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起源

[学习目标]了解公共关系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理解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公共关系在中国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

一、古代公共关系的渊源

纵观历史,早在古代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统治者就用武力和舆论手段来控制社会,处理与民众的关系。这些帝王、政府都曾动用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去营造雕像、寺院、陵墓,写赞美诗等,用精湛的艺术手法描述他们的英雄业绩,树立统治者的声誉,宣扬自己的伟大和神圣的身份,也传播生产知识。他们具有强烈的“公关意识”。

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有了靠创作赞美诗维持生活的人。

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修辞学》中就怎样运用语言来影响听众的思想与行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该书被称为最早探讨“公共关系理论”的专著。

古罗马的凯撒创办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报——《每日记闻》,他还专门写了一本记载其功绩的纪实性著作——《高卢战记》,这本书曾被西方一些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古代基督教在全世界卓有成效的传播,也被认为是古代“公共关系”的又一典范。

中国是文明古国,“公共关系”的思想与活动可以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

统治者的“公共关系”活动在商代就已产生,部族首领已认识到民意和利用民意的重要性。在盘庚迁都的故事中,盘庚在三次演说词中都提出“朕及笃敬,恭承民命”,证明他已懂得顺民意、得民心,办事要向民众说明原因,用意才能实现。

中国古代在收集民意、利用民意的技术方面也有相当大的发展。大禹为治水曾“合诸侯于涂山”,协商后终于得到大家的支持,才得以指挥千军万马完成了治水的壮举。

周朝时,宫廷已有“采诗”制度,目的之一就是以此来体察民情民意。《左传》中的“子产不毁乡校”,体现了舆论监督和知识分子与政权间的双向沟通。

秦国的商鞅利用“徙木赏金”的“人为事件”来取信于民,表明变法改革的决心,在民众中树立了可信赖的形象。

中国古代的说服传播技术、技巧已相当发达,已成为制造舆论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例如:苏秦周游列国宣传“合纵”之说,维持了十几年的和平,成为“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雄兵”的典型案例。

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们也都十分注重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来制造舆论,赢得民众的支持。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洪秀全都各有经典做法。

在中国古代的一些经济活动中,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沟通技巧来宣传自己,树立自己良好的声誉和形象。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在世界公共关系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古今公共关系的异同

严格地讲,古代并不存在科学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因此使用该词时我们一般都加上了引号,那时的一些类似今天的公共关系的思想观点与实践做法可称为“类公关”、“准公关”、“公关的萌芽”、“史前公关”。总之,那时的公共关系不仅没有独立的思想体系,甚至连这一概念都没有,但它们确是今天公共关系产生的基础,是丰富的、宝贵的人类文明遗产,应辩正地加以取舍、扬弃。

三、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

近代的公共关系萌芽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比较发达的美国。它从几个方面展开。

这些事件在组织北美13州抗英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技术表现为:

(1)一个组织完成某项行动的需要可能通过一个公共关系活动来实现,如1766年在波士顿组织的“解放之子”和1775年同是在波士顿成立的“公众反映委员会”等。

(2)在宣传技巧上使用徽记,如用“解放树”等来增强公众的认同,使之容易辨认和诱发公众的情感。

(3)使用口号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为易认易记的形式,来反复增强公众的观念,如“征税而无抗议就是暴政”。

(4)抓住事件引起公众注意,引发讨论,由此使原来没有形成的公众舆论明确化,如“波士顿茶俱乐部”。

(5)重要的是首先在一个事件中使自己的观点与公众相一致,这样对事件的解释便可以为公众接受,如“波士顿惨案”。

(6)为了最大可能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必须运用公共关系技术和利用各种沟通渠道向公众渗透新的思想与观点。从1750年到1783年的34年中,亚当斯等人共印制出版了1500多种攻击英国统治的小册子,其中有不少是亚当斯自己撰写的。亚当斯还煞费苦心地建立了13个殖民地的通讯网络--通讯委员会,借此网络通报英国统治者的胡作非为,并保持13州的经常联系。

最早的政府公关和竞选的宣传智襄出现于安德鲁·杰克逊(AndrewJackson)时代。这个时期公关活动主要代表人物是艾莫斯·肯德尔(AmosKendall)。在19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普通的公民开始拥有选举权,公众的政治兴趣迅速萌发,新闻界作用日益明显。

杰克逊是一位军事英雄,也是一位重视知识分子的国家元首,他聘请学者和记者成立顾问团(braintrust)为其出谋划策。肯德尔就是智囊团中的一名记者,他担任杰克逊的竞选活动专家和公共事务专家,负责安排接见记者,为总统撰写演讲稿和新闻稿,负责总统的公共舆论,进行民意测验、新闻分析,创办了美国政府最早的机关报——《环球报》作为政府的喉舌来报道、解释政府的政策,并逐步发展起一套白宫对外宣传的方式。

“公众第一次承认公共关系是1899年。”那年交流电发明家乔治·威斯廷豪斯(GeorgeWestinghouse)首先组织了现代意义上的专门的公共关系部门,他聘请匹茨堡的记者E.H.海因希斯(E.H.Heinriches)作为他的新闻顾问,成功地使交流电为社会所接受,

THE END
1.公关什么呀公开得了公关一般是指公共关系管理,它是一种通过沟通、协调、宣传等手段来处理企业与外界各种关系的方式,以实现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因此,“公关什么”可能是在询问关于公共关系管理的内容或对象。而“公开得了”则是一个不确定的表达方式,可能是询问某个公关事件或行为是否可以被公开,或者是某种公关信息是否可以公开传播。请提...http://bbs.cnsoftnews.com/kjwd/202411/223797.html
2.电大《公共关系学》机考题库大全5. 近代公共关系萌芽于(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6. ( )被后人誉为“公关的圣经。” A《有效的公共关系》 B 《原则宣言》 C《公 众舆论之形成》 D《公共关系学》 7.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的时间是( )。 A 1903 年 B 1987 年 C 1948 年 D 1955 年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730/09/82785916_1090552489.shtml
3.答:近代公共关系萌芽的出现是在19世纪30年...来自不高飞555答:近代公共关系萌芽的出现是在19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报刊宣传运动”为标志。当时随着经济的繁荣、技术的发达、教育的普及,大众传播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为吸引读者,新闻从业人员一方面大幅度降低报纸价格(“便士报运动”),一方面与一些企图降低广告费用的大公司配合,编造、刊登大量离奇的“新闻”。最具有代表性的...https://weibo.com/1914703271/NtbUsbbDk
4.国开《公共关系学》第2章单元自测题及答案.docx正确答案是:A.管理条件B.经济条件C.政治条件D.传播条件 20世纪以来,西方管理学领域中的两种思潮对公共关系的发展影响极大,它们是()。正确答案是:A.科学管理理论E.人际关系理论报刊宣传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正确答案是:近代公共关系萌芽的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报刊宣传运动”为标志。当时随着经济的繁荣、...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408/8023114132004070.shtm
5.近代公共关系萌芽于()。近代公共关系萌芽于()。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参考答案: 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与公共关系传播相比,广告的信息传播原则是()。 A.引人注目? B.真实可信? C.求真务实? D.全...https://m.ppkao.com/tiku/shiti/7964267.html
1.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卷(精选11套)自学考试,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卷(精选11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卷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https://www.ruiwen.com/kaoshishiti/8336775.html
2.实业教育范文11篇(全文)近代广西实业教育萌芽较早。1889年, 马丕谣出任广西巡抚, 时值中法战争以后, 广西社会动荡不安, 百姓生计无着。为稳定社会, 巩固统治, 他在当政期间大力提倡植桑养蚕, 发展实业。为了让百姓了解植桑养蚕的知识, 马丕谣大力推广桑蚕业教育, 他亲自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了《广西劝民种桑歌》, 鼓励百姓植桑养蚕。https://www.99xueshu.com/w/ikeygd7ukth1.html
3.中国劳动关系发展历史(通用6篇)(1)1981-1991:萌芽和普及阶段 国门的打开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使得现代公共关系这一新生事物得到迅速传播。在此期间,出现了第一个企业公关部、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第一个地方公关组织以及第一份公关刊物。 (2)1991-2001:专业和职业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制的逐步完善,促使公共关系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1991...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5j4o919.html
4.公共关系学(第3版)pdfepubmobitxt电子书下载2024《公共关系学(第3版)》既可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公共关系、公共管理等专业教材,又可供社会读者阅读学习。 目录 第一章 现代社会变迁与公共关系的兴起第一节 历史上人们对关系的认识和重视一、关系的重要性二、历史上人们协调关系的努力第二节 近代社会变革与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萌芽一、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二、公关事业...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12245353
5.《公共关系学(专)00182》贾玉红JYH^第1章^最新更新:202403的补充:“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 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 二、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从公共关系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表述中可以归纳出“公共关系”的五个基本要素: 第一,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关系、组织的活动、组织的职能。任何组织在 其生...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747702&chapterid=1
6.新疆电大公共关系学任务一2.报刊宣传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0.00分) 答: 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近代公共关系萌芽于美国。对于工商企业而言,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报刊宣传运动”为标志。 在报刊宣传运动时代,每个报刊宣传员在争取顾客的关注时,都是不择手段地制造神话,甚至不惜愚弄公众。从思想实质上来看,这时期...https://www.ddwk123.cn/archives/746
7.秘书秘书在欧美国家,秘书意味着是一种职业,一个具有严格素质要求的职业。从事秘书工作必须通过考试,取得职业证书后才能够执业。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年首次推出了“国家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截止到2005年11月,全国参加鉴定人员达23万人,其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达17万人。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旨在...https://baike.sogou.com/v141834.htm
8.现代公共关系解析遨游学海近代公共关系并不是真正的意义的公共关系,并没有认识到公众作用,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是一个反公众,反公关的时期,已经具有现代公共活动萌芽,现代的公共关系开端,公众必须迅速被告知和向公众说真活公共关系尚处于开端时期,已仅仅是一种艺术,尚未成为一门科学、现代公共关系成熟工作要做到组织与公众利益的对称,即不仅要...https://kaoshi.7139.com/1450/02/86234.html
9.西南民族大学公共关系作业及期末参考答案壹佰分练习答题1.近代公共关系萌芽于()。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是()。 A大众 B群众 C人民 D 公众 3.公共关系策划的首要原则是()。 A实事求是原则 B公众利益优先原则 C系统整合原则 D道德性原则 4. 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 A权威性 ...https://www.lixiti.com/monishijuan/762670.html
10.2023年公共关系学作业(2)近代公共的媒介上去发表,使组织的信息转变成了大众传播关系的萌芽从思想实质上来看,这时期事实上是一个反公众、反公关的时期传播 5.劝说:劝说指公共关系人员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努力地影响公众接受组织的观点,或促特点是“凡宣传皆是好事”,但是,当时巴纳姆等人运用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为组织使公众积极地采用某种行动...https://www.yxfsz.com/view/1611212867515813890
11.公共关系概述(2)一、古代自发的“公共关系” 二、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 三、现代公共关系的开端 四、现代公共关系的成熟 五、当代公共关系的普及 一、古代自发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早在出现了人类社会组织,有了人际交往以后就存在了。这个时期的公共关系,只是一些类 似现在的公共关系的思想与活动,我们把它...https://doc.mbalib.com/view/5b5abeca001e957dd75bba751ccd2243.html
12.大学生文化发展趋向研究三、着重从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演变的角度对大学生文化的萌芽阶段、诞生阶段、稳定阶段、网络文化阶段进行考察,分析了大学生文化的成长过程。 四、主要对大学生文化发展的影响要素进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对大学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https://www.sdjky.net/index.php?m=wap&a=menushow&id=106
13.公共危机论文参考文献学员代表作交流发言,不同屏幕同时以文字展示各小组讨论的基本结论和视频播放发言人的发言。最后,对照各小组的结论性主张,对危机应急管理中各种焦点问题进行梳理,以期达到对《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基本法理的认知和把握。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应急管理课程教学水平提升...https://www.zzmce.com/lunwen/192114.html
14.“十三五”以来的新闻传播史研究:成就不足与展望【摘 要】“十三五”期间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在近代报刊史、地方新闻史、新闻教育史、新媒体发展史、外国新闻史及民国新闻史料等专题史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研究主题的学科化设计、研究材料的数字化建设、研究领域的空白化填补、研究力量的战略化整合方面亟待作出完善。“十四五”期间的新闻传播史研究重点领域为新时代中...https://www.capt.cn/xwjsfzs/2023-02-23/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