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建筑设计要点范例6篇

该课程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建筑景观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于大二第一学期开设,是该专业学生初次接触设计课程。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大一所学的专业制图基础,重点理解方案策划与设计的整体流程,并能够把建筑概念通过一定的手法表达出来,包括:手绘、电子虚拟模型、实体比例模型。

课程设置了私密个性化空间、半开放性过渡空间、开放性公共空间三种空间类型,以生活体验来展开空间设计,在每个空间类型下设置多个小题目,让学生们能够有所选择。多样的选择必然导致多样的的结果,两年五个教学班,从教学结果来看,有助于低年级同学对整体设计过程的理解,但每个小题目的的评判标准不一。经过教研组的讨论,确定以“生活体验”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价值取向。

一、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主要是有五个方面:1、强调课题的灵活性,适应时代变化需求,用不同主题,概括不同建筑空间类型,并用不同的设计策略优化实际建筑空间。体现了建筑设计过程的灵活性、计划性、整体性、前瞻性、艺术性等;2、强调学生的合作和洞察力,对作业分组的要求严格。模拟实际方案设计操作流程,理性地整理思路。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和负责的态度;3、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和衔接性,把大一所学的《制图》、《透视学》等专业基础课,运用到课程中来。同时也为后续的方案设计课程以及毕业设计做准备;如:《建筑综合设计》。学生能整体把握设计的五个完整过程:“策划-方案设计-方案表达-模型制作-方案修改与整理”;4、强调课程的适用性。该课程可面向所有与空间设计有关方向的学生。如:室内设计方向可选用住宅方向;建筑景观方向可选用公共环境方向;其他有美术素养的同学,均可配合空间设计方向的同学,共同完成课程作业;5、强调课程学术交叉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策划过程涉及到现场测量、管理学等方面;设计过程涉及到心理学等方面;方案文本的设计设计到平面设计与传媒设计等方面。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2、强调三维空间的自由组织,适应社会发展进展中

三、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组织方式目的

选题:选用学生熟悉的建筑景观空间场景,包括学校生活、学习、家庭住宅等。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通过优缺点分析,整理空间设计的要点。

教学方式:通过不同的主题,针对不同的空间如:私密空间、个性化空间、过渡性空间、公共空间等,借用不同设计策略,指导学生完成整体设计。1-2人完成调查、设计、制作、汇报等过程。提高学生的三维空间感;提高设计的整体逻辑思维;提高组织和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制图基本功能力;提高快速概念表达能力;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现场表达能力等。

四、教学条件

1、《欧洲顶尖建筑学院基础实践教程.上下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建筑学院权威精品教程》.(德)马克安吉利尔(MackAngelil).(德)德尔克黑贝尔(DirkHebel)编著.2011年.

2、台湾淡江大学参数化课程参考

3、《建筑空间教学实验.1:触摸边际》.沈康.杨一丁.王铬编著.2011.

五、作业解析

5.1“九宫格住宅建筑设计”学生案例分析

以九宫格住宅建筑设计为例,学生以自己家庭为例,用9个3-5米的正方形格子组合(如图),寻找平面布局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功能关系,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方案设计并制作模型。每个方格代表一个空间,经过组合后,挑选3个以上的组合方式,进行平面布置

该同学的方案是为一对中年夫妻还有他们的18岁大的儿子设计的,夫妻俩都是艺术类专业的教师,生活品味有比较浓的艺术氛围。通过组合三种方格形式,绘制功能气泡图,寻找最合适的平面布局进行空间深化设计。该同学能够清晰的理解住宅空间的功能组织关系,并且能够进行相应的设计,但布局尝试上略显保守。

5.2“停”与“亭”景观建筑优化设计学生案例分析

6、结论

通过教学实践,私密个性化空间、半开放性过渡空间两种空间类型的教学相对适合低年级,而开放性公共空间的教学几乎无进展。原因有三个方面:该课程既然是基础类课程,因此尺度较小,学生相对容易把握;从生活体验上来说,学生更倾向于自己熟悉的环境来进行改造设计,这对教学开展以及作业评分都有很大的帮助。从设计过程上来说,学生扮演了使用者、设计者、评价者三种身份。而开放性广场空间更多是学生穿过的空间,尽管空间现状问题较多,但要提出合理解决方案难度太大,因将此空间类型另作专题设置课程。

参考文献

[1]“建构”的一次尝试――从材料出发进行的“伞”、“门”、“亭”设计,华中建筑,2007(4):134-136

关键词:民用建筑;建筑防火;建筑设计;应用

Abstract:architecturaldesignmakefulluseoffiretechnologyisanecessaryrequirementforbuildingsafetydesign.Thispaperrespectivelypreventfiveaspectsoftobaccoandsafeevacuationfromtheselectionofbuildingmaterials,architecturallayoutandlayout,structurefire,fireprevention,comprehensiveuseofbrieflydiscussesthebuildingfireprotectiontechnologyincivilbuildingdesign.

Keywords:civilconstruction;building;architecturaldesign;application

引言

我国早期建筑受技术水平及设计发展水平的限制,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发展的并不是很理想,建筑火灾曾多次发生,给人们的生命造成里极大威胁,使人们的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在民用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下,建筑防火技术也同样取得了巨大进度。下文主要就建筑防火技术中几个关键部分加以论述,在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如果能够将这些防火技术综合的加以运用,我国民用建筑工程防火性能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关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通过对民用建筑火灾事故原因的调查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火灾是由建筑装修材料的燃点过高所引起的,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装修材料对防火的重要性。建筑材料所引发的火灾危害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于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装修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将经济效益摆在了设计工作的首位,忽视了对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考虑,选用的材料由于燃点过高容易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引发火灾。另一方面是建筑材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火灾发生后影响人员的撤离,同时也为消防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建筑设计人员要想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就必须把好建筑装饰材料关,从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入手,努力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

2.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布置

3.关于利用建筑结构的防火

建筑防火设计中,建筑构造是比较容易处理,但又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防火墙不宜设在U字形或者L字形等高层建筑的内转角处。当设在转交附近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当相邻一侧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距离可不限。紧邻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当水平距离小于2h时,应设置固定乙级防火窗。(2)管道井应每隔两层或者三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做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每层分隔。井壁上的检修门为丙级防火门。(3)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消防电梯应每层停靠。消防电梯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目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的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是考虑保护钢筋不被锈蚀,而没有考虑发生火灾后,高温对钢筋的影响,为了避免钢筋在火灾时变形过大,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在设计时应适当增大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别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最小厚度,比普通混凝土构件还小,这样耐火性能更差,必须采取加大钢筋保护层厚度,或吊装后下表面抹灰等保护措施,提高耐火极限,达到满足防火安全的要求。

4.对建筑防火和防烟的分区

防火分区面积的确定,主要应该考虑最大防火分区的限定与防火分区有关的防烟分区问题也是一个经常容易出现疏漏的问题。首先,一般情况下防烟分区仅限于高层建筑和地下车库,《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00m的房间应设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其次,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00m2,且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最后,多层建筑中,地下公共场所、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m且无自燃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排烟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m的疏散内走道等设防烟、排烟设施的房间内也应该参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标准,即每500m2设置防烟分区。

5.关于安全疏散的问题

6.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具体火灾所形成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也应该充分的考虑全面。只有从每个角度都充分的做到对防火技术的合理运用,切实做好建筑设计中对火灾工作的预防工作,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减少火灾的发生,才能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居住空间。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防火设计要点疏散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消费习惯的改变,各地涌现出大量结合商业、娱乐、影院等类型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对外开放,许多国外建筑设计事务所参与设计具有创新思路的公建,带来对我国传统设计理念的冲击,大型公建的复杂化、新型化也使得我国多年前形成的防火规范逐渐不适应现代建筑防火设计的进步速度,由此各地消防部门结合国家规范以及当地消防水平、防火救灾经验探索出一套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地方性规范,在现今的防火设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

2.设计实例

余姚五彩城项目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城东新区核心区块,是集购物中心、精品酒店塔楼、户外时尚生活中心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该综合体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点高度为98.81m,其中酒店塔楼地上19层、地下2层,东侧购物中心地上5层,地下3层,西侧时尚生活中心地上4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地下一层一部分为商业空间,地下一层剩余部分以及地下二、三层为地下停车和必要的设备机房。

3.大型商业综合体疏散设计要点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疏散设计在大型商业综合体中的应用:

3.1项目分类认定

东侧购物中心按一类高层建筑设计;

西侧商业建筑按多层建筑设计。

耐火等级:高层及地下室一级;

多层二级。

3.2总平面消防设计

主楼长边外墙均直接落地,消防登高场地结合基地内部道路及硬地广场设置,消防扑救面长度不小于四分之一的周长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消防登高面和消防登高场地见消防示意图(附图2),消防扑救场地布置距离高层商业5~10m,距离塔楼10~15m。登高场地宽度7m(《纪要》要求场地净宽不小于6m,《指南》根据建筑高度不同修正为8m和15m)。

3.3防火分区划分

3.3.1面积要求(一、二级耐火等级,设自动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

3.3.1.1多层商业建筑

地下:2000m2

首层商店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0m2

二层及二层以上:5000m2

3.3.1.2高层商业建筑

地下:营业厅按2000m2控制

地上:营业厅按4000m2控制

3.3.1.3餐饮、娱乐、影院

按2000m2控制

3.3.1.4地下车库、机房

地下车库:4000m2

设备机房:1000m2

3.3.2防火分区划分方式

目前建筑设计中对商业综合体的防火分区划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普通的防火卷帘防火分区;二是性能化防火设计。后一类方法针对建筑物消防安全目标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防火经验,通过分析计算确定最优消防安全设计,强调防火设计应达到的安全目标,而不强调设计者所采用的具体措施,是近年来大型商业综合体防火分区设计的一个流行做法,通过下表我们可以看出两种防火分区划分的利弊:

普通防火卷帘防火分区中庭准安全区

说明按照规范,将中庭划入防火分区,用防火卷帘分隔各个防火分区。疏散需通过消防楼梯。需经过专家评审,将中庭视作准安全区域。可以将开向中庭的门作为安全出口。

优势符合现行规范的通常做法,风险低,推进快。中庭无防火卷帘,装修效果好。

有利于消防疏散流线组织,平面得房率高

劣势中庭开口形式较为呆板,不灵活需经过专家评审,是否通过不能确定。周期长,有风险。

沿中庭店铺面玻璃需为防火玻璃或店铺前增设防火卷帘,不利于店铺装修

结合本项目,经比较我们采用按照现行的消防规范进行消防设计,实现整体消防设计合理性的总体消防策略。具体包括传统封闭中庭、首层楼梯直通室外,疏散采取通常的距离计算方式,不再依赖背走道进行疏散等措施。

但性能化防火设计仍然是我们设计大型综合体项目防火设计一个主要可考虑方向。

3.4安全疏散

根据《建规》、《高规》和《纪要》,本项目的安全疏散按如下原则执行:

3.4.1疏散距离

3.4.1.1商业店铺

商业店铺按大空间界定,店铺内任意一点至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0米、折线不超过45m,但需满足以下要求:

1)、连接楼梯间与中庭回廊的疏散走道总宽度应不小于中庭回廊部分的疏散宽度要求;

2)、店铺可以考虑从开向背走道的疏散门疏散,但必须保证开向背走道的疏散门在店铺装修后的畅通,超过300平方米店铺装修后必须报消防部门审核。

3.4.1.2大型餐饮

疏散距离参照营业厅。

3.4.1.3影院

影院放映厅内任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直线距离不应超过15米;厅内任一点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0m、折线不超过45m。影院二次装修后再次送审消防。

3.4.1.4室外二层连廊(多层建筑区块)

二层室外连廊为安全区域,店铺可通过室外连廊及室外楼梯疏散至一层。连廊上任一点经室外楼梯疏散至一层的距离不大于60米。

2014年《指南》67条补充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餐厅、营业厅等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直线距离可增加25%,行走距离不应增加。

3.4.2疏散人数计算

大型商业综合体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餐厅、影院及KTV等娱乐场所的人数计算,《指南》第60条对此进行了细化要求。

3.4.2.1营业厅

营业厅人员荷载的计算―地上建筑面积×50%×各层疏散人数换算系数

―地下建筑面积×70%×各层疏散人数换算系数

3.4.2.2餐饮

按照就餐区1.3m2/人,厨房区域不计算人数,餐厨比为1:1.1

餐饮防火分区内中庭空间按照商业营业厅人员密度考虑

3.4.2.3KTV、娱乐等业态

使用面积2m2/人

KTV、娱乐区域内的疏散走道、机房按照30m2/人计算

3.4.2.4影院

按照实际座位数核算人数

候场区域考虑影院人数的20%

后勤走道、放映厅考虑30m2/人

3.4.3疏散宽度计算

3.4.3.1多层商业按照《建规》控制疏散宽度地上一、二层:0.65m/百人

3.4.3.2高层商业、地下商业部分按照《高规》控制疏散宽度1m/百人

3.4.3.3单独核算每个防火分区的疏散宽度,相邻防火分区之间借用疏散宽度不大于自身宽度的30%,每层的总疏散宽度满足所需疏散宽度。

3.4.3.4影院区设置一部独立疏散楼梯。

3.5楼梯形式

本项目中疏散楼梯大量采用普通防烟楼梯和剪刀梯。剪刀梯是在同一楼梯间设置了一对相互重叠,互不相通的楼梯,具有两条垂直方向疏散通道的功能,由于其相对于两个独立的普通楼梯节约了近一半建筑面积,在对疏散楼梯数量有着相当大需求的大型综合体项目中显得尤其有利,目前在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设置剪刀梯的限制条件比较多,技术上也较复杂,特别是能否作为两个独立的疏散楼梯使用,某些地方还有争议。其中对于剪刀梯在《指南》别规定:

1、商业等建筑用于解决疏散宽度的楼梯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一个防火分区内不得仅设一部剪刀楼梯间作为两个安全出口使用。

2、地下车库也可设置剪刀楼梯间,一个防火分区内不得仅设一部剪刀楼梯间作为两个人员安全出口使用。地下室非人员密集场所所在防火分区不可利用通向相邻人员密集场所所在防火分区的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因此,如何最大化、节约的利用剪刀梯也是本项目的一个难点。

3.6建筑防火构造

3.6.1消防救援窗

消防救援窗是建筑物发生火灾时,能使消防队员便捷快速从窗口进入室内灭火救援有效手段之一。《指南》规定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应每层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消防救援口应便于到达相对安全的室内公共区域。消防救援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分别不应小于0.8m和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3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个。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可在室外识别的明显标志。

3.6.2防火卷帘

防火卷帘的设置在近年的综合体设计中也呈现出一些较多问题,随着综合体平面的多样化,中庭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项目设计中尝试使用弧形、大跨度防火卷帘。而盲目的设置防火卷帘,不仅增加工程造价,更直接影响建筑防火、防烟效果,降低建筑的安全系数,从目前建成的一些项目来看,复杂的防火卷帘易造成维修保养不到位,火灾时无法顺利落下,导致防火分区无法达到设计效果,因此各地消防意见都对防火卷帘的设置进行了限制性的条件。

其中《指南》规定,防火分隔部位设置防火卷帘时,除中庭外,当防火分隔部分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10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该部位宽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并特别指出,不应使用水平、侧向等开启方式和弧形、L型等不规则型防火卷帘。

3.6.3防火玻璃

建筑师对公建立面美学的要求、商业租户对商铺通透性的要求等使得玻璃幕墙体系在公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玻璃的耐火性差也为建筑防火带来诸多不利,由此我们也必须在特定的构造处使用防火玻璃来提高幕墙的耐火性能。防火玻璃除须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各项指标和构造要求以外,设计中还应注意其在商业设计中仅作为耐火构件的配件使用(例如防火门、防火窗、镶玻璃构件等配件),不得单独使用。另外采用A类防火玻璃作为配件的隔热性镶玻璃构件不得替代防火墙,可用于非承重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房间隔墙等部位,但应满足相应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

3.7探讨问题

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较难界定的问题:

(1)、为解决首层直通室外疏散距离过长,增设安全走道的具体要求;

(2)、一二层面积大,上层面积小,部分疏散楼梯在一层不靠外墙,首层楼梯为直通室外,扩大前室的具体做法;

(3)、零星餐饮防火分区划分的要求。

对以上问题征询的评审意见如下:

(1)、首层中庭区域和部分疏散楼梯在首层可以利用“安全疏散通道”直通室外,“安全疏散通道”认定为安全区域,但应满足以下要求:(附图3)

①、该通道不能用于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其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安全疏散通道”内任一点至室外的步行距离不应超过60m;

②、该通道两侧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不燃烧体隔墙,通道顶板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5小时的不燃烧体;隔墙上不得开设门窗洞口,与“安全疏散通道”连接的其他通道确有困难要进入该“安全疏散通道”的,入口处应设防烟前室,该前室的门应为常闭式防火门或火灾情况下可自动关闭的常开式防火门;

③、该通道顶板下不得穿越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

④、该通道应急照明地面最低照度不低于5lx;

⑤、该通道应设置独立的应急广播系统。

(2)、首层楼梯通过长度不超过30m的扩大前室疏散至室外,遇到楼梯较多的情况,将直通室外的门内推15m,扩大前室控制不超过两组楼梯合用。(附图4)

(3)、为了适应商业业态的灵活多变,零售和餐饮并不总是完全分区布置。当同一个防火分区商业营业厅内有少量餐饮时,控制餐饮比例低于25%(按面积控制),且不进燃气,防火分区总面积按营业厅面积下浮10%。

商业和餐饮混杂,后期招商中,试图将商业改为餐饮的情况较多。这条意见使后期招商调整更加灵活。

4结语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疏散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如何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是每个建筑设计师需要在设计各个阶段认真考虑的问题。限于篇幅,我们仅从特定项目设计中应当注意的着重点进行了浅显的探讨。在实际工作中,仍然要结合国家规范和当地消防指导意见,设计出融合建筑美学和消防疏散要求的建筑,为人民群众创造舒适、安全的购物娱乐环境。

注[1]《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设部主编

[3]《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中南建筑设计院主编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公安部主编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公安部主编

关键词:园林建筑;绿化工作;文明城市

邯郸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把历史文化名城与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有机结合起来,邯郸市确定了以“赵都+绿网”、“绿化+文化”为运作理念的园林绿化建设定位。2010年邯郸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5%、38%和13平方米,新增绿化覆盖面积566万平方米,新增绿化覆盖率0.76个百分点。去年10月份全面启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活动,力争邯郸市2011年实现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目标。去年城市绿化投入财政资金达到17.36亿元,社会资金达到5338多万元,成为邯郸市城市绿化工作投资数额最多、实施力度最大、发展成效最为明显的时期,但邯郸市园林绿化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城市居民区、公园、广场、道路等绿化标准还较低,园林绿化任务还很艰巨。

作为一名园林工作者,现在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经验,谈一谈自己对城市园林建筑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园林建筑的定义

园林建筑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并与园林环境和自然密切结合,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

二、园林建筑功能

引导游览路线:园林建筑常常具有起乘转合的作用,当人们的视线触及某处优美的园林建筑时,游览路线就会自然而然的延伸,建筑常成为视线引导的主要目标。

组织园林空间:园林设计空间组合和布局是重要内容,园林常以一系列空间的变化巧妙安排,给人以艺术享受。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圆洞门等,恰是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最好手段。

三、园林建筑别类

游憩性建筑:有休息、游赏使用功能,具有优美造型,如亭、廊、花架、榭、舫、园桥等。

园林建筑小品:以装饰园林环境为主,注重外观形象的艺术效果,兼有一定使用功能,如园灯、园椅、展览牌、景墙、栏杆等。

服务性建筑:为游人在旅途中提供生活上服务的设施,如小卖部、茶室、小吃部、餐厅、小型旅馆、厕所等。

文化娱乐设施:如游船码头、游艺室、俱乐部、演出厅、露天剧场、展览厅等。

办公管理用设施:主要由公园大门、办公室、实验室、栽培温室,动物园还应有动物兽室。

四、园林建筑设计要求

1.布局。园林建筑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规划选址除考虑功能要求外,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2.情景交融。园林建筑应结合情景,抒趣,尤其在古典园林建筑中,常与诗画结合,加强感染力,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3.空间处理。在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上,尽量避免轴线对成,整形布局,力求曲折变化,参差错落,空间布置要灵活通过空间划分,形成大小空间的对比,增加层次感,扩大空间感。

4.造型。园林建筑在造型上更重视美观的要求,建筑体型、轮廓要有表现力,增加园林画面美,建筑体量、体态都应与园林景观协调统一,造型要表现园林特色,环境特色、地方特色。一般而言,在造型上,体量宜轻盈,形式宜活泼,力求简洁明快,通透有度,达到功能与景观的有机统一。

5.装修。在细节装饰上,应有精巧的装饰,增加本身的美观,又以之用来组织空间画面。如常用的挂落、栏杆、漏窗、花格等。

五、园林建筑中亭、廊及花架的设计要点

亭、廊及花架的建筑要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要符合艺术均衡法则:可居、可游、可观。要在立意、选址、布局、借景、尺度和比列与大小和质感上下功夫,做到和谐与美、人与自然的统一。

亭的设计要点:

首先,必须选择好位置,按照总的规划意图选点;其次,亭的体量与造型的选择,主要应看它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大小、性质等,因地制宜而定;再次,亭子的材料及色彩,应力求就地选用地方材料,不独加工便利,又易于配合自然。

廊的设计要点:

首先,分割空间时,应采用漏景、障景等手法,要因地制宜,结合自然环境;其次,出入口的设计要便于人流集散;再次,内部空间的处理,要适当增加台阶,可在廊内作适当的横断。同时,尽可能的多安排一些坐椅、美人靠、花格,额坊以供人们欣赏和消息。

花架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绿色建筑,超高层建筑,仿生形态,光照

1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聚集,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土地资源供应的紧张,超高层建筑也随之应运而生,这很好的解决了土地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超高层建筑被视为城市的地标,体现着现代技术、材料的最新成就,同时也是形式美,结构技术,地域文化等综合的体现。但是随着城市超高层建筑的增加,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例如建筑层高,交通拥堵,环境破坏,人与自然的隔绝,建筑微环境较差等等,这开始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超高层建筑的绿色化,如何减少建筑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等,成为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到超高层设计当中是十分必要的。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相对于比较完善,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他是生态建筑的倡导者和生态建筑理论的创立者,出版了大量关于绿色建筑的文献及专著,其中《设计结合自然》《绿色摩天大厦》等专著都十分有针对性的对绿色建筑的理论及其设计要点做出了研究和分析。在他的建筑作品中也从多方面体现了他对绿色建筑的理念。除此之外,许多发达国家建立了自己国家特色的绿建评价体系:美国能源部建筑技术《联邦零能耗高性能绿色建筑研究发展规划》《能源安全与独立法案》《联邦零能耗高性能绿色建筑研究发展规划》《建筑技术项目2008—2012规划》;瑞典能源署自助机构(FEBY)颁布低能耗方面法规文件;日本建筑无综合环境评价体系等。

3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所谓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使用周期之内,在能源、用地、用水、用材等方面进行节约处理,建造出对于环境污染较少、利于人健康以及高效使用,并且能可持续与自然共处的建筑。设计出来的绿色建筑更符合人类目前的生存状态,它不但减少了建筑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建筑的节能减排,同时也可以使得使用者更贴近自然。

4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对于超高层建筑设计的优化策略

4.1仿生形态优化策略

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下,许多设计师已经将仿生形态理论实践于许多造型以及结构复杂的高层建筑。对于那些复杂扭曲的建筑形态以及对于常规结构的挑战,他们能通过电脑模拟分析出合理的结构形态以及如何更加与当地环境相适宜,从而设计并建造出更多绿色生态以及造型新颖的建筑出来。日建设计公司设计建造的名古屋Mode学园螺旋塔楼,造型借鉴了DNA双螺旋结构,配合螺旋上升的自然形态,建筑高度达到了170m。考虑到整体造型要求,建筑的围护结构是大块的玻璃幕墙,并采用三维的构架拼接,同时其通流系统为方式。三维构架利用了2000多块造型、角度各异的玻璃,并且在风洞中进行周密的实验,最终选择出最佳的玻璃构建角度,针对曲面的玻璃设计师采用了可滑动的窗格,以对应不同形态的玻璃幕墙。放式空气流通系统,外窗框和内窗进行组合,在提升空调能耗的利用率的前提下,还明显的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

4.2建筑基底以及场地优化策略

建筑所在场地是建筑内部的私密空间与城市外部的公共空间的过渡区域,只要将外部城市的各种交通空间通过建筑的场地基底与建筑内部发生联系,就能部分缓解城市与建筑空间联系的拥挤问题。超高层建筑的基底可以分为裙房以及地下室两个部分,通过对这两个部分进行交叉优化设计,就能有效的提高基地与场地的使用效率,从而让城市以及建筑更为高效且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KPF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是一座118层高的绿色综合式大楼。其可持续性表现在它是与我国香港最大的交通系统之一的九龙地铁站一起进行设计的,该建筑很好的与周围场地以及城市空间进行了联系以及回应,与周围建筑以及城市交通空间联系了起来。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拥有庞大复杂的立体交通网络,通过计算机建立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体系以及精确地计算将整个交通网络内部的商业空间和周围的城市空间有秩序的组织起来,整个立体交通网络以环球贸易广场为中心,周围建筑以及公共空间的人们都能迅速的到达目的地。

4.3建筑自遮阳优化策略

5结语

要实现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出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生态建筑,必须针对建筑的能耗损失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能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与方法进行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本文选取了世界各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总结出仿生形态优化策略、融合场地的基底优化策略、建筑自遮阳优化策略三项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优化策略,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思路。希望更多的建筑设计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将新的绿色的、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理念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结合,设计并建造出更多的绿色超高层建筑,为实现当前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哗皓.中国本土绿色建筑设计发展之辨[A].2014首届全国绿色建材与德国被动房技术交流大会暨展示会[C].2014.

[2]万紫霞.浅谈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6,1(18):164.

[3]魏唯.探究绿色建筑融入城市发展建设[J].中国房地产业,2016(13):79-80.

【关键词】负荷等级;配电线路;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

城市高层建筑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近十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各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城市建设的设计者,必须做好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人从事电气设计二十多年,根据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实际的经验,对消防电气设计主要内容做一个简单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

1.负荷等级的确定与供电方式的选择

1.1建筑电气工程设计首先要按高层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再根据高层建筑物的分类按规范确定设计方案和设计深度,而设计方案的确定首先应考虑高层建筑物电力负荷的分级。

1.2民用建筑的用电负荷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高度、功能及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分别定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对于各种负荷等级的确定,可以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附录A。

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的照明及控制用电、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火灾自动报警用电、自动灭火系统用电、应急照明(包括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备用照明)、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防火阀等消防用电,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规定进行设计。一类高层建筑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二类高层建筑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高度低于50m以下的建筑、凡是超过1500个座位的影剧院、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院、每层面积超过3000m2的百货楼、展览馆,以及室外消防水量超过25l/s的其他公共建筑的消防用电,按二级负荷供电。

1.3在负荷分级中应注意的一点,即同一建筑物中的负荷是按使用功能分别属于不同的负荷。例如:重要建筑中的负荷,并不全是一级负荷,这一点在实际设计中应特别注意。如一个四星级宾馆中:宴会厅电声、新闻摄影、录像电源、宴会厅、餐厅、娱乐厅、高级客房、厨房、康乐设施等主要过道照明等为一级负荷,其他负荷则分别为二级或三级负荷。

(1)一级负荷应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当一级负荷用电量不大时,可从市电或邻近单位取得第二低压电源;若一级负荷用电量较大时,应采用二路高压电源。

(2)二级负荷宜采用二路电流供电。一路工作,一路备用。在负荷较小或供电条件不允许时。可用一路6KV及以上的高压线路供电。

(3)三级负荷对供电无特殊要求。

2.配电线路的消防要求

2.1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的要求,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等的供电、,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一类高层建筑自备发电设备,应设有自动启动装置,并能在30s内供电,二类高层建筑自备发电设备,当采用自动启动有困难时,可采用手动启动装置。在工程设计中,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其配电设备应设有明显标志。

2.2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暗敷设时,应穿管并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明敷设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或槽。

2.3消防配电回路不应装设漏电切断保护装置。对消防水泵、防烟排烟风机等重要消防设备不应装设过负荷保护,必要时可手动进行控制。

2.4消防系统中不同用途的各种线路,其耐火、耐热及防延燃的要求,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在实际设计中,导线截面选择则可适当放宽,以避免由于火灾时温度上升引起导体电阻增大以至压降增大,影响消防设备的运行。

3.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设计

(1)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重要房间继续工作和组织扑救,根据建筑的性质,设计中应考虑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灯。

(2)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消防电梯以及前室、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以及电信楼、广播楼、省级邮政楼的重要机房等需设置火灾事故工作照明,并应保证继续工作所需的照度。

(3)高层建筑中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商场营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公共建筑内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等,应设置火灾事故疏散照明,其照度应保证主要通道上不低于0.5lx。

(4)除十层以下普通高层住宅以外,所有高层建筑的疏散通道应安装疏散指示灯。每10~20m步行距离及转角处需安装1个,其安装高度应在1m以下;在通往楼梯或通向室外的出入口标志灯,并采用绿色标志,安装在门口的上部,具体设计时可查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多层和高层两部分。

(5)事故照明灯及疏散标志灯应设玻璃或其它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疏散指示灯的装设中箭头示出疏散方向。疏散指示灯平时不亮,当遇有火灾时接受指令,按要求分区或全部点燃。其点燃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时不亮,事故时接受指令而点燃;另一种是平时即点燃,兼作平时出入口的标志。无自然采光的地下室等处,通常采用平时点燃方式。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系统设计

(1)从大量工程实例中发现,如果在高层建筑中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早期发现和通报火灾,及时引导人们疏散和进行灭火,对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火灾损失可起积极作用。所以在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中,还应按规范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系统的设计。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人们为了早期发现和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是现代消防不可缺少的安全技术设施之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火灾隐患,肩负安全防范重任,是智能建筑中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CBS)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建筑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首先必须符合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要适应智能建筑的特点,合理选配产品,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分三种形式设计: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就智能建筑的基本特点,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是最适用的方式。

(4)智能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点是:根据被保护对象发生火灾时燃烧的特点确定火灾类型;根据所需防护面积部位;按照火灾探测器的总数和其他报警装置(如手报)数量确定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总容量;按划分的报警区域设置区域报警控制器;根据消防设备确定联动控制方式;按防火灭火要求确定报警和联动的逻辑关系;最后还要考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智能建筑“3AS”(建设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适应性。

5.结束语

这十几年来,国内外许多高层建筑火灾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如果在设计阶段对火灾的可能性考虑不足及相应补救措施考虑不周,一旦发生火灾,必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中应针对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极为可靠的防火措施,高层建筑高达几十米以上,发生火灾时从室外进行扑救十分困难,因此应立足于建筑物内部的消防系统的建设,立足于自救。所以要求每一个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政策、方针和规范执行,尽量完善各种消防设施的配置,将火险消灭在萌芽之中。在完善图纸设计的同时,也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并应做好消防设备投入使用后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工作,以备万一发生事故时将损失降到最低。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中,完善的消防电气系统对于发生火灾后能使建筑物内各种消防用电设备及时可靠的运行,有效的疏散人员,控制火势蔓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THE END
1.多功能梯十大品牌排行榜多功能梯哪个牌子好上榜理由:目前储冠经营的产品覆盖到升降马凳,折叠升降马凳,折叠脚手架,折叠马凳,马凳,拉伸梯,绝缘梯,伸拉梯,便携梯,工程梯,工具梯,家用室内梯子,家用升降梯,多功能梯,多功能梯子,登高梯,五步梯,阁楼梯子,折梯,铝梯等行业。 7五优家家中国 安徽省官方旗舰店 ...https://www.paizi10.com/paihang/duogongnengti.html
2.多层住宅有几个楼梯合理其他房产问答多层住宅的优缺点都有啥? 多层住宅主要是借助公共楼梯垂直交通,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多层住宅与中高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1)在建设投资上,多层住宅不需要像中高层和高层住宅那样增加电梯、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得房率比较高。 (2)在户型设计上,多层住宅户型设计空间...https://m.jiwu.com/wenda/6501257.html
3.西铁西局站14号线的G口可以直接通到商场西铁西局站14号线的G口可以直接通到商场,非常方便。 商场挺大的,商户种类很丰富,吃喝玩乐都可以满足。但是除了直梯以外,还是更喜欢把扶梯设计成剪刀梯。 这样快速上下楼层的时候可以少走很多路。 另外去电影院建议坐直梯,扶梯坐到最高层还需要找到一个比较隐蔽的电梯才可以通向影院。 https://m.dianping.com/review/683421652
4.高层住宅交通核设计详解..pptx比较研究空间组合 中高层交通空间设计有多种形式,从对置式这一基本形式出发,总结其可以产生的几种变化,分析其优缺点,以方便设计人员比较与选用。这里列举常用的楼梯与电梯对面的形式(见表3)。高层住宅交通核设计-详解.全文共31页,当前为第10页。比较比较对置式1 面积 交通空间面积21.17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 楼梯,...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018/5322142322010343.shtm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复习题.doc28、简述在公共建筑中设置自动扶梯(与设置电梯相比)的优缺点。29、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的交通枢纽是什么,其作用有哪些? 30、在公共建筑的对称布局的门厅设计中,通常如何处理空间的导向性? 31、在公共建筑的不对称布局的门厅设计中,通常如何处理空间的导向性? 32、公共建筑的人流组织,通常有平面的和立体的两种方式,...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13290039.html
1.高层住宅户型设计(精选十篇)缺点:由于可组合户型不是单纯的两套户型相加且受高层结构形式的局限, 一梯多户户型布置困难, 组合后卫生间、厨房将会出现空间浪费, 水暖电布置也会不尽合理。非组合户型:其优缺点与可组合户型相反。 3高层住宅户型设计的重点 3.1户型面积 (含公摊面积) 和户内各功能区面积的确定...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amz1m3.html
2.楼梯倾角多少比较合适谁比较清楚的单跑楼梯最为简单,适合于层高较低的建筑;双跑楼梯最为常见,有双跑直上、双跑曲折、双跑对折(平行)等,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三跑楼梯有三折式、丁字式、分合式等,多用于公共建筑;剪刀楼梯系由一对方向相反的双跑平行梯组成,或由一对互相重叠而又不连通的单跑直上梯构成,剖面呈交叉的剪刀形,能同时...http://qd.17house.com/jianzhugoujian/da6f35cca1933015743b8c7fa369cad9.html
3.剪刀式楼梯剪刀式楼梯设计剪刀式楼梯特点设计百科下面为大家详述剪刀式楼梯优缺点: 剪刀式楼梯优点: (1)剪刀式楼梯外观轻巧,美观度较高。剪刀式楼梯为一组方向相反的直梯,没有拐角,观感上比较轻巧,不会给人厚重的感觉。 (2)剪刀式楼梯具有防火防烟功能。一般商场或者大型建筑物内的剪刀式楼梯都设置有防火、防烟隔墙并且在楼梯下面设有风道,因此有很好的防火防烟...https://m.bzw315.com/baike/22903.html
4.设计人员工作总结15篇第一,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相关的经验,多向领导及同事等有经验的人请教。加强对钢结构设计的发展脉络、走向的了解,加强周围环境、同行业发展的了解、学习,对自己的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拖拉; ...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2007593.html
5.安徽建筑配置蝴蝶梁的预制剪刀梯的设计与应用吴杨; 预制楼梯是建筑中最可以标准化,最适合采用预制装配施工的部分。但是在目前的高层住宅中,剪刀梯跨度大、梯段板板厚大、自重大,导致施工过程中吊装困难、安装费用高等问题,制约着高层预制楼梯的推广和应用。文章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探索并尝试采用一种配置蝴蝶梁的预制剪刀梯,有效...http://ahjz.cbpt.cnki.net/WKE/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9&st=08
6.房屋建筑构造柱12篇(全文)重点掌握楼梯的主要尺度和要求及钢砼楼梯的优缺点和构造,其它做一般了解。 6、屋顶 熟悉屋顶的分类、组成和要求。掌握平屋顶排水方式的选择和确定原则。重点掌握柔性防水屋面构造做法与要点。坡屋顶可做一般了解。 7、变形缝 弄清三种变形缝的作用和不同之处,重点掌握三种变形缝的设置原则和构造做法。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v3dger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