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也可称作[]

A.团体关系

B.人群关系

C.人际关系

D.公众关系

munication一词在中文里既可以译作传播,也译作[]

A.沟通

B.交流

C.过程

D.结果

3.艾维·李提出:“说真话”、“()”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的领域。[]

A.投公众所好

B.凡宣传皆好事

C.公众必须被告知

D.普遍原则特殊用

4.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A.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B.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D.协调舆论,维护形象

5.公共关系协会等公关专业性社团组织,是非官方和()的群众社团组织。[]

A.非营利

B.非功利

C.盈利

D.功利

6.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A.服务公众的意识

B.塑造形象的意识

C.真诚互惠的意识

D.沟通交流的意识

7.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

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A.“量”B.“质”C.“度”D.“信”

8.()指人们身体部位作出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

A.身势语言

B.情态语言

C.静态语言

D.动态语言

9.所谓礼仪,是指礼节和()两个方面。[]

A.礼貌

B.修养

C.秩序

D.程序

10.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求团结,二是[]

A.外讲贡献

B.外求发展

C.外拓市场

D.外求形象

11.公共关系的服务观念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给对方带

来满意和方便,用()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A.服务

B.联系

C.交流

D.活动

12.“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13.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

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14.公共关系对个人和社会的间接功能是提高个人素质和[]

A.改变社会环境

B.优化社会环境

C.优化企业环境

D.优化外部环境

15.新闻媒介是公共关系传播的一种()通道。[]

A.唯一

B.重要

C.关键

D.服务

17.()是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

A.组织

B.公众

C.传播

D.状态

18.()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相互影响。[]

A.人际关系

C.公共关系

D.社会关系

19.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C.个人

D.团体

20.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堪称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原则宣言》

C.《修辞学》

D.《有效的公共关系》

21.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之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

的意见,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A.强制

B.命令

C.压力

D.影响

22.从信息传达的角度来看,信息量过大,刺激过度就容易造成公众厌烦情绪,则会产生[]

A.逆反心理

B.否定心理

C.抱怨心理

D.反抗心理

23.美誉度是指[]

A.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B.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和信任的程度

C.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

D.侧重于对组织形象的“量”的评价

24.“两级传播论”认为: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

么活跃的部分。[]A.“负责人”B.“意见领袖”C.“把关人”D.“意见领袖”

25.公共关系也可称作[]

26.公共关系通过向社会灌输强烈的环境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增进社会交往、促使团体合作等

活动来促使社会行为得到[]

A.协调

B.认可

C.了解

D.理解

27.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

A.目标

B.追求

C.宗旨

D.方向

28.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关()是公关人员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人际传播技能。[]

A.公众传播

B.团体传播

C.群体传播

D.礼仪

29.2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梅耶在著名的“()”中提出的“人群关系理论”、“行为科学”,便是人

性文化逐渐抬头的有力体现。[]

A.议题实验

B.霍桑实验

C.激励实验

D.选择实验

30.企业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一是();二是对外传播,提高市场竞争力。[]

A.向外发展,向生产的广度进军

B.横向联合,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C.内部沟通,增强企业凝聚力

D.纵向挖潜,向生产的深度进军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B.群众

D.交流

E.公众

2.公共关系强调“()”、“()”以尊重公众的意愿,满足公众的需求为己任。[]

THE END
1.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学历年试题以及附答案20241107.docx在公共关系学中,公众特指(B)A.消极受众B.积极受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12.公共关系也称作(C)A.群众关系B.受众关系C.公众关系D.人群关系13.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D)A.个体公众B.组织公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14.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8782781.html
2.社会学:公共关系学微信做题(考试必看)考试题库12、问答题 简述公共关系的协调沟通职责。 点击查看答案 13、单项选择题 使组织和公众统一步调,是公共关系协调的终极效果的是()。 A、利益协调 B、目标协调 C、态度协调 D、行为协调 点击查看答案 14、填空题 外延广泛,包含的寓意多,可以使公众产生丰富联想的是形象()。 点击查看答案 15、填空题 赞助活动...http://www.91exam.org/exam/87-4520/4520856.html
3.电大《公共关系学》机考题库大全组织的生存、 发展与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 ) 9 公众与组织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 用。( × ) 10 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 ) 单选题 1. 公共关系的英文是( )。 A. public relations B.public relation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730/09/82785916_1090552489.shtml
1.社会心理学总之,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与弗里德曼的观点不同,迈尔斯(D.Myers)则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正是由于这一点,在迈尔斯编著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我们...https://www.guhei.net/post/jb460
2.大学生创业计划(通用15篇)(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作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引领大学生创业工作指导小组,统一负责本计划的组织实施。正在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的地区,本计划的组织实施由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加强各部门行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本计划顺利实施。 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36539.html
3.普勒简述格鲁尼格的四种公共关系模式这是双向科学的说服,但互相影响的效果是不等同的,历史代表人物有爱德华·伯内斯。其主要运用范围是竞争性企业和各类代理处等组织。 双向对称型模式,公共关系从业者应该成为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理解的调解者。他们将使用沟通理论和研究, 如形成性和评价性, 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在该公共关系特征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组...https://m.douban.com/note/789702132/
4.关于征求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我局组织拟定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现送你们征求意见。请于2005年12月7日前将书面意见反馈我局。 联系人: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 谢强 聂菲 谭臻 电话:(010)66556416 传真:(010)84918954 ...https://www.mee.gov.cn/gkml/zj/bgth/200910/t20091022_174324.htm
5.对公共关系的认识(精选十篇)2.公共关系的定义: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沟通手段,使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合作的一种管理职能。3.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人际关系一般是以个体与个体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并进行交往的,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交往。而公共关系被复数限定,表明它是特指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结成...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a9dx3b.html
6.《公共关系学(专)00182》贾玉红JYH^第1章^最新更新:202403第二,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公共关系指的是一个组织机构与它的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组织 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便是与组织相关的公众,即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组织必须与之保持良好沟通的个 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公众”构成组织一种特定的环境,任何组织机构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公众环境...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747702&chapterid=1
7.公共关系论文(通用9篇)【关键词】公共关系 新闻媒体 影响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相互了解和依赖的关系,并通过双向的信息交流,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与声誉,以取得理解、支持的合作,从而有利于促进组织自身目标的实现。”从另外一方面讲,社会组织或企业开展公共关系也是提升其软实力的必然要求...https://www.unjs.com/lunwen/f/20200617080918_2418033.html
8.国开电大《公共关系学》单元自测1行动公众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行动公众不仅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而且准备或者已经采取解决问题的某种...https://www.365tiku.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2
9.2018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学00182真题及答案自考A.公众B,动机C.需要 D.媒介 13.传播媒介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A) A.手抄媒介 B。口语媒介 C。印刷媒介 D。电子媒介 14. 班尼特的形象修复理论(C) A仅适用于个人B. 仅适用于组织C. 既适用于组织也适用于个人D. 既不适用于组织也不适用于个人 ...https://m.educity.cn/zikao/207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