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妇联——“五心五强五提升”促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案例简介】
州妇联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机关党支部设书记、副书记各1名,委员3名。现有党员13名,其中在职党员8名、退休党员5名。在州委坚强领导和州委直属机关工委悉心指导下,州妇联党支部以“五心五强五提升”促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培根铸魂,以基础建设为根本强基固本,聚焦妇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相融共进、双促双升。
【主要做法】
守初心,强化思想建设
提升巾帼向心力
坚持把政治思想引领贯穿于妇联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将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实施、同落实,党员干部以学促行、蔚然成风。采取每周“巾帼大学习”、每季“巾帼大讲堂”,日常“巾帼大宣讲”模式,支部书记带头讲,党员干部“微课”讲,人人成为宣讲主角。持续打造“1+8+N”宣传矩阵,组织妇联执委、先进典型、最美家庭、律师及心理咨询师等党员群体、专家学者组建5支巾帼宣讲队进机关、进乡镇(村)社区、进学校,开展巾帼微宣讲、云宣讲、家宣讲,带动全州263支巾帼宣讲队开展“巾帼大宣讲”1114场。发布《妈妈的年夜饭》《巾帼心向党经典家家唱》等活动视频,总播放量超过100万,在学习强国、中国妇女报、湖北日报等州级及以上主流媒体发稿160余篇,以“大宣讲”引领“半边天”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增信心,强化队伍建设
提升巾帼凝聚力
坚持以“党建带妇建,以妇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党的基层组织建到哪里,妇联基层组织就建到哪里”,积极构建党建带妇建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妇联组织和妇联工作覆盖面。夯实组织基础。加强县市妇联换届及州直妇委会队伍建设,指导8个县市完成妇联换届工作,配齐配强妇联领导班子。加强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妇联组织建设,指导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建立妇联组织,建立“妇女微家”“网格妇女小组”,全州202个基层妇联组织完成“妇女之家”提档升级。压实执委责任。全州四级党员执委深化开展执委“大宣讲、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大化解”活动,两万多名妇联执委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累计深入1800多个村(社区)走访3.1万多个家庭,收集工作建议60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00多个,覆盖群众12万余人。发动群众参与。常态化招募巾帼志愿者开展巾帼志愿服务,2023年上半年,全州10625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共开展志愿服务1110场,覆盖群众9.7万余人,打通了服务妇女群众“最后一公里”。
育匠心,强化妇女创业
创新发展提升巾帼战斗力
紧紧围绕恩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巾帼创业创新行动”为载体,以女性企业家、女科技者联盟、驻外商会为平台,把党的产业发展政策宣讲在一线、落实在一线,将产业妇女组织起来、将异乡妇女联络起来、将候鸟人才联动起来。畅通就业渠道。举办恩施州2023年度“才聚荆楚创立方”“宜荆荆恩”大学生创新创业暨巾帼创新创业大赛、首届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女性经济人才论坛、“春风行动”暨恩施高新区企业现场招聘会,帮助236名女性就近就地就业。打造创业平台。打造巾帼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巾帼直播基地、天才妈妈·梦想工坊、手工培训基地等平台,链接中国妇基会“天才妈妈”项目资源,邀请时尚达人来恩推广西兰卡普,为两家“妇字号”企业带货销售突破18万元。创建美好家园。着力打造“姐妹共建·幸福家园”共同缔造工作品牌,8个省级“姐妹共建·幸福家园”首批样板点、30个州级示范点脱颖而出。
修廉心,强化家庭家教家风
提升清廉建设影响力
聚爱心,强化维权关爱
提升巾帼感召力
【工作成效】
党员干部价值感得到明显提升。在各项工作中,巾帼党员总是身体力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感染、激励着普通职工,吸引年轻干部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党建与业务格局明显加深。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的建设转化为业务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融合、共同提升。
妇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高。坚持以党建带妇建,以宣传提升、关爱妇女为切入点,以解决妇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落脚点,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力量,不断增强基层妇联组织服务能力,切实提升妇女儿童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州人社局——创新“双学双比双促”党建品牌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坚持把“双学”抓在经常
学理论强政治。落实“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抓好“领导带学”。2022年以来共组织中心组学习16期,举办政治能力建设等专题培训班3期。按照“3+X”模式,每期主题党日安排当月工作排名前3的党员传经验讲体会,安排1名党员讲业务或微党课,全面营造“钻研理论、钻研政策、钻研工作”的良好氛围,把党支部打造成为学习新思想、新业务的“新阵地”。2022年以来共举办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8期,组织先锋送学25人次,党员讲学23人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局党组书记、局长作专题宣讲报告,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社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做好人社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学业务强能力。开设“人社讲堂”,2022年以来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夜学13期,专家辅学15期,采取“培训+观摩+拉练”的方式,在辅学的基础上,结合岗位及职责,围绕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加强政治能力和政务礼仪等重点,开展现场拉练,增强学习效果。培养了“三懂四会”(懂法规、懂政策、懂业务,会办文、会办会、会办事、会调研)人社干部。
坚持把“双比”落在日常
比技能优服务。依托在线学习答题平台,开展人社业务练兵比武。实行日督查、周通报、月排名,倒逼服务质量提优、行风建设提质、部门形象提升,在系统上下营造“比、学、赶、超、帮”的浓厚氛围。2023年以来,全州人社系统共有1万余人次参与“日日学”,5000余人次开展“周周练”。
比作风树形象。推行“三零五带七抓”(即零借口、零拖延、零返工,凡是工作必带目标、凡是目标必带计划、凡是计划必带方案、凡是方案必带检查、凡是检查必带结果,抓观念、抓用人、抓沟通、抓激励、抓考核、抓培训、抓执行)工作法,创新“五帮”(帮稳岗促就业、帮用工促发展、帮培训促提升、帮治欠促和谐、帮服务促环境)活动载体。2022年以来党员干部下基层1471人次、收集解决问题328个,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深入推进“清减降放”改革“回头看”专项行动,实现人社系统“无证明材料”目标;在全州推广“就近办”;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先试攻坚改革。
坚持把“双促”实在平常
双学有所获,领悟力得到提高。通过多种形式学理论学业务,帮助党员干部深学细悟政策理论知识,增强党性观念,提升政策理论水平,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党员干部能够根据自身特长和实际能力,在实践中切实增强真心为群众服务的坚定自觉。
双比强担当,战斗力得到提升。通过比作风比技能,让党员干部聚集到一起,互学互鉴、互比互促,汲取了宝贵经验,开拓了工作思路,进一步激发党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工作更有实效、更富成效。
双促作表率,凝聚力得到加强。通过促争先促发展,使基层党建工作始终围绕工作大局,贴近中心,党员干部增强了工作能力和信心,集体凝聚力更加凸显,推动党建和业务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