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通过信息传播沟通手段处理自身的各类公共关系问题,以达到有效适应、优化组织社会生态环境目的的管理活动。
公共关系由社会组织、公众、传播中介三要素构成。公共关系的特征包括:(1)以事实为基础;(2)以传播为手段;(3)以美誉为目标;(4)以互惠为原则;(5)以真诚为信条;(6)以长远为方针。公共关系的职能可以划分为采集信息、提供咨询、参与决策以及沟通劝说四类,具有守望功能、协调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以及效益功能。新媒体时代,传播环境愈发复杂,大量的突发危机事件使得公共关系处理变得更具挑战性。补充:代表人物1903年艾维·李首次建立公共关系事务所,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还有伯内斯、卡普利特与詹姆金斯等。补充:公共关系的模式与范式1980年代中期,美国公关学者格鲁尼格和亨特提出了著名的“公关四模式论”,把现代公关的观念与实践大体按发展阶段划分为四种模式:新闻代理、公共信息、双向非均衡、双向均衡。对应三种范式:公关宣传范式、说服范式和双向均衡范式。
206-危机公关
记忆点:定义+阶段+原则+案例
危机公关是指社会组织预防、监控潜在的危机,有效地控制、处理已爆发的危机,使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得以恢复或维持的一系列公关活动的总称。
危机公关包括危机前的预防阶段、危机中的应对阶段和危机后的善后阶段,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举措。
应对危机公关的原则主要有“3T原则”、“5S原则”和“4C原则”等。解决危机事件,关系媒介组织的信誉和发展,处理时一定要把公共利益置于解决问题的首位。
作为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危机公关的职能包括品牌维护、产品营销、口碑维护。
比如,蜜雪冰城在“隔夜茶汤”食品安全引发的危机后,及时推出产品主题曲修复企业形象,塑造年轻化、接地气的品牌风格,依靠主题曲顺利出圈。
补充:危机公关的分阶段举措
在危机前,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情景进行预案研究与处理,建立危机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与防范机制、灵活的决策系统和及时畅通的沟通系统,以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能力;在危机中,要面对爆发的危机实施全面管理方案,掌握危机管理的主动权;在危机后,要判断危机的损害程度、评估危机预案的效果,做出调整和修订,做好恢复和提升组织形象的事后管理,应加强对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
207-艾维·李
记忆点:简介+人物生平+公关信条+贡献
艾维·李,美国著名记者,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始人之一,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
1903年他与帕克合作在纽约创办了“宣传顾问事务所”,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后又通过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铁路事故的处理与美国无烟煤矿业劳资纠纷和罢工危机的解决树立了威望。
1908年,艾维·李提出“讲真话”“讲实情”的工作信条,认为“公众必须被告之”,主张企业管理遵循“门户开放”的原则,告知公众本应知晓的信息。
艾维·李对公关有四大贡献:(1)提出工商业应把自己的利益同公众利益联系起来;(2)与最高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打交道,并且只有在管理人员积极支持和亲自处理的情况下才实施计划;(3)与新闻媒介保持公开的畅通的信息交流;(4)强调使工商业具有人情味的重要性,并把公关工作做到雇员、顾客和邻居中去。
208-全员公关
记忆点:定义+意义+原则+案例
全员公关是在社会组织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的理念,不仅指的是公众之中每一个与组织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个人,而且包括组织内部的作为个体的每一个成员。
其意义是增强组织中全体人员的公关意识,促使他们更多地关心组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入手,把公关工作贯穿于组织的各项工作中,为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奠定基础。
全员公关要求公共关系人员要牢记三大原则:(1)规范化:从业人员要根据组织特点制定出一套待人接物的标准程序;(2)礼貌化:只有有了组织内部的礼貌化,才能有组织外部的礼貌化;(3)恪守谅解原则。
比如腾讯和老干妈的事件中,高管张军转发微博调侃腾讯、朋友圈中传播腾讯食堂照片、员工自筹一千瓶老干妈,都在践行着“全员公关”,促进事件解决的整体系统运行。
209-议题管理模式
记忆点:定义+核心+角度+发展
议题管理模式指基于议题的要素、内容、生命周期和应对方案构建的管理机制。
其中最重要的是针对议题的生命周期,提出合理的响应或引导方案。
议题管理模式主要从三种角度出发:(1)出于公共政策的角度提出议题生命循环模型,所有议题都在政治-立法-司法等公共政策舞台上解决;(2)从公司的角度出发;(3)整合系统性议题模式从多重角度出发。
中国人民大学的胡百精教授提出了复合型议题管理模式,将议题的管理划分为“初始-识别”阶段、“形成-监测”阶段、“对话-目标-策略”阶段、“对策-政策”阶段以及“政策-结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