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软尺,一把剪刀,一筐针线……一件合体的衣服便成了。随着时代发展,“一人一版”的私人定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在宿迁经开区黄河街道,有这样一家装修简朴的服装定制小店,一起来了解他的裁缝故事。
抚平、对齐、轻踩踏板,针线便有节奏地落在衣服上。在宿迁经开区黄河街道黄河菜市场北门,一个不起眼的店面里,42岁的张东风正在缝纫机前忙碌着。别看他年轻,却是一位有着20多年制衣经验的“老裁缝”。
张东风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是拜师学艺的,就那时候我记得很清楚,他们都学了三年嘛,我是学了一年零八个月,我就出师了。”
换个地方,一切便是从零开始,再次拿起剪刀,张东风又回到了刚接触裁缝时好学、爱钻的样子。2015年,张东风打算和朋友合作做服装定制。既然要做便要做好,于是两人相约前往上海深造,但这次上海之旅,让张东风和旗袍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东风说:“我们去上海十六铺,那里做旗袍很多。我看着他们挂的那一件件刺绣的旗袍,真的很美。那个时候我就想着,回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做一点这种高端的旗袍,展示一下东方的美。”
这一见,让张东风彻底爱上了旗袍文化。回来之后,张东风找来大量制作旗袍的视频研究学习,一看就是半天。如何剪裁,用什么面料?怎样的款式既能凸显旗袍的韵味又能贴合顾客的身材?从传统古法旗袍到海派改良旗袍,都靠张东风一点一点自学成才。
张东风说:“我都是自己摸索的。我都是把它有时候拆开看一下,然后自己再照样把它做起来,刚开始学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如今,张东风制作的旗袍已经成为店里的一块招牌。除了旗袍,从衬衫到连衣裙,从西装到羽绒服,不同种类,各种款式,都可以按照顾客要求做到“一人一版”。精湛的手艺让慕名前来做衣服的人比比皆是,也让张东风得到了不少顾客的认可。
穿针引线、量体裁衣,“裁缝”这个老行当看似呆板,里面却蕴含着最传统的文化,和从业人员的一颗匠心。现在,每年张东风都会外出学习,了解新款式,磨炼新技艺,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张东风也希望通过自己,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接触这个行业,将“裁缝”这个老行当传承下去。
张东风说:“其实我还想把旗袍做得更精致一点,我都是要去学习,再去学嘛,我也很想推广,老一辈像我们退休之后,你就找不到人再做这个行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