太差就对了。

总之后来调剂也是无果。

其实在我看到结果的那一刹那我就知道了,老艺术家是个骗子,他不会帮我,没人帮得了我,在考研这件事上,我除了自己,谁也依靠不了。

但是他责骂我的那几句话我记了很久,常常一想起来就气愤,不甘,流泪。

我不知道我把这段经历说出来大家会怎么看我,也许觉得我试图去找关系这样的出发点本身就不光明磊落。在这以前,我一向是一个坚持在考试中平等竞争的人,13年第一次进复试的时候,我曾经去向一个交大法学院研二的学姐取经(当时找不到汉硕的学姐只好病急乱投医),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竟是:快找关系!

我当然找不到关系,也没想到原来考研的水这么深。

所以到了14年我男朋友告诉我有这样一个外力帮助的时候,我是喜出望外的。

又有谁会拒绝呢?

这样刻骨铭心的一场空欢喜,也让我重新审视这个社会,审视考研这件事,审视自己。

如今有机会把这段经历说出来我已经倍感欣慰。

那一年一起备考的研友最终的结果也大多不尽如人意,有初试差一分没进复试的,有过线一分进复试被刷的,有高分进复试被刷的,其中甚至有个交大本校的哥们跨专业考安泰,初试385,排名尚可,他事后说其实他也托人打了招呼,但显然并没有什么卵用,他还是被刷了。后来他调剂去了上海师范,也是挺让人唏嘘的。

又一次失败,但是我还没有死心,我还想考。

只是交大汉硕两次复试失败,多少有一些心理阴影,我开始重新思考,交大真的值得我去拼吗?再者,汉硕并不是交大的强势学科,我开始认真审视这个学科,自己报考汉硕的真实目的。原来我对汉语教育学的所有认识都只停留在那几本复习参考书上,其他的一概不知。

然而后来还是辞职了,原因说白了就是老板钱没给到位。嗯,很现实。离职的时候老板说利益上的事可以再商量,但他不诚信的一面我已经看透,被利益伤过的心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再妥协了。

9月,几个准备再战的研友也陆续就位了。老地方,老教室,新面孔,旧面孔,又出发了。

忘了是什么时候决定的考复旦,也许带了一点点赌气的心理,觉得交大你不要我没事,复旦要我。我记得考上交大汉硕的一个女生在建议我换学校的时候,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华师招的是教书匠,复旦招的是才子。

才子。

我有点儿被吸引了,我一直对自己有点迷之自信,觉得自己有一点点小才华,哈哈,见笑了。

换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专业课题型,参考书的大改变。我一直到10月底才基本上把专业二所有的书都过了一遍,记得期间官网公布的参考书目还突然多了一本西方文化史。

最后一个月基本上没怎么看书,前面看的也基本上忘光了,最后成绩我也能预见到是没希望了。

那年复旦汉硕的线是355,我考了349,差6分。其实我有些惊喜,第一次考复旦,而且复习得并不充分,却只差6分。原来,我和复旦并不遥远。

我很生气,但我更想要让自己变得强大!每一次的打击、不尊重都不能将我打倒,只会让我更坚强!

这一年一直是自己一个人在复习,开始也想找研友,但都不是很合拍,后来就干脆自己复习,后来发现其实一个人复习很高效,每天到了教室就看书,累了就出去走走,一个人吃饭也很快,吃完回到教室又能迅速进入状态,没有琐碎的事干扰自己。我记得最后两个月的时候我开始复习不带手机,开始不是很习惯,后来慢慢适应了,复习效率简直高到爆表,因为没有手机,你只能看书!当你身边有手机的时候,看了一会儿书,你就想休息一会儿,拿起手机看看朋友圈,刷刷微博,不知不觉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等你放下手机重新看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思路已经被打断了,刚刚看了什么内容?忘了,又得翻到前面重新看。吃完午饭,休息的时候拿起手机,又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午睡起来,拿起手机,又是……吃完晚饭,也是一样……而你没有手机的时候,你看完一本书只能继续看下一本,思路不会被打断,计划也很紧凑,你的思维一直在知识的框架内运转,越转越快,你会感觉自己的脑子活了!

那两个月,把手机丢掉以后,让我意识到我又能思考了,不仅仅是学习,包括对生活,包括对自己,这是最大的收获。

16年2月15号,查到考研成绩,总分378,政治72,英语71,专业一124,专业二111.有些出乎意料但似乎又在意料之中,我记得考完专业课的时候觉得好难,很怕自己过不了线。

这年一共28个人进入复试,录取18个,我排在15,有两个跟我同分,377是一个复旦本校的男生。最后我复试被刷。今年很多人问我当时的情况,觉得378被刷很可惜,很难接受,我又怎么会想再战。我想我确实应该说说这个过程,说说我的经验教训,让大家少走弯路。

之后和男朋友一起去南京玩了一圈,很开心,我对这个世界还是充满了感恩,我愿意为自己的梦去拼,不管多少次,我会坚持到自己成功的那天,我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我身边最亲近的人又总是那么地支持我,尤其是我男朋友,每一次我失败,我说我还要考,他从来没有反对或者是一丝丝的不理解,他总是说:那就考。

16年5月,我又出发了。决心很大,压力更大。

回到家里休息。原本家里只有我妈和我姐知道我去年还参加考研的事,后来妈妈暴露了我的行踪,我爸和我哥也知道了,原以为老爸会不理解,因为他一向觉得读研没什么用,最终还是要出来找工作,不如去考公,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但这次爸爸什么也没说。至于老哥,其实我知道他心里的想法,大概跟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想法一样,他们没说出来,但我能听到,那就是满满的不理解和疑惑,考了这么多次都考不上,还考?考了这么多次都考不上也许就证明你不适合走这条路,也许就是注定考不上,干嘛这么执着?他们一定这么想。

元旦,一个特别要好的闺蜜来找我,我们在我的房间里聊天,我考研的事也只告诉了我认为她们能理解的少数几个朋友,她是其中之一,因为平日里我们聊起天来除了生活琐事还能聊诗和远方,我总以为她都能理解我。但那天,她问我:你考了这么多次,你有进步吗?

有天早上我在房间里背单词,我哥经过房门听到了,跟我开玩笑说,你居然在背单词,他问我这次考研考的哪个学校,我说不告诉你。他又开玩笑说了一句:范进中举。我没笑出来,他走开了。

又一次,我承认我很敏感,但我确实不乐意听到这样的话。我是范进吗?考一辈子?到老?在别人眼里活成一个笑话?

你知道吗,当你没有成功的时候,当你是loser的时候,你的努力都是屁,没有人看得到,没有人在乎,因为你是失败者,你的经验不值得借鉴。

今天我考上了,我十分感谢亲人朋友们的真挚的祝贺,他们都为我高兴,他们说我是他们身边最励志的人,他们将我的喜讯po在朋友圈里,他们说为我感到骄傲,他们说天道酬勤,他们说看着我一路走来的艰辛终于我的付出有了回报。我很高兴,很感谢。

但我也深深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今天做到了。如果这一次我还是失败。没有人会理解。没有人看得到。没有人在乎。他们会叹息,会觉得是意料之中,甚至会劝我放弃。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我自己一样相信我会做到,我能做到。

人们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从来都是。

说到这里,我的考研故事基本上结束了。考研这一路,我背负了很多,但我始终是一个总体上比较乐观的人,不管生活如何虐待我我依旧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勇敢地去和负面因素作斗争。我也不是那种意志力特别坚强的人,我也常常偷懒,也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时候,带着手机的时候也会刷微博逛淘宝,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把书一甩就去浪荡一整天,但信念一直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去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我为什么要考研。

我从不后悔考研这几年经历的一切,我深知正是这一切才铸就了今天的我,没有这些经历,我不会成长,不会变得更宽容,不会变得更坦然。

我没想到自己竟赴了她的后尘,更甚。

复习经验:

初试篇:

(懒癌发作弃贴十天之后…又拾起来写了)没想到前面啰啰嗦嗦写了一万多字,接下来谈一谈我的复习经验吧。

写在前头的碎碎念:

3月下旬复试结果出了以后已经有几个小仙女出了很棒的经验贴,有今年初试第一的馨怡,她的经验贴我看了以后真的很佩服哦,逻辑很强大,尤其是她自己做的思维导图真的超级棒!建议大家都去看看哈。还有小饼干同学的经验贴也是干货满满,小琪的经验贴则是充满力量的,因为她是边带宝宝边备考的,真的是好厉害呀!她们三个人都是一战成功的,十分令人佩服,其复习经验及方法当然是值得所有人借鉴!大家一定要看!一定!强制性的哈哈哈。

那么我的这篇经验贴呢,我想主要是针对跨考,辞职考以及准备再战的宝宝们,我希望通过我的经历尽量帮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另外也有我自己在这么多年复习过程慢慢悟出的一些学习方法,真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好了,接下来逐一展开。

一、专业一汉语基础

我的复习方法跟其他人可能不太一样,建议大家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各取所需。

大多数经验贴可能是从参考书出发,我呢是从真题出发,因为我已经备考好多年,对几本参考书目可以说是十分熟悉。(注:一战的同学尤其是跨考的同学,请先老老实实把官网给出的书目买齐并全部认真过一遍之后再来看真题,否则你看真题无异于是看天书完全摸不着头脑)

让我先来举几个例子吓唬吓唬你们哈哈。

1.上声在非上声前面,调值从214变成___(14考过,16年重复考)

2.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____构成(14考过,16年重复考)

3.概念辨析中的“偏旁---部首”15年考了之后16年再考,“韵母--元音”16年考了之后17年再考。

接下来我们就根据真题的题型来逐一说明复习方法。去年我是以16真题为标准,17的题型较16又有了一丢丢的变化,那咱们就还是以17的题型为标准吧,但是试题内容我还是会以16真题为主来举例,因为我比较熟悉。

1.填空题

这个题型你只要看几道真题就知道了,特点就是基础。比如现代汉语共同语的概念,牢记以后无论哪个空被挖了你都能填出来。有心的同学应该还要拓展一下去识记历史上不同时期汉族共同语的形式,春秋是“雅言”,汉代是“通语”,明代是“官话”(16真题)

再比如“合体字”的概念,“区别词”的概念,都是十分基础的内容,认识识记,基本上不会丢分。该得的分得了,这门课就不会拉你后腿。

2.概念辨析题

这个题型的备考方法也比较简单,就是将黄廖本《现代汉语》中所有的黑体字概念背熟!可以整理成专题集中背。但是要注意,这道题是概念辨析,要注意相近概念的对照识记。

给大家举个例子,16年的概念辨析题一共是以下几个:

(1)偏旁和部首(属于汉字部分,很容易想到还有一个“部件”的概念很相近,马上成组记忆。另外想想汉字部分还有哪些成组概念容易出这道题?声旁--形旁?“六书”中的指事造字法和会意造字法?自己整理哈)

(2)韵母与元音(属于语音部分,马上想到“声母与辅音”,语音部分还有哪些可成组易混概念?音素与音位?自己整理哈)最后17年重复考了韵母与元音,可见其重要程度。那么18年会考哪一对呢?复习要有重点,但不能有盲点。谨记。

(3)比喻与比拟(属于修辞部分,请翻到黄廖本《现代汉语》修辞部分,注意在每一个修辞方式阐述了以后,都有跟前面的修辞方式的对比,比如比喻当中,有明喻,暗喻,借喻的对比,在比拟之后有比喻和比拟的对比,在借代之后有借喻和借代的对比等等等等,请自己认真整理,识记每一对概念的异同)

(4)成语和惯用语(属于词汇部分的“熟语”一类中的小类,并且书中明确给出了这两个概念的异同。发现了吗,只要是书上给出了异同的成组概念都可能作为考点。)

(5)情态补语和结果补语(属于语法部分,补语是每年考试的重点重点重点,绝对是必考,请务必认真研读补语这一块!7种补语的概念意义,例子全部牢记!)

(6)主语、主题(话题)和施事

关于这个我要多啰嗦几句,但绝对对你很有帮助。

我十分建议大家在准备初试阶段就看一些复旦老师的书,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有《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育学》(吴中伟院长和杨玉玲主编,以下简称《国语法》),《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彭增安,陈光磊主编,基本上涵盖复旦所有老师的主要观点,以下简称《概论》)

读过这两本书之后,你会抓住一些复旦老师的很重要的观点,而这些重要的观点是会体现在他们出的试题当中的,你会隐隐感觉到他们的出题方向和思路!

比如说这道题,主语、话题和施事。主语是句法上的概念,话题是语用上的概念,施事是语义上的概念。句法、语用和语义,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没错,这就是反复出现在复旦老师书中的“三个平面”理论!他们认为,大多数语法现象都可以用“三个平面”理论去解释,即从句法、语用和语义三个角度出发解释。理解了这个理论以后,你会瞬间一通百通,马上迁移到同义词辨析,每一对同义词,不正是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来辨析吗?还有副词“了”、“就”、“才”等等语法现象,都是同理。

小小总结一下,概念辨析题,看似是简单的背诵题,认真揣摩起来呢会发现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全部涵盖,都不可掉以轻心。覆盖面足够广的前提下又得突出重点,还要善于结合复旦老师的观点。所以,复习当中不要盲目背书,要善于思考和总结,有逻辑地背书,事半功倍。

3.简答题

同样是语音,汉字,词汇,语法全面覆盖(修辞好像这几年尚未考过简答),语音部分主要是写国际音标,这个简单,把所有国际音标写熟练就是了,按发音方法分类写,按发音部位分类写,按“四呼”写,复韵母写,鼻韵母写,横写竖写,还能怎么出?

其他部分的我不再一一展开,重点说两点,第一点是各个部分各有一些常考点自己要善于去总结,比如汉字部分的“六书”,偏旁部首部件,汉字的形音义关系,词汇部分的语素、字与词的关系,“熟语”的分类,语法部分的句型的分类,主谓谓语句的分类,补语的类型。还有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语境的作用(这两者在复旦老师书中多次体现,还有上面提到的“主语”和“话题”)等等。第二是注意除了语音题,其他题都要求举例说明!复旦老师十分注重考生答题的逻辑性和归纳性,答题请务必分点,观点之后务必附上例子。这就要求你在看书过程中善于积累例子,书上没有实例的自己想想,或者和同学讨论,一定要找到例子,因为所有的观点都是由大量的实例归纳总结而来,当你提出你的观点的时候,问问自己,你有例子支撑你的观点吗?(这里顺便预热一下,复试中面试环节,面对高大大的语法无敌连环问时,更是需要反应敏捷引经据典,用例子支撑你的观点!空口无凭没有说服力。)

4.分析题

17年这个题型中的几个小题都比较基础,基本上不会丢分。

有几点提示。一是复旦老师十分与时俱进哦,17年出了“蓝瘦香菇”,13年还是14年出了“囧”有几个语素,15年复试题出了“走你”的语义。出现新的语言现象时,要自己多多思考哦。二是改错字的部分,今年我在这上面吃亏了,估计5个里面错了3个,建议大家把黄廖本《现代汉语》汉字部分结束后面的易错字认真看一下,遇到自己觉得自己容易写错的整理出来重点识记。

5.写拼音

这个就是基本功,没什么好说的啦,就是人名、地名和专有名词等的拼写方法要特别注意一下。针对这道题,我特地买了一本书,叫《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很薄的一本小书,对各种词语的拼写方法都做了详细介绍,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原先我对地名,专名的拼写方法一直有点懵,就想一次性搞懂,而且这本书在以后的教育学中肯定也用得上!

6.近义词辨析

首先推荐一篇论文《对外汉语教育学“同义词辨析”研究》作者:厉坚,复旦大学09年汉硕毕业论文,吴中伟院长指导的。这篇论文可以作为你答这道题的根本性方法。基本上就是从前面我提到的句法、语用、语义三个角度来分析,这篇论文里有对该三个角度下具体阐述,而且有许多经典引例,掌握了方法以后,不管是什么词,你都会辨析。

另外推荐一本书,《实用对外汉语重点难点词语教育学词典》(朱丽云主编)该书囊括了大部分常见的同义词辨析,不是要你全部背下来,可以每天看几个,看看作者辨析的时候从什么角度入手,用的典型例子是什么,就是找找感觉,锻炼自己的辨析能力。还有就是做真题遇到不会辨析的词的时候可以把这本书当做工具书来查找使用。

观察这几年真题出的几组词,要特别注意几种词,第一种:语素完全相同,顺序不同,如:负担---担负,互相---相互。第二种:一个是形容词兼副词,另一个是副词,如:突然----忽然,的确----确实,偶然----偶尔。第三种:一个语素相同,另一个语素不同,如:确定----断定,规矩---规定,这种类型的词其实很好辨析,看多了《实用对外汉语重点难点词语教育学词典》中的例子以后就会找到感觉,就是重点分析不同的那个语素所表示的语义。第四种:常用易混的连词,如:即使---哪怕,除非---只有,尽管---虽然,任凭---无论。

再多说一点,看复旦老师的书的时候,会经常看到词汇教育学中的语素教育学法,注意结合这个理论和同义词辨析。

7.文言文阅读

最早我就是看王力的《古代汉语》上下册,第一遍边看边手写翻译,第二遍边看边对着笔记口头翻译,第三遍挑重点篇章遮盖笔记口头翻译,翻译不出来的时候再看笔记。

前几年复旦的古文是出过庄子的篇章的,我就挑选风格相似的篇章来重点看。16年突然出了《文心雕龙》,还是20分,把我吓坏了,去年特地买了《文心雕龙》来看,也挑选了风格相似的篇章来重点翻译记忆,虽然最后考的不是这本书,但是我觉得这本书还挺值得看的,读起来朗朗上口,我背了几篇,感觉颇有味道。

8.层次分析

这个题型14年考了,15.16没考,17又拿出来考了。考不考你都要复习,因为这是基础分,一定要拿下。

9.语法分析和修改病句

以前我挺害怕这两道题,因为看到题目总是似懂非懂,或者明明知道它是错的,就是说不个所以然来。但是今年在考场上的时候我对这两道题格外有信心。

再以具体的真题为例做个说明你会真切感受到这两本书的重要性。

当然你读过黄廖本的现汉后也可以答这两个题,但是我认为,更深层次的语法原因是这两本书告诉我的,我的语法现象的敏感度也是通过这两本书慢慢培养出来的。所以,强烈推荐哈哈哈!

汉语基础部分终于写完了……

(懒癌发作弃贴一个月半后又顽强地拾起来了……因为想要说的东西太多了,写写停停,累哦宝宝们,再等等我吧!)

二、专业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这一门专业课呢,书很多,具体不列了,大家去国交院官网上去找吧。这一块我把书和题目结合着讲吧。

总的来说可以分三块,

1.第一块是文化,包括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

根据具体真题再补充说明几点,

(1)每年专业二卷子发到你手上,第一道大题是文化填空题,第一小题和第二小题基本上人人不会(这两年是愈演愈烈啊,复旦老师是故意测试应试者的心理素质吗,才开始答题就要受到一万点暴击,顿感自己的知识储备就是0,大概我就是目不识丁一无所知的文盲吧)咱们来看看都是什么题,17年第一道:怀__提堑(我就想说,答出来的请直接录取吧!!)第二道题简单的不说了。16年第一道:操觚是指___。第二道:“口不言温室树”是指______。15年第一道: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______。第二道:“槐卿”是指_______。第四道:“杏林”主要指______界的代称。15年这几道跟16/17比起来应该还算不是很生僻的知识点吧,但是那年后期我没有好好复习,所以上了考场也是懵逼状态。总之呢,前1-2道题都会是没法猜的冷僻知识点,这个套路是越来越明显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不要被唬住了,上了考场不会也不要慌,因为大家都不会,甚至字都不认识也是常态!你就安安心心地放空吧!不就两分嘛!调整心态做好后面的题!

(2)跟汉语基础一样,很多题考了又考,也许是原题,也许是换个角度。例子:16年填空:《诗经》中的_____是以周朝统治区的乐调。15年填空:_______和《离骚》合称“风骚”,被推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高峰,开辟了诗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的先河。

被称为“圆舞曲之父”的作家是_______(14.16)

《赵氏孤儿》的作者是_______(14.15.16都考了,17忘了有没有考)

简答:介绍一位现当代作家给欧洲大众,介绍的理由,主要介绍哪些方面,用什么方式介绍(16.17)

例子很多,不一一举了,大家做完每年的真题就能体会到。

2.教育学和心理学

(1)这一块的复习注意不要有盲点,一定要全面,复旦的老师不仅仅是在考你知识,也是在考你的学习态度。我记得15年我复习《教育心理学》的时候,特别不认真,我看到第五章“特殊学生”的时候,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不是重点,不会考,就直接跳过去了…直接跳过去…一个字没看,后来考了大题“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就是这一章的…多么痛的领悟啊!这道题17年也考了,是10分的详述题,16年考了填空题“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哪几个”,大家要重视。千万不要学我自认为不会考的就不去复习,每个知识点都可能会考!一定要全部都复习到!

(3)同样,考过的题会再考。上面的“学习困难学生”这个只是点就是连续考了三年,克拉申的假说今年的复试笔试也考了,16年的填空题考了一题“传统课堂教育学模式PPP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年最后一道20分的详述题“传统的外语教育学课堂模式有哪些不足?是什么错误思想根源造成的?”

(4)重要的细节的知识点一定要反复多记几遍啊,像《引论》里各种假说、教育学法对应的人名、特征和大致的内容不要搞混了。17年初试我就是一紧张全乱了,好几个记混了,丢了好多分,恨死自己了。

专业课大概就是这样。

上考场前不要再胡乱背东西了,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整理好思路,告诉自己:该背的我都背了,试卷上的题我都会,我只要走进去坐下来把自己知道的认认真真写上去就行。

考试这种东西,就是当你把该掌握的都掌握了,你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了,题目你肯定都会做,只是需要冷静思考。

前面的专业课复习经验是我在上海的时候边翻看自己的复习资料边写的,写得会比较详细,5月17号回了老家,复习资料都不在身边,我只能凭自己印象写了,可能不会比专业课来得细致,之后如果还有想起别的我再补充好了。

复试篇:

发现我好像真的有点罗嗦啊……不知不觉都写了两万六千字了……然而我感觉还有很多话没说啊啊啊啊啊……你们真的会坚持看完吗?

到了16号其他人也陆续查到成绩了,大家就开始在群里排名,这个过程异常痛苦,所有人心里都是惴惴不安的,每冒出一个比自己分高的或者逼近自己的,都感觉危险又增加了一份,而且真的有假分数…那几天时不时就冒出来哪儿听说的有400+大神,然后大家都倒吸一口凉气,似乎还有很多隐藏的高手,但就是未见其人。最后事实证明,压根儿就没有400+的大神,第一就是我们的馨怡398呀。而且我们自己的排名还是挺准确的,最后的复试名单出来,我记得只有4、5个人不在我们群里,复试分数线我们都猜对了。说这些呀就是建议大家查到成绩以后尽量找到组织,坦诚说出自己的成绩,大家排一排就能知道自己大致的位置,只要有希望进复试就可以开始准备了!也别学我16年的时候,觉得自己不上不下的成绩特别焦虑。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善于在复试中逆袭,就努力在初试考出尽量高的分数吧!起码初试成绩高一些能让你在复试的时候更有底气一点。

接下来具体说说我的复试准备:

1.自信的人无所畏惧

2.好好看书,扎实复习

复试准备过程中,我主要看的书是前面提到过的《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育学》(吴中伟院长和杨玉玲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彭增安,陈光磊主编)、《跨文化的语言传通》(彭增安)、《对外汉语教育学探新》(高顺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原原本本说汉字》,另外我把前几年的复试真题整理出来自己把每一道题都做了解答(同样也是会反复考哦),根据出过的题去揣摩老师的出题思路,又搜索了许多各位老师的论文或者是他们指导的硕士论文,挑选了一些重点来看,比如说去年复试笔试中出了一题是:对比中英恭维语的异同。后来在查找论文的时候,发现彭大大指导过的一篇硕士论文正是《汉英恭维语对比研究及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我顿时如获至宝,于是看了好多几位老师指导硕士毕业论文,当然不可能猜中老师会出什么题,只能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多看一些,了解一下老师的风格和方向。也有人说看论文没用,因人而异吧。除了这些书以外,初试的内容也要看,去年我就是初试的东西一点儿都没看,最后笔试做得很差,今年看了笔记,一些重点的东西还是抓住了,笔试不能说答得很好,但是应该也不差,该答的都答了。

3.调整好心态,奔赴战场

到了最后,拼的就是心态。放松心情,从容应考。紧张大家都会的嘛,当你觉得很紧张的时候,你就想想自己的优点,告诉自己:我这么优秀,老师怎么会不录取我呢。想着想着就笑出来了哈哈哈哈。我记得今年复试的前一天下午我还在跟快递员吵架,吵得我特别焦躁,心里把那个快递员骂了一千一万遍!结果到了傍晚吃过晚饭准备去复旦踩点的时候,我居然在路上捡到两块钱,哈哈哈,当时觉得这必是大吉之兆!第二天上午提早半个小时到指定教室,大家都来得差不多了在闲聊,这时竟然看到去年调剂去了高教所的一个女生,她说她过来做一个小调查:每个人的复试前的状态和最后复试结果的关系。本来我还挺紧张的,和她聊了几分钟以后我突然放松下来了,大概是因为遇到熟悉的人觉得特别亲切吧,真谢谢她。

3.结合今年的复试真题说说

笔试

汉语基础

1.辨析同义词

A.平常通常

B.偶尔偶然

C.忽视忽略

这几个辨析都不难,掌握了词语辨析方法之后回答起来没什么问题。

2.“得”的几中不同形式,语义,用法,结合例子分析。

这道题我忘了是前几年考过了还是在高大大的书还是论文里见过了,反正是有的!印象很深刻!回头找到了补充给大家。

3.一段留学生的作文,找出偏误,分类并解释。误用了好多“(是)……的”句式。

《国语法》这本书中最后有一个专门的章是讲偏误分类和解释的,看过以后就知道这样的题该怎么去答了。

教育学

简答

1.全身反应法

2.语言学关键期假说(前两年的初试也考了,这个知识点真是重要啊!)

论述

1.你对输入假说的看法(输入假说的出现率很高,不管是在笔试还是在面试中!)

2.你认为新技术应该如何应用到汉语教育学中?(16年也考了)

教育学设计

给了一段对话,问你认为其中哪些语言点语言给留学生讲解,用什么方法讲解。

这个题是我的短板,完全没有准备这种提醒。

英译汉

第一段是关于汉语教师在学校里要承担的教育学任务什么的。

第二段是二语学习包括语法知识还有认知策略……比较长,复述不下来。

面试

1.英语(彭增安)

自我介绍,说了才一会儿被打断,由于我是跨专业,问我为什么选择汉硕,原来学的什么专业,毕业以后做过什么工作,现在有没有从事汉语教育学的工作。有没有出过国。如果有机会出国当志愿者,你会选择哪个国家,为什么?最后问我哪里人,说说你的家乡当地的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习俗。

只要能流畅地自我介绍+回答问题我觉得问题都不大,说的时候要有一点气场,要表现出自己的自信。

2.文化(不知名老师,但是挺好还挺幽默的)

这次的两会,有人提出把孔子学院的名字改为“中华文化学院”,你觉得怎么样?

这一块大家都答得差不多,又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就行吧!

3.语法(高顺全)

问题一,“什么回事”能不能说?为什么?

问题二,“爱犬”和“爱狗”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无敌绕,被虐到体无完肤)

面对高大大,首先你不能怕他,因为你不管给出什么样的解释,他都会质疑你,哪怕你其实就说出了他的想法,他都会反问你怀疑你,这是他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你不要怀疑自己。其次你要坚定自己的观点,不能被他带着跑,千万别他每质疑你一次你就否定自己原来的观点,无视他的质疑,坚定自己的立场。最后,听说他喜欢学生反驳他,跟他争论,嗯,就是胆子要大,但也要表现得很谦卑,把握一下那个度。

4.教育学法(吴中伟院长)

名字,学校,专业

院长大大人特别和蔼,他有那种让人不紧张的气场!他的方式和高大大是截然相反的,不管你回答什么,院长都会先点点头,表示肯定,再问你有没有其他想法或者根据你的回答继续提问,要注意的点是,当院长对你表示肯定的时候,不要认为自己已经答得很好了,他只是比较有礼貌…哈哈哈…要继续说下去,多说一点儿,让院长知道你很有想法。

5.张豫峰副院长

副院长这基本上是聊聊个人情况,事先要做好准备,想好自己身上可能被挖到的坑,然后想好怎么去填坑。

关于面试还有一点点自己的心得:

1.自信、微笑,focusonthequestions,发散自己的思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2.其实老师会问到的专业知识也都是比较基础的,而这个基础知识其实就在你的脑子里,只是可能当下的高压气氛让你的脑袋缺氧了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候你要在心里暗示自己:答案你确实知道,focusonthequestion,你会想起来的!

3.尽量避免沉默,哪怕把说过的再重复一遍,或者边念题目边思考也比沉默来得好,因为沉默给人压迫感,让人更加紧张。

4.老师问的问题未必是你有准备到的,但是你可以把你准备的东西穿插进去,你把自己想要让他们知道的关于你的东西放到你的回答里去,尽量去展示自己,让他们感觉你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其他碎碎念:

1.复习一定要有计划性,列计划表,跟着计划走!但计划要合理。

2.复习的时候因为没有带手机,疲劳的时候我会看一些闲书调节一下,去年夏天在当当网买书的时候买错了一套《中国上下五千年》,到手才发现是青少年版,哈哈哈哈,但是翻看了几页之后发现内容不错,故事性很强,于是留了下来,放在自习室里,每天晚饭后看上一二十页,既补充了点文化知识,也缓解了一天的疲乏。

还有就是把真题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每次一看到真题我就紧张,我会问自己这些题都会做吗?上了考场都能答上来吗?一想到这些就觉得自己离成功还好遥远,必须再努力一点!

4.感谢一下我的男朋友哈哈哈,有一个爱我无条件支持我的男朋友是我在这条路上不断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他是我的天。

结束语:

最后用从我开始考研就一直自我激励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吧。

我从不担心我努力了不优秀,只担心优秀的人都比我更努力。如果你忍受不了孤独,就不要追逐梦想。因为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忍受了孤独、寂寞和眼光,付出了很多努力,不抱怨不诉苦,最后度过了这段感动自己的日子。

THE END
1.喜欢狗狗的人是怎样的人呢喜欢狗狗的人是怎样的人呢 通常认为喜欢狗的人开朗外向,爱交际,爱运动,喜欢稳定长久的关系,喜欢被照顾,是很阳光的人。他们重感情,合群,是有爱心的人,有一颗童真的心。但是他们一般缺乏安全感,内心善良柔软,渴望全身心的爱,需要陪伴。http://m.qicaisi.com/bk-299295.shtml
2.养狗的人都是心理成熟不够或空虚的人刘任刚是深圳康宁医院医师、心理学博士。他说,心理学研究表明,高智商人群普遍对养狗不太感兴趣,多数人养狗是为了心理需要,如增强安全感、弥补心灵空虚等,有人还会产生成就感———“看,我的狗养得多好!” 刘说,爱狗者心态普遍“心理成熟度较低,容易受到伤害”,所以爱狗者多为老人和小孩。儿童喜欢狗是好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123/20/6795100_166857428.shtml
1.宠物主人与动物的深厚情感娇宠成瘾背后的心理学分析人类与动物的...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宠物的依赖日益增强,有些人甚至发展出了“娇宠成瘾”的现象。这种现象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类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人类与动物的情感依赖:从古至今 自古以来,人类就与各种动物建立了紧密的关系,从猎捕和饲养开始,一直到现在的人们将宠物当作家庭的一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感依赖逐渐加深...https://www.3svb9bc3.cn/nong-ye-zi-xun/303786.html
2.小狗与人类的情感联结科学解析在自然界中,小狗作为一种动物,与人类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不仅限于它们的忠诚和可爱,它们对人类情绪的敏感度以及能够提供心理支持都使得它们成为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 小狗的情感智力 研究表明,小狗拥有高度发达的情感智力,能够识别并回应人类的情绪变化。例如,当人们感到悲伤时,小狗可能会变得更加亲近,...https://www.fhykpfauy.com/yang-zhi-bai-ke/481562.html
3.爱狗的男人的性格分析(爱狗的人是什么心态)爱狗的男人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呢? 只能说他不善和人交际,也许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受过伤害,而狗狗忠诚单纯,让他很安心。这样的人内心是柔软敏感,且富有爱心的,他需要善良的,纯真的人去打开他的心扉。 爱狗的男孩人的性格特点? 在男人的内心深处,都有驯服心理,还有就是男人的情感相对的坚强;一般来说,喜欢把狗当成宠物...http://www.yoxpo.com/baike/737c398572.html
4.爱狗人士的真面目视频(2021年爱狗人士怎么不闹了)宠物一个人很爱狗,但同时比较爱吃狗肉是什么心理 2021年爱狗人士怎么不闹了 当初的爱狗人士就是为了炒作,为了赚钱,为了骗捐。爱狗人士能从社会上骗到捐款,这是一笔丰厚的利润。不过后来天津的那个爱狗人士与重庆的那个爱狗人士闹翻了,同行是冤家,捐给你就没法捐给他,抢了别人财路,然后被同行曝光了,原来善款都被爱狗人...https://www.yq003.cn/article/35829.html
5.女生说喜欢宠物狗说明什么心理?爱狗女生往往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她们愿意为狗狗提供食物、住所和照顾,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她们对家庭与生活的态度。照顾宠物需要时间和精力,而这些也是女生性格的一部分,体现了她们的付出与关怀。 结论 综上所述,女生说喜欢宠物狗所反映的心理状态是复杂而多元的。这不仅仅是对可爱动物的喜爱,更是对爱的渴望、情感...https://www.chongwugo.cn/64284.html
6.爱猫还是爱狗,暴露了你的性格不过当然了,很多人会认为简单将人划分为“猫型人格”和“犬型人格”是关于刻板印象的一种讨论,包括社会学家丽莎韦德,他写了一篇很棒的博客文章,叫《我身边那些爱猫和爱狗的人》,文章里解释道,现在很多人只是很简单的将猫狗作为区分一个人是更男性化还是更女性化,这其实是有失偏颇的。https://m.xinli001.com/info/100407258
7.那些毒狗的人是什么心态?第1页说到底争议不就是在每个人的认知里到底是人权大于狗权还是人权狗权平等的问题吗? 前者 人权大于狗权 在过去有大量狗咬人的案例,轻者小伤,严重的毁容留下心理阴影,甚至死亡。一方面,疫苗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狂犬病,但不是百分百,最近疫苗事件的出现,存在被狗咬风险的人自然会对狗心生更多的惧怕。另一方面,从最初那...https://tinynews.org/new/61754533/1
8.人文建构(精选十篇)为此,养成教育还必须与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关注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发展水平与“养成”发展的关系,尤其关注认知以外人的情感、意志领域,试图通过影响人的情感、意志发展,从内在系统上保证人的人文素质。这样,一旦对人文的情感、意志层面加以开发、孕育和提升,那么这种精神支持、支撑的力量将会长久地发生作用,这也就是...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05g8rh4.html
9.为什么有养狗的人,管狗叫儿子孙子。这是一种什么心态?有的人养狗是因为儿女不在身边,非常寂寞无聊,心灵比较空虚,恰好养条狗狗可以排遣心理上的孤独,每天让...https://www.haian.com.cn/thread-1374467-1-1.html
10.“宠爱”大不同,在这些国家养宠要守什么规矩?民生法国人把狗宠爱上天 巴黎还有专门的狗狗公墓 法国人爱狗,大多数狗在法国都享受着“家庭成员”的待遇,当你问一些孩子家里有几口人时,他会把狗与父母兄弟一起计算在内。 如果来到巴黎的西北郊外,你甚至可以看到专门的狗公墓,这个墓园已经有120年的历史,是安葬宠物狗、猫的公墓,埋葬着800多只动物。大门前的雕塑为...https://www.workercn.cn/c/2023-10-26/8026144.shtml
11.五角度解析“虐狗逼买”:最该改的不是狗贩是政府爱狗人士买狗是出于尊重生命、救助弱小的心理状态。他们买狗并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希望用文明的方式保护动物,宣扬“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念,才会得到民众更多理解和帮助,他们也是无奈之举。 律师安翔:趁人之危,合同无效 这种情况涉及趁人之危签订的合同,可以按照无效合同处理。买卖销售是一种合同关系,可以申请...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52037
12.好书·推荐《心理学演义》:心理学家到底在研究什么?学了心理学的人是不是就可以猜到我在干什么了? 心理学有用吗? 它是如何成为一门学科的? 《心理学演义:心理学家都在研究什么》是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科普作协作者朱广思,采用章回体的形式,从古希腊的源头讲起,跨越中世纪,到近代心理萌芽以及之后的发展,从“大历史”的角度来阐释心理学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3/01/02/933788.html
13.两性心理学书籍两性心理学书籍二: 《每个爱狗人都是单细胞》 你有爱狗的朋友吗?或者你就是一个爱狗人? 这是一本专门为爱狗人准备的书。书中大量美图几乎可以迷倒任何一个爱狗人,精美的制作让每个对狗怀着爱的人都爱不释手。 但是它也狠狠地吐槽了爱狗人,这些人希望能拯救世界,却总被人吃得死死的,虽然努力的样子很帅气,...https://www.yjbys.com/xinli/shuji/190974.html
14.做你自己的心理医生(豆瓣)欧文目前居住于伦敦,小时候在贝尔法斯特长大。在职业生涯里,欧文很多年都在与身患绝症的人共事,这对他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去写作外,欧文还经营着他的私人诊所,发表演讲,并通过出版社以及媒体为解决心理问题做出贡献。他也是一名爱狗人士。 目录· ··· 前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55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