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续写(精选14篇)

老班长死了,我们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用过的珍贵的鱼钩收藏起来,想起了老班长对我们说的话。对!我们要坚强地活下去。抬起头,夜幕已悄悄降临,是的,还有很多路要我们走,我们要挺起胸膛,坚持走出草地。

休息了一夜,东方已经出现了鱼肚白,我把其他两个病号叫醒,晨风吹来,渐渐摩平了我们心中的伤痛。我们几个在附近拔了点野菜,煮着吃了。

离草地边沿约摸还有20多里路,要走出这20多里路不容易啊,我们几个都饿得面黄肌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倒下。

我们开始出发了,争取在这一天内走出草地。我们三个互相搀扶、互相勉励,我要拿命去拼,绝不辜负老班长对我们的期望。当我们走不动的时候,眼前浮现出老班长的身影;当我们被饥饿压得迈不了步的时候,耳边回荡着老班长对我们说过的话。草地里十分泥泞,而且稍不留心就有坠入沼泽的危险。我们尽管走得小心翼翼,还是一步三滑,我们几个被摔得鼻青脸肿的,可是我们把摔出的血一擦,“一定要走出草地,拼到底!”这是从我们心里迸出来的话,正是这句话使我们浑身充满了力量,让我们能一步步走下来。

走着走着,我们渐渐支持不住了。终于,我们相继摔倒在草地上了。“不行,爬也要爬出草地去。”我说。于是我们开始了艰难的爬行!1米、2米、3米……就这样匍匐前进,爬啊,爬啊,我们的手被荆棘扎得血肉模糊,钻心地痛,我们的脸上也伤痕累累,身上的衣服被划成一条一条的了。这些都不能使我们停下,我们爬呀,爬呀……也不知道爬了多久终于看到草地边了,也看到了前面的大家,我们几个高兴得哭了起来。“不要这样。”我安慰大家,自己却也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流泪。

走出了草地,多么不容易啊!我们三个偎依在一起,望着远方那还剩下半边脸的太阳。

缩写《金色的鱼钩》

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枞阳县城关小学五年级⑵班朱鸿绪

1935年秋天,在长征途中,由于生病跟不上队伍,指导员让老班长照顾我们。

我们的食物很快吃完了,怎么办?老班长在洗衣服时看到了鱼,便用针做了一个鱼钩,每天钓鱼烧鱼汤给我们喝。老班长自己却从来没吃一次。

没有营养,老班长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就在临终前,他仍把食物让出来。

为了纪念老班长,我们小心地保管好鱼钩,准备让这个长满红锈的雨钩教育革命后代。

【指导老师:童平香】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张坂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杜如清

1935年秋天,红军进入草地,3个同志落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我们靠着青稞面和野菜生活,很快就吃光了,老班长看着这样睡不着觉。

一天,老班长看见池塘有鱼,他回去做好鱼钩来钓鱼,这天,三个小同志吃个精光。以后,老班长天天都去钓鱼给三个病号吃。可是,老班长一点鱼都没有吃,只吃他们剩下的鱼骨头,和几根草根,这件事我知道后,很惭愧,他却说这个是我的工作。叫我不要把这件事说去。

一天又一天,快离开草地的边很近了。这一天,我们的精神都很好,老班长出去钓鱼后,就没回来。最后我们在一个水塘里找到他,这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了。我去钓鱼,回来给老班长吃,可是,当我把鱼塘送到他嘴边时,他却说;我不吃,你们吃了,走出草地,最后眼睛慢慢地闭上。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我把鱼钩包起来,想等革命胜利已后,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子子孙孙来瞻仰它,让老班长的品格留芳百世。

教学内容:

选自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文中的几种描写方法。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意义。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课文

(大屏幕出示一段文字:他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说一说这属于哪种描写方法?

2.你知道这描写的是谁吗?

3.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他也是1位英雄,他曾经挽救了3位年轻战士的生命。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位老班长。(板书课题:金色鱼钩。)

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1)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会发现课文很长,还记得我们过去学过的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吗?

3.学生汇报交流体会。

三、步步设疑,引入主题

1.老班长欣然接受了照顾伤员并带着他们走出草地的任务,但眼前就遇到了难题,请大家交流思考一下,他们遇到的难题是什么,并如何解决的?

(1)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难题就是缺少食物。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句“他就到处去找野草”让学生交流对于“到处”的理解。

(2)(大屏幕出示:眼前的难题让老班长整夜整夜______。)让学生补充并谈谈对“合不拢眼”的认识。

2.如何解决3个伤员的温饱问题成了老班长的心病,他终于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找出老班长想到了什么办法。

3.学生交流。(师相机板书:做鱼钩、钓鱼。)

“老班长想到的办法使我们每天总能喝上热腾腾的鱼汤,然而细心的我却发现了其中的一个秘密。”谁能说一说是什么秘密?

(1)学生交流,引出“回味”一词,让学生读一读句子,说一说“回味”的意思。

(2)接着问:当我看到老班长皱紧眉头把鱼骨头和草根咽下去时,我的心情如何。

(大屏幕出示: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咙,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3)你能通过朗读把“我”的心情和感觉表达出来吗?(指名朗读。)

(4)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5)如果你们是这位老班长会这样做吗?老班长为什么这样做,你怎样评价这位老班长?

4.(指着大屏幕出示内容)刚才我们读的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5.文中还有运用这种方法描写的语句吗?

6.发现秘密后老班长是怎么做的?

(1)虽然老班长一再嘱托,可发现了秘密的我,还能欣然喝下老班长千辛万苦弄来的鱼汤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有关语句并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2)集体交流,引出对“千斤重”的理解,并找出对我心情描写的语句。(大屏幕出示:好像塞了铅块似的。)

(3)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心情吗?(指导学生朗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每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身体能受得了吗?好景不长,就在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并找出有关语句来谈一谈发生了什么事。

(2)老班长昏倒了,我们每天喝着老班长弄的鱼汤,而老班长面对着我们为他做的鱼汤却一口也没喝,谁能说一说为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相应追问:你觉得老班长没有完成任务吗?你怎样评价这位老班长。

(4)这部分的语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文中还有运用这种描写方法的语句吗?

2.(大屏幕出示:老班长走了,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而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让学生补充。

3.现在我们重新回到课始提出的问题,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着怎样的关系?

【评析:在豪壮的音乐声中朗诵《长征》诗缅怀那些无名英雄,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同时使学生对英雄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反思:

对于这样长篇的课文如何进行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困惑。初次尝试用这种步步设疑的方法进行教学,感觉达到了我预设的效果。下面是我针对本课设计的几点想法:

一、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起到“引”的作用

二、问题的设计要紧扣主题,才能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

【学习目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4、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生疑激趣

1、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请你读课文后想一想,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

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说它是“金色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全文,读后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2、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教师要把作者围绕着“两救”这个特点明确地告诉学生。

板书:

照顾病号──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

让学生自己读书,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三、绘形悟神

1、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

“满脸的皱纹”足以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

说明在长征路上老班长为革命十分操劳。

2、老班长这种崇高的品质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出来

第二课时

一、绘形悟神

二、提炼、升华

1、想想老班长为什么这样做?金色的鱼钩闪烁的是什么光芒?

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我”为什么要把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3、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

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表现了“我”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三、感动、感染

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老班长三病号

怀念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课后反思】

一、出示课题,初读课文

1、出示课题:金色的鱼钩。

⑴朗读课题,应该强调哪个词?

⑵读到“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语感,说自己想到的,教师可以引导:光明、灿烂、永垂不朽等。

2、快速默读课文:

⑴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语言表达可以多种多样,也不要求过分简练,大致的意思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⑵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出示两个问题:

①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②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思考: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当时指导员是怎么嘱咐的?

2、出示句子:

“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上级”就是“领导”,“上级”怎么会又是“保姆”和“勤务员”呢?指导员的意思是什么?

老班长既是“上级”,要在遇到困难时安抚小战士的情绪,要不断鼓励病号战胜困难,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难面前想方设法。又要像“保姆”和“勤务员”一样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小战士们。

3、同学们,要完成这一任务容易吗?再读课文,想想老班长在完成任务时要碰到哪些困难?

4、为了完成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任务,老班长是怎么做的?

学生抓住课文句子和内容自由讨论。

5、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职守……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课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长的什么来表现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呢?(外貌、动作、神态等)

小组合作学习,请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划下来,深入体会理解。交流,品读。

小组汇报,出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重点讲解:

⑴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为什么不到四十岁的炊事班长会显得那么苍老?这说明了什么?

⑵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吃得多吗?“嚼”字写出了什么?(食物少,难吃,硬)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说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3、研读“笑”意:

⑴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⑵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⑶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鱼汤这么少,为什么老班长还“笑着说”?从“笑”到“收敛了笑容”,再到“露出了一丝笑意”,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

“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为什么他说的话中还用了两个“!”?

是的,生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后一刻,也没忘记要鼓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地,也没忘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也没忘记一个共产党员忠于职守的职责。多么可敬的老班长啊!

5、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四、前呼后应,解困释疑

1、出示最后一段话。思考:“我”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象征着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一个小小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征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所以,这篇课文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

3、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五、作业

复述课文。

一、导言: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谁能说一说这是一段发生在什么时期的事?看了这段片子,你有什么时期的事?看了这段片子,你有什么感受?本节课我们来阅读26课。《金色的鱼钩》也是发生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想信同学们读过这篇课文之后,也会被那位老班长的精神所感动。

二、新授

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注意要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并结合下列阅读要点进行阅读: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划出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部分。(3)说说你“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这句的理解。

2、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假如你处在老班长的位置,你会怎样选择

3、那好我们就以:不分吃食物和分吃食物为辨题,展开一次小小辩论会。板书:正书:不分吃食物,反方:分吃

4、为了辩论的方便,请正方坐在左侧,反方坐在右侧

5、接下来请同学们边读、边画、组织语言。

6、正方阐述理由。(派三名代表)

7、正方同学根据课文内容有力的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很好。下面请反方同学阐述理由

8、反方同学根据课文内容也有理有据的证实了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很好。下面请正反双方同学根据对方同学在阐述中出现的漏洞,进行交*。

9、从同学们的观点可以看出,正方观点:是抛开自己的生命,一心完成任务,关心照顾三个小同志。反方观点:是在保住自己生命的前提下,更好的去完成任务。双方观点可以说是各有首理的。

三、探究实践部分

(1)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么讲这个故事呢?

(2)讲一讲你知道的关于长征的革命故事。

5、汇报训练情况。

6、最后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这句的话的理解。

三、小结:

同学们谈得很好,可以看出大家已经掌握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今天的作业是: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一课时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

能达到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总结主要内容,能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写出段意,练习用提纲的形式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教学步骤:

查预习,熟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对于读错的字音及较难读的语句教师当堂指导.

2,听写本课生字组词,指名3—4人到黑板板书,针对出现的问题重点指导.如:"涯"与"崖"在字形和义上的区别;"兜"的书写笔顺及部首等.

3,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利.

(建议:预习作业可以布置,查找有关第二次国内战争及长征的资料;读熟课文批注出不懂的问题;自学生字并组词;看课后练习试着完成.)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2,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课文分成4部分,并能写出段意或提纲.

(2),练习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内容.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由小组合作完成,再分别汇报,全班交流.)

总结段意——运用上一篇课文总结小标题的方法把段意精简成小标题.

(以老班长的角度:接受任务—精心照顾—完成任务—光荣牺牲)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正确地写出对难句的理解.

三,了解老班长的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无微不至关心战友的崇高品质,并产生敬佩之情.

四,体会人物外貌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地写出对难句的理解.

体会人物外貌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引入新课.)

浏览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说说《金色的鱼钩》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生浏览课文,回忆主要内容,迅速进入课文情境.]

二,深入学习:

(抓住重点情节和场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

(一)自主学习,片断感悟:

出示课件:

[学生借助自学提示,勾画,批注,自学理解,相互交流.]

(二),汇报交流,全面感悟:

(通过集体汇报,让每个学生的理解都由片面趋于全面,从而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了解老班长,通过教师的点播,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产生对老班长的敬佩之情.重点通过三次喝鱼汤的不同情境,逐层深入地了解分析人物,并以小梁的情感变化为辅线,侧面衬托老班长的品格)

1,从第一次喝鱼汤可以看出老班长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汇报教师点播——抓住老班长忧愁得"整夜整夜合不拢眼"和洗衣服回来"喜出望外"做鱼钩这一喜一忧的对比,体会到老班长一心为战友着想.

通过小梁的心情进一步感受老班长的高尚品格.

2,第二次喝鱼汤的情景,为什么那样鲜美的鱼汤,小梁却难以下咽呢你是通过哪些具体的语句话来认识老班长的

(这部分是课文重点,要通过朗读反复体会,采取抓住老班长表情变化的学习方法,体会人物品质.)

(1),出示课件

读一读这段话,你从中体会到小梁怎样的心情省略号省略了小梁想说的什么话呢

(2),出示课件

读读这段话,联系前文老班长"硬咽鱼骨头"和"摸黑找野草"等感人场面,想一想"为什么小梁觉得盛着鱼汤的碗有千斤重"

从老班长为了安慰大家勉强地笑到看到大家不喝汤眉头拧成疙瘩再到看到大家大口大口的喝了鱼汤而舒展了皱纹露出会心的微笑,你体会到了什么

3,第三次喝鱼汤的情景.是课文高潮,采取抓住小梁情绪的强烈跌宕,换位体会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揣摩人物内心.

(1)启发想象:a,假如你是小梁,当你们历尽千辛万苦就要走出草地你是怎样的心情

b,当你发现老班长昏倒在水边,为了救老班长你手掣鱼竿,蹲在水边,你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2)表达感动:

(抓住老班长临终前的话语思考,体会老班长崇高的精神.)

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体会"浪费"的意思,品悟到老班长即便剩下最后一口气,仍坚持把鱼汤留给病号吃的.)

(3)有感情地朗读第32自然段.

(三),提升理解,读写结合:

(通过写的方式梳理自己对课文,对难句的理解,完成知识转化的过程.)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地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友们的生命.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结合整节课的感受,谈自己的体会.(答案见教参)

三,课外扩展:

1,(出示图片)在长征途中像老班长这样舍己为人,为了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战士何止一个你还记得这个不愿连累战友的小家伙吗你可知道这是位负责发棉衣的军需处长,他把冬衣发到战友的手中而他却永远留在了雪山上.还有我们这位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老红军…

四,作业:

写法

课文

选材(主要内容)

写作方法

命题方法

写作顺序

(或线索)

刻画人物的方法

《马背上的小红军》

《草地夜行》

《丰碑》

《金色的鱼钩》

板书设计:

小梁:无比鲜美——难以下咽——痛苦万分

老班长:精心照顾——舍己为人——光荣牺牲

关心战友高度负责

板书也可以借课题:做鱼钩——用鱼钩——存鱼钩

第三课时教学任务:

一,体会人物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默读课文,划出课文中几次老班长的外貌描写,说说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用意

交流体会.(见教参)

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老班长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作简单标注.

自学后同桌交流.选择令你感动的情节谈理解并朗读.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进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紧皱着眉头硬咽下去.我就的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小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钩,又跑啦!"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十多公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在理解这一问题时,我先引导学生通过任务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而顺理成章地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含义。

一、说教材。

《金色的鱼钩》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英雄”中的第二篇课文。这是篇叙事课文,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赞颂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堂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学情、智力层次,围绕老班长的感人故事,紧扣“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把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现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目标和重难点。

〈一〉、学习目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精神;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二〉、学习重点:通过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三〉、学习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学习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语文课标的新理念,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结合本区的学案导学模式,我采用了导读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之间碰出火花,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当年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四、说教学过程。

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导入,直奔重点。

1、齐读课题,继续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2、本文围绕老班长主要写了哪几件动人的事这里直奔重点,长文短交。

〈二〉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1、我设计了探究乐园:(1)用“——”勾你感受深刻的语句,批注你的感受;(2)带着你的体会读感受最深的句子;(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

2、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让他们在小组中碰出火花,体会真情实感。

3、全班汇报交流,为了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在汇报“夜摸野菜苦钓鱼”这个环节时,我设计了一个感人的视频片断,想让学生一下子入情入景,体会老班长找吃的不容易,困难重重。在“奄奄一息让鱼汤”这个片段时,我设计了一段感人的音乐,再次通过学生的读,让感情得到升华,进一步教育学生,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老班长那崇高的品质和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4、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目的在于让学生去收集资料,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感悟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去创造明天的辉煌。

五、说板书设计。

紧皱眉头咽鱼骨

金色的鱼钩夜摸野菜苦钓鱼忠于革命

命令战士喝鱼汤忠于党

奄奄一息让鱼汤舍己为人

板书设计体现了主题“英雄”,四个环节紧扣重点,让学生能一目了然,对今后的写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1.读准字音.

2.学习第一二段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导语.

二.检查预习

1.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之后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

4.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三.分段.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

四.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1.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可引导讨论:

(1)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

(2)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地神态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2)

(3)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3

(4)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单击内容理解4)

(5)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为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单击内容理解5)

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一.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三段.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

(2)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单击内容理解7)

(3)课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单击内容理解6)

(4)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单击内容理解8)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可以补充改正.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四.巩固练习.

(单击巩固练习中的拼音填空比字组词词语搭配选字填空.学生口头练习.)

之一

作者:杭州市求是小学孔庆根

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能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能有感情朗读描写老班长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精神,从而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二、教学过程:

1、检查自学字、词情况:(1)根据意思听写词语:

“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2)齐读生字、新词。(3)说说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默读课文并思考:A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2)反馈。

3、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的含义。

(1)齐读。

(2)质疑:“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怎么会“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3)讨论。

(4)定向。找一处老班长的语言,读读,简要说说意思,然后想想反映了老班长的什么精神,最后有感情朗读。

(5)自学。

(6)交流。(以感情朗读为重)

(7)体会老班长的精神。

(8)说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9)练习。

4、课堂作业设计。

(1)根据意思写词语。

(2)体会“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5、板书设计:略。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

3.体会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5.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课文故事。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通过重点语句理解红军战士忠于革命的精神,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舍已为人的高尚品德。

重难点分析:

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读书,边读边思考,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入微的描写,学习时教师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从而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诵读毛泽东写的《长征》。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一个个红军战士历尽千难万险,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出示课题的课件:金色的鱼钩。

二、自读自悟,理清线索

(一)速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这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归纳每一个部分的小标题。

(三)小组内汇报自己的初读结果。

(四)出示课件:汇报小组意见。

一、精读品析,体会情感

(一)速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

(二)了解课文围绕金色的鱼钩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小组内交流使自己感动的句子、段落,说说理由。

同学们都被老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品读重点句,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1.老班长的外貌描写。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出示课件

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满脸的皱纹”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他“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反映他内心为病号担忧和焦虑。)

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2.老班长神情描写。

找出描写老班长神态的词语。出示课件

●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

(四)出示课件。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二、研读片段,谈感受,练朗读

(一)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2.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二)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极其艰难。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

(三)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

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诉别人。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交给我。……我怎么向党汇报?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了”?

说出内心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他们的身体,坚持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有半点忧。)

(四)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出示课件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2.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肯的神态,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为病号吃苦、为革命受难的高贵品质。病号不吃,老班长“皱起眉头”;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把他为谁忧愁、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3.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五)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3.指导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老班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战士们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最后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三、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课件)

(一)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二)深情朗读中心句。出示红军胜利走出草地的课件

(三)出示课件:学生宣誓,情感投入。.

四、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一)作者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现在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同学们能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吗?讲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方法进行叙述。

·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出示课件

(二)同学们练习后复述。

五、布置作业

课后实践活动:组织长征题材故事会、图片展览会等。

一、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在后面。

1、歼灭:(piānmiè)(qiānmèi)(jiānmiè)

2、粗糙:(cūzào)(zūcào)(cūcāo)

3、闪烁:(shǎnzhuò)(shǎngshòu)(shǎnyàn)

4、作料:(zuòliào)(zuóniào)(zuóliào)

5、奇迹:(qíjī)(qíjí)(qújī)

6、迷糊(mīhū)(míhú)(míhū)

二、搭配词语

新鲜的身体喜出望外地咽着

斑白的情绪整夜整夜地不合眼

衰弱的光芒目不转睛地跑回来

低沉的毅力大口大口地看着

饱满的脸热气腾腾的草地

粗糙的声音无边无涯的山峰

金色的两鬓重重叠叠的老班长

惊人的手昏迷不醒的菜汤

严峻的鱼汤

三、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2、这汤()没加作料,()我们觉得没有比这更鲜美的了。

3、老班长对小梁说:“你()知道了,()不要再告诉别人了。”

4、指导员对老班长说:“()多么艰苦,你()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5、()我们找不到东西吃,()无法走出这茫茫的草地。

四、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成一篇通顺的短文

()晚上,皇帝又叫继续读下去,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才读到正题。

()读了一万六千字还听不出究竟说了些什么,尽是空话。

()皇帝叫人读出来听听。

()皇帝一怒之下,就叫人打了茹太素一顿。

()茹太素是明代人。

()皇帝后来说:“茹太素那篇意见书,如果开门见山地写,只要五百字就行了,我打他,是因为空话太多。”

()有一次,他给皇帝写了一份有一万七千多字的意见书。

五、用对话形式写出下面这段话的内容(200字)

晚饭以后,小华吵着要玩游戏机。爸爸让他做完作业再玩。小华不干,还是吵着要玩。爸爸耐心地给他讲道理。小华一边听,一边插嘴。后来,小华听了爸爸的话,表示今后一定要写完作业再玩。

看来,自学课文不能一味的放手,老师还要在一旁加以引导,学生才不会处于一知半解之中。老师要把握好放与收的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成功之处

一、问题设计得针对性强

本课篇幅较长,做事性强,我撇开了枯燥的分析,而直接抓住最动情的文字捐多表情朗读,整堂课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

1.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把感受深的片段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感动。

这两个问题给了学生问候,思考,表达的最大空间,学生有机会自由说,自立表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地给学生以自由

整堂课,学生自主地投入阅读实践,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

不足之处

略读课文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何处理?是全部在课堂上解决,还是部分解决?如今天,把学生的全部问题放到课堂来解决,就出现自己预设的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被耽误掉的情况。看来,要客观看待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对他们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归并,对于个别的问题(远离教学目标的)可以让他们课外去解决。要把学生的问题和自己预设的问题整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灵活的教学机智,这一点我还做得不够需要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皱纹威胁咀嚼保姆勉励蹲下瞻仰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通过不断练习,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1.理解“威胁、弥漫、衰弱、喜出望外、瞻仰、奄奄一息、收敛”等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相互交流最感动的地方。...

《小英雄雨来》缩写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东平区太平中心小学五年级李小芬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里有个12岁的孩子叫雨来,他的游泳在全村孩子中是最高的。雨来还去上夜校,跟着老师学会了要热爱祖国。...

《金色的鱼钩》(冀教版第九册第15课)写的是一个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催人泪下的革命传统故事。其中写了“我”的三次“哭”,粗一看并不起眼,但是细细一想意味深长。1.委屈的“哭”。...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学习内容15*金色的鱼钩课时第1课时课型预习+展示教材分析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一我能分辨下列汉字,还能组成词语。誉()版()慎()豪()誊()板()镇()毫()二我能快速地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设计理念]金色的鱼钩讲述了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牺牲了自己生命。这篇课文篇幅长,故事情节完整,如果教学时,只是平铺直叙,学生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读懂故事的浅显层面上。...

一、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在后面。1、歼灭:(piānmiè)(qiānmèi)(jiānmiè)2、粗糙:(cūzào)(zūcào)(cūcāo)3、闪烁:(shǎnzhuò)(shǎngshòu)(shǎnyàn)4、作料:(zuòl...

1.学科名称:小学语文5年下《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2.学生分析:本班学生口头复述课文能力较差,理解能力也很差,希望学习了这篇课文后,能稍有进步。...

THE END
1.怎么正确的挤痘痘专家文章怎么正确的挤痘痘 正确挤痘痘的方法主要包括用暗疮针挤痘痘,在挤痘痘之前需要对皮肤和暗疮针进行消毒,痘痘挤出来后要正确的处理伤口,可以涂抹一些消炎无刺激的外用药物。还应该保持面部的清洁,做好收缩毛孔的工作,最好是使用杀菌消炎的产品,这样能够促进痘痘的愈合。https://m.bohe.cn/article/mip/195593.html
2.黑头怎么用针挑出来有问必答黑头可以用粉刺针进行治疗,首先应该清洁面部,用75%的酒精消毒,粉刺针挤黑头部位,再用生理盐水吧,...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90956376.htm
3.甲状腺结节穿刺怎么做语音科普用细针穿刺到甲状腺结节之中,然后抽取部分结节组织做病理,可以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为以后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具体需要专业医生操作。操作方法为首先常规消毒甲状腺需要穿刺的区域,然后铺无菌洞巾,逐层麻醉,麻醉后左手固定需要穿刺的结节,右手持穿刺针,刺入甲状腺结节,然后抽取部分甲状腺结节组织,拔出穿刺针后再次消毒皮肤...https://www.xinglinpukang.com/audio/42873054.html
4.新冠疫苗“加强针”怎么打?加强针,也叫加强免疫,是指在完成疫苗接种后,根据抗体消退的情况进行补充接种,保持人体对病毒免疫力的疫苗剂次。比如现阶段新冠疫苗灭活病毒全程接种2针,根据人体抗体水平下降的程度,再进行1针接种,就叫加强免疫。 二、有必要打加强针吗?与第1、2针有何区别? https://kjt.nx.gov.cn/nxkp/kpzs/202110/t20211028_3537730.html
1.回形针是怎么生产制造出来的呢?一起走进日本工厂看其制作过程吧机械...回形针是怎么生产制造出来的呢?一起走进日本工厂看其制作过程吧2024-04-20 09:32:51 鑫二吖 四川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鑫二吖 43粉丝 地地道道农村人 02:18 这飞碟一样的铜质件是什么?#制作过程 #...https://www.163.com/v/video/VZV9CRQAO.html
2.打的破卵针做的人工受孕用怀孕试纸测出来两条杠怎么办问:你好,我想问下,我打的破卵针做的人工受孕,今天第五天了,用怀孕试纸测出来两条杠,这个是打破卵用的原因吗,(女,27岁) 答:可以等几天再测一下看看。一周后再测,如果还是两条杠,而且很明显就可以确定。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qa/mPI9l8syj5FUMD8d2lVCZA/
3.撩汉必学:不用织针,如何织出一条漂亮的围巾当年的自己是个笨手笨脚的女生,买来织针和毛线,却怎么也学不会怎么织,那些柔软的毛线像个磨人的小妖精,怎么拨弄也变不成围巾的形状,还被织针戳伤了手指,只好眼睁睁看着男神被心灵手巧的妹子们撩走了。 现在,没有编织基础、不会用织针的妹子们有福了。我现在分享一种不用织针织围巾的方法,刷着剧、聊着天...https://www.jianshu.com/p/084873972291
4.针式打印机怎么安装使用?打印机及其它外设硬件教程针式打印机的机型有很多,那么我就fujitsu dpk500e型打印机举例,虽然您的型号款式会同我的有差别,用担心,对于这类针式打印机都是差不多的.在安装打印驱动之后,一定要设置好打印机相关功能。针式打印机,绝大部分都是地推式打印,就是你把打印纸放在感应外口,会自动吸取您的纸张,然后卷进去.下面介绍一下设置打印机...https://www.jb51.net/hardware/other/539304.html
5.一代韩医许浚的医心之旅(更新完毕)(医道)剧评许浚回答:要用锋针。 柳道知回答:虽然胖瘦体质的人有些差异,但要事先弄清楚用餐过后已经经过多少时间,等到确认脉的位置之后再来使用锋针。 师父问:施针的深度是多少? 柳道知回答:一开始刺入三分将气泻出来,等到病患呼吸三次之后再刺入两分再泻一次,经过半个时辰再拔针。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169397/
6.艾博艾滋病检测试纸艾滋病试纸(4) 指肚向上,轻轻挤压创口周围,待形成血珠后,直接滴至试纸的加样处(S)。不要用吸管吸血,以免产生气泡。 (5) 等待些许,待血珠渗入加样处(S)的反应垫后,再滴加1-2滴稀释液。 注意:无痛采血针只能弹一次,刺指前请准备好。 注意:加血量为1大滴或2滴,以全部染红浸透加样处(S)为准。 https://www.aidsjc.com/shizhi/21187.html
7.北京天坛医院王嵘:10年烟雾病手术的思考,哪些术式能让患者最终...神外前沿:血管吻合一般缝几针? 王嵘:缝合几针其实问题都不大。间断缝合一般 10 针;我多采用连续缝合,大约 12-14 针,最多有过 20 针。连续缝合时,增加缝针密度可以保持血管扩张的形态。 神外前沿:缝合后应该怎么操作,要注意什么问题? 王嵘:吻合完成后,我们一般先放开搭桥端(中动脉 M4)动脉瘤夹,当然先放开近...https://commercial.dxy.cn/article/626660
8.艾尔登法环米凯拉的针怎么用艾尔登法环米凯拉的针在哪艾尔登法环米凯拉的针怎么用?可能有一些玩家还不太清楚艾尔登法环游戏中米凯拉的针要怎么使用,那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艾尔登法环米凯拉的针使用方法。 全地图工具地址:》》点我前往《《 艾尔登法环米凯拉的针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1.主线推到雪原,在打死巨人后蹲火,传送到逐渐崩坏的法姆亚拉兹,打到暴风...https://www.duotegame.com/mgl/52955.html
9.有趣的5岁幼儿谜语13、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干活,四姐做活不点灯。(打四种动物)【谜底】蜜蜂,蜘蛛,萤火虫,纺织娘 14、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打一物)。【谜底】桥 15、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打一动物)。【谜底】公鸡 ...https://mip.ruiwen.com/miyu/1395959.html
10.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手册关于艾滋病你需要知道些什么?8、发生高危行为后,应该怎么做? 高危行为主要有:①无保护措施的肛交或阴道性交;②注射吸毒时共用受到污染的针头、注射器和其他注射器具,以及药品注射液;③接受不安全的输血、注射、组织移植等未充分消毒情况下的带有穿刺行为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打耳洞,刺青);④不慎被艾滋病人接触的针具刺伤。 https://xinli.swjtu.edu.cn/info/1065/6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