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意见30条举措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这份《意见》十分详细,从四大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服务保障举措,并且从消费端、生产经营端、市场秩序端三方面入手,增强消费信心,提升消费意愿,加强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

最高法此次发布的《意见》有哪些亮点?

30条具体措施如何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对于“霸王条款”、消费欺诈等顽疾

将如何严惩?

带着这些问题

进入今天的一问到底

01

意见有何亮点?如何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此次最高法发布的《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都有哪些亮点?如何才能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最高人民法院也进行了权威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意见对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作了全面规定,涵盖消费端、生产端和市场秩序等方面。

在消费端,着力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针尖上的安全”。严厉整治“霸王条款”、消费欺诈、预付式消费“套路”消费者等消费领域顽疾。通过加强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在生产端,依法保护企业产权、经营自主权和知识产权,鼓励公平竞争、科技创新,发挥供给侧对消费的支撑引领作用。

在市场秩序方面,维护诚信、公平、高效的市场秩序,助力加强消费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经营者诚实守信经营,保障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02

如何有力保障新业态下的消费者权益?

网上消费已经成为群众生活中常见的消费方式,但消费者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多,比如,快递商品丢失、毁损怎么办?已拆封的商品还能“七日无理由退货”吗?针对新业态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促进消费发展,最高法又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意见围绕服务和保障全面促进消费这一宗旨,从多个角度规定了新业态下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促进消费发展方面的举措:

一是依法妥善认定直播间运营者责任,明确网络餐饮服务平台经营者与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定情形。

二是明确了不得以商品已拆封为由主张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电子商务经营者作出更优承诺的,应当遵守。

三是明确因快递人员擅自使用快递商品、违规打开快递包装、暴力分拣快递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导致快递商品丢失、毁损,消费者请求赔偿损失的,快递服务提供者不得依据免责条款提出免责抗辩;经营者向消费者盲发快递的,消费者有权依法请求无条件退货。

四是要求把握好平台经济发展中的“红绿灯”,稳定发展预期,激发投资活力。

五是服务培育新型消费,助推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助力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发展。

03

如何进一步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个人信息安全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意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明确规定,经营者处理敏感个人信息、跨境转移个人信息等行为应当取得消费者单独同意,不能以获得概括同意为由进行免责抗辩;

经营者不得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在消费者撤回同意后应当停止处理或者及时删除消费者个人信息,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征得监护人同意;

经营者不得以消费者不同意处理个人信息为由拒绝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经营者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过错推定责任,如果经营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

04

对未成年和老年消费者权益有何特别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实践中,未成年和老年消费者的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意见对加强未成年和老年消费者的权益作了特别规定。

意见明确了学校、托幼机构等单位食堂对于确保食品安全的责任。

针对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大额直播打赏等问题,意见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违反法律规定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网络直播服务,收取充值费用、接受直播打赏的,消费者有权依法请求返还游戏充值费、打赏费。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通过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的,消费者有权依法请求返还该款项。积极营造健康、清朗、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网络环境。

为保护老年消费者权益,意见明确规定,通过夸大宣传、虚构治疗、保健、养生等功能构成欺诈,消费者有权依法请求生产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经营者诱导老年消费者购买不符合其需求或者明显超出其需求范围的保健食品等商品或者服务,致使合同显失公平的,消费者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05

促进消费如何进一步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最高法发布的《意见》,一方面是要加强为消费者保驾护航的力度,另一方面也为促进消费。那在促进消费方面,人民法院又将如何进一步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呢?

最高法介绍,《意见》就进一步提升司法服务水平提出了五方面要求,涵盖了准确适用在线诉讼规则、完善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衔接机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等内容。

THE END
1.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措施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向消费者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向责任者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协会在接到投诉后,将消费者投诉的问题转交到被投诉单位,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问题的处理与答复。飞花似梦 2024-09-25 02:31:16相关...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87QFk344y48x.html
2.央行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为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机制,保护金融消费者长远和根本利益,人民银行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制度”决策部署,制定并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2...https://wap.eastmoney.com/info/detail/202009181640901484
1.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措施有什么消费者可选择向其所在地区或责任方所在地消费者协会投诉。收到投诉后,协会会转交给被投诉方,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给出回应或请求相关行政部门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理。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措施有什么 若消费者遇到侵权问题,他们可以选择向消费者所在地区的消费者协会提起投诉请求...https://www.66law.cn/laws/3053374.aspx
2.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全文)10.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即“1+1”的双倍赔偿。你觉得是否合理? A.合理 B.不合理 100%80%60%40%20%0%89%合理不合理11%合理不合理 ...https://www.99xueshu.com/w/qn2wwu0b0d2f.html
3.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2015年9月24日江西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消费者的权利 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特别规定 第四章 国家保护 第五章 消费者组织 第六章 争议的解决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http://scjgj.yingtan.gov.cn/art/2021/6/4/art_2557_1104391.html
4.消费者权益保护年度工作总结(通用16篇)难忘的工作生活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段时间里,相信大家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好好写写工作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指导将来的工作吧。你所见过的工作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年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消费者权益保护年度工作总结 篇1 ...https://www.ruiwen.com/zongjie/4856185.html
5.浅谈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精选8篇)结语:网络购物中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法规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树立消费者信心以及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建立平衡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有效地限制、避免欺诈和不公平商业行为的出现。所以,在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的保护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当采取措施完善相关立法,改善网络消费环境,加强监管,构建合理有序...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0564ohs.html
6.维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总结(通用25篇)通过此次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竞赛活动,使xx分行全体员工认识到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同时这次活动也全面提升分行员工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提高了xx分行整体服务水平,为分行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 维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总结 篇7 为推动xx银行业健康发展,营造和谐、诚信的金融环境,配合全市开展 “和谐金融,诚信服务...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2842701.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条 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 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18084
8.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方式有哪些?专家导读 可以通过协商、投诉调解以及行政申诉的方式来维权。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的解决方式。 https://m.64365.com/zs/95462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