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巨结肠与不能正常排便有关。可分为特发性巨结肠症、软组织狭窄类型、硬组织狭窄类型、神经支配异常类型。主要见于结肠平滑肌广泛的持久的机能障碍或肠管的节律性遭到破坏导致顽固性便秘而引起。
关键词:巨结肠,部分结肠切除术,治疗
2.系统检查
2.1临床症状双眼大量褐色分泌物,鼻镜干燥,口腔少量牙结石,耳道大量黑色煤渣样分泌物,触诊腹部膨大,大量坚硬粪便,膀胱充盈。皮肤干燥,皮屑多,皮肤弹性差。
2.1实验室检查CBC:淋巴细胞18%↓,生化:GGT13U/L↑,AMYL2200U/L↑。
2.2影像学检查
图1-2可见高密度粪便充满整个结肠,结肠异常扩张,胃及前段肠管积气。未见阻塞方面的原因。
4.治疗与预后
4.1术前准备输液:纠正脱水,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补液调节体内酸碱度。麻醉:静脉推注丙泊酚6mg/kg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后,吸入麻醉维持麻醉。保定:仰卧保定,常规术部剪毛消毒。
4.2手术过程手术通路:患猫手术切口定于脐后2cm处,腹中线切口至耻骨联合处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剪开腹白线及腹膜暴露腹腔,出血处纱布块压迫止血。用浸有生理盐水的纱布垫于创口两侧以保护创缘,将网膜移开,显露结肠,沿结肠向前找到盲肠,向后找到结肠扩张较小处,用湿纱布隔离整个结肠以保护肠管防止肠内容物污染腹腔。结扎肠系膜血管:在盲肠,结肠起始部的肠系膜上找到回盲结肠动脉,沿此动脉找到结肠右动脉并在肠系膜处将此血管进行双重结扎,然后再结扎线中间间断血管与肠系膜。继续向下找到结肠中动脉,双重结扎,剪断血管。部分结肠切除:把粪便向结肠中间聚集,用一肠钳夹持回肠正中位置,另一肠钳夹持降结肠中端,切除大肠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切除后的两侧断端。肠管吻合:将回肠断段和结肠断段实施断端吻合。使用4-0PGA线单纯结节缝合,将游离的大网膜包裹住回肠-结肠。将手术部位洗净消毒后,去除纱布,将肠管还纳回腹腔。闭合腹腔:手术人员更换器械,连续缝合肌肉腹膜后,向腹腔内注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后缝合皮肤,根据伤口恢复情况,选择7-10天拆线。
4.3术后护理术后静脉补液5天,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及补充体液,按需要给予止痛剂,给予抗生素1周。术后12h给予少量清洁饮水,禁食3天。3天后开始给予少量高纤易消化处方量与AD罐头制作的流体食物,由稀逐渐加稠,逐渐恢复饮食,术后长期食用高纤易消化处方量。
4.4预后结肠切除术预后良好,可能会出现轻、中度腹泻。
4.5结果患猫术后第3天排少量前段硬末段稀软粪便,术后4-10天排成型软便,每天1次。术后半个月,患猫每天排1次成型软便。食欲与精神状态恢复正常,体重增长。
4.6小结结肠主要功能为吸收水分,其中升结肠与横结肠占主要作用,大部分结肠切除后,水分吸收能力减弱,术后患猫会出现粪便软化和排便次数增加现象。结肠疾病的愈合较小肠慢,且结肠内有大量的需氧菌和厌氧菌,渗漏、开裂、腹膜炎、局部缺血、狭窄等式结肠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好的愈合依赖于良好的血液供应,准确的黏膜对和,拉力适当的缝合和手术人员良好的无菌操作素养。猫的巨结肠症,结肠部分切除后,便秘可以控制,预后良好。而传统的保守治疗就该猫的病史来看,并未解决问题,预后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