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杀牛,老牛流泪下跪求情,一念之仁后来竟救他一命,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小寒讲故事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南宋时期,休宁县五龙山脚下有一个云溪村,村子里有一个屠夫叫鲁达,从他爷爷那辈起,家里人就靠给人杀猪宰羊养活全家。
鲁达八岁起就跟着父亲鲁深四处奔波,每次一到年边,忙的总是上顿不接下顿。不过为了多挣两个钱给母亲看病,鲁达从来也没有喊过日子苦。
到了鲁达十六岁那年,父亲意外去世,家里只剩下他和患病在床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可是鲁达要照顾母亲,又怎么出去帮人杀猪宰羊呢?
好在乡里乡亲的经常帮衬着,家里有猪羊都会喊他来屠宰,如果外面有活计,邻居也会帮忙照看一下大娘。
自从丈夫不在了,黄氏看儿子如此辛苦,每天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她这身子骨都折磨几十年了,想死也死不了,不死却是活遭罪。
每次黄氏说这些丧气话的时候,鲁达就宽慰道:“娘,人活一世,草活一秋,图的不就是一个乐嘛,你要走了,我孤苦伶仃,就是家财万贯,又开心啥?”
黄氏笑了,她知道儿子孝顺,说这些话是为了安慰她的。
不过想想也是一个道理,她听说镇上的刘财主,两个儿子为争那些家产做的一些事情不仅让外人耻笑,最后还把全家都搭进去了。
所以话又说回来,人们常说老了就要尽享天伦之乐,可究竟什么是天伦之乐呢?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因此在他们看来,敬老爱幼,家庭和睦便是天伦之乐,这个和有多少钱财是无关的。
这天,鲁达在照顾母亲,村里李婶过来说道:“孩子,前些天你娘让我给你找一门亲事,对方回话了。”
鲁达瞪大了眼睛看着母亲,显然这件事他并不知情,看样子是母亲瞒着他托李婶去做的。
黄氏赶紧问道:“胡老汉他怎么说,愿意答应这门亲吗?”
李婶坐下来让黄氏不要急,然后慢慢说道:“胡老汉说了,他有一个闺女一个儿子,你们想要娶他家闺女,得用五十斤牛肉做聘礼。”
“五十斤牛肉?”黄氏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胡老汉说这话的意思分明是逼着他们把家里那头老牛宰了嘛。
鲁达一听,窜起来说道:“不行,我不答应。”
鲁达之所以不答应,一来是因为家里只有一头老牛,如果杀了以后,耕地怎么办?二来是这头老牛是父亲以前最喜欢你老伙计,这些年处得有感情了。
“行了,话给你们带到了,这门亲事结不结在你们。”李婶见鲁达反应激烈,急忙起身甩下一句话就走了。
黄氏叹了一口气,她心里也知道胡老汉有些强人所难,可是儿子如今到了成家的年纪,难不成为了一头牛就打一辈子光棍吗?
鲁达跪在母亲床前哭诉道:“娘,这门亲咱不结了,他们这哪是嫁女儿,简直就是卖女儿呢!”
“儿呀,娘也舍不得那头老牛,可是娘更舍不得你呀!”黄氏跟着抹泪道。
鲁达知道母亲的苦心,他见不得母亲以泪洗面,第二天就拿着刀走进了牛棚。
他本想把老牛拉到屠宰场卖了,可是他又知道这行的规矩,若是请别人来宰杀,不仅要给报酬,遇到技术不好的,老牛还得遭罪。
他来到牛棚以后,给牛槽里添上了一些草料,又拌了许多麦麸,心想让老牛再吃最后一顿吧。
鲁达怜惜地看着大黄牛伸出舌头,一下一下卷食着麦草,他用扫帚帮它清理着身上的赃物,一边说道:“老牛啊老牛,这些年让你吃苦了,可是现在没办法啊。”
村里人听说鲁达要杀牛,于是都跑来看热闹,只见鲁达手里握着一把尖刀,围着大黄牛绕着圈子,却始终舍不得下刀。
“鲁达,快宰呀,大伙都看着呢。”村里有人在一旁催促道。
“急什么,又不是宰你家的牛。”鲁达回了一句,看着老牛眼里有光,心中更是舍不得了。
这时,黄氏在屋里喊道:“儿呀,那牛宰了吗?我咋没听到它吭声呢?”
鲁达回道:“娘,还没有哩,我这就动手。”
李婶见状,从一旁递过来一根棒子说道:“我看还是先打晕了再宰杀吧。”
鲁达闭上眼睛抡起大棒子,刚要砸下来,却见老牛的两条前腿慢慢弯曲,然后跪在了地上,眼里止不住地往外流着泪水。
这一幕让在场的人都看呆了,李婶在一旁喊了一声:“妈呀,这老牛咋还哭了?”
鲁达的棒子举在半空中,听到惊呼声后,他睁开眼睛一看,知道老牛这是在向他求饶呢。
鲁达做了这些年屠夫,还是头一回碰见这种情况,于是他扔掉手中的棒子喊道:“不杀了,牛我不杀了,这门亲事我也不结了。”
老牛见主人扔掉了手中棒子,于是用脑袋蹭着对方的胸口,嘴里发出“哞”的叫声。
“呀,这老牛是成精了,它这是谢主人不杀之恩呢。”村里有人惊呼道。
鲁达搂着牛头呜呜哭起来,他心里下了决定,为了自己的幸福要断送老牛的性命,岂不是忘恩负义吗?
李婶见鲁达不肯宰杀老牛,气呼呼地说道:“这门亲事我不管了,你就打一辈子光棍吧。”
等大伙散了以后,鲁达走到房间里在母亲面前跪下道:“娘,孩儿不孝,这老牛是咱家的恩人,我下不去手啊。”
黄氏叹了一口气没说什么,眼里流着泪说道:“好孩子,为娘知道你心里苦,以后不逼你了。”
这件事过去了半个月,有一天鲁达正在山中放牛,突然听见有女子的救命声,他赶紧跑去一看,只见一个姑娘躺在地上,腿上还在流血,在那姑娘的对面却是一条十几米的巨蟒。
眼看姑娘就要命丧当场,鲁达手中的老牛猛地冲了出去,两根牛角直接将巨蟒顶飞了出去。
鲁达见老牛和巨蟒缠斗在一起,赶紧跑过去扶起年轻姑娘问道:“你怎么样,还能走路吗?”
“多谢恩公相救。”年轻姑娘抬头看着鲁达,起身感激道。
鲁达见状,蹲下身子说:“你的脚受伤了,这里不能久留,血腥味会引来更多的凶禽猛兽,你趴在我背上,我带你赶紧离开吧。”
年轻姑娘有些犹豫,可是看到那凶残的巨蟒后,她一咬牙便趴在了鲁达的背上。
鲁达背着对方一口气跑出了大山,这才将对方放在地上说道:“你受了伤,严重吗?”
年轻姑娘摇头道:“多谢恩公关心,我没事,刚刚跑得太快摔着了,我涂一些草药即可。”
两人聊了一会,鲁达才知道,原来女孩叫林婉儿,是镇上林氏药堂的千金。前不久林婉儿的父亲中了毒,她听说这山上有一种奇白果可以给父亲解毒,于是她便亲自上山采药来了。
书上曾说,每种奇珍异果都会有一种神兽猛禽守护着,以前她以为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今天她发现奇白果后,正准备采摘时,那条巨蟒就从附近的山洞里窜了出来。
“恩公,那巨蟒好厉害,你的牛会不会有危险?”林婉儿有些担忧地问道。
“你在这里等我,我回去看看。”鲁达说完,快步向山上跑去。
鲁达回到山上后,发现老牛和巨蟒还在缠斗着,那巨蟒十几米长的身体死死缠绕着老牛,老牛似乎不能动弹。
鲁达知道,再僵持一会儿,老牛可能就会窒息而死。于是他不敢迟疑,掏出腰间的屠宰刀向巨蟒劈去,正中那条巨蟒的脑袋上。
“砰!”就在鲁达以为巨蟒的脑袋被一分为二时,没想到他手中的刀口像劈在了坚硬的石头上,整个刀口都扭曲变形了。
“娘的,这脑袋是铁打的吗?”鲁达有些郁闷,没想到巨蟒的脑袋被他的屠宰刀劈了一下,只是留下一道浅浅的印记。
可是巨蟒此时却怒了,在它眼里,眼前的鲁达不过是个卑微的人类,却没想到在它面前如此放肆。
巨蟒用尾巴甩开老牛,随即直立起身体,张开大口嘶吼了一句。
鲁达抬头看了一眼,那巨蟒直立起来竟然比大树还要高,好像直接要将他生吞了。
“吼!”巨蟒大口一张,比手臂还长的蛇信子喷出一股农烟,随即向地上的鲁达咬去。
“这下完了,娘,你要好好保重!”鲁达眼睛一闭,知道自己要被巨蟒一口吞进肚中了。
“砰!”一声地裂山摇的撞击声响起,鲁达睁开眼睛一看,那巨蟒的身体竟然被冲天飞起的老牛撞成两截。
就在鲁达楞神的那会,整个人都被鲜红的蛇血淋湿透了。
“砰……”鲁达还没缓过神来,那巨蟒的身体已经在地上砸出了一个巨坑,而老牛也撞进了前面的山体中。
“轰!”一座小山瞬间轰塌,将老牛埋在了山石之中。
“老牛……”鲁达赶紧向倒塌的小山跑去,看着那些山石堆在一起,他拼命地搬着,嘴里喊着老牛的名字。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鲁达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还是没有放弃。即便老牛死了,他也要看对方最后一眼。
“轰!”山石突然崩开,老牛从里面缓缓走了出来。
“老牛!”鲁达惊喜地喊了一声,等他走近才发现,老牛的一只牛角居然断开了。
“老牛,你怎么样?”鲁达看着疲惫的老牛,有些心疼道。
“哞!”老牛叫唤了一声,好像在说自己没事一般。
“老牛,谢谢你救了我。”鲁达知道,如果不是刚刚老牛舍命相救,他可能已经被巨蟒吞下了。
这时候,老牛突然蹲下身子,它示意鲁达坐到自己背上。等鲁达坐上去以后,它一阵狂奔,很快就来到刚刚那巨蟒身边。
“你让我把这条巨蟒带回去?”鲁达见老牛停下,马上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哞!”老牛叫唤了一声,用仅剩的那只独角划破巨蟒的肚皮。
鲁达是一个屠夫,自然知道老牛在找什么,那地方正是蛇胆的位置。果然没一会儿,蛇肚被划开以后,里面的蛇胆竟然是一个拇指大小的珠子,外面还有一层银色的光圈。
鲁达不知道这银珠究竟是做什么用的,不过老牛既然让他收着,他收好便是。随后老牛又用尾巴勾起巨蟒的身体,然后背着向山下走去。
此时天色已经黑了,林婉儿正一脸焦急的等着,刚刚山上传来地震山摇的动静她都听到了,因此心里非常担心鲁达的安全。
“林姑娘,让你久等了。”鲁达牵着老牛从山上走了下来。
“你怎么样,有没有哪里受伤?”林婉儿关心道。
“我没事,这都是巨蟒的血。”鲁达一声憨笑,指了指老牛背上的巨蟒。
“今天多亏了老牛,否则我们都走不出这大山了。”鲁达一脸感激的看着老牛。
因为林婉儿的腿受伤了,所以回去还是鲁达一路背着。此刻她看着面前男子,心脏像小鹿一样乱跳,毕竟她长这么大还没有和一个男人如此亲密过,对方今天那副勇敢的样子在她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鲁大哥,我……”回去的路上,林婉儿欲言又止。
“林姑娘,你想说什么就说吧,我一定会尽力帮你的。”鲁达像是看出了对方的心思一般。
“我父亲遭人暗害,现在身中剧毒,生命危在旦夕,能解他身上的毒,除了奇白果,还缺一种药材。”林婉儿解释道。
“什么药材,你现在受了伤,我去帮你找吧。”鲁达赶紧说道。
“鲁大哥,谢谢你,最后缺的那味药材就是这条巨蟒身上的蛇胆。”林婉儿看着老牛背上的巨蟒说道。
鲁达没有说话,他一直将对方送到镇上的林氏药堂。临走时,他从怀里掏出那颗银珠递到对方手中说道:“送给你。”
“鲁大哥,你知道这颗银丹有多珍贵吗?你真的将它送给我?”林婉儿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它再珍贵,也没有人命珍贵,如果它真的能救伯父的性命,我愿意把它送给你。”鲁达说道。
林婉儿看着鲁达牵着老牛离开的背影,她已经泪流满面了。
鲁达回到家以后,将巨蟒放在锅里熬煮了三天三夜,然后一股清香的味道扑鼻而来。
他盛了一碗端给母亲,待对方喝下去后,奇迹的事情竟然发生了。
一直瘫痪在床的黄氏突然觉得身体变轻,随即她尝试动了动两条腿,最后竟然站了起来。
这天夜里,鲁达还在家中睡觉,门外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他赶紧打开门一看,只见林婉儿一身狼狈,见到他后就急切的开口道:“快,快逃。”
林婉儿话没说完就晕了过去,他赶紧盛了一碗汤给对方喝下,片刻后,林婉儿终于醒了过来。
“发生什么了,你怎么会受这么重的伤?”鲁达问道。
鲁达和林婉儿赶紧走出去一看,只见一个老头双眼血红想要杀过来,不过却被老牛拦在了外面。
“可恶的人类,今天你们都得死。”那老头双手抓住老牛的独角,直接将老牛扔了出去。
“砰!”地下被砸出一个深坑,那老头向鲁达看了过来,发出令人窒息的笑声。
“爹,你快醒醒!”林婉儿看着对面的老头哭喊着。
听到林婉儿的声音,老头脚步一顿,可是下一秒眼中的红光一闪,一只手直接将鲁达举过头顶。
“爹,不要!”林婉儿大声喊道。
那老头神智有些迟疑,可还是将鲁达扔了出去。就在鲁达要摔在地上时,老牛却跑过来将他接住。
“谢谢你,老牛,你又救了我。”鲁达感激的说道。
“主人,他已经被巨蟒夺舍了,我现在身受重伤,不是他的对手。”这时候,老牛突然说话道。
“老牛,是你说话吗?”鲁达有些吃惊,他没想到老牛还会口吐人言。
“没错,是老牛在说话。这条巨蟒在山中已经修炼千年,本来它吃了那颗奇白果就可以化作人形,可是……”老牛解释道。
鲁达听完终于明白了,原来老牛本是天上老君的坐骑,有一日老君让他看管奇白果,结果它打了一个盹,醒来就发现奇白果被偷了。
老君发现后,算出奇白果是被修炼千年的巨蟒精所盗,于是为了惩戒老牛,老君将它打入凡间。
老牛等的就是巨蟒精化形的那一天,趁对方最虚弱时,抢回奇白果,取出巨蟒精的千年内丹回到老君那里将功补过。
可是这巨蟒精实在太阴毒了,他为了修炼,竟然用自身精血催熟奇白果,这也导致了山中很多动物都被毒死,连人类也遭了殃。
不过林婉儿盗取奇白果还是被巨蟒发现了,幸亏被鲁达和老牛所救。
林婉儿从小跟着父亲学医,知道巨蟒身体中的蛇胆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材,她想带回去炼制药材,解救更多身患恶疾的百姓。
那天她将奇白果带回去以后,熬成了一锅汤,父亲和城中患病的百姓服用后身体果然好了。
可是当她把那颗巨蟒的银丹拿出来时,银丹却一下飞入林啸天的口中,接下来林啸天就像变了一个人一般,时而清醒时而魔怔。
巨蟒精夺舍后,知道老牛现在身受重伤,于是便赶来报仇了。
“青牛,你三番两次坏我好事,如果不是看老君的面子,我早就将你吃了。”巨蟒精怒喝道。
“巨蟒,你作恶多端,即便化作人形,也成不了仙,休要执迷不悟,快随我回老君那里受罚吧。”老牛看着对面的巨蟒精说道。
“桀桀桀桀……”巨蟒精一声阴笑,它愤怒不甘的吼道:“我本想用自己的本体化形,是你们逼我走了夺舍这一步,如今我千年道行毁于一旦,我要你们生不如死!”
“巨蟒精,你真的以为我拿你没有办法吗?”老牛呵斥道。
“哼,青牛,我这副躯体可是人类的,你可想好了,我要死了,他也活不了。”巨蟒精有恃无恐的冷笑道。
老牛回头看着鲁达说道:“主人,老牛要走了,今后要不能陪着你了。”
“老牛,不要!”鲁达看着老牛飞到空中,他已经猜到对方要做什么了,于是拼命的阻止道。
老牛飞到空中后,身体被金光笼罩,随即极速旋转起来。等到金光消失后,老牛变成了一个金刚圈飞到巨蟒精的头顶。
“啊!不要!饶命!”金刚圈射出一道光芒,穿透了林啸天的身体,只见巨蟒精的元神直接被打了出来,随后被吸进圈中。
当巨蟒精被老牛收服后,那金刚圈又变回老牛的模样,它站在云端上说道:“鲁达,你孝顺善良,老牛今日赐你一桩姻缘,以后好好生活吧。”
“老牛,有机会回来看看!”鲁达冲天上老牛喊道。
老牛从口中吐出一颗丹药,只见那丹药被送进林啸天的口中,很快对方就醒了过来。
“多谢大仙!”林啸天和林婉儿对着天上的老牛跪拜道。
“你们父女济世救人,功德无量,老君特赐仙丹,望你们今后救助更多受苦受难的百姓。”老牛说完,留恋的看了一眼人间,随即飞回九重天兜率宫向老君复命去了。
鲁达和林婉儿一起经历这些磨难后,两人情投意合,没过多久便挑了一个良辰吉日成亲了。
自这件事以后,鲁达也放下了屠刀,和林婉儿一起上山采药,济世救人,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学问的君主之一,他治学态度严谨,从不人云亦云。为了考证“囊萤”能否照明读书,在行军途中,他曾让人捕了许多萤火虫装在白绫袋子里来试验,结果发现所谓“囊萤”读书,不过是对古人刻苦学习的夸张之词。
康熙皇帝有学问,治学态度严谨,这与他的启蒙老师知识渊博、教学有方和对学生要求严格是分不开的。
康熙皇帝的父亲——顺治皇帝,是个有远见的人,他希望将来继承他帝位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决心从小就对其进行严格教育和培养。这就需要为儿子物色一个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品德高尚的老师。为此,他把朝中的大官扳着指头算了一遍,不是有才无德,就是有德无才,没有中意的。
有一天,顺治皇帝大宴群臣。酒过三巡,菜上五味,他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诸位爱卿,为什么你们的耳朵大,我的耳朵小?”文武百官听了,一个个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抓耳挠腮,不知如何回答。
正当人们着急的时候,忽然从离皇上老远的地方站起一个人来。此人是谁?就是掌管御书楼的彭而述,河南邓州人氏。
彭而述走到顺治皇帝的案前跪下奏道:“龙的耳朵小,象的耳朵大,万岁为龙,所以耳朵小;我们做臣子的为象,所以耳朵大。”顺治皇帝听了,认为彭而述是在故弄玄虚,哗众取宠,把脸一沉问道:“此话出于何典?”彭而述答道:“《古藏经》第十三篇。”
顺治皇帝马上命几个太监去御书楼,把《古藏经》第十三篇搬来查对。这《古藏经》是刻在竹简上的,单这部第十三篇就有三百斤重。《古藏经》第十三篇搬来后,顺治皇帝让彭而述给他查找那段话。彭而述很快就找了出来,把个顺治喜得眉飞色舞,连声夸赞:“彭爱卿真是博学多才!”当场封彭而述为翰林院大学士。
顺治皇帝了解彭而述的品德,又发现他博学,心中大喜。宴会以后,顺治皇帝把彭而述召到后宫,让皇后亲自给彭而述敬茶,并对皇后说:“这位彭爱卿学问可大了,连《古藏经》他都读过,就让他教咱那皇儿吧!”皇后听了,喜出望外,就要去叫太子来拜师。彭而述连忙拦住说:“臣才疏学浅,只怕不能胜此重任,误了太子,可是大事啊!”彭而述是在有意推辞。因为他知道教一个太子,比教上万个学生还难。太子从小娇生惯养,是豆腐掉在灰窝里——吹不得,打不得。一点儿不称他的心,在皇帝、皇后那里告了状,弄不好自己就得脑袋搬家。若是处处顺着太子的性儿,让他随心所欲,虽然可讨得太子的欢心,等他登了基,自己可以青云直上;但若把太子教不好,一来负了万岁与娘娘的重托,二来将来成了个昏君暴主,天下百姓遭了殃,自己定要受万世唾骂。
皇后看出了彭而述的心思,就对顺治皇帝说:“万岁,咱那皇儿任性得很,若不立个规矩,彭爱卿咋管教他呢?”顺治皇帝连连点头说:“对对对,是得立个规矩。彭爱卿,你就写几条吧!”彭而述听皇帝、皇后这么一说,才放下心,只好谢恩受任。
彭而述下去后,立下约法三章:师生间免去君臣大礼,行师生礼;学生不好好读书,老师有权予以处罚:太子读书的用具自取自放,不准宫女代为取放更不许与宫女嬉戏玩耍。写毕送到皇宫里,皇后看了,“哼”了一声,把它扔给顺治皇帝,说:“有个规矩就是了,何必认这么真呢!”顺治皇帝没吱声,只是点了点头。
顺治皇帝命人在东宫书院建造一座拜师台,亲自择了黄道吉日,让太子沐浴斋戒三天,到圣庙祭了孔圣人后,举行拜师仪式。彭而述坐在拜师台上的檀木太师椅上,沿台阶排列十八学士,鼓乐礼炮齐鸣,十八学士唱《劝幼篇》。然后,由左右二丞相引皇帝皇后携太子拾级而上,让太子向彭而述行三拜九叩大礼。最后,顺治皇帝宣读“约法三章”,盖了御印,交与彭而述。
皇后不见太子回来吃饭,心里非常牵挂,就亲自到东宫去看个究竟。不看则罢,一看,皇后心中大怒:好你个大胆的彭而述,真的让太子给你下跪,这还了得!于是,她把脸一沉,拉起太子边走边说:“我儿读书是君,不读书也是君!”彭而述针锋相对地顶了一句:“读书是明君,不读书是昏君!”皇后一听更火了,回头怒斥道:“你大胆!竟敢顶撞本宫!”说罢,气呼呼地拉着太子走了。彭而述望着皇后走出门去,不仅不送,连句送的话也没有,他实在气极了。
彭而述气还没平,正坐在那里等候皇后发落,两个黄衣太监匆匆前来宜旨:“娘娘千岁宣东宫讲官进宫!”彭而述没好气地说:“遵旨!”心中想:进宫怎样?也不过人头落地罢了!于是昂首挺胸,跟随太监进宫。
到了宫门口,只见皇后笑盈盈地走下台阶迎接彭而述。彭而述猜不透皇后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气愤地说:“我来了,要杀要剐随你的便!”皇后一听,非常抱歉,忙说:“爱卿说哪里话来。你严格管教太子,是为我们好,怎么能杀你呀?都怪我一时冲动,伤了爱卿。回宫后,万岁训斥了我。请你来,是向你赔情道歉的,爱卿,你原谅我这一遭就是。”彭而述见皇后这般虚心,也就不再计较,忙说:“哪里,哪里,是臣冲撞了娘娘千岁。”皇后说:“别说了,万岁请你吃早膳,正等着呢。”说罢,引彭而述去吃饭。彭而述随皇后来到皇帝吃饭处,只见顺治皇帝正坐在饭桌边训斥太子。彭而述进去后,顺治皇帝让彭而述坐在他的左边,让皇后坐在他的右边。开始吃饭了,他却让太子跪在彭而述面前读书。
从这次以后,太子再也不敢贪玩了,规规矩矩地读书,长进很快。
后来,顺治皇帝又请彭而述吃饭,皇后和太子陪坐。席间君臣二人谈论起楚汉相争的故事,当彭而述讲到楚霸王“坑秦降卒二十万”的时候,太子突然反问老师二句:“二十万秦兵能规规矩矩让人活埋吗?”当下把彭而述问得张口结舌。皇后忙训斥太子;“你能这样质问老师吗?还不跪下道歉!”彭而述急忙拦住说:“太子没错,不能罚跪。他不肯人云亦云,难能可贵,来日定是有道明君。”顺治皇帝点点头说:“是啊,朕就不赞成那些听风就是雨的人。”彭而述把太子拉到身边真诚地说:“学问,学问,只学不问,等于胡混;边学边问,才能使知识加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呀!”这位太子,就是继承顺治皇位的康熙皇帝。彭而述死后,康熙皇帝为了纪念他的启蒙老师,特让画工绘了一张《跪师图》,挂在邓州彭而述的祠堂里。
唐代晚期,在成都,有一人叫击竹子。看这名字,还以为是个大师或者道长,但实际上击竹子非僧非道,非商非文,他其实只是一个乞丐。
击竹子大概三十来岁,常年在一家酒馆里,他手中拿着两节竹子,互相击打,作为配乐,然后自己再唱歌,等于说他自己配乐,自己唱歌,以此来问别人要些钱。
击竹子唱的歌,不是来自于诗经,也不是汉乐府,更不是唐诗,而是自己写的词。这些词写得不赖,很符合道家的意思,在当时也算受欢迎。所以,他每天也能挣到不少钱。
击竹子挣了钱后,就会买酒喝,他的钱基本都用在了喝酒上。当地人都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是谁。
其实,本来击竹子有名字,但因为他击打竹子唱歌,颇有名气,所以人们慢慢都叫他击竹子了,反而忘记了他的真名。
就这样,过了十多年,击竹子还是靠击竹唱歌挣钱,喝酒。
有一天,击竹子拄着拐杖,慢慢地去东市卖药材的黄家,对黄老爷子说:我知道黄老爷喜欢道,也很仗义,这些年你也一直在坚持,扶危济困,很不容易。现在,我有事想求黄老爷帮个忙,不知道是否可以?
黄老爷一听,忙问:究竟什么事,你尽管说,我肯定尽力帮你。
击竹子就说:黄老爷也看出来了,其实我是个乞丐。我每天晚上都在北门外七里亭的桥下睡觉,已经很多年了。之前一直没事,现在总觉得不对劲,再加上我病得厉害,所以我恐怕活不过明天了。如果我死了,希望黄老爷可以把我火化了。只要火化就行,不用埋葬。
黄老爷觉得奇怪,就问:为何不埋葬呢?若是不埋起来,火化之后还需要做什么吗?
击竹子没有回答第一个问题,只是接着说:火化需要不少木柴,我这里有两贯钱,留给黄老爷帮着买木柴用。记住一点,火化的时候,不要碰我的心脏,哪怕火化后,也不要碰我的心脏。切记,切记,我就这么一个要求,到时候,即便我死了,也会报答你。
于是,击竹子把两贯钱放下,转身要走。
黄老爷不肯,把两贯钱拿起来,塞给击竹子。但是,击竹子没有要回这些钱,坚持把钱放下,然后自己走了。走的时候,他步履蹒跚,似乎很艰难。
第二天上午,黄老爷到了北门七里亭的桥下,果然看到了击竹子,他正睡在干草堆上呢。
击竹子一看黄老爷来了,慢慢地起来,谢了黄老爷来看望他。他没有站起来,然后又说:我病得太厉害了,已经起不来了,请黄老爷恕罪。
然后,击竹子又转头,摸了一个包裹出来,里面是二斤黄金,是击竹子几十年攒下来的钱,也是他全部的家当了。他把包裹给了黄老爷,又交待说:我昨天已经说过了,火化前或者火化后,不要让人碰我的心脏,就这么一个要求。切记,就这一点,我死后,必定会感恩黄老爷,报答黄老爷。
击竹子又说了一些让黄老爷郑重的话,然后便闭上了眼睛,去世了。
黄老爷一看,忍不住也哭了,哭完后,他又看着击竹子,叹气了一会儿。于是,他离开桥下,到外面找了人,准备棺材,换了衣服,把击竹子尸体放到棺材里,然后抬到郊外,买了木柴,准备火化。
一切准备妥当,黄老爷带着一些人,亲自祭拜了击竹子。
祭祀完毕,那边木柴已经架好了,于是,众人把击竹子连同棺材,放到木柴上,开始点火,火化击竹子。
此时,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只见林中的鸟儿开始都叫了起来,棺材里也发出一股奇异的香味,散播开来。大家闻到了,听到了,黄老爷也是。他开始觉得,这击竹子不简单。
到了晚上,木柴和棺材都烧尽了,击竹子的尸体也已经烧成了灰烬。然而,神奇的是,他的心脏却没有烧完。眼瞅着心脏一点点被烧掉,结果快没有的时候,心脏又慢慢恢复了,其大如斗。
这下,黄老爷开始害怕了。
如果说击竹子被火化的时候,出现了鸟叫异香还可以说是巧合,那么,此刻他的心脏烧不掉,还能变这么大,那肯定就有问题了。不是魔怪,就是妖精,至少黄老爷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黄老爷把击竹子的心脏收了起来,放在袋子里。
回到城中,黄老爷赶紧叫来几个仆人,让他们拿着棍子,把击竹子的心脏给打碎。众人刚把心脏打碎,只听到地动山摇的声音,好似火药爆炸,又好像雷霆万钧,当地人和马、牛羊猪等动物都吓到了。
接着,天空出现了巨大的焰火,似乎云朵着火了。而这片焰火,似乎就在人们头顶上,很近,但又觉得遥远。
没多会儿,声音消失了,只见焰火之中出现一个小人,只有一尺多长,仔细一看,正是击竹子。只见他好像一道烟气,冉冉升空,一边升空,一边打着竹子,和生前一样。不一会儿,击竹子就不见了。
黄老爷一看,知道击竹子已经成仙了,他连忙跪下磕头道歉。回头再看袋子里的心脏,里面已经空了。
看到的人纷纷跪拜,交口称奇,但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其实,击竹子是个活神仙,他来下界是为了历练。在成都几十年,他见识到了许多好人、坏人,但是唯有黄老爷是个纯粹的好人,可以信赖。
病死以后火化,就是击竹子飞升之时,只是当时火化者不多,大家都希望保全尸骨。因为被火烧尽,古人认为是一种酷刑,叫挫骨扬灰,但他又必须要火化,所以他找到了黄老爷。
因为死后火化,必须要彻底打掉心脏,击竹子才能升天,所以得找个靠谱的人,来完成这个任务。
击竹子知道,如果别人来做,会很麻烦,影响自己成仙。
因为,若是他交待别人不要打碎心脏,别人看到他的心脏不灭,很可能会有所图,那样他就没法成仙了。若是他交待别人打碎心脏,别人很可能真会听话。而且,自己交待后再打碎心脏,就不灵了,也会影响他飞升。
但若是黄老爷看到他的心脏不灭,肯定以为他是妖怪,也就肯定会动手打碎心脏。所以,他先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交待黄老爷,不要打自己的心脏。这样,等到黄老爷看到心脏不灭时,为了百姓安全考虑,还是会打碎心脏。
这样一来,既能试探出黄老爷具有大爱之心,又可以保证自己能成仙。当然,黄老爷也受到了好处,他更加富有,而且长寿,终身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