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选平整、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A、机动
B、辅助
C、更换刀具
D、准备终结
A、0.6mm
B、9.4mm
C、0.4mm
D、9.6mm
A、5mm
B、0.5mm
C、0.01mm
D、0.005mm
A、r
B、△
C、r+△
D、2r+△
A、工件锉削表面形状和大小
B、工件加工余量
C、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
A、粗锉
B、中锉
C、细锉
D、油光锉
A、定位精度
B、辅助定位
C、工作精度
D、加工余量
A、磨损
B、破坏
C、研磨
D、刃磨
A、自身位置
C、垂直位置
D、平行位置
A、0.015
B、0.15
C、1.5
D、2
A、刀具精度
B、机床精度
C、夹具精度
D、量具精度
A、2
B、4
C、6
D、8
A、剪切
B、气割
C、加工方法
D、工艺性
A、进给量
B、切削速度
A、定位可靠
B、表面粗糙度
C、精度
D、基准统一
A、4mm
B、6mm
C、10mm
D、15mm
A、分析计算
B、分析比较
C、修正
D、平均分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0.05~0.1mm
B、0.1~0.5mm
C、0.5~1mm
D、1~3mm
A、任意
B、粗糙
C、光滑
D、加工余量小或不加工
A、小批量
B、大批量
C、大量
D、大批大量
A、成形刀
B、靠模
C、双手控制法
D、车锥法
A、加工工艺
B、切削用量
C、加工余量
D、走刀次数
A、铸造
B、锻造
C、粉末冶金
D、自动化生产
A、计算公式
B、经验数据
C、参考书
D、技术参数
A、2mm
B、4mm
A、精加工刀具密度
B、半精加工刀具材料
C、精加工量具尺寸
D、半精加工刀具尺寸
A、方向和大小
B、的位置
C、原因
D、人员
A、基准统一原则
B、基准重合原则
C、自为基准原则
D、互为基准原则
A、多
B、少
C、一般
D、无所谓
A、分析计算法
B、经验估算法
C、查表修正法
A、加工的基准
B、偏移量
D、加工方案
A、减小进给速度
B、尽可能小的精加工余量
C、防止出现积屑瘤
D、加大刀尖半径
E、减少振动
A、正比;反比
B、正比;正比
C、反比;正比
D、反比;反比
A、卷管内径
B、卷管中径
C、卷管外径
D、铁丝半径
A、2~4
B、3~5
C、4~6
D、5~8
A、减少加工余量
B、理论研究
C、实验研究
D、实践操作
C、加大切削用量
D、采用多刀切削和多件加工
A、较少
B、较多
C、极为普遍
D、广泛
A、毛坯
B、加工余量
C、工序尺寸
D、切削用量
A、锻件公差
C、余块尺寸
D、凹档尺寸
A、工件材料的软硬
B、加工余量的大小
C、加工精度的高低
D、工件的大小
A、加工位置和加工方法
B、加工余量和加工方法
D、加工位置和加工余量
A、1~2mm
B、2~3mm
C、3~4mm
D、4~5mm
A、工件加工余量的大
B、工件加工面的长短
A、过盈
B、过程
C、位置
D、表面粗糙度
A、0.2~3
B、0.3
C、0.5
D、0.8
A、基本尺寸
B、锻造尺寸
C、锻件尺寸
D、毛胚尺寸
A、锻造公差
B、偏差
D、锻件直径
A、物料损失
B、加工损失
D、加工消耗
A、废品率
B、合格率
C、生产率
D、成品率
A、0.2mm
B、0.05mm
C、0.1mm
D、0.07mm
C、1mm
D、2mm
A、实际尺寸
B、设计尺寸
C、基本尺寸
D、加工尺寸
A、0.2
B、0.2~0.5
C、0.5~1
D、1
A、其它工艺参数
C、收缩率
D、起模斜度
A、铸件材料的收缩量
B、机械加工余量
C、铸件材料的收缩量+机械加工余量
A、不明显
B、消失
C、明显
D、不存在
A、Ps(h)>0
B、Ds(h)>0
C、Cs(h)>0
D、Hs(h)>0
A、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则
B、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配原则
C、基准重合原则
D、自为基准原则
A、粗加工阶段
B、半精加工阶段
C、精加工阶段
D、三阶段均可
A、设备
C、加工精度
D、工件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B、人员
C、工时
D、厂房
A、加工余量减少
B、加工余量增加
C、加工余量不变
D、加工余量合理和均匀分布
A、一次铣去全部余量
B、先粗后精
C、除梯铣削
D、粗铣-半精铣-精铣
C、模样材料的收缩量加铸件材料的收缩量
D、铸件材料的收缩量加机械加工余量
A、加工过程
B、生产过程
C、辅助工作
D、工艺处理
A、乘以
B、加
C、减
D、除以
参考答案如下:
A、上工序的工序尺寸
B、本工序的工序尺寸
C、上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D、本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A、设计尺寸
B、工序尺寸
D、装配技术要求
A粗锉
B中锉
C细锉
D粗锉、中锉、细锉都可以
A膨胀量
B浪费量
C收缩量
D节约量
A对
B错
A最小加工余量
B分级修理
C根据实际需要
D最小加工余量或分级修理
A机床功率
B刀具耐用度
C工件表面粗糙度
D加工余量
A切削力
B开力
C夹紧力
D重力
在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补偿功能除对刀具半径进行补偿外,在用同一把刀进行粗、精加工时,还可进行加工余量的补偿,设刀具半径为r,精加工时半径方向余量为△,则最后一次粗加工走刀的半径补偿量为()。
A.r
B.r+△
C.△
D.2r+△
配料时,加工余量留的小些较好,因为这样可以降低消耗在切削加工上的木材损失率。
A.对
B.错
粗加工、半精加工的刀具半径补偿值为刀具半径值与精加工余量之和。
A加工余量
B收缩率
C氧化皮量
D飞边量
90.32、90.30、90.36,若加工余量为0.20mm,其修理尺寸是()。
A.90.50
B.90.52
C.90.56
D.90.75
A.断面尺寸大小
B.木料的长度
C.木料的等级标准
D.材质
基础定额项目计算是考虑了()的实际数量。
A、不同的施工过程和加工余量
B、不同施工方法和加工余量
C、相同施工方法和加工余量
D、相同的施工过程和加工余量
双面刨光的木材,下料应留出()mm加工余量。
A.1~2
B.2~3
C.3~4
D.4~5
A.查表法
B.估算法
C.实验法
D.计算法
主机座安装的注意事项是()。
A.机座安装余量
B.加工余量
C.检验面板倾斜度
在数控加工中,刀具补偿功能除对刀具半径进行补偿外,在用同一把刀进行粗、精加工时,还可进行加工余量的补偿,设刀具直径为8mm,精加工时半径方向余量为0.6mm,则最后一次粗加工走刀的半径补偿量为()mm。
A.4
B.0.6
C.4.6
D.4.3
Q490发动机测得各缸的尺寸为90.39、90.32、90.30、90.36,若加工余量为0.20mm,其修理尺寸是()。
A.1~2mm
B.2~3mm
C.4~5mm
D.6~7mm
在主轴箱体的加工中,以主轴毛坯孔作为粗基准,目的是()。
(A).保证主轴孔表面加工余量均匀
(B)保证箱体顶面的加工余量均匀
(C)保证主轴与其它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
(D)减少箱体总的加工余量
锻造毛坯准备,锻造工艺图又称锻件图,它是在零件图的基础上考虑了加工余量,(),工艺余块之后绘制而成的图样。
A.锻造精度
B.锻造强度
C.锻造水平
D.锻造公差
烧割法切取力学性能试样留有的加工余量不得少于()
A.20mm
B.25mm
C.36mm
D.50mm
A.分析计算法
B.查表法
C.经验估计法
D.三种都可以
背吃刀量根据毛坯加工余量确定,在工艺系统刚性不足、毛坯余量很大或余量不均匀时,粗加工要分几次进给,并且应当把第一、二次进给的背吃刀量取得()。
A.小一些
B.大一些
C.大小均可
D.任意值
磨边时存在损耗,因此在确定待加工未切割镜片尺寸时需考虑一定的加工余量,一般为()。
A.0.5-1mm
B.1-1.5mm
C.1-2mm
D.2-3mm
执行粗车固定循环G71P04Q12U1.0W0.5D2.5F0.35500后,单边(精加工)余量为()mm。
A.0.5
B.1.0
C.2.5
D.0.3
在数控加工中,刀具补偿功能除对刀具半径进行补偿外在用同一把刀进行粗、精加工时,还可进行加工余量的补偿,设刀具半径为r,精加工时半径方向的余量为△,则最后一次粗、精加工走刀的半径补偿量为()。
A.r+△
B.r
剪切后尚需铣端面或刨边,加工余量为()mm。
A.0~2
B.1~2
C.1~35
D.3~4
锉削时工件的()决定应选择哪种形状的锉刀。
A.加工余量;
B.精度;
C.材料性质;
D.形状;
划线时()加工余量。
A.必须考虑
B.预放
C.可以不考虑
气缸修理尺寸的确定是()。
A.气缸磨损最小尺寸+加工余量并靠级
B.气缸磨损最小尺寸-加工余量并靠级
C.气缸磨损最大尺寸+加工余量并靠级
D.气缸磨损最大尺寸-加工余量并靠级
粗加工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
A.选取大的切削深度
C.选取小的切削深度
D.选取大的切削速度
某钢锻件毛坯厚度30mm,后续机械加工的表面加工余量为4mm,超声波探伤时应考虑选用下述哪种探头为宜?()
A.2.5MHz,Φ20mm
B.5MHz,Φ14mm
C.5MHz,Φ14mm,窄脉冲探头
D.组合双晶直探头
E.c或d
配料、截料、刨料时要合理确定加工余量,宽度和厚度的加工余量,两面刨光者留()mm。
A.1
B.2
C.3
D.5
毛坯通过(),可以确定各表面的加工余量和孔的位置
对箱体类,异形类,型腔模具工件,如果加工余量小(精加工),而且以单面孔系加工为主,工序集中的,一般选用()进行加工。
A.卧式加工中心
B.数控车床
c.立式加工中心
D.车削中心
为保证槽脊的强度,活塞环槽光车或磨削时,加工余量不得超过
A.20%~25%
B.25%~30%
C.10%~15%
D.15%~20%
毛坯零件划线时,为了加工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必须选择面积最大的加工表面,为校正基准。
双面刨光的木材,下料应留出_____mm加工余量。A.1-2B.2-3C.3~4D.4~5
模锻精度高、加工余量小、生产率高,适用于()锻件生产。A.大批量中小型B.形状简单C.单件、小批量D.轴类零件
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是考虑了不同施工方法和加工余量的实际数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划线的作用是确定工件的加工余量、加工的找正线以及工件上孔的位置,使机械加工有所标志和依据()
木门窗制作时确定宽度和厚度的加工余量,一面刨光者留()mm,两面刨光者留()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