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谈五谷之养:养心之谷——小麦。
五谷之贵——小麦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从蛋白质的含量看,生长在我国北方的小麦,含蛋白质较高,面筋强而有弹性。
体虚自汗、盗汗者,宜用浮小麦(为未成熟的嫩麦,干瘪不饱满,淘洗时漂浮于水面)与黄芪、大枣同煎汤服。
如果您心情烦躁或者悲伤欲泪,您可以吃一碗热乎乎的面条,来调节心情。《本草纲目》记载,小麦善补心气。
心烦失眠者可用小麦与大米、大枣一起煮粥服食。此外,麦麸含高膳食纤维,对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痔疮、老年性便秘、结肠癌都有防治作用。
适合人群:所有人都可以食用。
因小麦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不适宜用于脾胃虚寒的人。
食用方法
小麦磨成面粉后,可以直接拿来制作食品,比如北方的包子、饺子,面条等等;也可以发酵后使用,利用外界的生物酶来帮助人体消化。比如做馒头、面包等。
食用小常识
饮食原则:坚持全面、均衡、适量的膳食营养,才能拥有健康长寿最重要的保障。
1、尽量食用粗加工的食品。食面最好食全麦面。全麦面尽管颜色没有精粉白些,但取之自然,口味纯正,对人体极为有益。不提倡精加工食品,尤其拒绝添加增白剂的面粉。
2、胃酸多的人可多食发酵后的面食,因为发面时所用的苏打属于碱性,可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3、面条和烤过的面食都有养胃的作用。
4、任何食物再好,也不能过量食用。食物讲究多样化,过犹不及,取平折中。
五谷为养:健脾之谷——小米
现在很多人的病都是吃出来的,如何吃好、喝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注重心理调养,合理搭配膳食,成了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在中国营养学会推出的膳食配比中,第一强调的就是要多吃五谷杂粮。
《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稷(小米)、麦(面)、稻(大米)、黍(黏黄米)和菽(豆类)。现在通常说的五谷杂粮,是指稻谷、麦子、高粱、大豆、玉米,而习惯地将大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所以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
下面说说五谷之首——稷(小米)
小米适合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尤其适用于:老人、病人和产妇。是老人、病人、产妇适宜的滋补品;而气滞者忌用小米;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少食。
小米食疗作用:胃喜温不喜凉,因此,有温补作用的小米对脾胃虚寒的人无疑是良药。小儿大多脾虚,很容易拉肚子,用新鲜的小米煮粥,取上层米油喂食小儿,很快就能痊愈,经常食用可以健胃补脾,防止拉肚子。老人经常食用小米粥,可补中益气、益寿延年。产妇最补益的食物是小米粥而不是鸡汤。手术、病后等体虚之人,也可食用小米粥以养脾。陈小米味苦,性寒,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主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
常见的小米的做法
小米红豆大枣粥
红豆洗净泡涨后,先加水煮至半熟,再加洗净的小米、红枣(去核),煮至烂熟成粥,可用红糖调味。
此粥柔滑香甜。有清热解毒、和胃安眠、滋阴养血、安心宁神等功效。
小米南瓜枸杞粥将南瓜去皮去籽,250克左右,切成小块。枸杞洗净,小米120克。洗净备用。锅里加适量水,盖盖儿大火烧开。放入南瓜和小米。再次开锅后转小火。煮至粥粘稠,临出锅放入枸杞即可。
此粥色泽黄亮,口感香甜柔滑。经常食用,可安神解毒,补气强精、滋补肝肾,保护胃粘膜,提高免疫力、保健视力等作用。
小米瘦肉豆渣粥
制作豆浆后过滤出的豆渣+瘦肉丁+少许盐一起熬粥,可用姜融去肉腥味。
此款粥富含动植物优质蛋白,相互搭配,营养互补。小米宜与大豆或肉类食物混合食用,因小米的氨基酸中缺乏赖氨酸,而大豆的氨基酸中富含赖氨酸,可以补充小米的不足,完善营养。
生活小常识
2、小米粥上层的米油是最精华的部分,因此,熬小米粥千万不要溢锅。3、小米忌与杏仁同食。
4、气滞者忌用;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少食。
5、小米粥最好早晨服用,小米为黄色,可以入脾,里面再放一些红枣之类的会更好,因为上午正值胃经、脾经当令,且阳气足,人的消化吸收能力强。
6、老人最好吃陈米。因为新米的生发性较强,容易引起旧疾。
7、如何识别小米?优质小米最基本的条件是米粒大小、颜色均匀,色泽金黄,颗粒光洁,很少有碎米,手摸有凉爽感,无异味。
五谷为养:补肝之谷——绿豆
绿豆为肝之谷
绿豆的营养价值超高,可以说浑身都是宝。像绿豆粉可以治疗疮肿烫伤;绿豆皮可以明目;绿豆芽可以解酒。夏季常喝绿豆汤,不仅能增加营养,还对肾炎、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肠胃炎、咽喉炎及视力减退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黄帝内经》说,肝居东方,其色青,主生发。绿豆味甘、性凉,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暑热烦渴、湿热泄泻、水肿腹胀、疮疡肿毒等。现代人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没有规律,经常熬夜,喝酒、吃肉过多,因此肝易犯升发太过之病,也常犯肝火过旺之病。
常食绿豆粥,可以清肝火,制肝升发太过。有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发火等症状的人,更宜常食。另外,绿豆汤中,加入枸杞子、菊花冲泡,常饮,既清肝明目,又养肝血之不足,还可以降血脂、降血压,治头晕。
什么人最适宜吃绿豆食品呢?——中毒者、眼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水肿患者、红眼病患者最适合食用。
绿豆虽好,可也不是什么人都适合的哦,因绿豆性寒凉,素体阳虚、脾胃虚寒、泄泻者慎食。
绿豆的使用方法很多:1.绿豆可与大米、小米掺和起来制作干饭、稀饭等主食,也可磨成粉后制作糕点及小吃,比如绿豆糕等;2.绿豆可制成细沙做馅心;3.用绿豆熬制的绿豆汤,更是夏季清热解暑的饮料;。。。
注意事项
1.服药特别是服温补药时不要吃绿豆食品,以免降低药效;
2.未煮烂的绿豆腥味强烈,食后易恶心、呕吐;
3.经常在有毒环境下工作或接触有毒物质的人,应经常食用绿豆来解毒保健。
4、绿豆虽好,由于它属寒性,所以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食。
5、绿豆不宜煮得过烂,以免使有机酸和维生素遭遇到破坏,降低清热解毒功效;
6.绿豆忌用铁锅煮。
五谷为养:补肺之谷——稻米
稻为肺之谷
一般人均可食用。特别是脾胃虚弱或烦热口渴的人最为适宜。我国的南方较北方更宜食用大米。
主料:大米饭500克,鸡蛋5个。
配料:水发海参25克,熟鸡脯肉25克,熟火腿肉25克,猪肉20克,水发干贝12克,虾仁5克,水发冬菇12克,冬笋12克,青豆12克。
调料:葱末7克,绍酒7克,鸡粉15克,鸡清汤13克,油100克。
制法:
1.火腿、鸡脯肉、冬菇、冬笋、猎肉均切成略小于青豆的方丁,鸡蛋打入碗内,加精盐10克、葱末3克搅打均匀。
2.炒锅上火烧热,倒入油35克烧热,放入虾仁划油至熟,捞出沥油,再放入海参、鸡肉、火腿、冬菇、冬笋、干贝、鸭肫、猪肉煸炒,加入绍酒、精盐3克、鸡清汤烧沸,盛入碗中作什锦浇头。
3.炒锅置火上,放入油65克,烧至五成热时,倒入蛋液炒散,加入米饭炒匀,倒入一半浇头,继续炒匀,将饭的2/3分装盛入小碗后,将余下的浇头和虾仁、青豆、葱末5克倒入锅内,同锅中余饭一同炒匀,盛放在碗内盖面即成。
【花色粥】花色粥品种繁多,尤以广式粥最佳。咸、甜口味均有,配料因各自喜好,可随意选取。
做法分两类:一类配料与米同时煮焖,如绿豆、红豆粥、碗豆粥、腊八粥等;另一类即煮好粥后放入各种配料,以广式咸味粥品种多、风味全。我超喜欢广州的鱼粥和瘦肉粥。
瘦肉粥的制法是:选用嫩里脊肉,切成肉丝,用蛋清、盐抓匀,上锅炒散,盛入碗内,米粥熬好烧开。加鸡精等调料,调好口味也盛入碗内,把炒肉丝盖上即可。
【炒米茶】把适量的大米淘洗晾干,放进锅内用大火炒黄炒酥,加入白糖用开水沏开,茶味芳香四溢,茶色如同茶叶水一样,这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清凉饮料制法。
食用大米De小常识:
1、大米食用前必须经过淘洗,但不宜长久浸泡和反复搓洗,以免营养成份遭到破坏。淘米要因米制宜,对于色泽新鲜,米糠、污物少的,不要用力搓洗,只冲淘二次即可。
2、因大米含有大量淀粉,水解后会生成糖类,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3、在煮粥时,切记不要加碱性物质,因为碱会破坏大米所含的维生素。4、大米不宜与马肉、蜂蜜同食。
5、喝粥时要把握温度,不宜过凉,否则会影响粥的食用疗效。
6、尽量少吃汤泡饭,因为这样容易忽略了细嚼米饭而影响初步消化。7、晚上适宜喝白米粥,因为晚上要取其清凉之性。据调查,很多长寿村的晚饭都是白米粥配萝卜。我们现在很多人恰恰把晚饭当做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餐,大吃特吃,这样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大的负担。
8、吃糙米比吃精白米好。因为:稻米=谷壳+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胚乳+胚等。
2010活出健康的自己——民以食为天系列(二)五谷
五谷为养:补肾之谷——黑豆
那么五谷之中,什么是补肾之谷呢?
黑豆为肾之谷,味甘性平,黑归脾、肾经;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经过发酵的黑豆补肾效果最佳。《本草纲目》说常食黑豆,百病不生。
黑豆泡发后的豆芽,营养丰富,加上在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质也分解为各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更有利于人体吸收,营养更胜一筹。
1、黑豆洗净,用沸水(一定要是沸水)泡一下,一直等到沸水变凉,然后继续泡4小时
2、锅内放水,加盐,八角,干辣椒,花椒,肉桂,陈皮等调料,煮开,放入泡好的黑豆,中火焖煮35分钟
3、煮好的黑豆放在锅里4-5小时然后捞出,芹菜,红椒切丁,过烧开的盐水焯一下,捞出和黑豆拌匀,加少许盐,十三香,香油拌匀即可.
就是两脚并拢,直立于地----两脚尖和两脚跟并拢使腿靠在一起,这样可以使肾经和阴跷脉紧密地结合,对培补肾气有特殊的作用,然后闭上眼睛,宁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