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量化指数增强 我的600万实盘组合里配置了QL量化指增产品,2个月时间创造了大概15%的收益,最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也在选择私募量... 

指数增强,顾名思义,就是在指数本身的收益基础之上,力争对于指数的收益进行一定的增厚。指数增强有非常明确的投资逻辑,即“不追求绝对收益,只求超越指数”。换句话说,指增产品需要做到“指数涨,我要涨更多;指数跌,我跌得更少。”

Q2:跟踪的是哪些指数?

(选择哪个指数更好?后面会介绍。)

Q3:这些指数为什么有投资价值?

首先,指数从制订、到标的更新,都是由指数公司从市值、流动性中进行设定和筛选,这就意味着,官方已经帮你筛选出了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好股票。

其次,从目前形势来看,指数长期向上的趋势不变;此外,指数由多个标的组成,可以分散个股集中的风险;指数的吐故纳新可以长期保证指数的活力。

每个人对指数未来的涨跌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共识是,指数不会永远一直跌下去,在一个较长周期内,指数会存在着一个宽范围的振幅。(我自己相信国运,不断发展的企业,政策对资本市场对呵护让我坚信中国的股票指数会有让国人自豪的一天)

Q5:什么是量化指增

量化指数增强策略:采用量化增强模型,利用多因子alpha模型预测股票超额回报,同时力求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降低交易成本、优化投资组合。

量化:代表投资非常多只的股票,一般是300-1500只。在同时投资这些股票的时候,因为分散,所以绝对涨跌幅更趋于平均数,但是因为选取的股票大概率都是跑赢市场平均水平的,所以最终的结果,也大概率会超越市场平均水平(即指定指数)。

高频:高频针对的是每日日内操作,作为一个辅助策略,提供的额外年化收益也比较有限,但是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把51%胜率的事情一天做1000次以上,可以把这个单项胜率提升到无限接近100%,是一个非常有利于帮助产品净值稳定的策略。

Q6:量化指数增强收益如何?怎么样实现的?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产品的收益,我挑选了一家私募管理人的指数增强历史业绩来展现。

Alpha收益的实现,是通过利用多因子选股、打新、择时、日内高频交易等手段增强操作获得超越市场收益的超额收益,结果是保持与市场同涨同跌的基础上,涨的比市场多,跌的比市场少。

1.多因子选股策略:用量化方法将影响股票价格的各个因素(比如宏观、行业、流动性、公司基本面、交易情绪等)剥离开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进行验证,筛选出有效因子,买入满足这些因子的股票,从而构建能跑赢对应指数的股票组合。

2.T0交易:日内T0操作,高抛低吸实现底仓收益增厚。

3.交易执行优化: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交易等方式获得更好的交易效果,降低冲击成本。

4.打新策略:通过打新(包括科创板)获得一部分稳定收益。

Q7:哪个指数的指增更好?

当我们要比较哪个指数增强基金更优时,需要首先考虑指数本身的基础收益。指数涨幅大,那么指数增强收益无疑将更丰厚;反之,指数下跌幅度过大,产品超额收益可能覆盖不了指数下跌的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判断出哪个指数未来收益性更高,讲得更加直白点,我们需要找到最便宜的指数,因为未来它可能涨得更多。衡量指数便宜与贵,其实就是估值的概念。结合数据来看:

(数据截止2021/08/19,PE:股价/每股盈余,PE百分位:PE百分位,按每天记录一次,现在的点在最低到最高点之间的位置(一般是最近十年)。是表示PE在历史上相对大小一个指标。可以简单理解为当前价格相对历史上是高是低,显然当PE百分位过高时就提示当前价位过高应减仓,PE百分位过低则可分批买入减仓。)

可以看到这家私募管理人的月胜率95%以上,26个月中仅有2个月超额为负,

Q8:量化指增对比主观多头有哪些优势?

-超额稳定性量化指增更优

量化指增和传统股票多头本质上都是做多的产品,都是高风险高收益资产。量化指增一般选股在100-1500只,主要凭借机器选取,选取的逻辑是因子,比如财务、量价、趋势等数千个因子。在超额收益方面,一般月胜率都在80%以上,周胜率也普遍在65%以上。指数增强产品的超额收益是非常稳定的,它的回撤较小,最大回撤一般也就在5%以内。多头策略一般选取的股票一般在50个以内,主要选取逻辑是对股价的未来的判断,主要依托于研报、调研等形式,无法顾及非常多的股票,也很难做的到量化和高频,因此在涨跌幅稳定性上会比量化指增差不少。同样看超额胜率的话,多头策略胜率会比量化指增策略低非常多,给客户的持有体验会不如量化指增。

-量化指增策略执行性更佳

量化管理人的策略基础都是数理统计,都是数量化模型和程序化交易,在这种严格的模型框架下犯错、出现交大偏差的概率较小;而主观多头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就非常多元了,业绩可能千差万别。另外因为程序化交易不受人心态变化的影响,在策略执行上表现更优

-量化指增可以更好检验策略有效性

-量化指增产品选择更简单

指数增强产品的选择会相对容易。比如这里有10个百亿主观多头产品和10个百亿指数增强产品,你从中各选1个回溯过去3年的业绩,指数增强大概率是要好于主观的。结构性行情中。量化指增业绩不比多头类产品差。

量化指增VS主观多头

Q9:量化指增对比中性策略有哪些优势?

中性策略就是加上对冲端的指数增强策略,通过对冲来获得裸的Alpha收益。

-如果指数较好,三年涨30%;

指数增强净值1.90,中性策略净值1.30→指数增强赚更多

-如果指数一般,三年0%涨幅;

指数增强净值1.60,中性策略净值1.30→指数增强赚更多,但指数增强这三年中会有很多涨涨跌跌,中性策略更加平稳

-如果指数较差,三年跌30%

指数增强净值1.30,中性策略净值1.30→两者持平,中性策略持有体验更佳

-如果指数非常差,三年跌60%

指数增强净值1.00,中性策略净值1.30→中性策略更佳

但是有什么指数能三年跌60%呢?就算有,那么之后的另一个三年,还会继续跌60%吗?答案不言而喻。

纯中性的产品我更倾向能够加杠杆的,本身回撤低的情况利用杠杆放大收益,这次拜访量化私募的主要原因也是想看看能否要到自营盘的额度,可惜非亲非故的当然是要不到,但是也算是了解了一些主流的自营盘策略,只能对着他们年化100%+的产品疯狂流口水

Q10:指数增强产品有哪些,公募指增收费低会不会更好?

根据基金的发行主体不同,可分为公募指数增强、私募指数增强、券商收益凭证三个类别

说到这,回到我以前思考的问题,多头要不要主要配公募?我觉得是要的,因为公募在主观多头里有更大的人力投入(公募通常几十个研究员vs私募通常几个研究员),持仓更透明,流动性更强,费率更低。私募只有费后收益能跑赢公募里的优秀产品,我才觉得值得配置,不然20%的carry实在浪费。在量化领域,西部盛经理,中欧曲经理,华夏张经理都是业绩出众的佼佼者,但是我对他们超额对持续稳定还是有担心,我自己更偏向量化主要选择靠谱对私募团队。

Q11:指数增强产品主要靠定价错误赚交易的钱,那么是不是不赚企业成长的钱?

关于这个,我自己的理解数,量化指增产品主要确实是靠交易赚钱,但并不是就彻底抛弃了企业成长的利润,因为指增产品虽然换手率高(渣男),但实际上指增是基金产品里最坚定但多头,长期高仓位(专一),所以指增对于个别企业可能是短频快的进出,但是由于长期做多市场,所以实际上还是会享受企业成长的利润

几个关键问题讨论结束,说说我的几个结论:

1.持有三年,指数不涨不跌,收益大概率接近翻倍;如果三年中指数增长,投资者收益高于翻倍,如果指数下跌,只要不是每年都下跌20%,投资人仍有收益

2.在结构化或小幅震荡行情中,非常适合配置指数增强产品

4.量化指增超额水平更高、稳定性更好

5.长期来看,量化指增业绩不输多头产品,指数三年不涨不跌,有望翻倍

6.量化指增的核心在于量化、高频以及长周期持有

7.量化指增产品的优劣取决于管理人多因子量化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是否具有持续获得超额能力

说了这么多,估计大家已经了解了量化指增的好处。那么如果投资,选择哪只量化指增呢?与其说一些理论化的标准,不如先把一些量化指增公司隐藏的坑给大家列举下

-指数跟踪误差大,产品波动大、超额不稳定

-把指数的β包装成Alpha业绩,卖给投资人,超额持续能力弱

-产品销售时展示的业绩最后与投资者手里的产品业绩背离

-风险敞口大,非成分股里面选股,产品波动大

-规模大造成策略失效或难以调整

-区别对待给客户提供非核心策略

-等等…

购买私募最好是有专业的人指引,前文展示业绩的KT私募就是我在众多量化指增产品中挖掘的“清流”,在不用埋坑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如此稳定的超额,其实就要看一家私募有没有“真本事”了。我为什么看好KT,一些量化的数据供参考:

1.超额稳定,月胜率95%以上

从2019年6月至今,年化收益46.73%,2021年以来超额12.04%,产品净值1.981。在26个月中,仅有2个月超额为负,超额连续且收益稳定上升。另外,夏普比率1.73,夏普比率越高,说明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所获得的超额回报越高。这只产品的性价比我认为还是非常好的。

2.买到的产品与展示产品业绩一致

策略一致性非常重要。拿出两个产品作对比就发现,三个量化指增走势拟合高度相似,保持了一致性,且都走出了持续向上的超额收益,不用担心买到的和看到的不一样。

3.核心策略有效性高、持续更新,每日校验定期调整

4.规模适中,同等规模下换手率较高,撤单率低

5.打新胜率高、增厚收益可期

此外,量化指增产品规模达到后可以进行打新。目前双边打新预计一年可增厚6%-7%,单边在2%-3%左右,那么打新中签率就很关键了。了解下来,这家私募打新中签率90%,已经高于很多公募基金。那么超额叠加带薪,整体收益更加可期。

各类约束因子敞口越小,量化的超额大概率能够越稳定。不少量化私募为了快速提升业绩,可能会放大一些敞口,比如某家近千亿的量化私募之前显著放大了size敞口(市值),在之前龙头涨幅好创造了更多的超额,但是茅指数瓦解后就一度面临的超额为负的情况。也有不少量化私募/公募显著放大了earningsprice(估值)和growth(成长)因子,这让他们在4月以来明显跑赢同类,但是这种敞口能否一直持续呢?我自己是抱着比较大的问号的。简单的来说,我还是希望我买的量化产品尽量控制好敞口,可以在个别因子上有些偏离,但不能太大。严控敞口这点,我自己觉得KT做的很好(虽然我和他们老板是好朋友,但我觉得也没啥好避嫌的,稳健的策略一直是KT坚持的)

---------------------------------------------------

对于不那么厌恶、想追求更高收益的人来说,类似的私募管理人还可以提供定制化的量化指增专户产品,产品内客户达成一致后,适当放开敞口,甚至从全市场范围内选股,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当然波动也会更大。规模达到后,仍然可以进行打新增厚。类似专户产品也吸引了很多高净值人士参与。

THE END
1.市场营销策略有哪些市场营销策略(简称 4P's) 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现代市场营销策略还要加上政治权利、公共关系策略 简称6P's),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524/08/7430908_380390451.shtml
2.产品策略的具体内容常见问题产品策略包括:产品定位:确定目标市场及产品价值主张。产品开发:设计和开发产品。产品组合:确定产品宽度、长度和深度。产品品牌化:创建独特品牌标识和策略。定价策略:确定价格点和采用不同定价策略。分销策略:选择分销渠道和管理库存。促销策略:实施广告、促销和公关活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监控产品生命周期并调整策略。 https://www.php.cn/faq/794777.html
3.产品策略有哪些产品策略有哪些 产品策略有产品组合策略、品牌与商标策略和产品开发策略。 (1)产品组合策略 产品组合,是指某一企业所生产或销售的全部产品大类、产品项目的组合。产品大类(又称产品线)是指产品类别中具有密切关系的一组产品。产品项目是指某一产品大类内由价格、功能及其他相关属性来区别的具体产品。https://m.gaodun.com/wenda/zhongji/91925.html
4.产品运营策略有哪些(产品常用的策略方法)?编辑导语:对于大部分产品经理来说,布局产品策略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产品策略主要对产品结构、产品功能、投放市场以及产品定位等作出策略安排。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常用的一些策略方法做一个总结梳理。对产品策略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481286-1.html
5.产品推广策略有哪些(手把手教你如何提高销量)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只有把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推广出去才能被潜在客户看到,客户进而才能了解产品、信任产品,才会出现购买行为。所以,产品推广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那么产品推广策略都有哪些呢?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PS:添加客服微信/QQ:21735993 为您免费制定营销方案) ...https://www.xiaoleteam.com/cptgcl-2.html
6.价格策略包括哪些方面价格策略包括哪些方面 价格竞争是很重要的营销手段,市场营销活动中,企业为实现自身的经营战略和目标,会根据不同的产品、市场需求及竞争情况,采取各种灵活多变的定价策略,包括新产品定价策略、产品组合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及其他定价策略等。 价格策略具体包括哪些方面?https://www.kuaiji.com/kuaijishiwu/314856491.html
1.市场营销学9——产品策略产品竞争策略lacm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4P组合的核心,是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的基础。从社会经济发展看,产品的交换是社会分工的必要前提,企业生产与社会需要的统一是通过产品来实现的,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也主要是通过产品或服务来联系的,从企业内部而言,产品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中心。因此,产品策略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支柱和基石。 https://blog.csdn.net/cymm_liu/article/details/8287366
2.产品策略有哪些产品策略有哪些 东奥高级会计师 2022-10-09 19:55:05 产品策略有产品组合策略、品牌与商标策略和产品开发策略。 1.产品组合策略 产品组合,是指某一企业所生产或销售的全部产品大类、产品项目的组合。产品大类(又称产品线)是指产品类别中具有密切关系的一组产品。产品项目是指某一产品大类内由价格、功能及其他...https://www.dongao.com/gaoji/gjkjsw/202006123171916.shtml
3.产品的定价策略有哪些?1. 需求导向定价:根据市场需求的强度和顾客对产品的渴望程度,结合竞争对手的定价,来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 2. 成本基础定价:依据产品的制造、分配及运营成本,并考虑期望的利润水平,设定产品的价格。 3. 竞争参照定价:参考行业内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市场占有率,来设定一个既能保持竞争力又能保证利润的价格。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361513548060118466.html
4.农产品市场定位的策略有哪些?LTD行业百科增长黑武器农产品市场定位的策略有哪些?2023-08-29 08:00:00 · baa · 乐百管 农产品市场定位的策略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根据目标市场的情况,结合自己的条件确定竞争原则。通常可分为三种: “针锋相对式”策略:这种定位策略是把产品定在与竞争者相似的位置上,与竞争者争夺同一细分市场。 https://ltd.com/article/5379777504456720
5.十五种实用促销方式常见的产品促销方式有哪些→MAIGOO生活榜摘要:促销的方式有哪些呢?产品促销的策略都有哪些?在实际的市场终端操作中,产品促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产品采取的是不一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小编为你整理的十五种实用促销方式,一起来看看常见的产品促销方式吧。 在实际的市场终端操作中,产品促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产品采取的是不一样的,但万...https://www.maigoo.com/top/292092.html
6.产品定价策略怎么写?产品定价方法有哪些?产品定价方案产品定价方法有哪些?产品定价方案 定价策略中,常见的定价方法有三类:成本导向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顾客导向定价法。成本导向定价法:即以你的进货成本为依据,加上你期望得到的利润来确定你所卖东西的价格。成本导向定价法分为: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法、盈亏平衡定价法。https://www.netshop168.com/article-219323.html
7.跨境电商选品的策略有哪些,跨境电商的热销品类有哪些中国的跨境电商出口市场将继续扩大,带动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那么跨境电商选品的策略有哪些,跨境电商的热销品类有哪些?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中国的跨境电商出口市场将继续扩大,带动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那么跨境电商选品的策略有哪些,跨境电商的热销品类有哪些? https://m.cifnews.com/article/148177
8.市场营销策略包括哪些策略市场营销策略包括哪些策略?市场营销策略主要包括六大策略:1、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确定;2、产品定位与品牌建设;3、产品策略与服 务创新;4、价格策略;5、渠道策略;6、促销与沟通策略。在这些策略中,特别需要关注产品定位与品牌建设,因为其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提供了方向和差异性。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位,企...https://www.zoho.com.cn/crm/articles/tactics0522.html
9.浙江省2020年8月自考广告策划00634真题试卷自考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0.对消费群质量的评估标准有哪些? 31.赋予品牌社会意义的广告表现策略有哪些? 32.如何应用DAGMAR理论来实施广告策划? 33.进行环境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 34.产品生命周期进人衰退期的市场特点是什么?此时可用哪些广告策略?https://www.educity.cn/zikao/219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