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M6261
本刊代号82-204
订购处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每月15日
每期定价12.00元
本刊地址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100832
摘要:全媒体时代,重大突发涉军舆情危机公关,成为军队应对舆情危机与实施舆论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着眼全媒体时代涉军舆情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探讨重大突发涉军舆情危机公关措施和应对策略,以期为重大突发涉军舆情危机公关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重大突发涉军舆情;危机公关;措施和应对策略
全媒体时代,随着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一些传统媒体时代能正常化解的涉军问题,转眼间就可能变成网上重大涉军舆情事件。做好重大突发涉军舆情危机公关,有效引导涉军舆情走向,平息网上炒作,化解网民疑虑,降低负面影响,成为军队应对舆情危机与实施舆论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既是全军官兵,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随时可能面对的“必答题”,也是军队政治工作必须直面的一道时代课题。
一、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重大突发涉军舆情危机公关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纵观近些年来发生的“军车是用来拉老婆的吗”“‘老虎团’人员集体猥亵幼儿”,以及对雷锋、邱少云、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英烈的攻击抹黑等网络舆情,其背景和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一)国内国际网络空间的斗争正在涉军舆情传播中凸显
(二)给军队舆情管控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据统计,目前,每天网上涉军信息量高达数十万条,仅有部分来自官方媒体,有的自媒体和商业网络的信息鱼目混珠,涉军舆情管控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完全跨越国界、超越地区,界限更广;彻底改变传统的传播生态、格局、方式等,闸口更宽;风险难控制、印象难消除、信息难清理、引导难奏效,危机公关更难;等等。
(三)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甚至损害到国家核心利益
涉军炒作,误导的是广大受众,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甚至损害到国家核心利益。主要表现在:质疑、攻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挑拨党、国家和军队的关系,妄图对我军拔根去魂;鼓吹、宣扬历史虚无主义,诋毁丑化党和军队领导人,恶意歪曲解读党史军史,极力污蔑革命英烈;渲染、诋毁我军正常的军力发展,鼓噪“中国军事威胁论”,攻击我国防经费增长、武器装备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建设;蓄意、恶意炒作一些偶然发生的军地军民纠纷、复转军人维权事件、军事训练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事故等,以此来污蔑中国军队、中国军人,打压我军心士气;炮制、传播涉军谣言,混淆视听;窃取、散布涉密信息,以此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等等。
综上所述,做好涉军舆情危机公关,切实增强舆情应对能力,我们别无选择。
二、把握全媒体时代传播的特点规律,打好主动仗
全媒体时代,重大突发涉军舆情危机公关,既要“穿新鞋”,还要“走新路”。
(一)有效用好军队新媒体传播渠道
(二)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引导功能
(三)积极推动涉军敏感信息公开
三、抓好“三个建设”,做好基础性和长远性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把可能面临的危机想在前,做好基础性和长远性工作,是提高重大突发涉军舆情危机公关质效的重要途径。
(一)建立全方位的综合舆情监测体系
(二)加强涉军信息管理法制化建设
(三)加强人才队伍和评价考核体系建设
与地方相比,军队舆情危机公关人才相对缺乏,同时还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要切实加强这两个方面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围绕培养报网(台)兼通型人才,加强院校和岗位培养,帮助人才快速成长、施展才华;要注重从地方引进人才,保留好现有人才;要营造良好的军事文化和工作氛围,满足人才长远发展与个人实现目标的需要,实现其价值最大化。评价考核体系建设上,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为人才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和发展机会;要借鉴地方经验,建立现代员工管理制度,推动人才合理流动、有序进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