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位于大渡口区西城大道的绿地城小区的32部电梯旁都出现一则写给养狗业主的温馨提示:“今晚过后,再遇到有大狗扑我娃儿的,遇到直接打死……”提示中特意强调了是“没套的大狗”。
这则并不温馨的温馨提示,是12栋业主小李写的,因为“没套的大狗”扑他孩子已发生过两次。
父亲:“我想让养狗业主跟我沟通”
26岁的小李介绍,他有两个孩子。17日晚8时多,他带5个多月的宝宝到小区散步,一只大狗突然扑向他,虽然安全躲开,但让他十分气愤。“这是第二次了。”小李告诉记者,大狗扑完就跑开,他没看到狗主人,也不认识狗品种。随后,他通过业主群反映此事,还发了温馨提示电子版。“当时,群里的物管没回应,也没养狗业主回应。”
小李说,小区里发生大狗扑孩子的事,不是个例。在他提供的绿地城文化群里,记者看到也有其他业主反映小孩被大狗扑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部分养大狗的业主不给狗拴绳子。
铲屎官:开发商承诺有遛狗用地
因为张贴温馨提示未经过物管同意,第二天,物管工作人员把提示撕掉了。有业主把小李写的温馨提示拍了照,发到小区群里。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可时隔一天,养狗业主也在小区每栋楼里贴了一篇题为《铲屎官陈述》的长文,回应小李温馨提示中将狗“直接打死”观点。记者到达绿地城小区时,这篇长文也被物管撕掉,只能从小区业主群里聊天记录中得知内容。
铲屎官(养狗养猫人士)陈述了4个观点:一是提醒物业重视,当初开发商承诺在小区规划出的遛狗用地;二是建议怕狗人士避狗绕行;三是希望大家不要传播“大狗攻击性强”的言论;四是希望养狗业主文明养狗。
昨日,小区物管重庆滨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客服主管刘平和负责巡逻的秩序主管张某接受了记者采访。刘平介绍,对于开发商承诺的遛狗用地,虽然他们不是开发商关联物管,但对这事要继续跟进。
刘平承认,此前小区确有因为大狗不拴绳引发过矛盾。张主管也说,去年接到过一起大狗不拴绳子引发的伤人事件,经过协调双方私下解决了。
刘平表示,小区一直倡导文明养狗,每个季度还会入户提醒。在刘平带领下,记者来到小区11和12栋楼下公告栏里看到,确实张贴着养狗温馨提醒,其中专门提到:“爱犬外出时务必拴好狗链,避免接触小孩、老人、孕妇”等。
邻居:“凭啥要人见到狗就绕行?”
记者了解到,在铲屎官业主张贴长文当天,就有围观邻居在长文中做了圈注,主要是针对文中“怕狗人士避狗绕行”观点。住在8栋的业主刘女士有些生气地说:“养狗的还理直气壮了,凭啥要人见到狗就绕行?”
小区养狗的杨女士,带狗出门必套绳子。她的观点是:“此前的温馨提示一棍子打死所有养狗人,误伤文明养狗的邻居。”
记者从业主提供的照片截图看到,双方文字充满火药味。
家住10栋的业主小雨告诉记者,小李的温馨提示和铲屎官的陈述都看了,其实双方出发点是一样的,都不想发生人受伤或者狗受伤的事,但有些观点不太妥。“大家不用太过激,把狗拴上绳子,怕狗的稍微避让,都是邻居,大家都和谐点。”小雨说。
共识:“狗狗不乖,是主人没带好”
昨日采访中,一位家住绿地城小区5栋的业主告诉记者,这两天,遛狗的业主似乎有意识都把狗套上了绳子。
昨日傍晚,记者在小区走访发现,遛狗的业主大都给狗狗系上了绳子,偶见没系绳的大狗、小狗也都紧跟主人身边。甚至,记者还看到带孩子的和遛狗的业主一起散步,狗狗和小孩一起追逐打闹。
“不熟悉的狗狗,和小孩之间没有安全感。狗狗因为误判小孩动作,很可能伤害到孩子,但耍熟了,这个风险是可控的。”业主刘先生说。他是坚定的护孩族,曾经拒绝孩子和狗狗接触,因为孩子实在喜欢狗狗,最近他才尝试让小孩和熟悉的狗狗接近。如今,他对小孩和狗狗玩耍持开放态度,前提是,狗狗和小孩一定要很熟悉。
养狗业主、43岁的李玉兰告诉记者,她养有一只6岁泰迪犬,个头虽小,但她遛狗时都用牵引绳。她说,小区的确有一些大狗没用牵引绳,出现过狗狗扑人的事。“之前,小区有些邻居对不文明养狗的行为意见很大,带着情绪,说话自然比较难听。个别养狗邻居的确做得不够好,也开不起腔。”
专家:养狗前提得爱护人
西南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西南大学影视传播与道德研究所所长袁智忠表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养宠物增加生活情趣。从广义上讲,养狗是一种博爱行为,但博爱的前提是爱人,不仅仅指亲朋好友,更是生活中的邻居、路人。爱,意味着尊重理解他人感受,管好自己的狗狗,莫让狗狗成为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导火索。对于养狗的人,这是一种责任。
“现实生活中,狗狗对人造成的伤害主要还是心理上的恐惧,担心被扑咬,真正伤人的毕竟是少数。但是,如果养狗人持有狗狗不咬人、咬到了我负责等态度,很容易激怒其他人。”袁智忠说,以本报报道为例,小李的温馨提示言辞的确有过激、不妥之处,但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发泄方式。养狗人发文与小李互怼,要避免一味的情绪化,否则只会加剧矛盾。
袁智忠表示,一根牵引绳不仅仅是主人对狗狗的管束,更是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纽带。它系在狗狗身上,更系在养狗人心间。
民警:犬只伤人就地捕灭
市民养狗要注意哪些事项?昨日,记者采访了沙坪坝区公安分局110快处队民警。
警方提醒,夏季狗狗性情狂躁容易伤人。如果狗狗伤人,主人需承担相应责任。狗狗遭到伤害,主人也会伤心。最好办法是管好狗狗,不对其他人造成不必要影响。
记者手记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绿地城小区护孩族和铲屎官互怼,让记者想起发生在永川的那起打油诗骂战——因为居民在小区养鸡,支持与反对者各写打油诗开骂。从骂变争吵,从争吵变为理性讨论,最终矛盾和问题越变越清晰,症结找到了,自然迎刃而解。
城市森林,闭门闭户,让我们少了些曾经“远亲不如近邻”的温馨。发生在绿地城小区护孩族和铲屎官之间这事,最终都得通过沟通才能缓和甚至化解。面对面沟通自然是最好的,当无法面对面甚至面对面会更加情绪化的情况下,我们不妨换个沟通方式——打油诗、公开信或温馨提示,都是备选项。作为邻里之间沟通桥梁的物管业委会,甚至社区和街道也应发挥沟通桥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