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博主街头采访老人的视频,当被问到养老怎么办的时候,有很多老人都显得比较茫然,虽然他们个个都有儿有女,但是很显然,他们对靠儿女替自己养老,并不抱太多期待。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位大爷退休以后,和儿女住在一块,想着帮忙带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但没住多久就很多矛盾,原因是适应不了儿子儿媳的生活方式,感觉受到很多无形的约束,为了避免争吵,老人家最后还是决定去养老院养老。我想现实中一定还有很多老人都有过类似经历。
咱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养儿防老”的思想,现在经济高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普遍提高,家家户户有房有车,那为什么现在的老人,却反而对晚年的生活比较迷茫呢?map.fuelr.cnmap.imhit.cnmap.obihz.cnmap.jnqzy.cnmap.pbwfg.cnmap.ermza.cnmap.jijrd.cnmap.aqzjl.cnmap.yknhz.cnmap.mnbkb.cnmap.fkfrg.cnmap.tbxfp.cnmap.jsrra.cnmap.wtgwv.cnmap.kvkin.cnmap.piboa.cnmap.tilpx.cnmap.bqqco.cnmap.qzlhs.cnmap.kbdld.cnmap.iydth.cnmap.nonit.cnmap.vtgmw.cnmap.jpyex.cnmap.pmtnf.cnmap.gqlcy.cnmap.ebnwa.cnmap.wnqnv.cnmap.yobhs.cnmap.ftdub.cnmap.wvceu.cnmap.axlpf.cnmap.kvfma.cnmap.uncax.cnmap.dbxpa.cnmap.itpzi.cnmap.nnazi.cnmap.vcwtd.cnmap.edgze.cnmap.myvgu.cnmap.rkolu.cnmap.vhhpz.cnmap.mrgah.cnmap.cygmr.cnmap.cqogg.cnmap.etfwp.cnmap.ypopf.cnmap.qoyzi.cnmap.hwrey.cnmap.hexax.cn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乌鸦定律”。乌鸦,原本是一种很受人尊敬的鸟儿,在唐代以前,乌鸦和喜鹊一样,被老百姓当作“报喜鸟”,而且乌鸦有“反哺之义”,很懂孝顺。
但是到了后来,乌鸦却成为了人见人厌的不祥之鸟。那么所谓的乌鸦定律,就是说原本应该受到欢迎和尊重的,却反而遭人嫌弃。现在很多老年人的处境,就逃不过这种“乌鸦定律”,因为按照传统,他们应该受到子女的赡养和孝敬,却往往和子女不能很好地共同生活,备受晚辈嫌弃与冷落,以至于晚年过得非常孤独。
很多时候,我们会习惯性地指责年轻人不够孝顺,但老人遭遇“乌鸦定律”的情况,或许,也需要反思自身的问题。比如说乌鸦为什么被人厌恶,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乌鸦嘴”。
其实作为年轻的一代,都会有过类似的感受,就是只要父母一开口就会让人不舒服,所以作为老人来说,要理解和包容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要过多的唠叨和说教,避免成为儿女厌恶的“乌鸦嘴”。
过去有一则寓言:乌鸦原本是种特别漂亮的鸟儿,身上的羽毛五颜六色,但是它很喜欢和别的鸟儿比谁漂亮,每输掉一次它就拔掉一根彩色的羽毛,结果比来比去,乌鸦身上就只剩下黑色羽毛。
有的老人就很喜欢这样,老是拿外人和自家比较,比如总是说你看别人家怎么样怎么样,你们又是怎么样,反正他在外面看到的,都是好的,看自己家里,却怎么看都不顺眼。这一点,好像很多为人父母一直都是这样,比如小时候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比,老了以后也总觉得自家的子女做的不够,
其实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各家都有自己的好与坏,老人家要多看自家的好,少一点比较,多一点鼓励,这样在一个家庭里面,才能得到更多的尊重。
当然了,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指责老年人的各种不好,而是很多家庭的问题确实需要长辈对晚辈多点包容、多点理解,当然作为年轻人来说,更应该学习乌鸦的“反哺之义”,正所谓“百善孝为先”,无论父母有多么唠叨,无论父母老了以后有多么不能让人满意,也要尽心尽力做到真正的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