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42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44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52
附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绿色商品羊生产和羊肉出口加工车间扩建项目
2、建设性质:扩建
3、项目建设单位:郓城XX集团法人代表:张勤成所有制形式:民营
4、建设地点:郓城县郓城镇、双桥乡、丁里长镇、张营镇和XX集团黄河食品有限公司驻地
建设规模:绿色标准化示范户100户,扩建羊肉出口加工车间3500平方米
建设期限:2005年
建设内容:扩建羊肉出口加工车间4800平方米,建动检室、质检室100平方米;引进增置自动化商品羊出口宰杀生产线1条,购置冷冻恒温柜13个,食品安全检测设备16台件;发展绿色商品羊示范户100户;技术培训2万人次。
5、项目申报单位:郓城XX集团法人代表:张勤成
6、投资规模:500万元
资金构成:中央财政拨款160万元,省配套144万元(含县配套32万元),市配套16万元,自筹180万元。
7、资金筹措:申请财政拨款3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60万元,省配套144万元,市配套16万元,自筹180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内,每个示范户良种羊饲养比例由现在的80%提高到100%,适龄母畜由现在的54%提高到70%,羔羊成活率由现在的65%提高到90%,成年羊商品率由现在36%提高到50%。当年育肥羔羊胴体体重达到16公斤以上,肉类总产量比现在年增长30%,养殖户人均牧业收入由现在的820元提高到1500元。年新增商品羊宰杀量33万只,年均销售收入6816万元,利润680万元,税收136万元,投资利润率73.52%,内部收益率34.72%,财务净现值1162.61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5.63年。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的促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和全县养羊业的发展,带动规模养殖户100户,发展养殖基地20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20元,增加就业人数280人,间接带动1.4万人就业。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
2、国家经贸委关于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意见
3、国家农业部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指导意见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菏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六大产业的若干意见
7、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8、省农开办、财政厅关于申报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有关要求
9、郓城县国民经济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10、郓城县统计年鉴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合理,技术可行,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XX集团公司为龙头,以3处良繁场为依托,以规摸养殖场、专业养殖户、千家万户饲养为基础的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业化生产新格局。
2、论证结论
项目原料资源充足,技术力量雄厚,产品销售市场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将加速XX集团公司养羊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对郓城县实现由畜牧大县向畜牧强县的跨越,力促畜牧业成为农业“老大”,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项目可以立项建设。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要求:“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