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车当成新车卖赔偿三倍购车款饭店开瓶费属霸王条款东北网黑龙江

2015年5月,张女士到某超市购物,由于超市保洁员打扫卫生造成地面湿滑,张女士不慎摔倒,经诊断为肋骨骨折,共花费医药费5350元。经多次协商,该超市拒绝赔偿。2015年7月,双方到哈尔滨仲裁委员会仲裁,张女士请求裁决该超市给付医药费5350元。

【仲裁结果】

裁决超市给付张女士医药费4280元。

【案例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二十六条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本案中,超市作为营业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在合理限度内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该超市在地面较滑的情况下并未采取任何方式提示并防止消费者受到人身伤害,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张女士未尽到谨慎注意义务,造成自己摔伤,应承担次要责任。故,仲裁庭裁决按照8:2的比例由双方分担责任。

【哈仲提示】

超市、商场、宾馆等经营场所的管理人的服务范围不仅包括消费本身,还应当尽到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以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霸王条款属无效开瓶费用应退还

2015年11月,李先生一行9人到某餐厅聚餐,结账后发现账单中包含了其自带的两瓶白酒服务费200元,遂要求餐厅返还。餐厅认为,酒水单中已经明确写明自带酒水的开瓶服务费收费标准,拒绝返还。2015年12月,双方到哈尔滨仲裁委员会仲裁。

裁决餐厅返还李先生酒水开瓶服务费200元。

实践中,一些经营者发布的“禁止自带酒水”、“收取自带酒水服务费”等规定均属于霸王条款,消费者可以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经营者也应当引以为戒,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旧车当成新车卖赔偿三倍购车款

2015年4月,谭先生以13万元的价格在某4s店购买了一辆轿车。购车合同约定卖方保证交付的为全新车辆。谭先生开车几天就发生了剐蹭,修车时发现车辆疑似旧车翻新。经鉴定,该车曾进行过维修。2015年5月,谭先生请求哈尔滨仲裁委员会裁决撤销合同,4S店给付购车款三倍的赔偿金。4s店表示已经将该车进行维修的情况告知谭先生,并给予相应的折扣。谭先生表示对此不知情。

裁决撤销双方签订的购车合同,谭先生将轿车退还4s店;4s店退还谭先生购车款并给付购车款三倍的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收服务的费用的三倍”。本案中,虽然4S店称因车辆曾维修而给予折扣,但不能以促销、折扣等常用的销售策略认定4S店告知了谭先生车辆维修过的事实,4S店也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其已经履行了告知义务,因此,其销售行为构成欺诈,依法应当赔偿三倍购车款。

新消法加大了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等情形的,不仅要承担惩罚性赔偿的民事责任,还可能受到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等行政处罚。

厂家原因致损害可以选择卖方赔

2015年4月,李先生在某超市购买了一台电水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导致厨房厨具受损。经鉴定爆炸原因为电热水壶的温控开关质量不合格,损失数额为3200元。李先生遂要求超市赔偿,超市则认为其没有责任,李先生所受损失应由电水壶生产厂家赔偿。2015年5月,双方将该争议提交哈尔滨仲裁委员会调解中心解决。

调解超市赔偿李先生25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本案中,超市虽然不是电水壶的生产厂家,但是其作为销售者依法负有先行向消费者赔偿的义务。

【哈仲提示】为了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无论销售者是否有过错,消费者都可以要求销售者进行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

商场购物被搜身依据消法可获赔

2015年11月,王女士到某商场购物,在经过出口时报警器报警,商场保安拦住王女士并翻开其外衣查找,最后发现是王女士外衣上一条布质商标引起警报误报。王女士非常气愤,要求商场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后经协商,双方将争议提交哈尔滨仲裁委员会调解中心解决。

调解商场赔偿王女士人民币300元。

【裁判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经营者有侮辱诽谤、搜查身体、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权益的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本案中商场对王女士搜身的行为已经侵犯了王女士的人身权益,造成了王女士精神损害,故商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如遇到被强制搜身等情形,可以依法要求商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即便商场有证据认为消费者有偷窃嫌疑,也应及时请求公安机关处理。

耐用商品质量差举证责任在商家

2015年8月,李女士以4000元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并与经销商签订了买卖合同。合同约定:如三个月内电脑质量出现问题,李女士可以退货。双方约定发生争议,由哈尔滨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李女士使用一个月后,电脑就出现频繁死机的情况。2015年9月,李女士请求裁决退货并返还4000元货款。

裁决李女士将笔记本电脑退还经销商,经销商将4000元货款给付李女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机、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本案中,应当由经营者举证证明电脑本身没有质量问题。由于经营者无法举证证明电脑故障是因为李女士的人为原因造成的,依据双方合同约定的退货条件,仲裁庭支持了李女士的仲裁请求。

消法第二十三条关于商家对耐用商品瑕疵承担举证责任的规定,使消费者的维权更加便利,但消费者仍要举证证明其向经营者购买了争议商品,且该商品不能正常使用或者存在瑕疵。因此,消费者应注意索要发票等凭证,并妥善保管。

不买保险无赠品强制搭售可拒绝

经仲裁庭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双方同意继续履行合同,4S店同意将承诺的赠品给付田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本案中,4S店强制搭售保险,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可以拒绝购买。

为了获取利益,4S店捆绑销售保险的现象比较普遍,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车时如遇强制搭售保险的行为,消费者可直接拒绝,如发生纠纷可通过仲裁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购物差别对待旅行社返差额款

2015年十一期间,张女士等三人在某旅行社报团参加镜泊湖二日游。由于其四人未参加旅游团的购物安排,被安排到条件简陋、交通不便的“农家乐”入住。次日,其三人得知参加购物的游客住宿条件远比其优越。2015年10月,张女士等三人申请仲裁,请求裁决旅行社返还因住宿条件不同产生的差额款及交通费每人500元。

经仲裁庭调解,双方达成和解,旅行社给付张女士等三人每人5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条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本案中,旅行社将未参加购物的游客与参加购物的游客进行区别对待,侵害了消费者享有的公平交易的权利,旅行社应承担返还差价,赔偿损失的责任。

网购商品不满意七日之内可退货

2015年6月,林女士在某大型购物网站购买了一个高档皮包。收到皮包后,林女士发现皮包的款式和颜色跟网页上的图片出入很大,便联系网店客服人员要求退货,但网店以该商品为海外代购为由拒绝退货。2015年6月,林女士依据网络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申请仲裁,并请求裁决其退货、网店退还货款。

裁决林女士退回皮包,网店退还货款。

由于消费者在网购时无法直接接触商品,导致消费者与商家的信息不对称,为此消法赋予了消费者七日内退货的权利。但七日内无理由退货的权利仅适用于网络等远程购物方式,但根据商品性质不宜退货的商品除外。另外,消费者直接到商店购买的商品,不适用该条规定。

排除权利属无效剩余款项应退还

2014年12月,王女士与某美容院签订了由美容院提供的瘦身服务协议,协议约定服务期限为6个月,费用为1万元。王女士接受了几次服务后体重不但没有减轻且多次感到身体不适,遂与美容院交涉退费事宜。美容院表示协议中明确约定费用交纳后概不退还。2015年4月,王女士请求裁决美容院退还其未实际消费的费用6500元。

裁决美容院给付王女士65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第四十条规定:“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本案中,瘦身服务协议为美容院单方制作的格式合同,且协议中关于交纳费用概不退还的内容减轻了美容院的责任,排除了王女士的权利,该条款应属无效。

THE END
1.腾讯概念股移卡首日孖展215亿超购约130倍原标题:腾讯概念股移卡首日孖展215亿 超购约130倍 来源:东方财富网 原标题:《新股上市》腾讯概念股移卡首日孖展215亿,超购约130倍 生物科技股上市狂潮后,新股市场持续炽热。获腾讯(00700)投资的支付平台移卡(09923)首日招股孖展214.9亿元,超购约130倍。 https://finance.sina.cn/stock/relnews/hk/2020-05-21/detail-iircuyvi4275256.d.html
1.海淘网10大品牌排行榜最新名单公布→十大品牌网入榜《2024年CNPP海淘网十大品牌榜中榜名录》的有:天猫国际、京东国际、唯品全球购、快手全球购、抖音电商全球购、Amazon、拼多多全球购、FARFETCH、考拉海购、得物全球购等,海淘网10大品牌排行榜由CNPP品牌榜中榜大数据「研究院」和CN10排排榜技术「研究院」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并基于大数据统计及人为根据市场和参数条件...https://www.cnpp.cn/focus/36769.html
2.没事在家拆手机玩友福工具32合一螺丝刀套装发车:5.9元友福工具 32 合一螺丝刀套装日常售价 14.9 元,今日下单可领 8 元优惠券,首次购买用户可领 1 元首单礼金,抵扣后实付低至 5.9 元。 购买链接:天猫(券后5.9元) 下单赠送加磁器 * 1 + 翘片 * 2. 另有24~170 合一套装、电动螺丝刀套装等可选。 https://www.tanbigo.com/n/2040529.html
3.客户激增五倍团购网Groupon限速增长客户激增五倍团购网Groupon限速增长 十年网站开发经验 + 多家企业客户 + 靠谱的建站团队 量身定制 + 运营维护+专业推广+无忧售后,网站问题一站解决 凤凰网科技讯 8月27日信息,团购服务平台网站大佬Groupon前不久称,大半年来公司一直以指数值级速率髙速增长。Groupon公司预测分析,到今年底,该团购网站客户将升至...http://www.pzhseo.com/article/sgesih.html
4.消费者新购二手车被偷换发动机北京互联网法院判决购车平台构成...原标题:消费者新购二手车被偷换发动机北京互联网法院判决购车平台构成欺诈需三倍赔偿 □ 本报记者 张雪泓 购买的二手车刚上路一个月就出了问题,送修后车主才发现发动机总成被换过。近日,消费者余先生诉某二手车交易平台网络信息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法院认定被告某二手车交易平台的行为构成欺诈,判决...https://m.yunnan.cn/system/2022/12/14/032387021.shtml
5.蚊型内房股金轮上市80倍超购的IPO逻辑蚊型内房股金轮上市 80倍超购的IPO逻辑 哈尔滨楼盘网小编果果:1月16日,金轮天地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2013年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地产商。股份代码为1232,股份以每手2000股进行买卖。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1月16日,金轮天地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2013年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内...https://m.loupan.com/hrb/news/201811/637156
6.超级火爆!9只公募REITs价格出炉机构网下平均8倍认购个人有机会抢到吗...【超级火爆!9只公募REITs价格出炉 机构网下平均8倍认购 个人有机会抢到吗】经过5月24、25日两天的网下询价和机构认购,目前,9只公募REITs的认购价格陆续确定,这标志着9只产品即将进入最后的面向公众发售环节。(界面新闻) 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经过5月24、25日两天的网下询价和机构认购,目前,9只公募REITs的认...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5271938738714.html
7.科创板连打两新:睿创微纳天准科技网下申购均超200倍天准科技在网下初步询价阶段的申购倍数同样超过200倍。 公告披露,截至6月27日下午15:00,保荐机构通过上交所网下申购电子化平台系统收到217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1872个配售对象的初步询价报价信息,对应的申报数量为111.70亿股,报价区间为15.00元/股至54.38元/股。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815310
8.市场消息:华润饮料香港招股超购236倍认购额逾1300亿港元华润饮料招股期间超购236倍,认购规模逾1300亿港元,预计10月23日上市。去年收入135.1亿,净利润增长34.3%,市盈率23.4倍。 观点网讯:10月18日,市场消息显示,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在香港公开招股,公开发售部分超购236倍,认购规模逾1300亿港元。 此次IPO招股期自10月15日开始,至10月18日结束,预计10月23日挂牌上市。 https://www.guandian.cn/article/20241018/443633.html
9.非消费所需买假冒高档酒三倍索赔被驳回——中国青年网非生活消费所需多次购买明知假冒产品,能否依法主张赔偿?近日,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原告曲某夫妇三个多月内购买假冒高档白酒348瓶,因未能进一步证明购酒行为是生活消费所需,法院认定原告不属于消费者,无权主张三倍赔偿,依法驳回其全部诉讼请求。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2208/t20220814_13918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