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制度完善;安全意识;教育宣传;活动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多年来,我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理念。以良好的师德风范教育影响我们的幼儿。教师队伍凝聚力强,充满活力朝气,具有良好的教风、园风,幼儿园如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落实领导,健全组织,形成管理网络。
1、“安全、文明、有序”是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宗旨,也是全园师幼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保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岗位责任,签订各类责任书。
2、为确保幼儿园工作的正常开展,幼儿园成立了由园长任组长,副园长为副组长,各办公室负责人、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各部门每日一次安全隐患自查,每月一次安全隐患自查书面报告,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每周一次卫生、安全大检查,对存在的和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对策,对各类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上报。不漏报,不瞒报,不虚报,力争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校园和谐安宁。制定安全工作计划。使全体师生都自觉地投入到校园安全文明创建中来,树立人人讲安全,讲文明的良好局面。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共创“安全文明校园。”
1、组织教职工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由工会和团支部不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新时期师德师风》等法律法规。开展了师德师风演讲比赛,通过演讲让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
3、按照“防范严密,控制有力、全面设防”的要求,加强防范设施建设,我园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建立了警务室,购置视频设施、消防设施、安保器械等。配合有关部门对房屋、防雷装置、消防设施、线路等进行安全检测,充分保证了技防设施的到位,保证了幼儿园的安全防护。
三、健全安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安全防范制度
1、重视幼儿安全,严格执行接送、交接班制度。
在幼儿园各项工作中,幼儿的安全问题成为我园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清点幼儿,并作好记录,家长接幼儿必须持有接送卡,不允许小孩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接送,他人代接必须由家长向老师说明并提供足信凭证。
2、加强教学安全管理。为了进一步确保幼儿的安全与健康,避免意外突发事故对幼儿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将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日常生活、五大领域、游戏活动之中,做到将“保教并重”渗透于一日活动组织过程中。组织全园师幼开展了地震、消防、防暴、防拐骗等各种演练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利用职能部门以及家长的支持与力量,比如在开展消防演练活动时,得到县公安消防大队消防人员的指导,给予我们讲解消防知识,消防设施的正确操作方法。在开展防拐骗演练时,邀请家长扮演“陌生人”到班级诱骗幼儿,让家长参与其中,也是提高家长对孩子安全监管意识。
3、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食堂作为幼儿园后勤工作的一个“窗口”,要做到“设施、安全、卫生”三者并重,科学编排食谱,食品从采购、验收、保管、加工、分发层层把关,严拒“三无产品”。上抓设施打基础,下抓安全卫生保安全,对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资料》逐条抓落实。开展一次《如何加强我园食品安全卫生专项整治工作》专题讲座。
4、加强卫生保健安全管理
5、加强警务室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值班室各类安全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含节假日),有专人值班、护园值班、行政人员带班,认真作好值班室各类记录,对外来人员要问清来由检明身份后方可入园,并认真作好入园登记。
四、强化校园环境区域建设
1、强化园内日常管理。为了创造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的良好治安秩序和文明的育人环境,强调规范日常生活教育管理,科学合理,动静结合地开展一日活动,大大降低幼儿伤害事故的发生率。
五、注重文明意识、主体意识、法律意识
重视幼儿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和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注重幼儿的品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并将其贯穿到五大领域之中,结合每个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国庆节”、“清明节”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节”、“三八节”、“母亲”节进行感恩教育;“五一节”进行劳动教育。各班每月一次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结合“全国安全月”、“综治宣传月”,“6、26”禁毒日,开展“安全第一、珍爱生命”、“珍爱生命、远离”、提高幼儿的自防、自警、自护能力。
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七、重视家园互动工作
持久地开展创建“平安校园”工作,进一步加强教职工的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教育管理意识,办家长满意的教育,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把安全工作推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