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理论上K12的学科类校外培训这个赛道在2021年算是彻底凉凉了。
这不,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大佬——俞敏洪,近日已经把新东方近8万套崭新的课桌椅,捐献给了乡村学校,算是体面地退场了。
既然学科类教育培训不让搞了,嗅觉灵敏的资本自然把目光投向了国家正在鼓励的方向: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
今天风云君就聊聊一家正宗的职业教育概念股——$传智教育(003032.SZ)$。
一、两位实控人,一位当了3年全职作家,一位待业6年
先来看这家公司的历史背景。
传智教育成立于2012年9月,创始人有三位:黎活明、陈琼以及蒋涛。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黎活明、陈琼二人合计持有公司39.08%的股份。
(传智教育2021年三季度财报)
由于黎活明与陈琼在2014年的时候签订了一致行动协议,因此二人共同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该协议规定两人在与公司有关的事项上保持一致,若无法达成一致,则以黎活明的意见为主。黎活明目前是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知名风投机构、李开复旗下的创新工场,也参与投资了传智教育: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持有公司4.5%的股份,为公司第五大股东。
传智教育的官方网站至今还挂着李开复的语录:与这样的团队并肩作战,是我的荣誉。
黎活明与陈琼这两位实际控制人的经历比较特别。
(传智教育招股说明书)
另一位实际控制人陈琼则更有意思了。
二、学IT,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这不,腾讯2022年的校招近日登上了知乎热搜,腾讯给一个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总包,其下限已经快接近40万人民币。
也就是说,40万的年薪,在腾讯也只是个白菜价,本科刚毕业的你,只要进了腾讯,就有这个package,这还不包括其他股权、期权之类的激励。
40万是个啥水平呢?反正作为整天辛苦码字写研报的风云君们,已经气得想集体打老板一顿了!
学IT的,要是能够进入一二线的互联网大厂,那薪酬水平足以傲视很多行业,甚至在相亲市场上,你都是抢手的香饽饽,妥妥的“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在高薪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程序员之路;不是程序员的,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转行,比如报个编程培训班啥的。
这几年层出不穷的程序员培训班、百万年薪架构师培训班,即是最好的证明。
大量非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进入程序员行业的一个最直接的桥梁就是培训班。通常的案例是,A在某某制造公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周末还无休,月薪只有几千,随后通过自学+培训班,顺利改行进入程序员行业。
本文的主角传智教育,正是这样一家专注于IT培训的职业教育机构。
1、主要业务
公司有三大业务线:IT短期培训、IT非学历高等教育培训以及少儿非学科素质教育培训。
2018-2021年上半年,IT短期培训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一直高达90%以上。
2017-2020年,IT短期现场培训收入占IT短期培训收入的比重从99.1%一路下滑至88.7%,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公司加大了线上教学资源的投入,导致线上短期培训收入大幅度增加。
公司主要以“黑马程序员”这个品牌来经营短期现场培训业务,主要服务的客户群体包括大学毕业生、希望当程序员的跨专业人士等。公司还说,该类业务主要面向有IT学习需求的成年人。
目前中国法定的成年人是18岁及以上,而在中国正常上学读书的话,18岁差不多也是高中毕业的时候。这说明该业务属于成人职业教育的范畴,公司基本避开了K12学科类教育这个坑。
另外,公司还以“黑马程序员”的名义出版各种原创教材和书籍。
既然是线下教学,公司自然会建立学校,也就是教学中心。当然了,公司的校区都是租赁的,而且为了降低公司的租赁成本,以及降低学员的居住成本,教学中心通常选在城市的郊区。
下图显示的是公司郑州校区的内部教学环境,有的校区甚至还有自己的食堂和宿舍,这和职业技术学校有点像。
公司的线下短期现场培训,均为全日制的脱产培训,学员会成立一个班级,每个班级开课前会制定一个课程表。
2、收费模式与招生规模
学费方面,公司没有披露报名的费用,可能是因为涉及商业机密。
大体上,公司存在两种学费收取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先付费模式,还有一种是后付费模式,即满足合同中保障就业的情况下才支付学费,否则,学员不需支付学费。
公司绝大部分的收费都是采取先付费模式。
风云君假扮潜在学员的身份,与传智教育的在线客服进行聊天。
根据下图所示的聊天截屏可知,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时,学费都是不一样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确定的是,同一个班级的学员,其学费都是一样的。
本来客服打算把具体的学时、学费明细资料发给风云君,不过既然公司没有在公告里披露这些信息,风云君就没有把这些资料要过来。
公司也没有披露学员人数,根据2021年半年度财报,公司自打搞IT职业教育以来,累计培养的毕业生超过1000人。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仍在校的学员人数超过500人,这么看,公司的招生规模其实并不大。
(传智教育2021年半年度财报)
职业教育是为了方便学员找工作和就业的,那么公司学员的就业情况究竟如何呢?
3、学员就业情况
根据公司官网披露的统计数据,各个班级的就业率基本上可以达到90%以上。
以上数据如果真实可靠,那等于就是说:你一个18岁的高中毕业生,经过传智教育不到半年的培训,就可以在一线城市拿到近2万元的月薪。
虽然程序员经常被大家调侃,但调侃归调侃,程序员确实是个高薪工种,这收入水平真的可以吊打很多行业。
三、公司教研团队的学历并不高
传智教育在2020年上半年末共有1975名正式员工,其中1269名是教研人员,占比达到64.25%。
按道理来说教研人员的学历应该是比较高的,在这个硕士多如狗、博士多如牛、市值风云硕博满地爬的时代,更应该是如此了。
根据同期员工的学历结构,公司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人数只有54人,占比不到3%,而公司92%的员工的学历集中在本科和大专。这说明公司教研人员的学历并不高,甚至相当部分的人也只是个大专学历。
职业教育嘛,重技能、重应用,解决的是“如何做”和“是什么”的问题,对纯粹形而上的知识和“为什么”的问题,倒不是很看重——更何况公司做的还是IT这种实用性很强的教育培训。
公司会与这样的兼职教学人员签一份为期1到2年的兼职合同,然后安排这些兼职人员进行在线视频录播。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公司所有的兼职教学人员合计有18人,数量较少。
这里多提一句,教研人员按照字面意思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教,就是授课老师,一个是研,也就是课程的开发人员,这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下面展示的是传智教育官方网站上挂着的课程研发人员的履历,比如这位2018年入职公司的姚老师,他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是12306抢票软件的开源作者,精通Go的Pythoneer,专门负责12306抢票App的后端项目。
再比如这位2019年入职的陈老师,有2年的研发经验和2年的java教学经验,精通MVC框架、分布式框架。曾参与国家电网、质检总局等多个单位的系统研发。他目前负责有关JavaWeb、Spring框架的课程开发。
教学与课程开发虽有不同,但是两者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我们看到,有的课程开发人员,还兼着授课老师的职责,既负责讲课,又负责课程开发。比如前面提到的陈老师就是同时身兼两个角色。
这些教研人员不仅会IT编程,还具备特定行业的工作背景,比如有针对电网系统IT的,有针对银行、保险行业IT的。这使得学员所学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比较能够贴合行业与企业的需求,方便学员快速找到合适的工作。
四、受困疫情,净利率和股东回报率大降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加上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理财产品),合计达到12.09亿元,账上无任何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负债情况良好。
由于公司收学费的模式以先付费为主,所以公司存在大量的预收款项,也就是合同负债。2018-2020年,合同负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大致保持在20%以上,变化不大。
正常情况下,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可以分别保持在40%和20%左右,2020年由于疫情因素,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有所下滑,尤其是净利率直接下滑了近10个百分点。
20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又开始有所回升。
同期的股东回报率(扣非ROE)也在2020年遭遇大幅下滑。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净利润为0.64亿元,已经和2020年全年0.65亿元的净利润非常接近,不出意外的话,2021年的净利润可以超过2020年的净利润。
但问题是,2020年的基数本来就比较低,超过2020年的业绩水平,其实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未来疫情有反弹情况,必然会对公司的业务造成负面影响。目前看,疫情是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没有之一,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由于有预收款项,传智教育现金流比较稳健。
即使是在2020年的疫情期间,经营性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依然实现了净流入。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分别净流入1.37和1.32亿元,甚至超过疫情之前的2019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