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2月6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负责人王小朋介绍保障春节市场供应、促进节日消费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赵一帆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保障春节市场供应、促进节日消费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先生,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先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负责人王小朋女士。
下面,我们首先请盛秋平先生作介绍。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春节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情况。首先,我代表商务部,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商务工作,特别是消费促进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刚刚过去的2023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商务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政策、办活动、优载体、抓统筹,多措并举做好消费促进工作。全年工作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关键词:
第三个词是“创新”。我们积极顺应居民消费发展新趋势,提升网络消费,促进绿色智能健康消费,支持各类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健康发展。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4万亿,连续11年稳居全球第一;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4%,占社零总额比重增至27.6%。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37.9%,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达到了31.6%。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商务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继续组织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出台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一方面,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深化汽车消费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推进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提振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另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同时,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
图为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徐想摄)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春节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的有关情况。
据商务大数据监测,节前全国消费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一是供应足。各地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油肉蛋奶果蔬等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重点批发市场、超市生活必需品备货量比平时增加10%—30%。主要电商平台春节期间均持续提供配送服务。二是价格稳。2月5日,全国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食、食用油、牛羊肉平均批发价格与月初基本持平,猪肉、鸡蛋价格分别上涨2.1%和0.7%,蔬菜价格呈现季节性上涨。三是销售旺。随着年味渐浓,各大商场、超市、线上平台均迎来销售高峰。商务部门结合春节消费特点,于腊月初八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国网上年货节”。1月下旬,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环比增长19.9%。1月份,重点监测电商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20%。1月31日,结合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的授牌和第三批中华老字号的公布,在福州三坊七巷步行街启动了2024全国“老字号嘉年华·国货潮品贺新春”系列活动。在元宵前,将在北京举办“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通过政府搭台、协会推动、平台参与、企业促销,共同营造丰富多彩的节日氛围。
本周末就将迎来新春佳节。借此机会,我代表商务部给记者朋友们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幸福。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寿小丽:
谢谢盛秋平副部长的介绍。下面我们就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图为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栾海军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由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商务部确定2024年为“消费促进年”,我想请问一下,有怎样的工作安排以及下一步的考虑?谢谢。
盛秋平:
一是办好“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我们将延续“消费提振年”的主题,就是“全年乐享全民盛惠”,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全年举办4大主题活动,开展12场重点活动,包括全国消费促进月、国际消费季等系列活动,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指导各地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消费促进活动,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充分满足老百姓多样化消费需求。
三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近年来,以绿色、健康、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我们将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推动跨境电商深化试点,像去年参与跨境电商进口人数达到1.63亿,进口5483亿元,实现了买全球,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发展直播电商和即时零售。扩大绿色消费,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总结推广地方和企业推动可持续消费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消费的“含绿量”,降低“含碳量”。促进健康消费,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文件,开展健康消费惠万家活动,更好满足人民快速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国货“潮品”消费,支持新消费品牌孵化培育,促进老字号守正创新发展,推动电子产品、纺织服装等消费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五是优化消费环境。2021年以来,商务部与有关部门和五个培育城市一道,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同时,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2023年,五个城市社零总额合计增长8.4%,增速较全国高1.2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强化政策和制度创新,充分利用进博会的红利,加快集聚全球优质消费资源;北京推动“文化+”“数字+”消费高质量发展;广州打造“产业型”消费体系,构建湾区消费枢纽;天津挖掘洋楼资源,推动活化利用,重塑津门活力;重庆打造消费新场景,彰显巴渝魅力。海南发挥离岛免税购物政策优势,全年离岛免税销售额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超两成;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成为亚洲最大消费品博览会。下一步,我们将支持培育城市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还将继续完善以步行街为引领、智慧商圈为支撑、便民生活圈为基础的城市商业体系,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加快补齐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服务短板,持续释放城乡消费潜力。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
春节是传统的消费旺季,请问今年的春节消费市场将呈现出哪些特点,将开展哪些促消费活动?谢谢。
图为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徐想摄)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
春节临近,大家都非常关心春节期间的消费市场情况,刚才记者问到,春节期间消费有什么特点。其实,现在随着老百姓生活方式的变化、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咱们国家的消费市场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临近春节的时候表现得更加鲜明,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是更加追求绿色健康。这就体现为老百姓消费理念的变化,现在无糖糕点、保健礼盒、低脂零食等商品销售快速增长,节能家电、低碳出行等绿色产品和服务也是广受欢迎。
二是更加凸显个性多样。过年了,大家都想要过一个不一样的年,餐饮企业推出堂食预定、送餐到家、到店自提等特色服务。大家外出休闲度假也是越来越多样化,比如北上滑雪、南下冲浪、城市漫步等。
三是更加彰显文化特色。国货、国潮、国韵产品成为龙年春节消费者的“新宠”,“龙”元素潮流新品倍受欢迎,逛市集、赏花灯、看演出这种传统文化消费的氛围也日渐浓厚。
四是更加青睐科技智能。洗地机、洗碗机、智能门锁成为家居生活的“新三样”;智能手表、无线耳机、智能眼镜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三件套”。
这四方面的特点,目前表现得非常鲜明。咱们中国人的春节,最鲜明的节日特点就是阖家团圆、温情相聚,节日的特色就是聚焦年货、年礼、年味。商务部顺应老百姓的消费意愿,推出燃冬冰雪、腊八国潮、喜闹元宵、春日焕新等节日场景,指导全国各地的商务主管部门营造喜迎新春、热闹过年的欢乐氛围。具体也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国货潮品”主题。老百姓过年前都要置办年货,我们在1月底启动了老字号嘉年华和国货潮品贺新春等活动,刚才盛秋平副部长也作了阐述,在福州三坊七巷启动了这样的活动,元宵节前还将启动全国消费促进月。浙江“龙腾宋韵潮购新春”年货节,设置了很多非常有特色的主题展区。
二是突出商旅文体健融合。商旅文体健,我们在座的就涉及到三个部门,通过部门融合来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我们和体育总局合作,正在举办“全国冰雪消费季”,让老百姓充分感受冰雪魅力,体验冰雪乐趣。比如北京龙潭湖公园的“龙潭冰雪季”搞得很热闹。北京推出“京彩过年”,惠年节、享年味、品年韵,春节期间北京的传统庙会也将全部恢复,将龙年的春节氛围进一步推向高潮。
三是突出城乡市场联动。回老家过年,那一份乡思,那一份乡愁,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份牵挂。我们联合文旅部启动了“游购乡村欢乐大集”的活动,组织展销促销、乡村旅游、技艺展示、文化传播等系列活动,打造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样板大集”,进一步繁荣农村的消费市场。
总之,节日活动丰富多彩,老百姓消费的意愿也将会得到满足。我就先说这些,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一些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春节出游的预订量大幅上升,人们的旅游热情加速释放,我想请问文化和旅游部有何考虑?将推出哪些特色的文旅活动,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谢谢。
图为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徐想摄)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
一是聚焦文化艺术领域,举办国家艺术院团新春演出演播季、“美在荟萃——全国美术馆珍藏作品展”,推出“文艺中国”新春特别节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二是联合各地推出系列“村晚”展示项目,通过南北小年“村晚”接力直播,“我要办村晚”“赏年画过大年”等活动,展现各地乡土气息、民风民俗。
三是非遗过大年,举办“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年画进万家·幸福中国年”、古城过大年、“龙年灯会灯彩迎新春”、“舞动中国龙”龙舞大巡游等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活动,弘扬春节年俗文化。
四是聚焦旅游休闲、度假观光,推出一系列研学旅游的特色课程、精品线路和主题活动。开展欢乐冰雪旅游季、我的家乡有宝藏、“新春游新年俗”等系列旅游推广活动。
五是举办全国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多彩中国佳节好物”、游购乡村等系列活动,刚才徐兴锋司长给大家介绍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春节期间文化和旅游的消费需求,让企业得实惠、百姓享欢乐。
六是博物馆、图书馆、非遗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接续上演,以各具特色的主题展览、丰富多彩的年俗体验和读书阅览活动,拓展春节文化体验空间,为群众奉上文化的新年礼物。
七是将在海外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近500场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在20余个国家举办“全球彩灯点亮”活动,同时持续开展“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活动。
澎湃新闻记者:
确保节日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是市场保供稳价的重点,请问在加强生活必需品保供体系建设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考虑呢?谢谢。
徐兴锋:
我就讲这些,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如今,体育已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假日的重要选择。请问今年春节期间,在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有哪些计划和举措?谢谢。
图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负责人王小朋。(徐想摄)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负责人王小朋:
一是打好体育赛事融合牌。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还有10天就要开幕了,精彩纷呈的系列赛事将在内蒙古多地先后开赛,例如,海拉尔的短道速滑和冰球比赛,扎兰屯有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乌兰察布将举办越野滑雪和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赛等。去年底,体育总局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结合十四冬开展了“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推出了一系列消费惠民措施。我们诚挚欢迎大家背起行囊,亲临十四冬比赛现场,感受蓬勃的体育力量和昂扬向上的体育精神。
二是打好健身休闲融合牌。体育总局已正式启动“体育大拜年健康迎新春”——2024年全民健身大拜年活动,共选取安徽、福建、吉林等6地作为全国主会场。春节期间,各地将陆续举办新春冰雪嘉年华、基层群众“三大球”赛事、乡村新春运动会、社区新春嘉年华等4000多项群众赛事活动,就在大家的身边。此外,我们还将陆续推出“户外运动活力山水”行动计划系列赛事,将群众乐于参与的赛事活动举办在壮美山河间。上周末,在北京延庆举办的“户外运动活力山水”滑雪公开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滑雪爱好者参与。春节期间,我们还将推动各地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欢迎大家将阖家欢乐的场合转换到山水间和体育场。
三是打好消费场景融合牌。近日,体育总局将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发布12条2024年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从大雪纷飞的新疆阿勒泰,到碧海蓝天的海南万宁,涵盖了冰雪、水上、徒步、登山、自行车等众多的户外运动项目。刚刚徐兴锋司长还讲到,体育总局还密切配合商务部开展“全国冰雪消费季活动”,各地积极响应,如四川开展“蜀里安逸”迎春购物月活动、展示健身消费新场景,辽宁打造冰雪嘉年华、雪地足球等110个冰雪主题的消费产品,江西则推出十大户外运动好去处,这些都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营造了良好的消费氛围。谢谢。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近期,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冰冻天气,请问商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节日期间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谢谢。
据商务部监测,近期全国重点保供企业进销存量稳步增加,能够保障广大城乡居民节日消费需求。谢谢。
新华社记者: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启动了2024年全国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请问具体有哪些惠民乐民的举措?谢谢。
缪沐阳: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2024年元旦以来,大家也都感受到了,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火热,哈尔滨等地的旅游先后火爆出圈,以极具特色的文旅产品、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全体市民的温暖热情擦亮了城市的“金字招牌”,也由此引发了南北双向奔赴、交换冬天,既带动了区域间的文旅交流与互动,也推动各地扎实练好内功,提升文旅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哈尔滨的火爆出圈也给各地做好文旅工作带来了一些启示:一是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既要扩大优质产品供给满足群众消费需求,又要顺应群众消费需求创新产品服务;二是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既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又要夯实文化和旅游政策制度保障体系;三是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既要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又要规范整顿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四是坚持主客共享理念,既要组织发动市民展现热情待客之道,又要引导广大游客体现文明旅游之风,不仅要宣传好的产品,也要宣传好市民、好游客。
1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在黑龙江哈尔滨举办了“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各地也相应陆续启动系列活动,丰富春节期间的产品供给,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和惠民措施,让群众春节文旅体验更实惠、更开心。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是紧扣本地特色,激发春节文旅活力。组织各地依托地方特色资源禀赋,围绕年俗、亲子、家庭、冰雪、避寒等主题,推出系列春节文旅特色活动,出彩出新营造新年味。春节前后,各地将加强宣传推介,举办超3000项数万场次的文旅惠民活动,涵盖文艺演出、非遗展演、艺术展览、年货集市、新春灯会等,为居民和游客带来好玩又有趣的春节体验。
三是加大惠民力度,送出开心过年礼包。开展“百城百区”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春节专题活动,中国银联、合作银行、平台企业等推出“全家出去玩”“爱购冰雪季”“新春券包每天送”“专属特价机票”等惠民活动。各地在春节期间也将发放超6亿元的文旅消费惠民补贴,可用于看演出、逛景区、品美食、住酒店、居民宿等,让群众得实惠、企业真受益。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欢欢喜喜氛围。引导各地统筹好消费促进和文明建设,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游客出行安全,保障市场平稳有序。坚持主客共享,倡导文明旅游,以热情友好喜迎四方游客,以欢乐新春创造情绪价值,以文明素养彰显城市魅力,让春节旅游充满浓浓的“年味”“文化味”。
我就说这些,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王小朋:
为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促进冰雪产业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我们还将重点推动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高水平赛事为燃点,持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2月份,除十四冬密集举办的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等系列比赛之外,还将举办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亚洲杯、全国单板滑雪平行项目冠军赛等冰雪赛事,持续升温冰雪运动的热度。
二是擦亮全国性品牌活动,营造赏冰乐雪过大年的热烈氛围。自2023年12月下旬“第十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正式启动以来,全国各地相继组织开展约2100项全国性或区域性群众冰雪赛事活动,如,吉林的冰上汽车拉力赛、辽宁冰雪趣挑战等体验型活动,云南也将组织举办系列冰雪赛事,最大限度拓展老百姓家门口的冰雪消费场景。
国际商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全国网上年货节于1月18日启动,各地网上年货节也正火热进行中,请问目前开展成效如何?有什么阶段性成果?谢谢。
谢谢国际商报的记者。腊月初八,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共同举办网上年货节,这也是2024“消费促进年”12场重点活动的第一场,着力活跃春节消费市场,更好保障群众年节的需求。各地围绕数字、绿色、健康三大新型消费,开展家居、国潮、场景三大“新春焕新”主题促销,举办兴产、兴农、兴贸三大“数商迎春”特色专题,组织配套活动超300场。阶段性的成效还是用数据来讲,从开展至今,网络零售额接近8000亿元,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接近9%,达到8.9%,实现了2024年网络消费的开门红。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线上线下联动,消费场景融合。前面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我也讲到,线上购物消费习惯日渐普及,在过去的2023年,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高达27.6%。全国20余个省市创新模式,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数实融合消费新场景。其中上海、吉林、山西、宁夏等地充分利用多种电商新业态,推出“新年文旅特惠专场”“新春美食盛宴专场”“老字号年货节”等活动,满足消费者春节期间吃穿用游等多方面需求。
二是地方特色鲜明,活动亮点纷呈。各地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营销活动。北京、河南、辽宁、山东等10余个省市推出了“云购品京味儿·乐享中国年”“传统非遗年俗展”等特色活动。网上年货平台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充分让消费者沉浸式体验当地的年俗,享受韵味十足的新春盛宴。
三是内外贸一体化,丰富节日供给。刚才盛秋平副部长介绍,电商进口5000多亿元,充分体现内外贸一体化的成效。各地抢抓“丝路电商”发展新机遇,比如广西、四川、湖南、黑龙江等地推出“丝路电商e网同行”“全球进口商品展”“湘遇丝路”等系列活动,推动东盟、中亚等国优质、特色商品网销全国,满足消费者足不出国、享购全球的消费需求。
下一步,商务部还将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开展“双品网购节”“数商丰收节”“丝路云品节”等系列活动,持续激发新的消费增长点。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刚刚也提到,国货“潮品”正在成为春节消费市场的热点。我们也注意到,各地步行街、商圈现在都是装扮一新,年味非常足,成为消费者选购年货的首选地。请问,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入手?能够进一步满足大家对于国货“潮品”的消费需求?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丰富国货“潮品”消费供给,打造更具年味的消费场景,将国货“潮品”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百姓身边。
另一方面,以步行街为载体,加强国货“潮品”推广。近日,我们将哈尔滨中央大街等8条步行街确认为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截至目前,全国示范步行街的数量已经达到19条,大家耳熟能详的如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广州北京路、杭州湖滨、福州三坊七巷等都位列其中。春节期间,各地依托步行街,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如合肥淮河路邀请了老字号企业在年货节现场开展商品展销和技艺展示,成都宽窄巷子推出主题演艺、民俗游戏等特色活动,进一步浓厚过年氛围。接下来,我们将指导各地步行街、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结合消费旺季,因地制宜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推动老字号产品在步行街集中展示展销,打造更多还原历史原貌、能够“置身其中”的沉浸式消费场景,让“品位老字号嗨逛步行街”成为广大消费者购物休闲的新年新选择。谢谢。
谢谢盛秋平副部长。新春佳节马上就要到了,感谢各位发布人,各位记者朋友和所有工作人员一年来对新闻发布会的参与和关心,祝大家阖家幸福、龙年大吉。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