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购买培训机构的课程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问:有群众曾经反映过退费难等问题,请问群众在购买培训机构的课程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广东省教育厅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处长廖开锐:学员(用户)向培训机构购买课程属于民事行为。国家法律、法规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机构规范办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以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为例,关于如何保障学生家长合法权益的问题,我们向公众发出提醒,选择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和缴纳培训费用时,请注意防范风险,做到“三必须”“三不要”。
必须认真阅读合同。学生家长在缴纳费用之前,请认真、完整阅读所有合同条款,逐字逐句确认,务必要求签署合同。对于合同条款与销售代表的口头表述或者聊天记录不一致的,学生家长要以合同规定为准。尽量选用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必须妥善保管单据。各位学生家长要在签订合同后再付款,并索要正规发票或其他收款凭证。各位学生家长要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票据等资料(电子合同务必及时、完整保留截图),后续如出现维权时一并提交。
不要向筹设期的校外培训机构缴纳任何费用。学生家长出现退费纠纷且与培训机构协商不成时,尽量找到培训合同和收费凭证,并向行政主管部门申诉或者向各级消费者委员会反映,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寻求支持。
不同教育培训机构在设置标准上是否一致?
问:新修订后的《设置标准》对民办培训机构进行了分类,请问面向中小学生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面向其他人员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职业资格类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在设置标准上是否一致?
广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处处长张家浚:《设置标准》在整体框架和核心要求上保持一致性,主要为了确保各类培训机构都能达到基本的教育条件和安全标准。考虑不同培训机构的服务对象与培训内容等存在显著差异,在部分标准上也作了相应区分,以更好地适应各类机构的特点。
例如:面向中小学生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因此在场地安全方面,要求避开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危及中小学生人身安全的场所,不得使用居民住宅、医疗卫生用房、车库等不适宜中小学生开展培训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确保孩子们有一个安全、适宜的学习环境。职业培训机构面向行业广泛、岗位需求多样,所培训的知识与技能有差异,因此这类机构的设置标准强调要配备相应职业技能(工种)设置要求的设施设备,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