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7.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8.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9.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10.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1.燕王诚振怖(于)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2.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3.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4.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15.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寡人之于国也》
1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17.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18.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19.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20.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
《劝学》
21.輮以为轮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22.虽有槁暴有,通“又”,又,再。暴,通“曝”,晒。
2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过秦论》
24.合从缔交从,通“纵”。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点,毛病。
2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问。
27.始皇既没没,通“殁”,死。
28.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兴起。
29.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30.百有余年有,通“又”。
《鸿门宴》
3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3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3.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6.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兰亭集序》
38.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39.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
40.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游褒禅山记》
4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衡,通“横”
《归去来兮辞》
4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43.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滕王阁序》
44.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
45.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师说》
46.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六国论》
47.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冒着。
48.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如果。
《项脊轩志》
4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你的。
50.以当南日(“当”通“挡”)
《陈情表》
51.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5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赤壁赋》
53.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
54.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冯,通“凭”,乘
55.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盘绕
《逍遥游》
56.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
57.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58.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
59.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
60.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
61.汤之问棘也是已已,通“矣”,语气词
62.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
6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廉颇蔺相如列传》
64.可与不不,通“否”。
65.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66.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67.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68.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6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70.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
《苏武传》
7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72.空自苦(于)亡人之地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73.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衿,通“襟”。决:通“诀”,诀别。
74.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女:通“汝”你
75.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76.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聚。
《项羽之死》
77.其皆伏曰:“如大王言。”伏:通“服”,心服。
《张衡传》
78.员径八尺“员”通“圆”
79.傍行八道“傍”通“旁”
80.一时收禽,上下肃然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81.形似酒尊“尊”通“樽”,杯,酒杯。
8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文”,通“纹”,花纹。
《伶官传序》
83.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
8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
《祭十二郎文》
85.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物
86.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87.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世:通“逝”,死
88.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兆:通“垗[zhào]”,墓地
89.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90.彼苍者天,曷其有极曷:通“何”,什么
92.以待馀年馀:通“余”,剩下的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93.与可没于陈州没,通“殁”,死亡
94.少纵即逝矣少,通“稍”,稍微
95.而节叶具焉具,通“俱”,俱全
《种树郭橐驼传》
96.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97.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而”通“尔”,意为你们)
98.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
《四子侍坐》
99.莫春者莫:通“暮”。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00.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
古今异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写出其古义和今义)
《烛之武退秦师》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有二心,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寡人之于国也》
5.河内凶古:谷物收成不好;今:不幸的事情。凶恶。河:黄河6.弃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跑;今:行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生命。
8.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表示同意,认可
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这样,“而”却;今:转折连词
10.金就砺则利古:指金属制的刀剑;今:金属元素,金子。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渊博1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安置,安身;今: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某事物上。托付。
13.山东豪俊遂并起古:崤山以东;今:我国的一个省份。
14.以为桂林、象郡古:把……作为;今:认为。
15.赢粮而景从古:背负、担负;今:获胜,获得。
16.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17.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18.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19.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
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20.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21.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22.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23.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2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25.秦王购之金千斤
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邹忌讽齐王纳谏》
26.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鸿门宴》
27.沛公居山东时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省名
28.约为婚姻古:结成亲家;今:指男性与女性结为夫妻。29.所以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今: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30.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变故;今:异乎寻常,特殊的。31.将军战河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3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古:指小人离间之言;今:详细叙说
33.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两次;今:又一次《兰亭集序》
34.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次第较后,第二;次要地位。35.向之所欣古:过去,从前;今:有方向、对着、偏袒等意思,介词《归去来兮辞》36.问征夫以前路古:行人;今:指出征的人
37.尝从人事古:指做官;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8.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不久;今:寻求,追寻。
39.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兄弟;今:常用于与自己有家庭婚姻或40.血统关系的家庭成员。情话,古:知心话;今:男女之间表示爱情的话。
41.于时风波未静古:战乱;今: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42.恨晨光之熹微古:无奈,遗憾;今: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43.将有事于西畴古:耕种之事;今:指发生某事。《谏太宗十思疏》
44.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路人;今:走路。45.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树木的根部;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46.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放纵自己的情思;今:尽情。《滕王阁序》47.千里逢迎古:迎接;今: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48.俨骖騑于上路古:高高的道路;今:走上路程,上轨道。
49.孟学士之词宗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学位名
5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困厄,处境艰难;今:没有钱,穷困
51.阮籍猖狂猖狂:古:狂放;今:肆无忌惮
52.君子见机古:事前洞察事物细微;今:看机会,看形势
5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海动,海波动荡;今:海上运输
54.野马也,尘埃也古:游动的雾气;今:未经人驯养的马
55.腹犹果然古:饱的样子;今:副词,表事实与所说的一样;连词,表假设语所说相符
56.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古:一般人;今:大家,许多人
57.抟扶摇羊角而上九万里古:旋风;今:羊的角
58.虽然,犹有未树也古:即使这样;今:关联词,表转折
59.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古:毛,指草木;今:头发
60.蟪蛄不知春秋古:四季;今:春季和秋季,岁月;人的年岁《师说》6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62.吾从(之)而师之古:跟随(他)并且……;今:表因果的连词。63.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人。6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尚;今:道路,道德。65.小学而大遗古:在小的方面学习;今: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66.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阿房宫赋》67.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68.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69.韩魏之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70.齐楚之精英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71.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同情。《六国论》72.思厥先祖父古: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7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终究,到……结局;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事。74.可谓智力孤危古:智谋和力量;今:指理解事物的能力。7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先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游褒禅山记》76.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
7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不平常,不一般;今:很,十分。
7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到;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79.于是余有叹焉
古:“于”,介词,译为“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今:合用为连词。《伶官传序》
80.岂非人事哉古:人力所及之事;今:指有关人员录用管理等事宜。
81.与其所以失之者
古义:和他;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8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属官,下属;今: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8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推究今义:原来《项脊轩志》84.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古:一丈见方;今:寺院主持。85.墙往往而是古:处处;今:时常,经常。
86.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古:旧,原来的;今:与“新”相对
87.吾妻来归古:归,旧时指女子出嫁;今:回去
88.始为篱,已为墙古:已,后来、不久;今:已经
89.余久卧病无聊古:无聊,无所依靠;今:由于清闲而烦闷。没有意义而令人讨厌。
《孔雀东南飞》
90.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古义:从座位上起来。今义:离开床91.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义:多多劝告。今义:谢谢。92.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93.可怜体无比,阿母为你求。古义:可爱。今义:让人同情。94.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没有束缚,自由自在。
95.至于成立至于:古:到今:程度副词成立:古:成人自立。今:创立96.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97.后刺史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②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98.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让别人知道)99.臣之辛苦(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100.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沐浴:古:蒙受;今:洗澡;比喻受到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101.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古:优秀人才;今:明朝科举称生员为秀才)
10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古: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数量少,不重要)
103.望美人兮天一方
(①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②今义:美貌的人。)104.凌万顷之茫然(①古义:越过。②今义:欺侮。)10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②今义:儿子)《廉颇蔺相如列传》
106.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今义指下跪叩头;祝贺)
107.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古义指向人献物以表达祝福之意。今义指年岁,生命;生日)
10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109.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110.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111.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112.布衣之交(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麻布衣服)
113.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鄙贱:古义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谦词。今义指鄙视,轻视)
11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约束:古义为名词,约定、契约。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115.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将来的)明年)
116.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今义指以前)《苏武传》
117.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118.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119.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20.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2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122.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23.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24.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25.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126.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127.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从容: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交接:古:结交今: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
128.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行:古:不去应荐。今:不可以
129.公车特征拜郎中公车古:汉代官署名;今:公家的车辆。
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130.寻其方面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131.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祭十二郎文》132.成家:将成家而致汝(成家:①古义:安家。②今义:男子结婚。)133.志气:志气日益微(志气:①古义:精神。②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134.几何: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几何:①古义:多少。②今义:几何学。)135.、强者:少而强者不可保(强者:①古义:强壮的人(生理上)。②今义:坚强的人(心理上)。)
136.其无知,悲不几时(古义)(我)死后没有知觉(今义)不懂情理;缺乏知识
137.又可冀其成立邪(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138.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动摇:(古义)松动(今义)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之间或在两条对立的行动路线之间摇摆不定
139.未可以为信也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140.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无意:(古义)没有心思(今义)不是有意的
141.初不自贵重:贵重,古:看重;今,价值高
142.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这样;今,也许
143.废卷而哭失声:废,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144.发函得诗:发,古:打开;今:发送
145.而读书者与之:与,古:赞成;今:给
146.不抑耗其实而已
(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147.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148.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偏义复词(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孰与君少长?偏义在“长”,年龄大。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7.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偏义在“女”,女儿。
8.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9.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10.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11.去来江口守空船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1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14.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15.曾不吝情去留“去”和“留”意思相反,在这里只取“去”的意思。
16.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偏义在“契”投合,“阔”疏远是衬字。
17.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偏义在“圃”,“园”是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