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是一个常见的、非特异的、涉及范围很广的症状,可为多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或伴随症状,需要与持续6个月及以上、不易缓解的慢性疲劳进行鉴别。
焦虑抑郁常使人感觉疲劳
焦虑是在面对或有或无的灾祸、重大事件时,身体为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复合情绪反应。过度担心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是焦虑的核心症状。临床上,可用焦虑评价量表来评定焦虑水平。
抑郁的核心症状主要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乐趣丧失,患者还会出现睡眠紊乱、食欲下降、性功能减退和其他非特异性躯体症状。抑郁症评价量表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抑郁情绪以及其严重程度。
抑郁与焦虑往往同时存在,而慢性疲劳者随病情进展可有注意力减退、精神疲劳、抑郁、焦虑等症状。在门诊,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主次症状,结合量表来评价和鉴别。
积极调整预防慢性疲劳
在大多数人看来,疲劳就是干活太多了,缓解疲劳状态似乎只有减少家务和工作一个方法。其实,有些看似使人更忙碌的方法,反而能有效缓解疲劳。
2.适当参加体育和娱乐活动。合理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缓解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疲劳。
3.负性情绪和心理困扰随时可能在生活中出现,我们要寻找合适的途径解决,合理宣泄不良情绪,而不是一味逃避或者胡思乱想。例如,可以向朋友倾诉内心的痛苦,或者在自己的房间大哭一场,使不良情感得以宣泄。
4.出现心理困扰时,可向心理医生咨询。心理咨询被誉为“温柔的精神按摩”,当困扰得以解开,消极情绪也会烟消云散。
缓解慢性疲劳中医有办法
慢性疲劳属于中医学的“虚劳”“郁病”等范畴,针对这些情况,中医药有不少防治手段。
中医认为,慢性疲劳的病机多与脾虚、肾虚、肝实有关,且多虚实并见。基本治疗原则为补脾、益肾、泻肝。可选用红参、黄芪、白术、枸杞子、淫羊藿、川芎、郁金、丹参等组方。红参、黄芪、白术补中益气、健脾和中以补脾虚;枸杞子、淫羊藿补益肾气、滋阴助阳以补肾虚;川芎、郁金、丹参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以泻肝实。诸药配伍,补泻并用,虚实同调,三脏合治,共奏补脾、益肾、泻肝之功。
拔罐可取脊背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行走罐法、闪罐法,以背部潮红为度。
中药与针灸联合应用,可较好地缓解疲劳的自觉症状,改善患者体质虚弱的状况。随着疲劳症状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身心压力等也会有所改善,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如果您在生活中出现了无法缓解的慢性疲劳,可以到正规的中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