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要求,由大赛组委会提交的《2023年“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赛项规程》,经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审定通过,现将赛项规程予以公布。大赛组委会要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请各高校按照规程要求,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参赛。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2023年7月7日
2023年“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
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
英文翻译:MarxistTheoryLearningContestforCollegeStudentsofAnhuiProvince
赛项组别:高校组
二、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学院
技术支持: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
(一)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储常连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副主任委员:
高原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丁立健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
刘建中合肥学院党委副书记
全省各高校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校领导
委员:
朱永国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黄云志?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院院长
黄志斌合肥工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
尉德方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牛小侠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陈志超合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潘莉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焦陈丰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
全省其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
(二)专家委员会
王永贵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三)仲裁委员会
胡大平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赵庆节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葛万锋合肥工业大学纪委正处级纪检员、案件管理室主任
(四)工作组
组长:
黄志斌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副组长:
成员:
各学校竞赛主管老师
(五)秘书处
秘书长:
董军合肥工业大学原理教研部主任
秘书:
王梅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办公室秘书
余琛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
三、竞赛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积极构建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把二十大会议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
本赛事通过撰写论文、调研报告及微视频形式,激发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最新成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铸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竞赛内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习为主题,围绕高校思政课中的有关章节或专题,结合国情、省情、民情及时代热点,撰写研究论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拍摄微视频,阐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反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体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崭新风貌和昂扬斗志,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研究论文
要求:政治观点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字数不少于3000字(研究生不少于7000字)。论文标题用宋体四号字,加粗;摘要用宋体五号字;正文内容用宋体五号字;引用文献用尾注,宋体小五。正文行间距固定值22磅。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要求:要求政治观点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字数不少于3500字(研究生不少于7000字)。格式与参赛论文格式规范相同。
(三)微视频
要求:时长5分钟以内,政治观点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体题目自行拟定。参赛作品要求画面清晰,文件为avi、mov、mp4、mpg等格式,接受720p、1080p、2k、4k的标准要求,并设置中文字幕。
五、竞赛方式
本次比赛分为学校初赛、省赛专家评审。
第一阶段:各学校组织初选,推荐优秀成果参加省赛。
第二阶段:省赛专家评审,评定一、二、三等奖。
六、竞赛流程
序号
环节
说明
1
2023年6月
发布赛项规程
全省各高校动员师生参赛,并做好赛事各项安排。
2
2023年6月-8月
学校初赛
按照规程要求,各高校组织初赛,征集选拔出优秀成果作品。
3
2023年9月15日
作品提交
各校将参加省赛作品及附件按照规定提交省赛组委会。(详见参赛要求)
4
2023年9月16日-21日
作品整理
组委会根据大赛要求对作品进行分类整理。
5
2023年9月23日-25日
专家评审
大赛专家委员会根据评审要求对所有报送作品进行匿名评审。
6
2023年9月26日-10月
公示评审结果
按照规程要求,对评审结果进行两级公示。
七、竞赛规则
(一)参赛条件
1.参赛者须为省内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赛作品须为参赛者在校期间完成的作品。参赛论文作品应为个人作品,参赛调研报告和微创作作品可以是个人作品,也可以为多人作品(作者限报6人),多人作品需在报名表参赛者姓名一栏中按第一、二、三、四、五、六作者的顺序填写。
每项成果作品最多可以有3名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作品不得超过3项。学生参与比赛也可以无指导教师。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工作组和秘书处成员不得担任指导教师。
(二)参赛作品类型
论文、调研报告、微视频,各类参赛作品内容中请勿出现参赛者单位及个人信息,否则按照违规作品取消参赛资格。
(三)参赛要求
2.各高校推荐参加省赛作品数量:
(1)高职高专不超过3项;
(2)普通本科高校不超过5项;
(3)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点的高校不超过7项;
(4)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不超过10项。
3、各参赛院校按照赛项规程统一审核学生参赛作品及指导教师。
(四)赛前准备
所有专家和大赛组委会及秘书处成员需签署承诺书。
(五)成绩公布
根据专家评审、经仲裁委员会确认并由组委会在网站进行成绩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并在高教网再次公示。无异议后,由安徽省教育厅发文公布获奖名单,颁发获奖证书。
八、竞赛环境
比赛场地由合肥工业大学提供,合肥学院协助。
九、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标准详见附件1。初赛由各参赛学校组织专家自行评审。省赛由大赛秘书处聘请学界知名专家评审。
十、奖项设定
本次大赛以入围省赛的作品数为基数,按参赛论文、调研报告和微创作三种类型作品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设高校最佳组织奖10个,一等奖作品指导教师为优秀指导教师。
十一、竞赛预案
比赛期间如发生意外事故,大赛组委会应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赛项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可以停赛,是否停赛由组委会决定。
十二、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员须知
(二)指导教师须知
指导教师应切实履行指导责任,指导参赛队员和团队做好比赛的各环节,签订并遵守参赛指导教师承诺书,指导参赛队员团队做好诸如选题、调研、报告撰写等工作。
(三)工作人员须知
大赛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组委会要求,签订并遵守大赛工作人员承诺书,积极为大赛各环节顺利进行履行自己的职责。
(四)疫情防控
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疫情防控要求,参赛人员要遵守基本行为准则,保持社交距离、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
十三、申诉与仲裁
本次大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可由参赛者学校领队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诉报告。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者、指导教师签名。大赛仲裁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此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