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9.07.10
粗纺梳毛机的技术发展与回顾(中)
徐锡新(上海第四纺织机械厂)
BC272型三联梳毛机是按引进设备测绘、仿造的。当时规定测绘、仿造必须按原样机进行,不得变动更改。因此,即使发现有不妥处,亦无法改进。
BC272型三联梳毛机经生产技术鉴定后,在大面积推广使用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机架不稳固、机器运转时车头晃动厉害等。既影响了粗纱的搓捻(假捻)质量,亦限制了出条速度。再如机件间的传动带都是平皮带。平皮带传动的缺点除了传动效率低外的最大缺点是机器运转中容易滑落;尤其在机器运动时更为明显。工作辊、剥毛辊等的滚筒体都是铸铁件,重量太重,保全、保养在做清洁工作时,上下抬扛非常困难。工作辊、剥毛辊的润滑件都是铸铁滑动轴承,机器运转过程中必须经常加油润滑,劳动强度大。
后来作了一些改进,如工作辊、剥毛辊和风轮等滚筒体的材质改用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铸铁滑动轴承改用粉末冶金的含油轴衬;锡林上的环形带改用三角胶带等。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操作和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无法改变车头机架严重晃动和辊子配置不合理的先天性缺陷。BC272D型三联梳毛机就是针对上述一些问题作的改进设计。
2.6BC272D型三联梳毛机
图6是BC272D型三联梳毛机的工艺机构组成图。这是上海第四纺织机械厂在BC272型三联梳毛机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从图6可看出BC272D型作了如下改进。
图6BC272D型三联梳毛机结构示意
2.6.1在胸锡林上增加一只剥毛辊
在胸锡林上增加一只剥毛辊A用于剥取初梳锡林上工作辊B的毛网,取代原来由转移辊C兼任的剥毛任务,以提高剥毛性能,避免或减少毛网在工作辊上的返回。
图7是BC272型三联梳毛机的工艺机构组成示意图。图中初梳锡林上配置4只剥毛辊,但有5只工作辊,其中工作辊3的剥毛任务是由转移辊来完成的。
图7BC272型三联梳毛机结构示意
这是一种特殊的组成结构。一般情况下不予采用。只有在机件的空间位置受到限制、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采用,BC272型就是属于这种情况。若在锡林上设置四组工作辊、剥毛辊时,则粗纱质量指标达不到工艺上的要求;若在锡林上设置五组工作辊、剥毛辊时,则空间位置容纳不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了此结构。但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剥取性能问题。剥取性能又与针布的配置和滚筒直径以及速比等因素有关。
(1)针布配置的影响
转移辊的任务是把胸锡林上的毛层输送到锡林上去,由于此时毛层中基本是呈块状与束状的毛纤维,单位面积的重量较重。为了有效地输送这些负荷较重的毛层,故对针布的要求是强度高、密度稀;剥毛辊的任务是:剥取工作辊上的毛网并要求剥取务尽,避免毛纤维产生返回。由于毛网负荷小,对针布的要求密度高,强度可低一些。
(2)滚筒直径的影响
梳毛机上采用的剥毛辊直径均小于工作辊,因为两只直径大小不同而线速度相同的辊子,其直径小的转速高,直径大的转速低。从曲率半径看,小直径滚筒更有利于剥取。
由于针布配置和滚筒直径的配置不当,影响了转移辊的剥毛。剥取性能差,造成了工作辊上的毛网不断地返回和挤压,损伤纤维,增加毛粒。影响产品质量。
2.6.2增加搓皮板的搓捻行程
BC272型三联梳毛机在生产技术鉴定时最大出条速度为25m/min.但实际生产中始终无法达到此数值,一般速度只能保持在20m/min左右。若提高出条(粗纱)速度,则搓捻质量达不到工艺上的要求。且车头机架晃动非常严重,无法正常开车。
为了提高出条速度并保证搓捻质量,把BC272D型三联梳毛机搓皮板的周长从原来的665mm和710mm分别增加到1050mm和1100mm。四组搓皮板中间各增加一根用于张紧和调节皮板间隔距的挺辊。上皮板中原来没有的(见图7):下皮板中从一根增加到两根(见图6)。
改进后BC272D型三联梳毛机车头的搓捻距离从原来的223mm增加到415mm。即搓捻行程增加了86%,使产量提高有了技术上的保证。
2.6.3改进机架结构提高车头稳定性
BC272D型三联梳毛机车头机架底部左、右侧各安装两只铸铁滑轮并用螺钉等紧固件锁定在地轨上(见图8),需要移车时松动紧固件。
图8BC272型车头机架
从图8可知它们间的接触为线接触。机器运转中,直立轴拖动四组搓皮板往复运动时,易使机架晃动,这亦是BC272型三联梳毛机的车速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
BC272D型三联梳毛机车头机架底部左、右两侧机架中间各安装两只滚动轴承并由芯轴压入支承。平时机架放置的地轨面上,滚动轴承不与地轨接触,而是留在地轨的凹槽中间(见图9)。移车时备有专用工具能非常方便地把机架拖出凹槽。因为机架与地轨间是面接触,故机器运转时车头晃动情况大为改善。
图9BC272D型车头机架
2.6.4改进传达带
BC272D型三联梳毛机传动设计时作了较大的改进。只要配套件能解决,平皮带一律改用三角胶带,凡空间位置允许,对于反向转动的平皮带亦改用三角皮带——齿轮传动结构。
改进设计后BC272D型三联梳毛机比BC272型的搓捻行程从原来的223mm增加到415mm(参见图6、7)。搓捻距离增加了86%;出条速度从原来的20m/min增加到28m/min,运转操作、保全保养条件明显改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7BC272E型二联梳毛机
图10为BC272E型二联梳毛机的工艺机构组成图。它是在BC272B型二联梳毛机(见图11)的基础上参照BC272D型三联梳毛机的设计方法,改进设计而成的(略)。
图10BC272E型二联梳毛机机构示意
图11BC272B型二联梳毛机机构示意
2.8BC272F型三联梳毛机
图12是BC272F型三联梳毛机的工艺流程组成图。这是胶南纺织机械厂在BC272型三联梳毛机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的。
从图12与图7比较可知两者的工艺流程基本相似,但BC272F型的胸锡林上有三组工作辊,剥毛辊比BC272型机多一组,其余相似。
主要改进如下。
图12BC272F型三联梳毛机机构示意
2.8.1加大胸锡林直径和增加工作辊、剥毛辊数量
胸锡林直径从492mm增加到850mm,上面的工作辊、剥毛辊从两组增加到三组,增强了对毛料的松解能力,有利于梳毛机分梳性能的提高。
2.8.2改进传动系统提高机件间同步性能
2.8.3改进轴套结构减少气流对流
BC272F型三联梳毛机工作辊、剥毛辊上采取带有挡风法兰边的轴套,中间安装滚动轴承取代BC272型上的铸铁滑动轴承,以减少机器运转过程中所形成的气流,使车间废毛和尘埃飞扬状况得以改善。
2.8.4改进和调整分割辊规格适应高支纱加工
BC272型三联梳毛机最初在浙江嘉兴毛纺织厂生产技术鉴定时,出条(粗纱)头(根)数为60头和120头两种规格。后来根据用户的要求,又增加了80头一种规格。随着钢丝簇绒技术(即后来的针刺法)的发展,造纸和低支地毯纱的加工,逐步不采用粗纱加工工艺,故形成了80头和120头两种分割辊规格。为了适应高支粗纱加工的需要,胶南纺机厂对分割辊规格的配置作了调整,采用120头和144头两种规格。适纺支数范围提高到Nm12~16。
2.8.5搓捻出条部分的改进
(1)末梳锡林通过传动带齿轮箱传动直立轴拖动四组搓皮板左右往复运动。
(2)末梳锡林通过变速器调控出条(粗纱)速度。
(3)四组搓皮板的下皮板中各增加一根挺辊,即从原来的一根增加到两根(见图12)。
(4)毛卷辊采用左右横动的卷绕机构,取代原来的导纱架横动机构,减少导纱架工作时所造成的不匀率。
2.9BC272G型二联梳毛机
图13是BC272G型二联梳毛机的工艺机构组成图。
从图13与图11比较可知,两者的工艺组成机构有两处不同。
图13BC272G型二联梳毛机结构示意
2.9.1后车部分改进
BC272G型二联梳毛机胸锡林直径从BC272型的492mm增加到850mm,工作辊、剥毛辊从两组增加到三组。增强了后车部分对毛料的开松能力。
2.9.2前车部分改进
(1)取消前车部分的胸锡林及其上面的两组工作辊、剥毛辊,并取消转移辊2。
(2)前(末梳)锡林上增加一只剥毛辊1取代原由转移辊2的剥毛任务。降低了前车部分的分梳能力。
2.9.3传动系统的改进
其余改进措施与BC272F型相似(略)。
2.10BC272H型四联梳毛机
图14是BC272H型四联梳毛机的工艺机构组成图。这是胶南纺机厂在BC272F型三联梳毛机的基础上设计改进而成。
图14BC272H型四联梳毛机结构示意
从图14与图12比较可知,BC272H型四联梳毛机比BC272F型三联梳毛机多了一整套锡林、道夫工作辊、剥毛辊等分梳元件。梳毛机的分梳能力大大提高,因此适宜加工高支粗纱。
BC272H型四联梳毛机采用一只17kW的主电动机,通过齿轮箱、长地轴等传动件拖动主机锡林道夫等各传动。喂毛机(斗)另有电动机和变速箱控制。针布配置见表7。
注:(1)表7中弹性针布为旧标准,即钢针号数×植针宽度(mm)×针布长(m);
(2)本表仅供参考,实际使用时要考虑原料、产品要求等因素。
2.11BC272W型四联梳毛机
BC272W型四联梳毛机是胶南纺机厂在BC272H型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其工艺流程与BC272H型四联梳毛机相似,工艺机构组成图略。主要改进如下。
(1)地轴传动的减速箱中加装电磁离合器,便于调控锡林间的传动。
(2)末梳道夫传动采用PIV无级器和伺服装置。可按工艺需要在设定范围内对道夫任意调速。
(3)加大盛毛箱容量,毛斗称重采用变频调速二次称重,提高称重质量。
(4)车头搓条机构中采用集中加油装置,安全方便。
(5)成纱出条机构无级调速。
经上述改进后的梳毛机使用性能和自动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注]由于当时生产、科研、管理等处于不正常状态,试验数据未能保管好,现本文只能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回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