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个礼拜弄死两只猫了……”虐杀动物卖视频形成地下产业链
半月谈记者张奇志舒静宋佳许舜达
血腥视频按G售卖,
有些“一分钟一块钱”
“下午买了一只猫,先用手机数据线抽,再用针扎,最后用筷子捅死。”在一个虐待动物的群里,有人以炫耀的口吻讲述其恶行。
一名反虐待动物志愿者提供给半月谈记者足足130GB的虐猫视频,另有虐狗视频60GB。记者从志愿者统计的表格中看到,仅今年4月至10月间,他们就在互联网上搜集到100多起虐杀事件的记录,地点涉及21个省份,虐杀行为包括活埋、剥皮、火烧、水烫、挖眼等。
据介绍,此类视频单部价格从2元到10元不等,打包价从30元到几百元不等。有卖家表示,一般价位是40元200条视频,且赠送“最新系列”,“都是30分钟以上有头有尾的好货”。有些“原创”视频的售价会高到1分钟1块钱,时长从半小时到1小时不等。也有原创者称可以500元打包全部视频。
制作、贩卖视频,能获取不菲利润。据透露,有人一年能赚十几万元。
虐杀动物的视频除卖给个人外,也会出售给一些网站,供用户付费观看。价格往往根据虐杀手法的残忍程度和拍摄者资历来定。如果拍摄者是圈里的名人和红人,卖价就高;如果是刚入圈新人拍的,就相对便宜许多。
2
虐杀链条:组织化、专业化、隐蔽化
近年来,动物虐杀者人群越来越趋于低龄化,不少未成年人参与其中。他们制作、贩卖视频不止为赚钱,更为取乐和宣泄。有人花几万元买狗虐杀,就是为了“好玩”。
至于视频买家,其目的亦不同。这里面有倒卖获利者,有获取快感者,也有单纯猎奇者。
目前,虐杀动物视频买卖逐渐形成地下市场链条,并呈现组织化、专业化、隐蔽化等特点。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被虐杀的动物中有很多是流浪猫狗。一名虐杀者透露,视频中被虐杀的狗是在闲鱼上买的。在多家知名网站上,也可以轻松购买到活体动物。一名曾卧底虐杀群的动物保护志愿者说,大部分被虐杀的动物是由群组成员花钱购买的,“他们觉得反正是花自己的钱,想怎么处置别人管不着”。还有不少成员购买了虐杀动物的特殊工具和专业拍摄设备。
据了解,群组成员会不定期地举办线下聚会,一起虐杀动物,不少人还专门从外地赶到约定地点。“他们大多租用郊区仓库作为虐杀场所并拍摄视频,并与买家现场进行交易。”知情人士说。
3
遏制虐杀动物,守护善良根基
浙江理工大学动物法研究所负责人钱叶芳说,让青少年暴露在虐待虐杀动物的视频、图片、信息乃至现实场景前,对其尚未成熟的心智、认知、情感和价值观必将产生有害影响。“虐杀动物背后也反映出诸多问题,比如对青少年心理关怀的缺失等。”
“现行法律的不健全和惩处力度的薄弱,一方面导致平台法律责任不明确,平台加强监管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因成本低、获利高,虐杀者日益猖獗,进一步增大了平台监管难度。”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新闻发言人王静说。
钱叶芳认为,执法部门应根据现行法律文本和立法精神,依法禁止传播对动物实施的暴力信息。一方面整治网络平台,一方面打击制作、传播和贩卖者,以保护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不再遭受类似信息毒害,维护社会善良根基。同时,也要更多强调爱的教育,引导公众善待动物、善待他人,终止更多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