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sǔn)卯,是红木家具(Furniture)中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的一种凹凸处理(chǔlǐ)接合方式方法——凸出来的榫头和凹进去的卯眼扣在共同,两块木头(wood)就会紧紧地相握,不再分离(Separation)。缅甸花梨属于花梨木类,学名大果紫檀,为五属八类里面的国标系。缅甸花梨的木纹清晰,结构细而匀,有些部位有明显的虎皮纹,断断续续很是美观,颜色偏红,木纹就是淡红色的,整体看好像肉色。大红酸枝是热带常绿大乔木,我国北方称之为“老红木”,广东、广西称之为“酸枝”,《国家红木标准》定为“红酸枝”,红酸枝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东南亚各国及中南美洲各国与地区。红酸枝木的新切面有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气,故称之为酸枝。属于红木的一种,多用于制作红木家具,红木装饰,小饰品等。红木家具,自明末进入技艺巅峰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如今已成为世界文化(culture)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灵魂就是榫卯结构(。一套红木家具不使用(use)一根铁钉,却能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堪称人类轻工制造史上的奇迹。
榫(sǔn)卯是中国建筑(building)(行情(Quotes)研报)中最早具有科学(science)设计(design)意义的语言,据《中国古代家具(Furniture)鉴定(同义词:判定、判断、判决)实例》考证,在河姆渡文化(culture)遗址,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代祖先们已经用石器来加工(Processing)木材(wood),制作(Making)出了各种木构件榫卯类型用于建造原始(Original)的木构建筑——一座宫殿成千上万的构件,不用一颗钉子而紧密结合在共同。
到明清时代,榫(sǔn)卯结构(在红木家具(Furniture)这一载体上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红木家具的制作(Making)上,几乎用到了所有的榫(sǔn)卯种类,其工艺(Technology)之精确(accurate),扣合之严密,间不容发、天衣无缝(seamless)。
在行家看来,红木家具(Furniture)的榫(sǔn)卯结构(不外乎;榫头卯眼阴阳互动;的关系。阔叶黄檀管孔在肉眼下明显,含树胶;弦向直径最大267μm,平均144μm;数少至略少,3——17个/17个mm2。轴向薄壁组织颇明显,主为环管束状、聚翼状及波浪形窄带状。木纤维壁薄至略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波痕亦然;射线组织同形单列(甚少)及多列(2列),稀异形孟型。新切面有酸香气;结构细(较其他种略粗);纹理交错;气干密度0.75——1.04g/cm3,多数0.82——型.86g/cm3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家具的榫卯结构,是从中国古代哲学中引申为物理(physical)自然(natural)科学(science),使它更合理地用一种设计(design)的表现形式在家具中得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