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计专题

游客中心又叫访客中心(VisitorCenter),一直以来都是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决策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必不可少的功能设施,也是直观的形象表达。

一般而言,游客中心有三大主要功能:展示、服务、管理。建筑的功能要求决定着其平面组合、空间布局以及室内空间的分隔形式。当然,游客中心设计除了满足相应功能,组织好便捷的交通流线,塑造出舒适宜人、底蕴丰富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之外,作为游客与目的地联系的“第一印象区”,游客中心首先需要从外在形象建立起独特的文化识别特征,其次更需要通过合理的功能配置与软件服务,帮助景区与游客之间建立起的和谐而紧密沟通关系,传递有价值的资讯和理念。

接下来,北京望天树景观规划设计结合国内外案例与自身实例与大家分析游客中心的点点滴滴。

游客中心是旅游景区设立的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修建游客中心的目的是向游客提供有关旅游和目的地的信息,同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有些甚至包括住宿及娱乐设施。游客中心的功能决定着其外部的形态特征和大众的审美意象,同时,建筑风格又受到当地地理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影响,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的影响。因此游客中心建筑应当体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并与外部景观相协调。

国外一些国家公园的接待中心往往配有多媒体演示设施,让游客在进入景区之前就对整个景区的概貌、景点和线路有形象的了解。而且游客必须的导游图、导游手册、必备的装备及纪念品均可在此买到。“游客中心是必需的宣传设施之一,通过各类专用的技术性媒介,使游客在此处简略了解游览区的规则、景观价值及为他们提供的机会、该地区独特的风光、在整个公园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如何才能直接享受到并理解自然环境的美妙。它也像一个为游客和工作人员双方提供公园信息资料的贮藏室”。

对基地的分析是游客中心规划设计的第一步,基地往往以自身的形态和条件成为制约设计的限定因素。对于游客中心的选址来说,需要有多方面的考量:基地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条件,基地自身的地形、地貌、日照、景观等条件都属要考虑的范围。

(一)交通条件

游客中心是景区与城市间的交通连接点,对往来旅游者具有集散作用,旅游景区的范围很大,通常来说,游人容量相对集中的地点主要在旅游区的入口处、内部交通换乘处和重要的节点处。因此,主游客中心建筑多位于旅游区入口位置,规模相对较大,功能也最完善。例如九寨沟游客接待中心,就位于九寨沟的沟口一侧,是所有游人进入景区的必经之地。

对于大型旅游区而言,游客服务设施一般分三级设置,分别为主出入口的综合型游客中心、次级景区核心位置的专项服务中心和分布于其他必要位置的服务站点,中小型景区游客服务设施分两级部署即可。

(二)自然条件

1、气候特征

对于景区建筑而言,日照是重要的自然因素。日照影响着游客接待中心的采光和朝向设计,以及各个功能空间的建筑布局。对日照的分析要把握太阳的运动规律,一天内太阳的运动轨迹,一年四季太阳的高度角变化。除此之外,风向、温度、空气质量也是选址要考虑的因素。

2、地质地貌特征

地貌条件包括基地上现有的建筑物、树木、植物、石头等现存的物质因素。这些地貌因素通常限定了平面的形状和布局。如果在理想的游客接待中心建造位置上有现存的建筑物时,是拆除新建,还是另外择址,或者改造利用,需要从多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论证。

如果在理想位置有无法移动的巨石、不能伐倒的古树,则可以考虑把它融入建筑设计中。例如古树可以放在庭院中,形成内部视觉焦点。总之,应使设计与地形固有特征有机融合。

3、环境背景

选址要在符合景区规划、交通方便的情况下,位置适宜、准确,高程相当,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建筑物、构筑物的选址要有条件让其充分融于自然景观之中,源于自然,又与自然形成统一体。尽可能利用基地范围内可以成为景观的一切有利条件,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对环境的科学分析也有利于把握建筑建成后对所在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预见影响的结果。有效避开有自然灾害和不利建设的地段,因地制宜,充分顺应和利用原有地形,尽量减少对原有地物与环境的损伤或改造。

4、工程技术条件

基地应选择具有良好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基、地耐力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还要考虑到水源充足,良好的水质、电力和能源供应条件的地段。

(一)设计理念

“真正的美不仅只是单纯的自然风光或某一人文景观,更在于自然与人文两者统一融合且富于变化的整体”。新的建筑不能只注重自身的完善,还需与所处环境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保持和发展环境的完整特性。游客中心必须因地制宜,利用环境,创造环境,既为环境增色又符合自身的特点。

游客中心的规划设计要以自然环境要素为源泉,进行模仿、提炼与重组。要求建筑是一种“环境建筑”,通过自觉的努力去适应客观环境的要求,把建筑的空间与形态融入、渗透于自然环境之中,而不与之冲突对立。做到积极造景,因势利导,尽量不动土方,不破石相,使建筑与自然“有机匹配”,和谐互依。

设计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处理景观元素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和它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气氛,而不是其数量的多少。设计思想强调对各景观要素之间关系和其整体构成方式的依赖,还有赖于设计者的场所意识、对人和环境因素的考虑。

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筑空间必须以人的活动和建筑结构的逻辑为依据安排其空间次序,通过展现其合理的功能、逻辑的结构、宜人的比例、恰当的布局、独具匠心的构思以及准确的用材,用色等手段,是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

(二)规模容量

环境容量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838年,是由比利时的数学生物学家P.E.弗胡斯特(P.E.Forest)提出的,随后被应用于人口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移民等领域。

环境容量控制旅游规模、旅游规模决定了旅游接待建筑的数量。旅游规模,即旅客游览总人数,在合理容量范围内,应尽量挖掘景区景点潜力,改善管理经营方式,以及改建增建景区的服务设施。

景区中的游客接待中心,其单体规模不应过于庞大。考虑到长远发展,游客接待中心的规模不应只满足现有的游客量,应考虑到环境容量。环境容量在1万人左右的风景名胜区,游客接待中心的面积在2000平米左右。

一般来说,游客中心采用多级分散式布局要好于整体式布局,对环境的尊重是这类旅游接待建筑最重要的设计要素。这不仅要求其空间形体和建筑形式与环境紧密地结合,而且还要根据环境特点,对其规模进行严格控制。大中型游客中心建筑,其大面积的停车场地、大量的排污及大体量的建筑实体都会对原有环境的生态和视觉平衡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小规模的,可减少对能源、设备的依赖,便于快速上马,也可节约材料,降低造价,加快建设与回收投资速度,适应我国当前经济水平。

不同级别的游客接待中心的规模和功能不同。二级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的规模要小些,功能也比较简单,依次类推,级别越低,其规模也越小,功能越简单明确。因此,旅游区级游客中心的功能主要包括:展示(展厅、多媒体展示、全景沙盘)、服务(问讯接待、导游服务、多功能厅、邮电通信、银行、购物、互联网服务)、管理办公(办公室、机房、控制、库房);二级景区接待中心功能包括:多媒体查询、问询接侍、旅游购物、餐饮娱乐、紧急救援、茶饮、办公室、附属用房;景点级接待中心功能包括:当地的特色旅游项目的培训、紧急救援、器械的租赁等。

(三)平面构成

游客中心的总平面设计,需满足道路、停车、管理、景观和安全等多重需要。基地设计和建筑设计不应割裂开来,需按游客活动规律和便于管理为原则,对各区的功能特点、环境要求、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等进行合理安排。一个良好的设计能提供心理上的开放性和生态上的连续性。同时要考虑到环境的承载量,以保证生态的平衡。

1、入口广场

入口广场是人流和车流交通的主要集散地,应留出适当的缓冲空间,并可布置车辆临时停靠点和停车场,以及必需的环境绿化用地。场地要既能传递触觉,又能传递视觉,场地的质感修饰有助于形成其视觉特征,它能使景观和谐统一,能表现地面活动的布局,并对人的行为有一定的指示引导作用,比如可以用铺砌带引导人们进入广场。

入口广场的地面质地的差别可以提示空间、地域的划分,特殊的质地总会引导游客趋近观赏等,同时平面标高的变化也起着限定空间的作用。

2、建筑基底

建筑基底是建筑自身空间结构所占有的用地区域,其作用是提供室内外主要活动空间,并创造富有特色和魅力的建筑形象。建筑基底主要包括建筑的主体部分和附属部分,主体部分集合了游客接待中心的主要功能,如有要求,附属部分可以包括餐馆、旅馆等设施。庭院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

3、绿化、建筑小品等室外场地

室外环境,包括绿化、美化,比如树木、草坪、花坛、水池等,能创造优美的外部空间环境,改善小气候,烘托气氛。

在设计中,设计师往往就是在建筑物周围和道路旁点缀些树木而已。尽管有些著名的景观中并没有树,甚至是广场也可能没有任何植物。然而作为室外空间组织的要素之一,植物是最基本的材料。这就要求在总体设计的时候要把握好,包括考虑植物的群体特征和种植地段。乔木、灌木、花草在不同的环境下都有其特定的效果。

4、停车场地与换乘

停车是当前旅游区最为头疼的主要问题,大多数旅游区普遍场地有限,如何统筹解决从停车到入园的过程,是越来越重要的系统问题,停车、步行交通、摆渡换乘、人车分流等各个环节,都要与游客中心的设置一并考量。

5、游客中心的出入口

出入口是内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出入口的位置选择对整个游客接待中心的总平面有一定的制约性。出入口需结合总平面布局来考虑,应有利于安排主体建筑和室外场地,有利于功能分区及流线组织。

主要出入口应面向人流量大的部位,主要出入口由于有大量人流通过,考虑到游客出入的暂缓停留及安全因素,应设置在视野开阔地带,有一定缓冲空间;辅助出入口则要便于以使用服务设施为主的游客出入;职工出入口设在职工工作区域,用于职工上下班进出,位置应隐蔽。

(四)功能设施组成与要求

1、主要功能

(1)引导功能:游客中心一般位于旅游中心或出口处,有着明显的“窗口”的作用。通过这个“窗口”,旅游者可以了解整个区域内环境、资源和旅游服务要素的分布、组合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服务功能:游客中心可为旅游者提供住宿、休息、餐饮、交通、娱乐、购物等服务,以便使旅游者满意、顺利完成旅游计划。

(3)游憩功能:游客中心距旅游区较近,本身也有部分特殊的自然风光,或景观建筑,或民俗风情,或直接是景区的一部分,甚至包含绝佳的观景台等设施,起到游憩功能。

(4)集散功能:游客接待中心是游览区与大城市间的交通连接点,对来往旅游者具有集散作用。

(5)解说功能:游客接待中心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解说、传授和信息服务作为基本的交流手段,可让游客清楚、明白关于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2、游客中心的设施组成

典型的游客中心包括:门厅、休息厅、接待咨询处、信息处、展厅、商店、银行和售票处;多媒体展厅(播放、板报、展览、声像影院、表演舞台、活动区或类似设施)、餐厅、卫生间、管理和急救区、导游服务。

(1)门厅

门厅是游客进入游客中心的入口,也是主要的交通枢纽,起着停留、分配人流和交通缓冲的作用。游客来到接待中心,在此处稍作停留,是由室外到室内的过渡空间,既要合理集散人流,又可美化建筑内部空间环境。

门厅位置的各人流流线要简洁通畅,给游客以明确的导向作用,同时尽量避免人流的交叉与重复,并符合防火及疏散要求。门厅设计中,首先要注意游客人流的组织和分配,它关系到正门、楼梯的合理布局。对容易吸引游客形成人流聚集的辅助区域,应尽量布置在厅内人流相对少的位置,避开主要人流路线。

门厅的设计要考虑朝向、采光和通风等卫生条件的要求。采光以柔和的自然光线为宜。当门厅内设有楼梯或电梯时,就不仅要组织好水平交通人流,还要组织好垂直交通人流。

(2)展厅

为了使游客更清楚景区现状、旅游的路线,以及在旅游活动中提高环保意识,游客接待中心内还特别需要设计一些提供景区介绍、环境教育的特殊设施,根据其需要可设计展示厅、陈列室、多媒体厅等。

展览厅通过地图、沙盘、文字向游人提供旅游信息,图文并茂地让游客了解景区的线路图、自然科学知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文化背景,从而让游客直观地了解景区情况,确定游览线路,并启迪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

陈列室把景区的重点项目、详细资料及生产产品、各类文物和标本等实物陈列介绍给游客的设施。可与展示厅合并建设。

多媒体厅(多功能厅):向游客放映介绍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及保护自然的影片等。为达到最佳效果,有的地方采用高科技声光电技术辅助虚拟现实,使游客有身居其境的感觉。

展厅通常布局方法或者是设置专门的展厅、陈列室或专门的展览陈列空间,或者结合走廊、走道等布置展览陈列。无论是设置单独的展览类空间还是与交通性空间结合设置,都须考虑与门厅的位置关系。

(3)主要服务设施

问讯处

休息厅

休息空间要按管理方式和使用要求,可设置不同类型的休息处,如免费休息室和VIP休息室。休息空间内基本要有饮水、盥洗,座椅。不少地方还提供收费的咖啡、茶水服务。

休息厅室内空间应符合采光,通风和卫生要求。休息厅的布置还应注意景观的处理,搞好室内外空间的结合。特别是南方地区,应当充分利用室外绿化庭园,为游客创造休息的优美环境。

休息厅使用面积指标应按游客最高聚集人数每人1.10㎡计算,视当地游客量而定,通常面积在100-300㎡左右,咖啡厅、VIP休息室控制在50㎡左右。若面积过大,应考虑分散布置。

商店

出售旅行必需品、土特农产品和特色纪念品及旅游工艺品,以满足游人购物需求。其使用面积按最高聚集人数计算,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分成超市、特色纪念品专卖等,总面积约10-80㎡。

厕所

厕所要注意位置的选择,既要相对隐蔽,又要使用方便。厕所不应设于人流密集位置,如主要楼梯旁等,有的服务中心将厕所设在过厅内,有的面向天井、内院布置,都有可取之处。此外,厕所还要满足一些特殊要求,如针对伤残人士,要考虑无障碍设计。

(4)次要设施

游客接待中心的次要设施主要包括小件寄存、ATM、邮政快递、急救、商务中心、餐饮和住宿等。其中餐饮、娱乐设施、住宿等不是必要项目,取决于游客接待中心的规模以及旅游区的服务设施规划安排。

位于荒漠之上的游客中心,无论从布局、造型,还是色彩、选材等,都有着独特的考虑。游客中心整体以土黄色砖墙为立面材质,呼应了荒漠区域的主色调,屋顶采用白色索膜棚顶,形成与天空融合的色彩过渡,整体既能与环境融合,又利于通风散热。

围绕游客中心主建筑延伸而出的休憩设施搭配景观小品,营造出不羁的荒漠风情,巧妙的角度安排,使得游客中心成为欣赏大漠落日的最佳观景位置。

曲线加几何造型就像山峦与崖壁的对立,局部老式复杂的窑洞门窗元素体现出建筑的文化特征,外立面以当地的黄片石为主材,既突出地缘文化也与环境相协调,再以黄色肌理为点缀,勾勒出几条流畅的边线,减少建筑的压抑感。

由于项目所处山地地貌环境,故采取更加灵活的分散式布局,通过连廊将其串联起来,建筑所围合分割出来的区域成为室外活动空间和园林景观,也形成了有效地自然通风系统。

游客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理念源于“草地之上,雪山之下”的空间意向,起伏有度的白色屋檐与充满张力的玻璃屋搭配,在草地上更具自然张力,折线屋顶与立面材质对应了工业文化的城市积淀、两者搭配传递出独特的景观识别特征。

按真实比例设计的扬帆古船象征艾里克湖超过1300年的悠久历史,顺延着船尾生长出建筑的主体部分,土黄色的主体与周边戈壁和魔鬼城融为一体,条型的建筑沿水岸布局展开,屋顶被设计成为重要的休闲的空间,高耸的观光塔是区域内的制高点和远眺水上魔鬼城观景绝佳位置,钢构玻璃的入口造型与波光粼粼的湖面交相呼应,墙砖点缀维吾尔风情的窗洞使得建筑立面空间更富层次。

陆地部分将原有乡村公建设施改扩建为游客中心,在原房屋结构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构筑整体棚架将原本独立的两栋建筑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虚实的空间配置丰富了建筑功能,实木木条配合竹子材质的外立面,使得建筑在响应本土乡土文化的基础之上更具生态时尚特征,其间穿插搭配几面灰色和白色砖墙,是对地方传统民居建筑的回归。

新建的接待与项目展示大厅延伸到水面上,通过廊道进行连接,两组建筑采用钢丝固定的瓦片棚架在视觉上相连,在造型结构汲取了彩灯钢网框架与表面蒙布工艺,曲折起伏的立面造型好似一组水面上的彩灯,主体全部覆盖玻璃材质,立面玻璃上用瓦片拼接组合的云纹图案与彩灯的传统元素相得益彰,屋顶玻璃上覆盖的条状瓦片在解决节能环保问题的同时体现出了传统地方建筑文化元素。

美国大提顿国家公园游客中心坐落在蜿蜒河岸旁的森林与草甸之间,在广阔的地域上,云杉、三角叶杨、山杨树林与远处的山脉构成了独特的风景,游客被带到一个充满平静和亲密氛围的空间,屋顶倾斜向上,上挑的锯齿状造型菱角似乎在向远处的特顿山脉致敬。

游客中心既保持了国家公园所在地建筑的风格,又充满了现代化的设施和内容。建筑、景观与配套功能被有机的整合起来,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体验。

游客中心享受着特顿山脉的壮观景色,当游客走近,视线范围内的山体渐渐隐去,转化而成的是按照山体造型而设计的锯齿状屋顶结构,形成一条模仿山体走向的天际线,使得所围合起来的庭院看上去更加平静有序,与大尺度的外部环境形成呼应。

游客从北端的前庭进入后,来到游客中心大厅,大厅以特顿山脉的壮丽景色为背景,可以容纳大型集会和其它功能,大型混凝土与石头结合的壁炉是大厅的焦点,靠近大厅还包括书店,艺术画廊和教室等。

靠近山体一侧的建筑采用全通透高约9m的玻璃幕墙,山体全貌映入眼帘,可在这驻足观看整个景区景观,游客经过庭院的平静心理与玻璃幕墙的大尺度震撼形成强烈对比,在这一刻,游客只能大呼过瘾。

温哥华植物园游客中心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该建筑充分拿捏了视觉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和谐的创建了建筑和景观。1765平方米的建筑上有着如兰花花瓣那样起伏的绿色屋顶。该游客中心设计标准超越LEED白金要求(LEED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建立并于2003年开始推行,在美国部分州和一些国家已被列为法定强制标准。)非常环保。利用可再生能源,尽可能实现零碳耗能,建筑有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并采用生物过滤净化雨水。

花瓣造型起伏的绿色屋顶与流动造型的彩色混凝土墙,灵感都来自于原生兰花花瓣,建筑除正面部分外,屋顶与地面以覆土形式相连,尽可能的融入环境当中。

花瓣造型的挑檐给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室外休闲空间,在增加了屋顶太阳能采集面积的同时,也降低了室内空间的能耗,使之更加环保,屋顶凸起类似烟囱的天窗提高空气的流动性,实现了室内的自然通风。

覆土形式的屋顶绿化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以反映西北太平洋沿岸草地群落的多样性,超过20种植物,鳞茎和草。独特的起伏屋顶模拟了大自然草坪山丘的自然景观,屋顶花园所收集的雨水被存储到地下蓄水池里,经过过滤再生进行使用,实现了建筑每年的零能耗。

室内有咖啡厅、花园商店、图书馆等配套休闲设施,办公室和教学空间,包括会议室、研讨室可用于讲座和私人活动等。

实木木条装饰的屋顶使得建筑更加生态,木结构的纹路也更加贴合和呼应了曲线造型的屋顶结构。

位于红岩峡谷国家公园,该游客中心建筑面积8700平方英尺(约810㎡),还包括44000平方英尺(约4100㎡)外部展厅,和5800平方英尺(约540㎡)露天剧场,游客中心曾获得LEED金牌认证,而所体现的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也为当地提供了实验范本。

低矮的建筑形式加上土黄的整体色调使建筑与环境融合,开敞式的出口具有很好的引导性,石材饰面的墙面和咖啡色的墙呼应了岩层的色彩,建筑背后的微地形也将建筑很好的“隐藏”起来。

开放式的建筑空间拉近了人与自然,呈围合形式的建筑布局不但增加了更多的活动空间,也提供了更多收集再生资源的面积,整个庭院收集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可重复使用,建筑的整体色彩关系就好像是红岩峡谷的抽象表现,天然和耐用的材料减少维护成本,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围合的建筑也提供了全方位的观景视角,每个角度都有开放式的空间提供观景的地点,对应视角内所布置的解说牌提供了眼前景物的详细说明,每个观景角度都提供有舒适的休息区供游客休息,55千瓦的太阳能光伏阵列为游客中心提供了充足的电能,利用太阳能发电供应的冷风机在这炎热的环境里为游客带来凉爽。

这个80英尺长的防反射窗口与户外相连,博物馆的展示说明与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戏剧性的结合起来,使得展览的内容不再单调枯燥。

THE END
1.体检中心设计理念有哪些内容一、舒适性身体检查是一项比较繁琐的过程,因此,体检中心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感。从接待大厅到诊室,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设计得舒适、温馨、人性化。接待大厅可以设置休息区、阅读区、咖啡区等,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让患者在等待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氛围。诊室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到患者的舒适感,如合理的照明、温...http://www.tulifang.cn/doc_26357915.html
2.数字金融+军用科技?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未来办公室至此,金融科技行业对办公空间设计有着“乔布斯”般的严苛标准。然而,总部位于香港的Diginex创始人Miles Pelham却盛赞其办公地,点击视频了解! //会“说话”的前台接待大厅// 进门入眼便是15米长的落地LED墙 你很难不被它吸引 大胆创新的沉浸式设计 经典的品牌元素交相变换 ...https://www.jianshu.com/p/d1003c55fc06
3.企业档案丨陕西玖思空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本案设计的各功能区分别为电梯厅、接待大厅、咨询室、院长长办、会议室、注射室、病房、手术室、医护室、药房及综合办公区等。 设计理念: 本案设计以“安全、舒适”为设计理念,以“粉”为主色彩基调,用超黄杨木、壁纸、仿石材地砖、玫瑰金色不锈钢及石材等极为简单的材质搭配多元化的设计元素;创造出温馨、安全的...http://xianshejiwang.com/index.php/Show/index/cid/262/id/1637.html
4.设计理念:整个空间都充满了现代气息,设计理念: 整个空间都充满了现代气息,如梦如幻。厅内布满了晶莹剔透的水晶装饰,折射出如梦如幻的光芒,线条简洁流畅,诉说着梦幻的婚礼的纯粹。 在这里,梦幻与艺术融合,为每一个重要时刻增添光彩。 一个设计以简洁为基底的空间,摒弃了繁琐与复杂的装饰,追求线条的流畅与空间的开阔。简约之下,巧妙的融合了梦幻水晶的元...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9724443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信访接待大厅设计:构建亲民高效的服务平台新闻动态信访接待大厅作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其设计不仅关系到信访工作的效率,更直接影响着政府形象和民众满意度。专业的信访接待大厅设计公司,通过人性化、功能化的设计理念,为政府打造一个亲民、高效、透明的信访服务平台。 一、信访接待大厅设计的重要性 信访接待大厅是政府倾听民声、收集民意、解决民忧的前线阵地。一...https://www.ltdmt.com/info/xfjddtsjgjqmfwpt
2.客户为王:营业大厅服务流程设计的终极指南1.1 客户第一的理念 在任何成功的营业大厅设计中,将客户放在第一位是不变的真理。我们需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需要贯穿在服务流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1.2 客户体验与品牌形象 客户的每一次体验都是对品牌形象的塑造。一个良好的客户体验可以转化为口碑营销,而一个糟糕...https://www.jrkjsoft.com/xw/1177.html
3.创意展厅设计方案13篇(全文)以准确的陈列展示语汇,以崭新的装饰艺术手段,以先进的现代设计理念,来进行全方位深入的设计。 2、指导思想 展现二十一世纪的设计水准,准确把握展线脉络,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做到将总体形式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在展览厅陈列空间形式语言上寻求观念上的突破,大胆的创新。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图文说明、模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whnc8k8.html
4.民宿设计理念民宿如何设计好民宿现在特别的流行,无论是环境还是居住条件都特别的好,属于高档住所了,现在有些人喜欢把自家的房子设计对民宿,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民宿设计理念,另外如果你自己要建民宿的话还要了解设计方法。 民宿现在特别的流行,无论是环境还是居住条件都特别的好,属于高档住所了,现在有些人喜欢把自家的房子设计对民宿,那么我们...https://m.fang.com/zhishi/jiaju/qg_973323.html
5.奥迅设计水墨丹青绘妙境厦门中海?上湾销售中心▲接待大厅ReceptionHall 步入接待大厅,设计师对原建筑通透高挑的空间加以利用,在现代感强烈基调的基础上,一抹素雅的色彩,几笔简练的线条,搭配复杂而工整的天花纹样与简洁当代的艺术吊灯,水墨灰与秋香色,相互交会,尽显雅致贵气。 ▲过厅Lobby ▲模型区ModelArea ...http://jiazhuangxiu.m.jia.com/zixun/article/583164.html
6.物业项目经理工作报告范文(通用15篇)我的工作主要包括:xx会所接待大厅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吧服务的管理,保安、保洁的管理,会所水、电相关工作的管理,以及小区其它后勤工作等等。物业工作是整个公司正常运行的后勤保障系统,工作内容虽然庞杂,但是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的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任务。今年已经尾声,现在我对自己本年度的工作简单作以总结。https://m.ruiwen.com/gongwen/baogao/1177828.html
7.接待方案范文(精选14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接待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接待方案范文 篇1 ...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2134234.html
8.酒店市场调研报告11篇1996年开业,标志老旧需要跟上时代步伐,以不损害原标志的设计理念和形象特点为原则,重新对酒店管理和企业理念进行了设计。兼顾人文与艺术气息的同时,充分满足现代商务需求,并运用一些独特的元素来体现酒店的品质,令每位贵宾尽舒辛劳,流连忘返,乐而忘忧。内设有自备积水箱,用水方便。厨房设备齐全,规模高档、完整、运行...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327190723_2604546.html
9.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待体验大厅简介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待体验大厅(以下简称接待大厅)是以日间门诊医疗、夜间急诊、口腔专科体检、口腔预防保健、儿童牙病诊治、牙科美容、社区口腔科普宣传教育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前置窗口,设有护士站、导诊咨询台、候诊厅和美容中心等,内设高端口腔综合治疗椅10台,含儿童椅位1台、体检椅位1台。配备专业口腔诊疗设...https://kqx.gmc.edu.cn/info/1131/11695.htm
10.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模块一认识酒店前厅部在线免费阅读图1-8 接待处 (四)问讯处(Information/Inquiry) 负责答释宾客的询问,提供酒店的各种信息,如图1-9所示。 图1-9 问讯处 (五)大厅服务处(Bell Service) 大厅服务处包括迎宾员、委托代办员、行李员等,负责在店门或其他地点接送宾客、代客卸送行李、提供行李存放和托运服务,并介绍客房设施与服务、陪同客人进入客房...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84722886067506201
11.从芬兰看教育建筑,一探人文关怀与美育理念并存的设计前瞻性学习环境不仅仅局限于室内,本项目鼓励孩子们在户外进行实验和探索,将学习内容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完善的设计理念使室外空间成为学习环境的延伸。 NO.5 黑诺拉高中 是学校,也是城市的文化中心 建筑设计:Lahdelma & Mahlam?ki Architects 面积: 5,200 m2 ...https://bbs.co188.com/thread-10487378-1-1.html
12.案抄理年度工作总结(通用14篇)2、机房环境改善,机房进行了整体设计、刷漆,使机房分区更清晰,环境更整洁,管理更标准。 3、针对园区设备多、能源公摊量大、业主交费难等问题,项目部以园区为家,研究制定全套的节能方案,楼内公共区域及地下停车场采取多项改进节能措施,不断挖掘节能潜力。如:制定大厅灯开关时间,由保安值班人员按规定时间开启,项目员工...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niandugongzuozongjie/20221111093822_5926592.html
13.酒店大堂设计理念与设计功能要求与对称式平衡相比,非对称式平衡更具有视觉能动性及主观性,能表现出动感、变化以及生机勃勃之感,而且更具灵活性,因此是大堂设计中常用的手法。但也应注意控制一定的“度”,否则,会导致大堂构图的松散、零乱及无序。 大堂区域可以划分为入口区域接待区域休息区域通道区域及电梯等待区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光环境的整体性...https://m.renrendoc.com/paper/161525882.html