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支援部队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并且成为继海陆空火箭军之后的我军第五大军种。那战略支援部队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神秘部队,又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单独成军呢?从战略支援部队的臂章图案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一二,除了与其他军种共有的八一五角星和麦穗图案之外,在最中间是电子云和卫星轨道,以及象征支撑作用的三角箭头,这从一个侧面表达出战略支援部队偏向于电子战以及卫星侦查等任务。
事实上战略支援部队的主要任务确实与臂章图案高度相符,主要执行三部分作战任务:
第一是情报工作,和平时期通过分析国内外资料和电视书报以及派遣特工人员,获取潜在战略对手的资料以及有用信息,为我军战略部署和针对性武器研制提供情报支撑。战争时期战略支援部队则需要通过无线电侦查、战略雷达、卫星拍照成像等为部队提供战略层面的支援。
▲网络战情报部队
第二个则是电子对抗工作,这其中就包括地面车载电子对抗装备和空中的电子对抗飞机等等,主要负责对敌方境内的雷达和无线通信网络进行干扰和压制,使其上下各部队之间难以进行远距离通信,上级命令难以上传下达,作战效率和军事行动步调将会严重打乱。
▲电子对抗部队
第三个则是进行心理战,通过传单、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资源以及专门的心理战车辆和心理战飞机,制造不利于敌方的宣传工事,削减其战斗意志,分化瓦解敌方统一的抵抗阵营,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我们可以看见,战略支援部队不同于陆海空火箭军的实体打击,它更多的是讲究从情报和精神上战胜对手,因此把之前属于总参谋部的情报侦查以及属于各军种的电子对抗部队单独提出来组建一只专用的战略支援部队是非常合理并且意义重大的。专门的战略支援部队可以将这些分散在各单位的力量结合在一起,集中使用,不仅能够提高使用效率,还可以统一指挥,哪里需要支援哪里,绝对是神来之笔!
反观美军在战略支援方面的建设,他们的陆海空以及海军陆战队相互掣肘,仅仅情报侦查就有好几套体系,而在卫星侦查方面则海空军则分别建设了两个不同的系统。在电子对抗方面,各军兵种的力量也是极其分散,一到战时要集中使用也因为指挥体系不一致而困难重重。从体制上来看,我军单独设立战略支援部队已经领先美军至少十年,但是从电子战武器和情报获取手段来看,我们仍然有差距,不过有了战略支援部队的助力,这些差距都会慢慢赶上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