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能活多久复发难治临床新药来了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侵袭性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25%-50%,其治疗方案少、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生存期短的特点,令无数患者和家属“谈之色变”,也令不少专家“束手无策”、扼腕叹息。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近20年来,虽然不断有新药问世但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一线治疗地位始终未被超越;且一线免疫化疗仅能使约60%的患者治愈,仍有30%-40%的患者会面临复发或难治问题,这类患者治疗通常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预后差、生存期短,有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约20%患者对一线标准治疗原发难治(即治疗无效或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20%-25%患者会在一线标准治疗缓解后早期复发(治疗后2年内复发),部分患者会在一线标准治疗后晚期复发(治疗后2年后复发)。一线治疗失败,尤其是原发难治和早期复发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整体预后差、生存期短;而远期复发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相对预后较好。
出现复发难治的患者,当前二线化疗或自体干细胞移植效果欠佳。scholar-1研究发现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至下一治疗周期的总缓解率为26%,完全缓解率仅为7%,总体中位生存期只有6.3个月。
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新药进展
一、CAR-T
《2020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将CAR-T细胞治疗纳入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推荐中。CAR-T治疗能够让40%~50%的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获得长期的无病生存和获益。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基因修饰的细胞疗法,为既往经历多种治疗的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第一批获批用于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的为靶向CD19的自体CAR-T细胞。几项针对复发或难治性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的关键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靶向CD19的CAR-T细胞产品(如AxicabtageneCiloleucel、Tisagenlecleucel和LisocabtageneMaraleucel)的总有效率(ORR)为52%-82%,CR率为40%-54%。
其中AxicabtageneCiloleucel治疗复发或难治性侵袭性B-NHL的关键临床研究的最新随访结果显示,中位随访27个月后,仍有37%的患者为持续CR状态。目前这些CAR-T细胞产品已获批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2线治疗的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
目前针对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还在开展,有经济困扰的癌友可以通过申请有机会免费使用。
试验标题:靶向CD19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适应症:复发或难治性成年大B细胞淋巴瘤
主要入选标准
1)18周岁及以上成年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2)之前被充分治疗过,并且已经接受过至少2线治疗或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或进展
报名方式:zhaomu110120(微)
二、新型药物治疗
1.靶向CD19的单克隆抗体
(1)Monjuvi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效果显著,是一种新型人源化Fc结构域优化的溶细胞性CD19靶向性免疫增强单克隆抗体,已经于2020年8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Monjuvi是第一个获FDA批准用于一线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病情进展的r/rDLBCL成人患者的二线疗法。
(2)Loncastuximabtesirine(Lonca)是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包含一种靶向CD19的人源化抗体,该人源化抗体偶联于吡咯苯二氮卓类二聚物毒素上。LOTIS-2研究评估了Lonca单药治疗复发/难治DLBCL的疗效以及安全性,ORR为48.3%,CR率24.8%,PR率23.4%,中位PFS为4.9个月,中位OS为9.5个月,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
2.靶向CD20xCD3的双特异性抗体
(1)Glofitamab是由靶向CD20抗原的两个片段和单个CD3结合片段组成。
Glofitamab单药治疗在多线治疗耐药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患者中也可诱导持久的缓解(包括曾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ORR为51.6%,CR率为39.4%,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Epcoritamab(GEN3013)是一种皮下给药的CD3xCD20双特异性抗体。
3.靶向CD30的ADC
靶向CD30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维布妥昔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的I期/剂量扩增试验结果显示出不错的抗肿瘤活性,ORR可达57%,CR率为35%;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10.2个月和14.3个月,为预后不良的难治DLBCL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目前国内外已有个别研究证实ASCT联合CAR-T治疗R/RDLBCL比单纯CAR-T治疗有更高的持续缓解率,更多患者通过联合疗法获得了长期无病生存,给R/RDLBCL患者带来了治愈的曙光。
新药的出现带来的必定是治疗负担的增加,所幸是现在这些新的药物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癌友们可以通过申请有机会免费用:
1、F520联合F007治疗复发/难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2、BTK蛋白降解剂HSK29116在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受试者中的临床研究
3、重组人源化抗CD47单克隆抗体注射液F527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研究
4、口服双靶点抑制剂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