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王强是M市工商局人事处的处长,通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他意识到政府部门要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得靠优秀的人才作保障,人才是组织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使用好人才。过去工商局从来没有进行过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王强决定开始立即着手进行工商局未来五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
由于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在该市工商局是首次开展,王强首先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调研,以了解人力资源工作的实际情况:一种方式是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了解未来几年该局将会遇到的机遇、挑战和问题,以及未来五年该部门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另一种方式是在基层、中层、高层公务员中各选取一部分人员进行访谈,以深入了解情况。
但令王强料想不到的是,很多人在填写调查问卷时,没有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和观点反映出来。在访谈的时候,不少职工不太配合,即使参加了谈话,也很少涉及正题,不能从中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甚至有的职工直截了当地说:“王处长,我们单位不是企业,用多少人是由编制控制的,规划能有什么用?”“工商局这种单位还愁招不到人?”“你先把目前我们单位人浮于事的问题解决了,人力资源规划以后再搞吧。”
王强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他开始思考在工商局这样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到底应不应该进行?
案例分析:
1.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有必要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吗?为什么?(50分)
2.为什么该工商局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会遭到抵制?(50分)
参考答案:
1、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有必要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吗?为什么?(50分)
答:(1)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能够实现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组合结构,做到适人适位,让员工较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能够满足组织成员的需求,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对组织的归属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为什么该工商局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会遭到抵制?(50分)
答:(1)人力资源规划涉及员工敏感问题。人力资源规划内涵广泛,无论是绩效考核还是薪酬管理等方面的政策与措施的变动调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自身利益。显然,未来自身利益的不确定性易使部分员工对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畏惧或是抵制心理,导致他们在规划工作中隐瞒或故意夸大信息,采取不配合的态度。
规划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与能力。目前我国不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培训,一些人力资源管理者只是被动地执行上级关于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要求,而不善于理解员工的心态,不擅长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因而无法使员工充分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2)树立规划小组专业的与公正的形象。在规划正式开始之前,做足准备功课。第一,给予规划人员必要的培训,促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规划知识与技能的提高;第二,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引入外部智囊团,聘请咨询机构实施规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规划的质量与公正性;第三,向职工工承诺他们不会因为人力资源规划而失去工作,或是带来工作的较大变化。规划小组将秉承公正的原则制定各项人力资源政策,以打消职工的顾虑。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尽可能地将职工代表纳入到人力资源规划过程当中。通过职工代表的全程参与,使得职工切实了解整个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重要性、实施过程与进度,加强人力资源规划人员与职工的互相沟通与互相理解。这样,职工才会将真实而有用的信息反馈出来。
试题2
题目:2005年9月,适逢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之际,广州在公务员职务调整上实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即借鉴人才市场的竞争机制,对拟调整的公务员职位进行双向选择,原东山、越秀、芳村、荔湾四区数千名公务员,不管是处长还是普通科员,都要在内部的人才市场上自己寻找工作,这有点像大学毕业生参加招聘会。
虽然是公务员的内部双向选择,现场的紧张气氛却不亚于应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公务员们同样要递简历、现场面试,有的单位还要当场进行一些常识小测试。广州市人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人事部门并不会硬性规定各单位的用人标准,主要是单位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但大多数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本科以上学历,市属单位的要求尤为高,要求英语达到六级以上,有的甚至还对性别、身高设限。萝岗、南沙等新区对公务员的门槛要求相对较低,但有关人士称,由于有意入职的公务员很多,一些职位投档与录用的比例高达6∶1,所以也会从经历、经验等方面择优选取。
这次可供公务员选择的,包括市属单位和新区政府各部门提供的职位约350个,上至处级领导,下至普通科员。但按规定有资格进行选择的公务员有千名,仅原越秀区就发了逾千张入场券,而现场聚集的公务员更有数千名之多。在招聘现场,记者对求职人员进行了采访。“哎,我的年龄超了两岁。”“我的英语只有四级水平。”“生平第一次这样‘找工作’,感觉还真紧张,有点不适应。”原越秀区某局的办公室主任感叹道。
第一次面对这种竞争,大部分公务员认为是好事。“有能力就有好工作,这是应该的。”一名硕士毕业的原芳村区公务员说。他在短短20分钟内与一家市属单位达成了初步意向。不过,也有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公务员选择留在原区,听从分配。“我们年纪大、学历低,没办法在新区和年轻人竞争。”一位47岁的公务员说。
为了参加“双选”,四区的公务员要提前将填好的《意向表》交到各区的组织、人事部门,表明选调新区或者留在本区意向。此次“双选”会,正好给公务员和用人单位创造了直接沟通的机会。“双选”会后,将由各个单位确定人员。如果双方达成意向,就由单位直接和“应聘者”联系。在此次双向选择后没有选定新岗位的公务员由原区进行调配,也有部分公务员会选择提前退休或自主创业等。
1、你认为广州市公务员职位双向选择与传统的委任制有什么不同?(50分)
2、你认为广州市这种在公务员系统内部引入人才竞争机制选择任职者的尝试有哪些利弊?(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