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声讨的三个卖国贼后来俩寓居青岛

原标题:青岛点燃“五四运动”导火索声讨的仨国贼,后来俩寓居青岛

青岛有许多著名景点,但要说起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大概只有两个:一个是开埠初期就修建的栈桥,再一个就是1997年建成的五四广场。

外地人来青岛,必定会到五四广场。其主体部分“五月的风”雕塑,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喻示出一种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五四广场”和“五月的风”都因“五四运动”而得名,可您知道这背后的历史风云吗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青岛与“五四运动”。

溯源:日本战胜德国强占青岛,一战后拒不交还中国

说“五四运动”肯定绕不过青岛,98年前,正是由于青岛的主权问题才引发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在清末,英法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划分势力范围。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也不甘示弱。经过实地勘察后,德国发现胶州湾水深湾阔,“形势完善,又居要冲”,很有战略价值,因此将目标锁定在这里。1897年,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把青岛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并把山东划分为其“势力范围”。这一行为使青岛的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一个近代殖民城市由此发端。

在德国强占胶州湾的同时,东方的一个新兴帝国主义国家也对青岛垂涎已久,它就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经济、军事实力有很大提高,但它还不敢贸然对德国开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终于等到了机会。这年夏天,德国正忙于欧洲战场无暇东顾,日本遂找借口向德国宣战,出兵占领青岛。由于自知这一行为并没有法理基础,日本在1918年以支援军火为诱饵,提出了霸占青岛及山东各项权利的要求,北洋政府在关于山东问题的秘密换文中,竟无耻地表示“欣然同意”。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开幕,各国展开博弈。日本以秘密换文为口实,不肯把青岛和山东的各项权利交还中国。4月29日至30日,参加巴黎和会的英美法三国召开会议,日本代表应邀出席,在中国代表不在场的情况下,竟然议定了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将德国在山东所攫取的权益让与日本。

爆发:外交失败全国抗议,青岛唯一“五四游行”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后,压抑在人们心目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5月2日,山东3000多工人在济南北岗子举行了“收回青岛”演说大会。两天后,就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

5月4日下午2时,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学校3000多人,挥舞着小旗,高举标语牌,来到天安门。标语牌上写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并且要求惩办亲日官僚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北大学生谢绍敏咬破中指撕下衣襟血书的“还我青岛”四个大字,悬挂在天安门前,给整个会场平添了更为悲愤的气氛。在烈日下苦等“递交说帖”无果,学生们就转向赵家楼(曹汝霖的宅邸)发泄怒火。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在中学历史课本里浓缩为一句话,“愤怒的学生们痛打了章宗祥,放火烧掉了赵家楼。”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像烈火一样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外面硝烟正起,处在风暴中心的青岛却异常平静。由于日本人在青岛封锁消息,提前采取了高压防范策略,出动大批军队、宪兵、警察和武装日侨分布在青岛市内各地,青岛一直没有什么抗议出现。出乎意料的是,作为教会学校的明德学堂学生首先组织起来。

据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介绍,明德学堂是基督教美国长老会1911年在青岛创办的一所学校,学生在校长王守清支持下,高举自制的横幅、旗帜上街游行,自胶州路至山东路(今中山路),一路上高呼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决收回青岛和胶济铁路!”师生们还向沿途围观的同胞宣传反对“二十一条”,号召“抵制日货”,许多中国百姓跟着高呼口号,在全市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也是“五四”爱国运动中,青岛唯一的一次游行。这次活动之后,日本守备军司令部立即下令查封了明德学堂。

为了不使学生失学,校方将学校迁至潍县(今潍坊)。1920年,明德学堂重返青岛,改称明德中学,后又改名为胶东中学、青岛市私立崇德中学。解放后,改称青岛第十一中学。

结果:中国代表拒绝合约签字,三年后收回青岛主权

“五四运动”风起云涌,在国内、国际上造成了很大影响。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放弃卖国媚日的初衷,一方面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大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以谢国人;另一方面也不敢轻言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电告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自行决定”。而陆征祥、顾维钧等外交代表在全国人民正义呼声的震撼下,深感公理不可违,民心不可违,遂下定决心“不签字”。因此,至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字之时,中国代表拒不前往签约,以示反对,致使和约中关于青岛的条款概无效力,日本妄图“合法”侵占青岛的阴谋破产。五四运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巴黎和会中方全权代表之一王正廷后来回忆说:“我一生有一桩得意事,就是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但青岛问题悬而未决。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因不愿看到日本独霸远东,英美诸国皆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日本虽然骄横,却难抵抗英美同时给予的压力,极不情愿地与中国开始权力交接。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胶济铁路和青岛回归拉开帷幕。1922年3月,王正廷出任鲁案善后督办,他代表中国政府和日本经过艰难的谈判和讨价还价之后,12月1日,中日在北京签署《山东悬案细目协定》,中国付出巨款,赎回了青岛主权和胶济铁路,仅胶济铁路就花了四千万日元。

1922年12月10日,中日双方在青岛举行了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收回青岛主权,青岛结束了它长达25年的遭受德日殖民统治的惨痛历史。青岛主权回归是“五四运动”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1949年12月,5月4日被定为中国青年节。

余波:三个亲日官僚,两个后来寓居青岛

“五四运动”进行时,有一大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国权”即是中国在青岛乃至整个山东的主权,“国贼”则是指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这三个亲日官僚。青岛的主权最终收回了,这三个人的下场又怎样呢

再说陆宗舆。“五四运动”中,曾和日本人谈判过的币制局总裁陆宗舆被指“卖国通敌”,北洋政府迫于压力将其免职,他的家乡浙江海宁也感到脸上无光,召开了各界人士万余人参加的大会,一致决议开除陆宗舆乡籍,并通电全国。陆宗舆下台后即到天津做寓公。1940年,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陆宗舆被聘为行政院顾问,再次附逆为汉奸,但1941年6月即病死于日本。

最后说说章宗祥。1916年6月,章宗祥出任驻日公使,曾与日本政府秘密谈判,出卖国家领土与主权。“五四运动”中,他与曹汝霖、陆宗舆同被群众斥为卖国贼。章宗祥被免职后,其老家浙江湖州各界人士于6月召开大会,宣布开除章宗祥的乡籍。此后,章宗祥于1920年担任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总裁、1925年又担任了北京通商银行总裁。1928年后,他寓居青岛。1942年,章宗祥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伪电力公司董事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迁居上海,以汉奸罪被捕。1962年10月在上海病逝。

如今:五四广场面朝大海,“红色旋风”螺旋上升

说完了“五四运动”,我们来聊聊五四广场。1997年10月22日,坐落于浮山湾畔、占地10公顷的五四广场建成开放。那么,当初是谁敲定广场名字叫“五四”,又是谁选定它的灵魂建筑是“五月的风”呢

据当年广场建设参与者之一魏书训回忆,广场建成之初并没有以“五四运动”冠名的意向。“当时是按着城市标志性建筑来立意的!”魏书训说,广场开建之前,市委、市政府召集诗人纪宇、剧作家代路、雕塑家徐立忠等社会各界人士建言献策,针对新城市广场的命名及其主题雕塑展开了大讨论。“五四广场!这个名字不记得是谁第一个提出,也可以算是集体讨论的结果吧,当时一说出,大家都拍案叫绝。”原来,最早提出的广场名称有“世纪广场”、“青岛广场”、“文化广场”等数十种,这些名称均有争议,主要争议就是缺乏特点,放到任何一个城市都能用。可“五四广场”就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青岛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青岛主权问题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青岛之于“五四”、“五四”之于青岛都可谓意义非凡。

广场名字定好了,作为广场“灵魂”的主题雕塑设计也被提上日程,开始面向全国征集主题雕塑。当时,黄震在济南工作,他得知这一消息后,就来到了五四广场。黄震站在那里,一阵海风扑面而来。风,这个字在黄震心中激起了千层浪,他的脑子里旋起了一阵风,就是一阵旋风啊。由这阵风,黄震联想到了当年的“五四运动”。青岛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它就像一场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给人带来了新鲜的思想和力量。确定了用“风”作为素材的想法后,黄震开始动手设计。在回安徽老家过年的火车上,他完成了“五月的风”的初稿。后来,当他把一个钢圈涂成红色时,心里一阵惊喜,就是它了!

最终,按照市民投票情况和专家意见,“五月的风”被确定为主题雕塑。

1997年底,高30米、重达560余吨的红色雕塑“五月的风”在五四广场落成了,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钢质城市雕塑。特约撰稿田野

THE END
1.山东曝光一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济南一培训学校被罚30万一、济南市历下区朴新教育培训学校发布违法教育培训广告案 当事人发布的教育培训广告中含有“小初高一对一个性化辅导45天综合提分218分”“授课老师均从事多年教育工作,小学阶段不低于3年的授课经验,初中老师不低于5年的授课经验”等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其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四条第(一)项及...http://sd.dzwww.com/sdnews/202110/t20211026_9339228.htm
2.向英雄学习,向英雄致敬!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黄旭华“共和国勋章”。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https://www.meipian.cn/2e2q3oi3
3.第四编再创辉煌第十二章大建设大发展大调整:突飞猛进的“十五...2001年初,第一轮规划方案呈送学校审议,但春节过后,山东某高校在胶南建设新校区的工程被突然叫停,一时间在胶南、开发区等沿海地区建设新校区的规划产生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泰安市委又提出重新在泰安考察、启动新校区建设的要求。在第一期征地预付款已经到位的情况下,青岛校区建设前景不容乐观。https://www.sdust.edu.cn/info/1294/11948.htm
4.青岛滨海学院举办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来华留学生工作座谈会学校持续优化国际办学,在对外办学事业上得到了相关管理部门及兄弟高校的关心与支持。此次座谈会旨在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多方探讨留学生实习、就业支援模式,共同为新区留学生教育及人才发展开拓新路径,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注入新动力。https://www.sohu.com/a/832327254_121730353
1....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跨境电商赛道全国总决赛精英赛在青岛...他提到,建校以来,学校积极融入上合国家战略,紧扣发展要义,围绕服务青岛24条重点产业链、“六个城市”建设和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需求,坚持“三融”方向,为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精准人才培养服务。本次大赛走进上合,走进幼师高专,对加强内外贸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增强经贸类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推进产教融合、校企...https://i.ifeng.com/c/8V1Fu0unGDq
2.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回到家乡青岛给58中学生演讲中国山东网昨天下午,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回到家乡青岛,给青岛五十八中的孩子们,做了一堂精彩的演讲。 李肇星的演讲,从他1959年从胶南农村考上北大开始。他说当时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但到北大的第二天,他到小卖部买练习本时,就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在以后的外交生涯中,李肇星始终保持着一颗求知学习的心态,这也让他结识了很多...https://qingdao.sdchina.com/show/356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