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冬季的天气总是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南方特别潮湿,北方特别干燥。这不仅让我们的身体感觉不舒服,还容易给生活造成不便,甚至滋生细菌和霉菌,危害家人的健康。
干湿失衡
让疾病多发
1、过于潮湿
冬季室内温度平均为20℃,人体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0~70%。过于潮湿的空气容易刺激松果腺体分泌出松果激素,能促使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的浓度降低,让细胞变得“懒惰”,整个人也会精神萎靡、倍感疲劳。
2、过于干燥
过于干燥的环境同样对我们不利,那会加快体表水分的流失,使皮肤干燥、皲裂。
室内相对湿度在40%以下时,容易使鼻腔粘膜受到刺激,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喉咙肿痛、声音嘶哑、牙龈肿胀、鼻内出血等症状。而且病菌滋生繁殖更快,患上感冒发烧的可能性增加。
让家庭变成细菌重灾区
有些细菌、霉菌喜湿,而有些则喜欢温暖的温度。不管你身处南方还是北方,家里的某些小角落都可能成为它们的温床,令人防不胜防。赶紧对照一下,看看你家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卫生死角”?
1、床垫
英国一项研究表明,一张三年没有清洗过的双人床垫,上面的细菌数量超过10亿,可能还有1000万只尘螨。
常见的感冒病毒、沙门氏菌等都是床垫的常驻客,潮湿的室内容易让细菌和霉菌加快繁殖。而干燥的室内容易扬尘,令这些有害物质挥散在空气中,引发感冒、哮喘、枯草热等症状。
2、地毯
地毯是常年藏污纳垢的地方,潮湿环境下极易发霉长虫。如果你有赤脚踩地毯、经常坐地毯,或者在地毯上放置个人物品的习惯,有可能被细菌感染。但鲜少有人彻底地清理地毯。
3、衣柜
刚买的黏合的衣柜板材都含有一定的甲醛成分,会不断向外界释放。衣柜内空间狭小又不常通风,一旦温度或湿度加大,甲醛浓度更高,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或呼吸道过敏等情况,所以要注意多通风。
4、鞋柜
一双穿过的鞋子,鞋底携带的细菌可能多达6600万,占全身携带细菌的87%,其中9种可引起眼部、肺部、胃部感染。
而在鞋柜里,多双鞋子常年混放在一起,冬季更易助长菌群繁殖,并传播到手和脚上。这提醒我们,要适时清理鞋柜,晒晒鞋子。
5、洗衣机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调查发现,使用超过半年的洗衣机,细菌超标率达到81.3%,寄生菌检出率超过60%。冬季人们洗衣频率下降,可能十天半个月也用不上一次洗衣机,再加上潮湿的空气,会令机器缝隙里藏匿的菌群规模不断扩大。
6、马桶垫
天气冷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套上了马桶垫,但多半会忽视马桶垫的清洗。有专家曾指出,32%的马桶上有痢疾杆菌,而马桶圈上附着的细菌数量是它的几倍,一定要及时清洗或更换。
实用小妙招
恢复室内干湿平衡
既然干湿失衡会带来这么多的问题,那么就想办法防潮或者除尘吧!其实有很多简单又实用的小妙招,能帮助我们摆脱烦恼,健康舒适地度过冬天。
1、变废为宝的旧报纸
把旧报纸平铺在衣柜、鞋柜底部,以及床垫、沙发垫和地毯下面,并且定期更换,能起到不错的防潮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报纸卷成筒状放入各种橱柜缝隙里,用以间隔衣物或杂物,避免发霉。
2、自制干燥剂
把洗衣粉或干燥的茶叶渣放入透气的纸袋或布袋当中,再放置于柜子或墙角,可以有效吸收潮气,并消除异味。泛潮的洗衣粉只要没有发霉,可以继续拿来洗衣服。
其他的材料比如干花、面粉等,也有相同作用。往枕头或被子里放一些,能抑制一部分细菌滋生,还能促进睡眠,但要注意及时更换。
3、通风晾晒选好时机
冬天天气再不好,适当的通风和晾晒也是有必要的。上午的9~11点和下午的2~4点温度适宜,适合开窗。一间50㎡的屋子需要通风15分钟左右。
晒衣服和被子则要选择晴天的中午,气温和阳光达到一天中的峰值,能够更有效地杀死被子里的螨虫。
老年之声转载编辑:李沛//责编:白晨//监制:曹畅
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高建忠说,无霜干湿分储电冰箱标准不但填补了国内外标准空白,也让消费者购买时可以有据可依,监管部门也能据此规范市场秩序。此次发布的无霜干湿分储电冰箱标准,对引领用户消费升级、增强对中国制造的信任感具有促进意义,同时有助于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早餐的“长相”:有粗有细、干湿搭配,根据早上人体的生理特点,早餐最好搭配易消化的“细”软食物和富含膳食纤维的“粗”食,以便于胃肠的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