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疏导十三行的交通秩序,荔湾区设置了拉货通道。
□专题撰文信息时报记者周秋敏马向新项仙娥邹捷张玉琴隋莹张建林钟俊峰成小珍
实习生陈虹霖张芬邵丽芳史丰瑶黄健芬
邓小娟梁玉冰李少佩刘恒英
通讯员彭淑芳
专题摄影信息时报记者萧嘉宁陈文杰黄亦民巢晓
实习生冯海泳向伟健
书记区长在行动
荔湾区:书记区长亲带队检查死角盲点
在黑点曝光当晚,区创建办、区城管局、区城管执法分局等职能部门,专门开展了包括曝光黑点在内的荔湾区创文专项整治行动,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在全区范围全面自查,行动中,清除卫生死角10多处,清运生活垃圾约5吨,粉刷墙面400多平方米,疏通下水道100多米,修缮门窗60多户。
周亚伟率领的检查组发现一处正在清运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他立即指示区城改办和街道在一周内整改完毕。在公寿里社区,周亚伟还特意查看了居民楼楼道卫生情况,嘱咐所属街道要加大力度,做好社区环境卫生工作。他要求举一反三,街道之间密切配合,部门之间加强联动,全面查缺补漏,确保不留死角和盲点。
唐航浩率领的检查组则对彩虹街党恩社区、十三行路和新光城市广场进行检查。他要求,自觉地将创新服务管理与创文迎检工作结合起来,借创文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取得实效。
越秀区:今日开会整治部署行动细节
记者昨日从越秀区了解到,创文工作会议曝光创文黑点一事,引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
今日,越秀区委书记武延军将前往辖区内的一些被曝光的创文黑点进行检查,并召开创文黑点整治现场会,对创文黑点的整治进行部署与指挥。据了解,此次越秀区辖内被曝光的创文黑点包括一德路沿街商铺占道经营、北京路步行街外围的机动三轮车非法营运,以及大佛寺广场的拆迁现场淤泥废渣堆积超过围墙等等。
已整改好的
地点:十三行批发市场
上午整治过,成效初见
作为老城区内的批发市场,十三行一直以来都因为商户占道经营,“野鸡车”、残疾人三轮车堵塞交通而广为市民诟病。记者昨日中午走访发现,虽然十三行人流依然密集,但道路交通却出奇的顺畅,未见有残疾人机动车和“野鸡车”停靠拉货或者拉客;而临街商户占道经营的现象较为少见,基本都在店面内经营,只有小部分批发货物占道,拉货的手推车堆放在人行道旁,但并未对行人过路产生较大影响。
地点:体育西路B出口
小吃街一个中午就消失
昨日上午,记者刚从体育西路B出口出来,就看到多家流动小摊贩在继续经营,贩卖各种小吃。叫卖声此起彼伏,卖的小吃有钵仔糕、牛杂、章鱼丸、凉面、汤米粉等等。各个档口都围着三四个人,热闹非凡。很多人坐在流动摊贩旁士多店提供的矮桌子上慢慢吃。使本来就不宽的小道,变得相当拥挤,地上随处可见食客丢弃的竹签、纸巾等垃圾。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时,刚好有城管在清理这些小摊档,一些小摊档的小吃车被城管清走了,流动小吃街已不见踪影。
地点:黄埔客运站附近文冲加气站
大堆垃圾被专人清走
被曝光的文冲加气站有成堆的垃圾,但记者昨日下午在这里没有发现垃圾堆,只有一个还算干净的垃圾桶。加气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己并不知道被点名批评一事,正门对面本来确实是有一大堆垃圾的,多是些一次性饭盒,“但是8月2日已经有专人过来清走了,所以你今天就看不到了”。
编辑点评
何时能不靠曝光?
但是,我们不由得再回想一下:假如没有“创文”的大考?假如没有媒体的曝光这些黑点是否就能一扫而光呢?昨日笔者仔细研读了曝光的黑点现状,发现无非是垃圾成堆、非法经营、交通秩序混乱、乱停乱放、公共设施破损缺失等旧习惯,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历年来都上黑榜的——十三行、濂泉路等。笔者认为原因总结为两点:1.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不力和不到位;2.人的素质有待提高,包括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公民素质、行业从业人员的经营素质、办事部门人员的职业素质。我们知道,“脏乱差”整治容易,维持良好状态却是个大难题。而从以上两个原因来看,整治和维护是靠政府部门,但若想维持好,却要靠我们每个人的自觉和自律。由此,笔者的美好愿望是:不用顶着“创文”的帽子、不用媒体的监督、不用政府的强制执行,“文明”可以随处可见。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